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睦親
- 資政要覽
- (清)愛新覺羅·福臨
- 351字
- 2015-12-26 15:10:10
九族和則動得所求,靜得所安,家國之通義也。君子因睦以合族,厚骨肉,廣枝葉。山川設險,非親弗居;情雖不同,無絕其愛。親者,乃不失其為親焉。
昔周人眾,建維城,盛則旦相其治,衰則晉、鄙扶其弱。故宗親者,君之所以自衛也。名分既定,尊卑懸異,必恩義俯逮,乃獲盡其歡心。上篤于親,斯民興于仁矣。
周平棄族,《葛ぱ》致譏;晉武不親,《大杜》興刺。矧縱尋斧哉!秦罷分封,魏疏同姓,咸孰淪胥。然漢初指過于股,亦致興吳楚。益太重則傷思,而有尾大之患;太輕則傷義,而有枝弱之虞。故愛雖隆,心書以禮;體雖貴,必昭以度。褒表功德,深固根本,恩至義盡,睦親之道也。
禮之行于家國者必統于一。故寶玉可分于伯叔,富貴不加于宗子。
公藝同居,仲淹敦義,其仁者之禮乎?馬授、樊重,君子稱之。
若城陽腐谷,陳輿開隙,懷徹分明,且不能同人于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