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 論疏
  • 法寶
  • 603字
  • 2015-12-26 15:39:25

難曰夫物無以自通下 第二有一番名體難也。難中有二。先且泛序名體相召。然后正致難。今初。言物無以自通者。物不能自呼召得物體。故須立名以詺物。名能召物體。故名為通也。物雖非名下。物雖非是名。而有物當名。名詺得物體也。是以即名求物下。即以物名取物體。則物體可取。不能隱避也。而論云圣心無知下。第二正致難也。意謂無知未嘗知下。明兩名別也。斯即名教之所通下。立知無知兩名。本詺知無知兩體也。然論者欲一于圣心下。論主云。知無知只是一圣心。而知無知兩名別也。尋文求實下。以知無知兩名。求其兩實。不相當也。何者下。釋所以不當之意也。若圣心是知。即非是無知。故云無所知無所辦。下句反此。若二俱無得無所得復論者。若知無知俱不得圣心。即兩名皆不當實。故不須復論也。答曰經云下。答文中有二。先且序般若絕言之意。后正答其所難。今初也。斯無名之法下。般若如此。乃是無名之法。故不可以名言言之也。言雖不能言下。雖不可言。假言方通。非言不傳也。是以圣人終日。智無知者。非實無知也。欲明圣智無所取著。故言無知耳。辨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者。若依前釋。以辨圣智。能通知諸法。故非無知也。以通圣智無有執著。故非有知也。若依后釋以辨相。故言圣智無知。其實非無知也。以通鑒故言圣智有知。其實非有知也。非有故知而無知下。覆上也。以非有故。有知即無知。以非無故。無知即有知也。是以知即無知下。結也。無以言異而異于圣心者。莫以知無知兩言有異。謂圣心有有無之別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平舆县| 历史| 隆昌县| 鲁山县| 湘潭市| 望谟县| 西乡县| 应用必备| 铜陵市| 忻城县| 广州市| 德兴市| 荥阳市| 理塘县| 宁南县| 清镇市| 灵川县| 丹寨县| 理塘县| 百色市| 肥乡县| 利辛县| 信阳市| 潜江市| 吴江市| 无极县| 绥江县| 桦川县| 裕民县| 济阳县| 抚宁县| 通山县| 彩票| 浏阳市| 山西省| 柳江县| 绥化市| 南郑县| 嫩江县| 乐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