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 論疏
  • 法寶
  • 886字
  • 2015-12-26 15:39:25

言不有不無者下 第二明非有非無宗。為不真空論之宗本也。言者謂經論所言也。大品經云。色非空非不空。受想行識非空非不空。涅槃經云。佛性非真如虛空。非無如兔角。中論云。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是故有智者。不應著有無。今通釋經論此語。所言不有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而言不無者。不如邪見斷見無。故云爾耳。有見者。謂有所得見也。邪見者。謂無所得見也。常見者猶是有見。斷見者猶是邪見也。又有見者謂有我見也。常見者謂身是常也。邪見者謂無我見也。斷見者謂身是無常也。中論云。我于過去世。為有為是無。世間常等見。皆依過去世。我于未來世。為作為不作。有邊等諸見。皆依未來世也。亦可此中通以計萬法定有為有。定無為無。有則是常。無則為斷也。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者。有若定是有。無則定是無也。有既不有。則無無也。有本有重無字。有本但有一無字。若有兩無字。則此句已足。言有既非有。言無亦非無也。若唯有一無字。則此句遣有。后方始遣無。今以重無字為正也。夫不存無以觀法者下。前既雙遣有無。今更覆疏兩義。今此句覆疏無無句也。是為雖觀有而無所取相者。此句覆疏無有句也。不存無以觀法。則無非無也。觀有而不取相。則有非有也。非有非無是為中道矣。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者。此謂實相法也。無有法相。名為無相。以此無相為相故。名實相也。圣人之心為住無所住者。此謂般若也。安住無為。名之為住。住無所住故。名無住也。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者。前云有既不有。無亦不無。皆是性空之妙理。三乘圣人。同觀此理。而后成道也。涅槃經云。觀十二因緣智慧。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聲聞。中智緣覺。上智菩薩。上上智是佛。開佛及菩薩。故有四種。合佛及菩薩。則有三種。然此三人。同觀因緣性空。故得成三乘道果也。金剛般若經云。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此之謂矣。性空者諸法實相者。諸法性空。此是真實之理。故名實相也。見法實相故為正觀下。見空為正。見有為邪也。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者。有本作故字非也。設謂假設。假令二乘不見性空。則是顛倒。而今見空故。非顛倒也。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下。既云非倒。而有三乘之異者。為心有大小。智有淺深故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时尚| 黎川县| 临泽县| 图们市| 海淀区| 沭阳县| 郴州市| 桂平市| 新邵县| 武隆县| 平邑县| 通榆县| 肇东市| 新密市| 宁都县| 章丘市| 静海县| 彭阳县| 宜都市| 涡阳县| 抚松县| 邮箱| 南岸区| 永城市| 敖汉旗| 开江县| 迁西县| 额敏县| 溆浦县| 鄂尔多斯市| 嵊泗县| 宝坻区| 航空| 乐清市| 贺州市| 民勤县| 柏乡县| 集贤县| 遂昌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