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證治

  • 醫學見能
  • 唐宗海
  • 6010字
  • 2015-12-25 17:08:50

婦人調經

[總訣]婦人經血屬于肝,肝血調和病自安。熱則先期寒縮后,腹疼瘀血定相干。

經水先期,其血紫黑煩怒者,血分中有熱也。宜加味四物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川芎(一錢) 丹皮(三錢) 枯芩(三錢) 香附(三錢) 柴胡(二錢) 全皮(三錢) 竹茹(三錢)歌曰:經水先期紫色多,地歸芎芍有專科。

丹芩地骨香柴竹,熱退瘀行病即和。

(伯未按:經色不可不辨,大抵色紅為正,色紫有風,色黑熱甚,色淡為虛,色黃濁者濕。)經水后期,其血淡白疼痛者,血分中有寒也。宜當歸和血湯。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桂尖(三錢) 細辛(五分) 艾葉(三錢) 阿膠(三錢) 甘草(一錢) 生地(三錢) 木通(一錢) 香附(三錢) 大棗(三枚) 法夏(三錢) 云苓(三錢) 生姜(一錢)歌曰:經期縮后色微紅,歸芍膠辛桂艾同。

香附生姜添棗草,云苓法夏地和通。

經水過多,以及漏下不止者,沖任之虛崩也。宜千金膠姜湯。

生地(三錢) 川芎(一錢) 白芍(三錢) 鹿角霜(二錢) 當歸(三錢) 牡蠣(三錢) 艾葉(二錢) 阿膠(二錢) 甘草(一錢) 炮姜(一錢) 附子(二錢) 棕灰(一錢)歌曰:經水嫌多沖任虛,歸芎地芍藥當儲。

膠姜鹿牡棕和艾,草附溫經暖氣噓。

(伯未按:方中加醋炒烏 骨三錢,尤佳。)經水過少,以及干枯發熱者,胞宮之血虛也。宜加味四物湯。

麥冬(二錢) 當歸(二錢) 川芎(八分) 白芍(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棗仁(三錢) 臺烏藥(一錢) 遠志(一錢) 香附(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甘草(八分) 阿膠(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五分)歌曰:經行過少或干枯,四物歸芎地芍俱。

遠志冬參香附與,臺烏棗草獲苓須。

經前腹痛,以及行經不利者,血分有瘀滯也。宜加味香蘇散。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陳皮(二錢) 元胡索(二錢) 桃仁(三錢) 香附(三錢) 蘇梗(三錢) 柴胡(二錢) 丹皮(三錢) 甘草(一錢)歌曰:經前腹痛血瘀停,歸芍元胡破血靈。

再入桃丹香附草,柴陳蘇梗善調經。

經后腹痛,以及經水減少者,血虛而不足也。宜加味補血湯。

黃 (三錢) 當歸(三錢) 白術(三錢) 人參(二錢) 香附(二錢) 川芎(一錢) 熟地(三錢)歌曰:血已行時腹痛加,此非瘀痛認休差。

歸芎術同香附,地共人參補血夸。

漏下白物,有如米飲不絕者,脾濕因帶下也。宜茵陳四苓湯。

茵陳(三錢) 云苓(三錢) 豬苓(三錢) 菖蒲(一錢) 澤瀉(三錢) 萆 (三錢) 甘草(一錢)有寒加益智、桂技,有熱加黃芩、黃柏。

歌曰:白帶脾傷萆 宜,二苓菖澤草茵施。

寒加益智還兼桂,熱入黃芩與柏隨。

(伯未按:豆蔻花、巴戟、芡實、赤苓、鹽水炒車前、烏賊骨、山藥、金櫻子、蒼術、柴胡、澤瀉、鹽水炒黃柏治一切帶下神效。)

婦人安胎

[總訣]安胎脾是大源頭,萬物生成土力優。腎主系胞亦宜固,肝司胞血更當求。

胎中嘔吐,數次發惡不休者,脾胃氣阻滯也。宜香砂六君湯。

木香(一錢) 砂仁(二錢) 白術(三錢) 云茯苓(三錢) 當歸(三錢) 陳皮(三錢) 半夏(二錢)甘草(一錢) 生姜(三片) 大棗(二枚)歌曰:胎中嘔吐用香附,術草參苓一例加。

脾胃調和陳與夏,方知用藥不相差。

胎中心煩,兼見口渴頭暈者,心胃之虛火也。宜安胎清火湯。

當歸(三錢) 白芍(二錢) 白術(三錢) 黃芩(一錢五分) 澤瀉(三錢) 知母(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云苓(三錢) 沙參(一錢五分) 竹葉(一錢五分)歌曰:胎里心煩暈渴兼,知芩歸芍術參添。

茯苓竹葉和冬澤,清熱安胎火不災。

(伯未按:經停三月,欲知是胎非胎,可用川芎一錢,空心煎艾湯調下。如腹動者,胎也;臍下動者,瘕也;不動者,血瘀也。)胎中腰痛過甚,則恐胎墮者,帶脈之懈弛也。宜加味固胎丸。

杜仲(三錢) 熟地(三錢) 故紙(三錢) 淮山藥(三錢) 當歸(三錢) 續斷(三錢) 白術(三錢) 人參(一錢)歌曰:胎中腰痛恐傷胎,山藥當歸地紙裁。

杜仲人參同續斷,再加白術土能培。

胎中腹痛,痛甚亦能墮胎者,胎氣之不和也。宜調氣安胎飲。

當歸(三錢) 木香(一錢) 云苓(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香附(一錢五分) 紫蘇(一錢五分) 苧麻根(二錢)歌曰:胎中腹痛氣當調,歸芍云苓力最饒。

蘇梗木香香附子,麻根加入孕難搖。

(伯未按:胎動欲下者,急以苧麻根三錢,龍眼肉半兩,二味濃煮與服,余已治多人均效。)胎前屎結,以及口干惡熱者,血虛而胎燥也。宜麻仁養血湯。

火麻仁(三錢) 杏仁(三錢) 當歸(三錢) 黃芩(一錢五分) 白芍(二錢) 麥冬(二錢) 甘草(八錢)歌曰:胎前屎結血多虧,杏芍麻仁總潤脾。

加入當歸芩麥草,滋陰補血見功奇。

胎前溺黃,以及黃濁不利者,胞熱而水滯也。宜龍膽清熱湯。

當歸(三錢) 生地(四錢) 澤瀉(三錢) 膽草(一錢五分) 木通(八分) 梔子(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淡竹葉(一錢五分)歌曰:胎前細審溺來黃,龍膽梔芩煮作湯。

歸芍地通和澤瀉,甘梢淡竹共匡襄。

胎胞下壓,小便不得下出者,胞系之不舉也。宜八味腎氣丸。

熟地(三錢) 山萸(三錢) 山藥(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云苓(三錢) 澤瀉(三錢) 安桂(二分) 丹皮(一錢五分) 附片(五分) 玉竹(一錢五分)歌曰:轉胞下壓溺難通,澤地丹萸苓藥同。

玉竹麥冬和桂附,休疑毒熱把胎攻。

(伯未按:方中可加升麻八分。)胎胞上逼,心中煩悶不安者,血虛而火迫也。宜養胃清降湯。

人參(一錢) 白術(三錢) 淮山藥(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云苓(三錢) 甘草(八分) 大棗(二枚) 阿膠(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棗仁(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歌曰:胎胞上逼甚煩心,參術膠歸盡量斟。

芍地苓冬山藥草,棗仁大棗助滋陰。

胎前水腫,以及腹中脹滿者,胞宮水不化也。宜加味防己湯。

防己(二錢) 澤瀉(三錢) 腹皮(二錢) 姜皮(一錢五分) 桔梗(八分) 苓皮(三錢) 杏仁(三錢) 草梢(八分) 桑皮(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歌曰:胎前水腫澤防通,姜腹苓皮桑白同。

杏桔草梢歸尾共,能將水氣化胞宮。

胎前咳嗽,以及嗆嘔不安者,子咳與子嗆也。宜調肺平肝湯。

桔梗(八分) 枳殼(一錢五分) 杏仁(三錢) 云苓(三錢) 百合(三錢) 生地(三錢) 前胡(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紫菀(一錢五分)歌曰:胎前咳嗽嗆難安,枳桔云苓百合餐。

前杏地歸冬共菀,不離平肺與平肝。

婦人保產

[總訣]婦人新產莫言虛,恐是瘀停內阻持。若是瘀行商補劑,養陽不若養陰宜。

將產之期,預備滑胎催生者,必調和氣血也。宜保產無憂散。

白芍(二錢) 黃 (八分) 菟絲(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濃樸(七分) 艾葉(七分) 芥穗(八分) 枳殼(六分) 川芎(一錢五分) 貝母(一錢) 羌活(五分) 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歌曰:預備催生藥餌投,歸芎 芍保無憂。

再加菟樸同羌枳,姜貝甘草芥艾儔。

(伯未按:此方極輕,功效甚大。)臨產催生,交骨結而不開者,血氣不活動也。宜加味佛手散。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龜板(八錢) 血余(三錢)歌曰:臨產催生不用忙,歸芎龜板血余良。

方名佛手真奇效,生子無虞母體傷。

(伯未按:若兒下而胞不下者,急用酒洗當歸二兩,川芎五錢,益母草、乳香、沒藥各一兩,黑芥穗三錢,煎服。但有產科醫院者,以送院治療為最妥。)新產之初,腹痛暈頭等癥者,瘀血相攻沖也。宜加味失笑散。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 靈脂(二錢) 蒲黃(一錢五分) 童便(一杯)歌曰:新產之初瘀要行,歸芎靈脂急須烹。

蒲黃童便還加入,痛暈煩迷更莫驚。

產后瘀盡,諸虛百損并見者,氣血大虧損也。宜十全大補湯。

生地(三錢) 白芍(二錢) 川芎(一錢) 黨參(三錢) 白術(三錢) 云苓(三錢) 當歸(二錢) 甘草(八分) 安桂(三分) 黃 (三錢)歌曰:產后瘀行氣血虧,歸芎地芍術參醫。

云苓甘草和 桂,調理精神體不疲。

小兒外證

[總訣]小兒外證求太陽,三字方中明訓彰。究與大人同治法,不須科別擅偏長。

小兒發熱,兼見惡寒頭痛者,太陽經傷寒也。宜人參敗毒散。

人參(二錢) 羌活(二錢) 獨活(二錢) 柴胡(二錢) 前胡(三錢) 川芎(一錢) 桔梗(三錢) 云苓(三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葛根(二錢) 大棗(二枚) 蔥白(一根) 生姜(三片)歌曰:小兒發熱系傷寒,敗毒人參獨與羌。

再用柴前芎枳桔,苓蔥甘棗葛生姜。

(伯未按:用淡豆豉三錢、蔥白五個,煎服亦好。)小兒口噤,手足抽掣痰潮者,傷風動痰火也。宜羌活息風湯。

羌活(一錢) 竹瀝(二錢) 半夏(二錢) 南星(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防風(一錢) 僵蠶(三錢) 姜汁(五滴) 天麻(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枯芩(一錢五分) 枳殼(一錢五分) 犀角(二分) 羚羊角(三分)歌曰:小兒口噤又痰潮,夏瀝羌星風火消。

芩地蠶麻姜枳草,羚防犀角力偏饒。

小兒內證

[總訣]小兒內證求太陰,修園有語特叮嚀。集中所列無他證,他證皆當即此尋。初生小兒,屈腰啼叫不休者,瘀血積腹內也。宜用下瘀湯。

桃仁(三錢) 靈脂(三錢) 木香(一錢) 濃樸(一錢) 枳殼(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歌曰:初生兒便哭無休,腰屈應知瘀血留。

靈脂桃仁丹枳殼,木香濃樸一方投。

小兒腹痛,以及脹滿吐瀉者,總責太陰經也。宜香砂六君湯。

木香(一錢) 砂仁(二錢) 白術(三錢) 云苓(三錢) 黨參(三錢) 陳皮(三錢) 半夏(二錢) 甘草(一錢) 生姜(三片) 大棗(二枚)歌曰:小兒吐瀉腹疼加,用藥仍宜香與砂。

苓草參甘陳夏共,扶脾理氣效堪夸。

小兒食積,手足熱而腹痛者,脾胃不運化也。宜加減平胃散。

蒼術(一錢) 濃樸(一錢) 甘草(八分) 陳皮(一錢五分) 神曲(三錢) 麥芽(三錢) 山楂(二錢) 黃連(三分) 生姜(二片) 白芍(二錢)歌曰:腹痛知兒飲食停,草姜楂樸效殊靈。

蒼陳麥曲連同芍,脾胃調和病即寧。

(伯未按:飯焦炒透,和砂仁研細,為消食妙品。)小兒黃瘦,以及腹大潮熱者,脾胃之疳疾也。宜已疳胡連湯。

枳殼(一錢五分) 山楂(一錢五分) 麥芽(三錢) 蕪荑(一錢五分) 胡黃連(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生姜(二片) 甘草(一錢) 腹皮(一錢) 銀柴胡(二錢)歌曰:小兒疳疾瘦兼黃,楂麥蕪荑枳草詳。

腹共胡連柴共芍,理脾仍要用生姜。

外科瘡證

[總訣]癰疽早治勿延遲,寒熱相蒸已就時。初起急當消散法,成膿托毒是相宜。

瘡癰初起,紅腫而極痛癢者,風火血相結也。宜消散撤癰散。

歸尾(三錢) 紅花(八分) 銀花(三錢) 赤芍(一錢五分) 黃連(二分) 杏仁(三錢)甘草(一錢) 連翹(三錢) 紫蘇(一錢五分) 花粉(三錢) 黃柏(一錢五分) 荊芥(一錢五分)乳香(八分) 黃芩(一錢五分) 防己(二錢)歌曰:瘡癰初起痛兼紅,歸芍銀連杏草攻。

蘇芥紅花翹黃柏,芩防花粉乳香通。

(伯未按:凡毒初起,欲其不大,用蜒蚰灰、生大黃各四兩,五倍子、白芨各二兩,生半夏、白蘞各二兩,百草霜、礬紅、生南星、陳小粉、草烏各一兩,熊膽一錢,共研末,以廣膠化烊,芙蓉葉絞汁,共量和搗成錠,醋磨圍之,有效。)癰疽初起,白陷而不痛癢者,氣滯寒痰聚也。宜宣陽撤疽湯。

麻黃(八分) 乳香(八分) 沒藥(八分) 桂枝(一錢五分) 大棗(三枚) 黃 (三錢)遠志(一錢) 蔻殼(八分) 煨姜(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歌曰:瘡疽色白要宣揚,沒藥麻黃及乳香。

遠志黃 同蔻草,再加大棗桂枝姜。

凡瘡初起,無論紅白寒熱者,當破血行氣也。宜外敷百效散。

白芷(六分) 細辛(五分) 川烏(八分) 南星(一錢五分) 草烏(一錢) 陳皮(二錢)姜黃(一錢) 黃連(三分) 大黃(一錢五分) 遠志(一錢) 黃柏(一錢五分) 梔子(一錢五分)雄黃(一錢) 五谷蟲(三錢) 白礬(一錢) 白芨(一錢)共為細末,醋酒合調,蒸熱濃敷即散。已成者,留頂即穿。

歌曰:氣血凝時瘡始成,二烏辛芷伴南星。

軍連雄柏姜黃入,梔芨蟲礬敷上精。

凡瘡已成,欲其化膿速潰者,當排膿內托也。宜黃 托里湯。

黃 (三錢) 當歸(三錢) 遠志(一錢) 皂刺(一錢五分) 銀花(三錢)花粉(三錢) 生姜(三片) 大棗(三枚) 山甲(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歌曰:瘡已成時欲化膿,黃 托里志歸功。

銀花皂甲同姜棗,花粉甘梢煮汁濃。

凡瘡已潰,膿腐不能速去者,當化腐去毒也。宜消凝還肌丹。

巴豆(一錢) 雄黃(一錢) 共為末,炒至黑色,研細,納瘡孔中,化腐提膿。再用乳香、沒藥炒過,加麝香少許研末,提膿生肌。再加珍珠更妙、外貼萬應膏。

歌曰:瘡膿已潰腐難消,巴豆雄黃力最饒。

乳沒珍珠同麝研,生肌專賴二方調。

瘡后陽虛,食少體寒便滑者,衛氣不充足也。宜十全大補湯。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生地(二錢) 人參(一錢五分)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白芍(二錢) 黃 (三錢) 安桂(四分) 生姜(二片) 大棗(四枚)歌曰:瘡后陽虛氣不充,參 苓草四般同。

歸芎術芍和安桂,大補仍資姜棗功。

瘡后陰虛,煩渴便黃發熱者,營血不滋養也。宜四物養營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玉竹(二錢) 茯苓(三錢) 連翹(三錢) 川芎(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 黨參(二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銀花(三錢) 杏仁(三錢 ) 竹茹(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歌曰:瘡后陰虛溺便黃,歸芎四物養營湯。

地苓參芍銀翹竹,玉竹甘冬杏子良。

刀傷跌打

[總訣]跌打刀傷須急施,煎湯何似外敷宜。若云手術須靈捷,險癥還延專此醫。

刀傷亡血,口渴心煩氣喘者,陰亡而陽越也。宜滋陰養陽湯。

人參(三錢) 黃 (三錢) 麥冬(三錢) 五味(一錢) 棗仁(三錢) 熟地(四錢)白芍(二錢) 當歸(二錢) 川芎(二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歌曰:刀傷渴喘并心煩,冬味參 急與吞。

地芍歸芎苓共草,棗仁加入斂真元。

刀傷冒風,發腫發痙發抽者,血虛筋失養也。宜滋血養肝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白芍(二錢) 竹茹(一錢五分) 續斷(二錢) 秦艽(一錢五分)元參(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五分) 花粉(三錢) 鉤藤(三錢) 蘇梗(一錢)僵蠶(三錢) 甘草(一錢)外用蔥白、蟬蛻末炒熱包傷口。

歌曰:刀傷變癥為傷風,艽續參歸地芍通。

冬竹蠶藤芩草梗,內兼花粉外蟬蔥。

刀傷潰爛,成膿流水不止者,血瘀而化膿也。宜提膿化瘀散。

花蕊石(一錢五分) 乳香(一錢五分) 沒藥(一錢五分) 龍骨(二錢)冰片為末納入,外貼感應膏。

歌曰:刀傷潰爛水長流,乳沒還同花蕊投。

冰片再加龍骨 ,五般細研口能收。

四肢頭面,跌打損傷疼痛者,經絡有死血也。宜通瘀達滯湯。

歸尾(三錢) 紅花(一錢) 荊芥(一錢) 桃仁(三錢) 續斷(二錢) 紫蘇(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竹茹(一錢五分) 川芎(八分) 乳香(八分) 沒藥(八分)蚯蚓(二條) 甘草(一錢)如接骨,再加自然銅為末,重煎沖服。

歌曰:跌打傷頭與四肢,紅花歸芍芥芎施。

桃蘇乳沒蚯丹續,童便然銅茹草醫。

腰腹胸背,跌打損傷疼痛者,膜內有死血也。宜化瘀逐血湯。

蒲黃(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靈脂(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桃仁(二錢) 歸尾(二錢) 牛膝(二錢) 續斷(二錢) 白芍(二錢) 荊芥(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童便(半杯沖服)歌曰:損傷腹背與腰胸,蒲炒丹皮歸尾從。

二芍桃牛和續斷,芥靈甘草便煎濃。

跌打損傷,無論何處腫痛者,當散血使消也。宜火煨酒調散。

官桂(四分) 丁香(十只) 小茴香(八分) 紅米(八分) 火酒(一杯) 八角茴香(八分) 調加水少許,火煨熱敷,用布包裹之。

歌曰:損傷總要血瘀消,官桂丁香外治饒。

八角茴香同米研,還加少許酒來調。

(伯未按:婦科最重胎產,小兒病癥易變,外傷尤多危急,宜送當地醫療機構檢查處理。本書所載,雖有可取,幸勿依靠自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南开区| 独山县| 镇沅| 台州市| 平乡县| 西乌珠穆沁旗| 克东县| 海伦市| 洛宁县| 缙云县| 噶尔县| 高平市| 迁安市| 渑池县| 友谊县| 灵川县| 民县| 杨浦区| 龙口市| 富源县| 永城市| 龙井市| 伊宁县| 泗洪县| 丘北县| 南城县| 合水县| 南昌县| 巴彦淖尔市| 仁寿县| 应城市| 永昌县| 黄石市| 调兵山市| 远安县| 合江县| 金寨县| 武功县| 伊通|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