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藝文

創守論          唐楊夔

貞觀中文皇帝聽政之暇問房魏以創業守文之難

易房對以創業魏對以守文蓋房以經綸之始備極

勤劬所以見創業之難矣魏以升平之后率多懈怠

所以見守文之難也然則創業之初雄豪未賓生民

嗷嗷唯德是歸所以開基之主皆乘釁而起睹覆車

之轍焉肯更修其軌哉當其云雷未亨天地猶蒙龍

虎交馳煙塵晝昏故得一士則前席以待問聞一言

則傾耳而聳聽用人若不及從諫若轉圓勇于得而

囗于失冒履鋒鏑涉歷險危其取也既勞其得也亦

勤誠為創業之難也及乾坤霧霽山河有主四海之

內罔不臣妾言而必從如影之附欲而必至如響之

應愛之可以升九霄怒之可以擠九泉順意者駢肩

逆耳者畏忌好惡之情不由其臧否賞罰之道匪關

于功過下懾以求命眾怒而莫諫此所以為守文之

難也然則自漢而下有天下者孰不始則孜孜以親

萬機將傒乎治及時既平俗既康以泰自逸怠于庶

務者多矣其終而不惰者則幾希矣且創業之主既

得之后猶隳夙志以壞大業而況求既治之后即已

安之朝其能納讜言任正人屈己以順從抑心以從

下者不亦鮮乎魏文貞公守文之難豈初心盈中心

昃也總而論之療饑者易為食其創業乎醫者難為

藥其守文乎

保業疏         宋司馬光

天下重器也得之至艱守之至艱王者始受天命之

時天下之人皆我比肩也相與角智力而爭之智竭

不能抗力屈不能支然后肯稽顙而為臣當是之時

有智力相偶者則為二相參者則為三愈多則愈分

自非智力首出于世則天下莫得而一也斯不亦得

之至艱乎及夫繼體之君群雄已服眾心已定上下

之分明強弱之勢殊則中人之性皆以為子孫萬世

如泰山不可搖也于是有驕惰之心生驕者玩兵黷

武窮泰極侈神怒不恤民怨不知一旦渙然四方潰

糜秦隋之季是也二者或失之強或失之弱其致敗

一也斯不亦守之至艱乎臣竊觀自周室東遷以來

王政不行諸侯多僭分崩離析不可勝紀凡五百有

五十年而合于秦秦虐用其民十有一年而天下亂

又八年而合于漢漢得天下二百有六年而其柄王

莽盜之十有七年而復為漢更始不能自保光武誅

除僭偽凡十有四年復能一之又一百五十有三年

董卓擅朝州郡瓦解更相吞噬至于魏氏海內三分

凡九十有一年而合于晉晉得天下纔二十年惠帝

昏愚宗室作難群寇乘釁濁亂中原散為六七聚為

二三凡二百八十有八年而合于隋隋得天下纔二

十有八年煬帝無道九州幅裂八年而天下合于唐

唐得天下一百有二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

養其疽囊以為子孫不治之疾于是漁陽竊發而四

海橫流矣肅代以降方鎮跋扈號令不從朝貢不至

名為君臣實為讎敵陵夷衰微至于五代三綱頹絕

五常殄滅懷璽未暖處宮未安朝成夕敗有如逆旅

禍亂相尋戰爭不息流血成川澤聚骸成丘陵生民

之類其不盡者無幾矣于是太祖皇帝受命于上帝

起而拯之躬擐甲冑櫛風沐雨東征西伐掃除海內

當是之時食不暇飽寢不遑安以為子孫建太平之

基大勛未集太宗皇帝嗣而成之凡二百二十有五

年然后大禹之跡復混而為一黎民遺種始有所息

肩矣由是觀之上下一千七百余年天下一統者五

百余年而已其間時時有小禍亂不可悉數國家自

平河東以來八十余年內外無事然則三代以來治

平之世未有若今日之盛者也今民有十金之產猶

以為先人之所營苦身勞志謹而守之不敢失墜況

于承祖宗盛美之業奄有四海傳祚萬世可不重哉

可不審哉夏書曰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

周書曰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臣愿陛下夙

興夜寐兢兢業業思祖宗之勤勞致王業之不易援

古以鑒今知太平之世難得而易失則天下生民至

于鳥獸草木無不幸甚矣

惜時疏           前人

夏至陽之極也而一陰生冬至陰之極也而一陽生

故盛衰之相承治亂之相生天地之常經自然之至

數也其在周易泰極則否否極則泰豐亨宜日中孔

子傳之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是以圣人當國家隆盛之

時則戒懼彌甚故能保其令聞永久無疆也凡守太

平之業者其術無他如守巨室而已今人有巨室于

此將以傳之子孫為無窮之規則必實其堂基壯其

柱石強其棟梁厚其茨蓋高其垣墉嚴其關鍵既成

又擇子孫之良者使謹守之日省而月視欹者扶之

弊者補之如是則雖亙千萬年無頹壞也夫民者國

之堂基也禮法者柱石也公卿者棟梁也百吏者茨

蓋也將帥者垣墉也甲兵者關鍵也是六者不可不

朝念而夕思也夫繼體之君謹守祖宗之成法茍不

隳之以逸欲敗之以讒則世世相承無有窮期及

夫逸欲以隳之讒以敗之神怒于上民怨于下一

旦渙然而去之則雖有仁智恭儉之君焦心勞力猶

不能救陵夷之運遂至于顛沛而不振嗚呼可不鑒

哉今國家以此承平之時立綱布紀定萬世之基使

如南山之不朽江河之不竭可以指顧而成耳失今

不為已乃頓足扼腕而恨之將何益矣詩云我日斯

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時乎時乎誠難

得而易失也

立國規模疏        元許衡

為天下國家有大規模規模既定循其序而行之使

無過焉無不及焉則治功可期否則心疑目眩變易

紛更日計有余而歲計不足未見其可也昔子產處

衰周之列國孔明用西蜀之一隅且有定論而終身

由之況堂堂天下可無一定之論而妄為之哉古今

立國規模雖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天下心得天下

心無他愛與公而已矣愛則民心順公則民心服既

順且服于為治也何有然開創之始重臣挾功而難

制有以害吾公小民雜屬而未一有以梗吾愛于此

為計其亦難矣自非英睿之君賢良之佐未易處也

勢雖難制必求其所以制眾雖未一必求其所以一

前慮卻顧因時順理予之奪之進之退之內主甚堅

外行甚易日月摩周旋曲折必使吾之愛吾之公

達于天下而后已至是則紀綱法度施行有地天下

雖大可不勞而理也然其先后之序緩急之宜密有

定則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之是之謂規模國朝

土宇曠遠諸民相雜俗既不同論難遽定考之前代

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漢法可以長久故后魏遼金歷

年最多其他不能實用漢法皆亂亡相繼史冊具載

昭昭可見也后魏拓拔氏改姓元都云中遷洛十六

帝一百七十一年遼耶律改劉氏都臨潢徙無常處

九帝二百一十八年金完顏氏都上京遷燕九帝一

百一十八年前趙劉元海據平陽三主二十五年后

趙石勒都襄國六主三十二年前燕慕容皝都薊遷

鄴三主三十四年前秦苻堅都長安五主四十四年

后秦姚萇都長安三主三十四年南燕慕容德據廣

固二主十二年南涼禿發烏姑據廣固三主十八年

西秦乞伏國仁據金城四主四十七年后燕慕容垂

據中山鄴四主二十五年夏赫連勃勃據朔方三主

二十五年國家仍處遠漠無事論此必如今日形勢

非用漢法不宜也陸行資車水行資舟反之則必不

能行幽燕以北服食宜涼蜀漢以南服食宜熱反之

則必有變異以是論之國家當行漢法無疑也然萬

世國俗累朝勛貴一旦驅之下從臣仆之謀改就亡

國之俗其勢有甚難者茍非聽悟特達曉知中原實

歷代帝王為治之地則必咨嗟怨憤喧嘩其不可也

竊嘗思之寒之與暑固為不同然寒之變暑也始于

微溫溫而熱熱而暑積百有八十二日而寒氣始盡

暑之變寒其勢亦然山水之根力可破石是亦積之

之驗也茍能漸之摩之待以歲月心堅而確事易而

常未有不可變者然事有大小時有久近期小事于

遠則遷延虛曠而無功期大事于近則急迫倉惶而

不達此創業垂統也以北方之俗改用中國之法也

非三十年不可成功在昔金國初亡便當議此此而

不務孰為可務顧乃晏安逸豫垂三十年養成尾大

之勢祖宗失其機于前陛下繼其難于后外事征伐

內撫瘡疾雖曰守成實如創業規模之定又難于向

時矣然尾大之勢計圣謀神算已有處之之道非臣

區區所能及也此外唯當齊一吾民之富實興學練

兵隨時損益稍為定制如臣輩者皆能論此在陛下

篤信而堅守之不雜小人不營小利不責近效不恤

浮言則天下之心庶幾可得而致治之功庶幾可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研县| 石家庄市| 武平县| 平度市| 大理市| 金溪县| 琼结县| 女性| 滁州市| 泾阳县| 永靖县| 禄劝| 新密市| 荥经县| 武冈市| 囊谦县| 平泉县| 新巴尔虎左旗| 当雄县| 伊吾县| 外汇| 镇雄县| 万盛区| 宜章县| 通化市| 灵武市| 增城市| 丹东市| 镇康县| 扶风县| 通河县| 商南县| 呼玛县| 西林县| 女性| 灵璧县| 温泉县| 蚌埠市| 陇南市| 阜城县|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