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方
桂枝湯
桂枝白芍(各三錢)甘草(二錢炙)生姜(三錢切片。)大棗(四枚)水二杯。煎八分。溫服服后。少頃粥一杯。以助藥力。溫覆微似汗。若一服病止。不必再
麻黃湯
麻黃(三錢去根節。)桂枝(二錢)杏仁(去皮尖。二十三枚。)甘草(一錢)水三杯。先煮麻黃至二杯。吹去上沫。納諸藥。煎八分。溫服。不須粥。余將息如前法。
大青龍湯
麻黃(六錢去根節)桂枝(二錢)甘草(二錢炙。)杏仁(去皮尖。十二枚。)生姜(三錢切片。)大棗(四枚)石膏(碎。以棉裹。四錢五分)水四杯。先煮麻黃至二杯半。去上沫。納諸藥。再煮八分。溫服。溫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
小青龍湯
麻黃(去根節)白芍干姜(不炒。)甘草桂枝(各二錢)半夏(三錢)五味子(一錢)細辛水三杯半。先煮麻黃至二杯半。去沫。納諸藥。煎八分。溫服。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錢五分。)小便不利。小腹痛滿。去麻黃。加茯錢。)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二十一枚。按論云。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今芫花不常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按近傳傷寒論有分兩。理宜兩湯各煎聽用。如各半湯。則各取其半而合服之。如二一湯。
則取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而服之。猶水陸之師。各有節制。兩軍相為表里。異道夾攻之義。后人等其分兩。
五苓散
合為一方。與葛根輩何異。澤瀉(一兩六株)豬苓茯苓白術(各十八株)桂枝(半兩)共為末。以米飲和服二錢五分。日三服。多飲暖水以出汗。
抵當湯
水蛭(熬。)虻蟲(去翅足熬各十二個。)大黃(三錢)桃仁(七個)水一杯半。煎七分服。不下。再服。
桃仁承氣湯
桃仁(十六粒。去皮尖。)大黃(四錢)甘草桂枝(各二錢)芒硝(二錢)水二杯。煎八分去滓。入芒硝。煎微沸。溫服。四逆湯。真武湯。(俱見下少陰。)桂枝加附子湯。白虎加人參湯。(即白虎湯加人參一錢。)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即見下陽明。)生姜瀉心湯。
生姜(二錢)炙草人參黃芩(各一錢五分)半夏(一錢)干姜黃連(各五分)水煎服
大陷胸湯
大黃(二錢)芒硝(一錢)甘遂(末三分)水一杯。先煮大黃至六分去滓。入芒硝。煮二沸。納甘遂末。服得快。勿再服。
大陷胸丸
大黃(四錢)葶藶子(熬。)芒硝杏仁(各一錢五分)搗為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入甘遂末三分。白蜜半匙。水一杯。煎半杯溫服。一宿乃下
小陷胸湯
黃連(一錢)半夏(二錢)栝蔞實(二錢)水一杯半。先煮栝蔞至一杯。入二味。再煎至七分服。微下黃涎。
三物白散
桔梗貝母(各四錢二分)巴豆(一錢二分去心熬黑。)共為末。以白飲和服一錢一分。羸者七分。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
十棗湯
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異篩秤末合和之。水二杯半。煮大棗十枚。至七分去滓。強人納藥末七八分。羸人五六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
芍藥生姜茯苓白術(各三錢)炙草(二錢)大棗(四枚)水煎溫服。小便利。則愈。
陽明方
桂枝加葛根湯
即桂枝湯加葛根四錢。
水三杯半。先煮葛根至二杯半。吹去沫。入諸藥。煎至八分。溫服。不須粥。
葛根湯。
葛根(四錢)麻黃(三錢)生姜(三錢)甘草(二錢)桂枝(二錢)大棗(四枚)白芍(二水三鐘半。先煮麻黃葛根至二鐘去沫。入諸藥。至八分。溫服。微似汗。不須啜粥。
梔子豉湯
梔子(七枚生用)香豉(三錢)水三鐘。先煮梔子至一鐘半。入香豉煮七分。溫服。一服得吐。不用再服。
葛根加半夏湯。(即葛根湯加半夏二錢。)
白虎湯
石膏(八錢綿裹)知母(三錢)炙草(一錢)粳米(四錢)水三杯。煎一杯服。
麻仁丸
麻仁(另研)芍藥枳實(炒)濃樸(各五兩炒)杏仁(五兩半研作脂。)大黃(一斤蒸焙)煉蜜丸如梧子大。米飲送十丸。漸加。以知為度。(此方分兩照脾約丸。)
煎蜜導方
蜜一杯。于銅器內煮如飴狀。取紙卷作挺子。以線札之。以蜜濃包之。如指許長二寸。
微熱
豬膽汁導方
豬膽一枚。和醋少許。以竹管灌入谷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調胃承氣湯
大黃(四錢清酒潤。)炙草(二錢)芒硝(三錢)水二杯半。先煮大黃甘草。取一杯去滓。入芒硝。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小承氣湯
大黃(四錢)濃樸枳實(各三錢)水二杯。煎八分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再煮服。若更衣分服。
大承氣湯
大黃(二錢酒潤。)濃樸(四錢)枳實芒硝(各二錢)水三杯。先煮枳實濃樸。至一杯半去滓。納大黃。煮一杯去滓。納芒硝。微火煮一二沸。
服
少陽方
小柴胡湯
柴胡(四錢)人參黃芩炙草生姜(各二錢五分)半夏(二錢)大棗(二枚)水三鐘。煎一鐘半去滓。再煎八分。溫服。一日夜作三服。
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二錢??收摺Hグ胂?。加人參七分。栝蔞根二錢利愈??日?。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一錢。干姜一錢半。
大柴胡湯
柴胡(四錢)半夏(二錢)黃芩芍藥大棗(二枚)枳實(各錢半)生姜(二錢五分)一本。有大黃五分。
水三鐘。煎八分。溫服。一日夜作三服。
半夏瀉心湯
半夏(三錢)黃芩干姜炙草人參(各一錢五分)黃連(五分)大棗(二枚)水三杯。煎一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溫服。
黃連湯
黃連炙草干姜桂枝(各一錢五分)人參(一錢)半夏(二錢)大棗(二粒)水二杯。煎七分。溫服。
黃芩湯
黃芩(三錢)炙草芍藥(各二錢)大棗(三粒)水煎服。日二夜一。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即前方。加半夏二錢。生姜三錢。
太陰方
理中丸湯
人參白術甘草干姜(各三兩)共研末蜜丸如雞子黃大。研碎以沸湯服一丸。日三四服。服后啜熱粥。以腹熱為度或用各三錢。水二鐘。煎八分。溫服。服后啜熱粥若臍上筑者。去術。加桂。吐多者去術加生姜者。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生姜(各三錢)大棗(四枚)芍藥(六錢)炙草(二錢)水三杯煎一杯服。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生姜(各三錢)芍藥(六錢)炙草(二錢)大黃(七分)大棗(四枚)水三杯。煎八
少陰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去節。)細辛(各三錢)附子(一錢五分)水三鐘。先煮麻黃至二鐘去沫。入諸藥。煎七分。溫服。按近醫惑于細辛用不過一錢之邪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去節)甘草(各三錢)附子(一錢五分)煎法同上。
真武湯
茯苓芍藥生姜(各二錢)白術(二錢)附子(一錢泡。)水三鐘。煎八分。
溫服。
四逆湯
甘草(四錢炙。)干姜(三錢)附子(二錢生用。)水三鐘。煎八分。溫服。干姜再加三錢。名通脈四逆湯。加茯苓六錢人參一錢。名茯苓
白通湯
干姜(三錢)附子(三錢生用)蔥白(二根)水二鐘。煎八分。溫服。加豬膽汁一湯匙人尿半湯匙。名白通加豬膽汁湯。
附子湯
附子(二錢)茯苓(三錢)人參(二錢)白術(四錢)芍藥(二錢)水二鐘。
煎八分。溫服
吳茱萸湯
吳茱萸(三錢湯泡)人參(一錢半)大棗(四枚)生姜(六錢)水煎服。
甘草湯
甘草(二錢)水三鐘。煎一鐘。分兩次服。
甘草桔梗湯
甘草(六錢)桔梗(三錢)水三鐘。煎一鐘半。分三服。
苦酒湯
半夏(一枚生的破十四片)雞子(一枚去黃。)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再作三服
豬膚湯
豬膚(四兩)水六杯。煎三杯去滓。加白蜜半盞。米粉三錢熬香。分三服。
半夏散及湯
半夏桂枝炙草各等分為末。白飲和服二錢。日三服。不能服散者。用水一杯。煮七沸。入散三錢。更煮三
黃連阿膠雞子黃湯
黃連(四錢)黃芩(一錢)芍藥(三錢)阿膠(三錢)雞子黃(一枚)水三杯。煎二杯去滓。入膠烊盡。小冷。入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一日三服。
桃花湯
赤石脂(八錢留一錢研末。)干姜(五分)粳米(四錢)水三杯。煎八分。入石脂末一錢。調服。日作三服。
大承氣湯
(見陽明)
豬苓湯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三錢)水二杯。先煮四味。至一杯去滓。入膠煎服。
厥陰方
烏梅丸
烏梅(九十三枚)細辛(六錢)干姜(一兩)當歸(四錢)黃連(一兩六錢)附子(六錢炮)各另研末。合篩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飯上蒸之搗成泥。入煉蜜。共搗千下。
丸如
當歸四逆湯
當歸(三錢)桂枝白芍(各二錢)甘草(炙)木通(各一錢五分)細辛(一錢)紅棗(五水三杯。煎八分。溫服。寒氣盛者。加吳茱萸生姜各二錢。老黃酒半杯。同煎服。
白頭翁湯
白頭翁(一錢)黃連黃柏秦皮(各一錢五分)水二鐘。煎八分。溫服。
炙甘草湯
炙草(二錢)桂枝生姜(各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火麻仁麥門冬阿膠(各二錢)生
四逆湯
炙草枳實柴胡芍藥(各等分)研末白飲和服二錢。日三服??日摺<游逦蹲痈山魑宸帧2⒅飨吕?。悸者。加桂枝五煮薤
白虎湯
(見陽明)
小建中湯
芍藥(六錢)桂枝生姜(各三錢)炙草(二錢)大棗(四枚)水三杯。煎一杯去滓。入飴糖四錢。烊溫服。茯苓甘草湯。
茯苓桂枝(各二錢)炙草(一錢)生姜(三錢)水二杯。煎一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