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 張三豐先生全集
- 張三豐
- 4962字
- 2015-12-26 14:59:17
王乃高皇帝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七年之固大寧,永樂二年移居南昌。博學好古,旁通釋老,志慕?jīng)_舉,自號仙,蓋亦淮南八公之流也。
太和隱士歌懷豐仙
太和隱士張三豐,詔征不至眞潛龍。老而得道玄之宗,長生久視若喬松。自古神仙吾靡從,惟君能繼扶搖蹤。不見高人世外容,令渠心性若塵封。匡廬之山云蒙蒙,煙霞終日蕩心胷。先生其來教我儂,愿隨鐵杖入瑤峯。噫嘻乎!所思不見,弱水蓬山路萬重。
蜀定王友垓
王乃獻王椿孫,悼莊世子。好學循理,工詩賦善草書,著有《定園集》十卷。
題玄天觀憶豐仙
福地喜重來,登臨亦快哉。蓬壺連海島,云洞隔塵埃。羽客乘鸞去,仙人駕以鳳回。談玄閑坐久,欲去且徘徊。
蜀惠王申鑒
王乃獻王椿曾孫,著有《惠園集》。
題三豐仙像贊
若有人兮,出世匪常。曩自中土,移居朔方。奇骨森立,美髯戟張。距重陽兮未遠,步虛靖之遺芳。飄飄乎神仙之氣,皎皎乎冰雪之腸。愛尋師而問道,歲月亦云其遑遑。旣受訣于散圣,復續(xù)派于瓜王。全一眞之妙理,契未判之純陽。南游閩楚,東略扶桑。厯諸天之洞府,參化人而翱翔。曰儒曰釋,曰老曰莊,皆潛通其奧旨,乃懷玉而中藏。長絳短褐,至于吾邦。吾不知其甲子之幾何,但見其毛發(fā)之蒼蒼。蓋久從赤松之徒,而類夫圮上之子房。
胡 瀅
瀅字源潔,武進人。建文二年,厯官禮部尚書,謚忠安。
祥符寺訪張三豐先生不遇
交情久已念離羣,獨向山中禮白云。龍送雨來留客住,鹿銜花至與僧分。疎星出竹昏時見,流水鳴渠靜夜聞。卻憶故人從此隱,題詩誰似鮑參軍。
沈元秀
元秀,一名秀,字萬三,號三山。明初南中人,事跡詳見本集中。
又按《淵鑒類函宻部》沈公亦名富,字仲濚,行三,故吳人呼萬三。為江南第一家。有二子:茂、旺。太祖定鼎金陵,召廷見,令歲獻白金千錠、黃金百斤。甲馬錢谷,多取資于茂。茂后得罪,發(fā)遼陽從戎,又穴地得金牛馬,亦累千云。
煉丹懷三豐師
祖師傳我術(shù)無窮,鑄鼎燒丹寶焰紅。八百火牛耕夜月,三千美女笑春風。黃芽燦燦初盈釜,白雪紛紛更滿空。頂上神符未許食,還須九轉(zhuǎn)畢玄功。
又
深謝吾師愛萬三,西南相約待何年?黃金重濁聊施濟,白玉輕清乃妙玄。百尺竿頭須進步,千秋題目是修仙。地元秘法難窮盡,還覓神丹候祖?zhèn)鳌?
潮陽寺題壁
秦淮落落老漁翁,以艇為家任轉(zhuǎn)蓬。一自眞師傳道后,跨鸞飛入海天中。
查愼行
福泉山張三豐禮斗亭尚存。
清池照影樹扶疎亭前有浴使池、長生桂,晝靜廊空想步虛。閱世人來棋散后,出山云淡雨晴初。窮塵滾滾孤亭在,浩刼茫茫百戰(zhàn)余。華表鶴歸應(yīng)有淚,舊時城郭半邱墟。
汪錫齡
字夢九,號圓通,事見本集中。
西湖舟中感飛龍師降示引神之訣。卽事書懷命兒子思敏記之。
火中鐵柱英雄骨,雪里梅花道士心。插漢冰山知欲壓謂某總督也,滿湖姻水趁閑吟。將同北郭看霞舉,懶向東方詠陸沉。都賴先生明指教,留侯病死亦愔愔。
陳 政
字七之,秦淮大商,自號淮河隱者。
讀《明史方伎傳》有作
十年不見成皇帝,如此清高少見之。《明文》誤掃《方伎傳》,誰知太華有希夷!
錢陳羣
字集齋,浙江嘉興縣人。康熙六十年進士,官刑部侍郎,加尚書,致仕歸田,謚文端。有《香樹齋詩集》。
恭和
御制燕九日王新莊觀燈元韻
田家春酒十分濃,恰為迎
鑾氣更融。報社鼓連祈社鼓,落燈風接試燈風。仙攜邋遏來空碧張邋遏與處機同時訪道后皆仙去,人立秋千唱比紅。里社毛萇詩派在,至今鴻爪許誰同臣視學畿輔,曾于雪夜與諸生講道論詩于此。
趙 翼
字云松,號甌北,一號鷗白,陽湖人。乾隆二十六年殿試第三人及第,官至貴西道。
張三豐禮斗亭在平越高眞觀后
高眞古觀郁蔥蘢,猶說仙翁斗檢封。遺跡已無華表鶴,借名曾訪鼎湖龍胡濙訪三豐,兼訪建文也。山深時或飄丹粟,人老惟思伴赤松。我已退閑期學道,前途尚許一相逢。
李調(diào)元
號雨村,綿州人。乾隆癸未科。 殿試第二人,入詞林,視學廣東,官至通運河道。
祥符寺讀明胡濙訪張三豐詩碑因和其韻并序寺殿之
東,有明嘉靖九年,王汝賓刻禮部尚書胡濙成化四年訪張三豐詩碑。 考《明紀》,永樂五年丁亥,命戶科給事中胡濙攜道士巡游天下,訪仙人張三豐,去十年始還。或曰:兼訪建文君也。碑作『成化四年』及『禮部尚書』,皆誤。
胡公詩思實超羣,望氣誰知為紫云。不向吳都瞻日色,應(yīng)從蜀地識星分。天師去后神呵護,道士來時鬼哭聞。永樂何人誤成化,寫碑空笑張吾軍。
陳廣文攜酒再游草堂節(jié)録
何處可攜樽?惟有草堂寺。清晨赴宿諾,諸子連翩至。細徑墮幽篁,屈曲得佳致。遺像在中堂,瞻謁赑二。一為何氏勒,刊本家藏秘。一碑鐫差小,乃出丁制置。更有數(shù)豐碣,落筆龍蛇避。泛草唐人詩,別眩符篆字。三豐與山峯,未可究同異。坐令白發(fā)僧,登登日搗硾。杜老不云乎,文章千古事!注云:碑款以『三豐』為『山峯』。愚按:此碑必在未改『三豐』之前所書者。
張問安
字季門,遂寧人。孝廉應(yīng)考教習,就校官。著《亥白詩草》。
游草堂后復行青羊?qū)m厯二仙庵歸飲庚堂齋中書事
郊游向草堂,路轉(zhuǎn)青羊?qū)m。老子顧我忽微笑,天人之貌眞猶龍。神羊嶄然見頭角,輦自都下由先公。祈禱能使腰腳健,人來個個摩青銅。院后參天十萬竹,一龕萬緣藏其中以下減去數(shù)句尤健。寺鄰復愛好庭宇,二仙祠桂陰尤濃。繞徑尚嫌著屐遠,連臂竟作踰垣從。金魚尺半戲淺沼,花犬三五驚幽叢。當門大壁嵌橫石,蚊龍郁勃光熊熊。如箝在口指畫肚,誰歟書者張三豐。歸來相對說奇遇,酒肴羅列雙燈紅。
張君瑞
字輯五,號鳳洲。由拔貢中本省經(jīng)魁,官成都華陽教諭、蘷州府教授。致仕還嘉州,自號凌云叟,別號半一居士,慕全一也。所著有《挹爽軒集》。
三豐墨跡書孟浩然『春眠不覺曉』五裁句于高源殿壁上。
落花啼鳥喜平生,仙跡咸夸筆手清。風雨不摧山頂墨,龍蛇欲抱閣邊楹。當年天于空相索,此地高標舊有聲。殿上碧紗誰護得?樓臺紫氣繞通明。
董承熙
字葆光,號槲園,墊江人。嘉慶二十二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官浙江青田縣知縣、嘉定府教授。
花朝游高標山
高樓屹屹壓城闉,無數(shù)山光照眼新。一自仙人留墨妙,鳥啼花落幾經(jīng)春!
李迦秀
迦秀原名嘉, 一字西來,號遯叟,別號翩散人。嘉慶戊寅 思科解元,己卯連捷進士,官中書,改保寧府教授,致仕還嘉州。
寶雞金臺觀懷古
拂去征塵上翠巔,金臺觀里謁金仙。前朝兩詔猶存石,隔岸三峯遠插天。半口丹爐烹日月,一條藤杖卓云煙。未知駕鶴游何處,信是追逐不計年。
又
七載中書宦未成,歸途有幸拜先生。殘春欲醒黃粱夢,古洞如游白玉京。天子尚難親道貌,微官何苦老征塵。下山薄暮頻回首,恍見飛龍上太清。
張其相
號松亭,樂山縣人,庠生。
三豐樓懷古
曾讀《明史方伎傳》,豐公仙跡多奇幻。不飾邊幅任天然,一衲一蓑無改換。游蹤偶爾寓金臺,自言當逝脫塵埃。蓋棺有聲啟復活,逍遙得得來西蜀。前不見洪武,后不見永樂。緣何獨謁蜀獻王,秀才奇遇增輝光洪武呼獻王為『蜀秀才』。二仙庵壁留墨妙,龍蛇倒綰精神肖。清風吹入漢嘉來,高標擲筆更奇哉!游戲人間或隱現(xiàn),神龍首尾那全見!況復日行千里余,誰能追逐候起居!胡給事,朱內(nèi)侍,枉赍璽書與香幣,荒徼遍尋總不遇。詎知仙蹤到處留,士夫欽仰樂潛修。平易近人人常接,不向宣室問前席。至今遺像肅樓中,大耳圓目下頤豐。須髯如戟神如鏡,任人祈禱聲相應(yīng)。一辦心香供祖前,何時親指道中元!
王 筠
字竹蓀,樂山縣人。
福泉山張三豐自寫眞容石刻
仙風道骨畫中呈,麈尾飄然氣象清。茗椀香爐長侍側(cè),三花聚頂見先生首戴仙花,故云。
董 江
字醒凡,號洗凡居士,墊江人。
醒凡旣妙弦歌,又工書畫。嘗臨三豐先生眞容,則以瑤琴三迭、玉笛一枝,遙想絕世超凡之致。
張三豐觀潮處在遵義府烏江上
大海翻身不計年,路人猶自說神仙。江山到此無塵垢,邱壑棲遲有夙緣。隔岸煙鐘初度嶺,當門雪浪欲掀天。遙知靜坐觀潮日,勝讀《南華秋水》篇。
楊鍾濤
字春平,號復渟,樂山縣人,上舍生。
胡給事訪張三豐
元鶴飄然下,乾坤間氣鍾。幣書承帝命,云水訪仙蹤。踏破空明界,飛吟縹緲峯。一肩擔日月,兩眼認喬松。笠屐拚千里,煙霞厯萬重。觀應(yīng)金碧住,宮合玉清逢。十載風塵涉,三山石洞封。歸來遺響在,派衍果猶龍。
李朝華
號秦峯,樂山縣人,外舍生。
胡給事訪張三豐
鳳詔來丹陛,鸞車入紫煙。此行勞給事,何處訪眞仙?氏系推龍虎,光輝隱市廛,高蹤如啟敬,幻跡勝周顛。雨雪星軺冷,山河歲月遷。徧尋秦蜀路,踏破水云天。劍佩歸三殿,風霜閱十年。建文同物色,鶴駕更飄然。
李朝拔
號萃巖,樂山縣人。
胡給事訪張三豐
縹緲虛無際,行行訪鶴蹤。使臣拚千載,皇帝仰三豐。短褐長絳式,圓睛大耳容。煙霞高隱士,天地老仙宗。禮具書香幣,言尋水石松。有人傳跨虎,何處覓飛龍!踏破云千里,空經(jīng)路萬重。歸朝談幻跡,遺想入瑤峯。
劉光澤
字季三,號洄峯居士,犍為縣人。
天谷洞懷古
鴻蒙一竅接長生,張老來時石鶴鳴。絕地通天仙客路在危崖上,穿云裂石洞簫聲。窈冥內(nèi)有瓊扉影,清凈中無世俗情。欲煉還丹須此地,何人得似杜東瀛唐杜光庭煉丹于此!
張升鴻
字子遠,號鶴亭,樂山縣人。
題豐仙太和山打睡圖
寫出華胥調(diào),神仙睡味濃。太和元氣合,高臥白云封。有伴皆眠鶴,無聲卽蟄龍。任人呼邋遢,積留滿寒松。
李元植
字蘋荃,樂山縣人,內(nèi)舍生。著《長乙山房稿》。
鶴鳴山思仙歌
神仙個個會騎鶴,此鶴獨為張氏得。虛靖初來飛天上《見仙傳》又古詩云:『一一鶴聲飛上天』。,三豐再過響崖壑。不遇高眞不肯鳴,一鳴便有香風生。至今五百有余歲,松間眠鶴靜無聲。或是主人尚雌伏,蟄藏胎息臥云谷。待他長嘯入山來,便照前番應(yīng)聲出。平泉隱者煉丹砂,抱琴攜酒踏煙霞。泠澗潺湲喧日夜,深崖窈窱藏仙家。正是幽人棲息處,四圍青壁噓云霧。八卦亭前緩緩行,迎仙閣上層層步。想見先生禮白云,一瓢一衲遠塵氛。三征不致傲洪武,十載難求逾建文。變化無方誰識面,昨宵夢里曾相見。羽衣道士翩然來,喚醒仙壇渴睡漢。
張三豐八封亭在鶴鳴山
隱仙長放水云坳,八卦亭中萬象包。直取先天排氣候,獨尋僻地玩羲爻。百圍大木曾親種,一孔元關(guān)許共敲。欲領(lǐng)陰陽參造化,客來好與鶴同巢。
楊廷峻
字不拔,號鐵根,樂山縣人,外舍生。
讀《云水集》
天風吹,海水立,走云萬里連空碧。飛龍老子愛飛吟,遺響于今透金石。方冠破衲行天涯,異水奇山是我家。古洞幽深眠白鹿,洪鈞陶鑄出丹砂。萬戶侯封何足數(shù),滿山松石誰為伍?丈夫雅志慕清高,豈甘名利老塵土!先生曾乘宦海舟,椿萱謝世賦宜休。向平壯歲拋家去,婚嫁何能遲勝游!百尺竿頭忙進步,逢師指破通天路。認得生前舊主人,花街柳巷不迷誤。一段因緣自碧翁,江南有客慕玄功。八百火牛耕夜月,三千美女笑春風用沈萬三句。白下英雄欣相助,煅煉金花得外護。回首終南遇火龍,阿堵囊空淚頻欣。水面風來得意時,金陵無事步遲遲。一朝采得庚方月,渾似鯤鵬躍天池。丹成拂袖湖山去,任他龍蟠與虎踞。持椰飲遍酒家樓,養(yǎng)我乾坤浩然氣。壺里逍遙春復秋,不求聞達于諸侯。宻勅遍尋荒徼外,高節(jié)清風同巢由。山北山南歌踏踏,披蓑戴笠臥云石。化鸞化鶴化漁樵,何處不逢仙邋遢!性量圓融滿大千,慈云復蔭劍南天。欲補心中未了事,沈仙纔度又汪仙。劍南觀察蓬萊客,前身素具英靈骨。峨眉禱雨忽逢師,德輔飄然歸環(huán)谷,揚州蟬脫返清虛,手澤心傳留丹廬。嫏嬛秘宻鬼神護,方士何曾夢此書!六百年來氣承接,有若珠聯(lián)與壁合。光爭日月耀乾坤,風動林泉引豪杰。道德崇高妙莫名,沆瀣淋漓浣太清。世外人歌《云水集》,應(yīng)當俯首拜先生。
李岱霖
字云石,號桂圃,洪雅人,上舍生。
元岳太和山九室?guī)r三豐先生高隱處
元岳峯高卓萬尋,至人曾臥白云深。千章古木封丹嶂,一帶寒煙護碧岑。洞口風清閑弄笛,松間月白照彈琴。只今三十六巖里,猶想先生金玉音。
劉元焯
字叔網(wǎng),號灼庵,衡陽人,成均士。
武當南巖三豐先生煉丹處集《云水詩》、《玄要篇》句
流水行云不自收,一聲長嘯楚天秋。直尋世外千年藥,忘卻人間萬斛愁。自是消空通沆瀣,常將冷眼看公侯。洞中藏得小天地,養(yǎng)就還丹跨鶴游。
又
面壁調(diào)神又九年,誰知幽客自陶然。黍珠一粒包天地,鐵笛雙吹破曉煙。節(jié)欲澄心澹神慮,埋名隱姓如瘋顛。煉成大藥超凡去,撒手逍遙物外仙。
詠史
明帝訪三豐,十年不可得。聞在南山南,已往北山北。到處樂逍遙,奇名稱邋遢。廣莫卽吾鄉(xiāng),太和為我宅。是時方士流,自獻何紛沓!先生愧勵之,墨中獨見白。天海落云聲,風塵難物色。飛龍又潛龍,隱顯誰能測?
隱鏡編年
夢九汪氏曰:『先生之為眞仙也,聞之者多也;其為隱士也,知之者少矣。』公余心靜,適金使君式訓過訪,梵香話先生奇蹤。使君曰:『公胡不書隱為鏡,發(fā)明先生大節(jié)乎?』錫齡曰:『諾。』爰仿《綱目》體紀之,名曰《隱鏡編年》,崇征實也。自是而先生隱跡與先生年譜均在茲矣,后有萬年同志者續(x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