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 秘傳外科方
  • 佚名
  • 4311字
  • 2015-12-25 16:47:07

李世安治疔法

當歸散

當歸尾(二兩) 川芎 荊芥穗 干葛 烏藥 川獨活 赤芍藥 白芷 升麻(各一兩)羌活 甘草 防風(去蘆) 枳殼(各半兩) 紅花 蘇木(各二錢半)如瘡疼痛者,加乳香、沒藥、白芷各五錢。瘡熱不退,加 竹青、山梔仁各少許;大便閉,節各半兩;眼暈者,倍加川芎、白芷、荊芥、防風;渴而小便閉者,加滑石一兩。

上件 咀,每服五錢,燈草十數莖,烏豆十粒,水一鐘半,煎至八分。病在上食后服,病在脅之間,或在胸之下腫起,此乃毒瓦斯入里所致,宜用霹靂火治之。若服當歸散,外證不解者,亦急用霹靂火發散。

霹靂火法 鵝卵石炭火 通赤,淀桶一只,先置竹椅一只于桶內。又用一杓置竹椅下,令病,衾覆蓋,別用一衾蓋病患頭上,只留口鼻在外,令遍身汗出,須要頭面皆有汗,病即出矣,此法絕妙。老人、虛人、孕婦不宜汗下,可針破瘡口,用海馬拔毒散點瘡,酒煎蒼耳服。至如毒入里,用霹靂火時,病患不須入桶,止用一小水桶,根據前法以杓盛 石在桶中,用醋淋沃,令病患側臥身,以腫處覆在桶上,四圍用衾被遮護,勿令氣泄,良久腫處出汗。如汗未透,可再加火力,再沃之,須令腫處汗透,卻不必遍身汗也。

若瘡在兩脅間,毒瓦斯欲奔心,乃危急之證也。可急于患處尖上,用艾炷灸三五狀,仍于灸穴松針截法,針斷紅絲路。如瘡于兩胯間毒瓦斯欲奔腎者,用松針于兩胯紅絲路盡處,針斷出血。如瘡生頭面上者,可于項間絲路盡出針斷出血,或各處紅絲路亦有不現者,亦可以意消詳,用松針針之。

凡用松針者,蓋因紅絲路不現,無可下手出,故用此法,于頷下、兩腋間、兩跨間虛軟處下手,針斷毒瓦斯,毋令攻心、攻腎而已。

松針法 取向北松枝上葉極硬者,頓齊作一束,扎令極緊,緩緩以意消詳,毒瓦斯所經行虛軟以溫酒調一二服與之服之,方下針。

若表證皆罷,毒瓦斯入里者,用前雄黃丸主之。若手足厥冷,六脈俱絕者,此乃毒瓦斯已深,氣則脈自回矣。然后根據法治之,萬無一失。

海馬拔毒散

治疔瘡大效,兼治諸般惡瘡發背。

海馬(一雙,炙) 穿山甲(黃土炒) 水銀 朱砂(各二錢) 雄黃(三錢) 輕粉(一錢)腦子(少許) 麝香(少許)上件除水銀外,各研為末,打合入水銀,再研至無星,針破瘡口,點藥入內,一日一點,有大神效。

夫內疔之證與外疔之證并同,亦發寒熱,頭痛體痛,但瘡形不現,過數日,胸背腹脅頭面手寒熱,雖未有腫起,但腹痛甚者,便須作內疔證,用后法治之,不可緩也。用蟾酥一粒,病勢重者,用二粒,置病患舌上噙化,化后良久,用井花水灌嗽;卻用雄黃丸七丸,冷茶清吞下,得臟腑利數行,其病應手而愈。

治內疔,蟾酥可于取時,用桑葉小錢大,入蟾酥,揉和得所,丸如念珠大,陰干。

原痔者,貧富、男女皆有之。富者酒色財氣,貧者擔輕負重,饑露早行。皆心肝二血,喜則相。婦人因經后傷冷,月事傷風,余血在心,經血乃流入于大腸。小兒因利后或母腹中受熱也,治方于后。

水澄膏

護肉。

郁金 白芨(各一兩。一方加黃連)上二味為細末,候內痔登廁翻出在外,用溫湯洗凈,不須坐,即出廁,臥于床上,以用新用筆蘸溫水,涂于紙上,紙以護水澄膏,不令四散耳。才覺藥干,又以溫水潤之,后用枯藥好白礬(四兩) 生信石(二錢半) 朱砂(一錢,生研極細)上各研為細末,先用砒在建盞中,次用白礬末蓋之,用火 令煙斷,其砒盡隨煙去,只借砒氣稀,用篦頭涂痔上周遍,一日三上。須用仔細看,痔頭顏色焦黑為妙;至夜有黃水出,切勿他疑,水盡為妙;至中夜上藥一遍,來日依然上藥三次,有小痛不妨。換藥時,以碗盛新水或溫湯,在痔邊用筆一管,輕洗刷痔上,去舊藥上新藥,仍用護藥。此藥只是借砒信,又有朱砂,少解砒毒,次用荊芥湯洗之。三兩日之后,黃水出將盡,卻于藥中增朱砂,減白礬,則藥邊緩矣,三兩日方可增減,漸漸取之。庶不驚人,全在用藥人,看痔頭轉色增減濃薄敷藥,方是活法。

荊芥湯

上用荊芥銼水三碗煎,常常煎下,如洗痔了,依舊傾入瓶內,火煨之,可用三五次。

潤腸丸

大黃(濕紙包煨、銼) 枳殼(去穣) 當歸(蜜煉)上三味,等分為末,蜜丸。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湯下,量臟腑虛實多寡服之。緣為已用枯藥后,痔頭將欲焦枯,糞門迫急,恐大便堅難下,所以預服此藥,令臟腑稀滑耳。

龍石散

龍骨( ,去火毒) 香白芷 好黃丹 軟石膏( ,去火毒)上等分為極細末后,痔頭落盡,以此藥摻,收斂瘡口,倉卒要用耳。

導赤散

生地黃(二兩) 黃芩(三兩)上銼。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七分,溫服。用藥之后,小便恐赤澀,即服之,加滑石、甘草、燈心。

雙金散

黃連 郁金上二味,等分為末,用蜜水調敷痔頭上。虛人已用枯藥上,忽有些疼痛,用此其疼即止。一方,只用腦子末敷之亦可。

內補散

此藥調理氣血,排膿生肌后,痔瘡將欲收斂,即服此。所謂腸頭直后,瘡口安好,血氣中和,自然收入。

人參 黃 當歸(各二兩) 桔梗 芎 濃樸 官桂 防風 白芷 甘草(各一兩)上十味各等分為細末,以木香湯并溫酒下,亦可日二三服。

國老湯

甘草煎湯。常常要煎下熏洗痔瘡。蓋甘草自是痔藥,又解砒毒。若瘡收斂,其癢異常,尤要此藥澆洗,溫熱隨意。

催痔 治痔雖硬,只是不脫,用此藥催自落。

百草霜(二錢) 白姜末(一錢) 川烏頭上為細末,以井水調稀,用筆點痔上,良久立脫。

熨法 凡醫痔,用枯痔藥后,急大小便間好肉疼如針刺,及痛上腎根,令人將衣物火上烘之,令熱熨痛處三五次,其痛即止。

水澄膏

蓋慮痔根毒水流污好肉生瘡,故用藥涂油單紙護肉周遍,不用連紙貼定可也。喚痔真磁石(一錢重,別研) 白礬(半錢,枯過) 白姜(一錢,別研) 草烏尖(三個,生用)上為細末,卻以蔥涎調敷腸頭上,其乳出用枯藥。

又方用磁石( ,醋淬九次,研,水飛) 白礬(枯) 大草烏 穿山甲 硼砂上為末如前,出用洗藥。

二十四證痔歌 此疾,酒、色、氣、風、食五事過度。

痔證分三八,憑君子細看。莫教年日久,見者膽心寒。菱角看形怪,蓮花不可觀。穿腸并鼠痛若鉆。核桃與流氣,見者便心酸。栗子于中大,雞心在外安。珊瑚形可惡,那更脫肛難。

內痔紅不出,搭腸裹內盤。垂珠更難治,日久有雞冠。切莫輕刀火,令君性命殘。用工無半了,去病更除根。

用換藥用此治痔方:

紅肉膏

辰砂(一錢) 乳香(半錢,別研) 白礬(一兩) 黃丹(一錢) 巴豆(三個) 砒(半兩,用白礬鋪底火七分)上為細末,每用二錢,斑蝥三個,香油一兩,同一處煎,斑蝥、巴豆赤為度。去二味,只用,已破用紙捻子任藥入瘡。

洗痔金花散

無名異(半錢) 黃柏(一兩) 黃連(半兩,生) 烏黑豆(半升)上為末,溫洗了,用海蛤散敷之。

龍骨海蛤散

蕪荑(一兩) 龍骨(一錢) 海蛤(一錢, ) 密陀僧(半錢)上為末,先摻,次用貼痔膏,日一次貼。

乳香膏

貼痔乳香膏。

茱萸 白芨 白蘞 黃連 黃柏 當歸(各等分)上用香油四兩,入柳枝三尺四寸長同煎,柳枝黑為度,入前藥末同煎紫色,用絹濾去滓,再通血積藥,一日二次,方用換痔藥。

當歸飲

通血積。

黃連 火麻子 當歸(各半兩重)上為末,用一錢嚼溫酒下,又將通真丸一粒,臨臥再服。

通真煨姜丸

良姜(炮) 柯子(炮) 肉桂(去皮) 木香 肉豆蔻 破故紙 茴香 葫蘆巴(各一錢)末(一錢)上研勻細,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用一錢,以木瓜、生姜,共藥一處,濕紙裹煨,香熟溫酒下。

下膈散

治不思飲食。

苦參 蓬莪術(炮) 荊芥穗(炒) 益智(各一兩,去皮)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姜蜜同煎八分,入鹽虛心服之。

洗腸犀角散

骨碎補 穿山甲(二兩,蛤粉炒) 玄胡索(半兩,生) 甘草根上為細末,茶調半錢,空心服之。

止痛麥煎散

滑石(三錢) 鱉甲(半兩) 川烏(一兩,去皮、尖) 秦艽(半錢) 前胡(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小麥三十五粒,同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三四服見效。

黑神黃散

京墨 黃牛角(一只) 蛇蛻(一條,全) 檳榔(三個) 豬牙皂角(十個) 穿山甲 蔓荊子(各一兩) 黑狗脊(一兩,去毛) 黃荊子(半兩) 枳殼(一兩,去皮白)上為末,以栝蔞五個去子,入藥在內,用新瓦瓶盛之。后用黃泥固濟,火 煙盡。末入沒藥、青木香各一錢,荊芥一兩。

上為末,同煎藥一處服二錢,胡桃酒下,日三服,茶亦可。

宣風散

巴豆(去油) 大黃(炮) 樸硝 枳殼 陳皮(去穣)上各等分,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如服藥后,大便結澀,二三日可服。

木通散

人參(一錢) 斑蝥(炒,去殼、足、翅) 鶴虱 大黃 牡蠣( ) 枳殼(各等分) 蓽澄茄(半兩) 丁香(少許)上為末,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煎砂糖湯下。此藥恐不可用。

收膿膏

海金砂 乳香 白芨 雄黃(各等分)上為末,入瘡口,次以乳香膏貼之。

車前散

食茱萸 車前子 雄黃 乳香 赤石脂 龍骨(各一錢,生用)上為末,摻瘡口,以乳香膏壓之,一日二次。如瘡口干,只用乳香膏貼;有清水出,用后藥注青膏。

注青膏

五倍子(三個,生) 玄胡索 白礬(各一分)上為末,服少許。如清水出,以紙貼膏藥入瘡口內。

金花散

郁金 甘草(炙) 白姜(炮) 槐花(各一兩,炒)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陳米飲下。

山甲散

五倍子(生) 穿山甲(各一兩,炒存性)上為末,瀉水者,服二錢,空心,陳米飲下。

解腸散

治臟毒瀉血,威靈仙(一分) 蕤生(一分) 貫眾(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麝香酒調服。

凡內痔用蔥涎膏,次用洗腸當歸丸,次用取血當歸散,次用取血黃連丸,次日上紅肉膏。凡涂綿子掩痔上,綿托帛縛,日二次上,重十日,輕八日。若有痔曰連腸,若惡滯、腰間疼者,用肉桂膏貼腰。煩疼以通心散逐日服,次下丁膈散、煨姜丸、枳殼散落洗,用海蛤散附之,乳香膏貼,退痔勻腸散,收腸貼頂散。

治痔久不瘥,變漏。不戒酒色。服藥餌治,則先用紙捻子細看大小淺深,即服通真丸、黃入瘡內,凡取爛肉,有血水出,方不進藥,須用收膿膏,三日后用藥洗,三日用龍骨海蛤散摻,以車前散摻口內,一日兩次。服藥至三服,至取深效后,有水出即效也。

神驗治痔方

信(半錢) 白礬(一兩) 樸硝(一兩) 沒藥(半錢) 乳香(半錢) 麝(少許) 綠礬(一兩)上用鐵銅鍋,先以信在鍋底,以白礬覆之,又綠礬覆之,又用硝覆之后成水,投乳香末攪勻邊,一日三次,其痔自然焦落。

又以枳殼水浸去穣,每二片去皮,用巴豆一粒,在內綿縛入銀石器內,米醋高一指,煮干去豆,焙為末,醋糊丸。每服十丸,空心茶清下,或隨津下亦可。

腸風下血,平胃散加續斷煎服。又方加小麥四十九粒,去續斷。治痔上瘡,臘蓮蓬等分,鍋內慢火微煙熏之。又方用五倍子為末,服二錢,麝香酒下。

治痔白礬(四兩) 綠礬(一分) 樸硝(半兩) 信(半兩)上礬硝作一處,以少半許入建盞內,以信成塊入中。以余藥涂上,以炭火約二斤許燒四圍下痔,可以白礬減半。如速效,可將津液調敷不疼。甘草湯調敷此藥,久留不損,且能不疼。

次用茅根湯熱洗,然后敷藥,日夜三五易。凡疼發必大腸秘結,服寬腸丸并通大便。不可燒煙熏,入腸,反為害。暑月加百草霜、黃丹調敷。如痔落了,肛門腫痛,用槐皮煎湯洗,用津洗,瓦上磨枳殼敷。如肛門不收,木賊、樸硝煎湯敷,各以一次二次即效。未落以前,黃皮薄荷煎湯唾調敷肛門,夏月用此尤佳。

洗藥 初用此洗之。木通、黃芩、黃柏、黑豆,熱煎即洗三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丰顺县| 浦城县| 格尔木市| 虞城县| 宜君县| 焦作市| 开阳县| 台中县| 郯城县| 伊宁市| 东港市| 丰镇市| 明水县| 信宜市| 湾仔区| 迭部县| 上饶市| 铜鼓县| 鄂尔多斯市| 保康县| 商都县| 茂名市| 荥阳市| 利辛县| 邵阳县| 邵阳县| 晋宁县| 双柏县| 亳州市| 新民市| 玛纳斯县| 华亭县| 怀化市| 秦安县| 平远县| 贡觉县| 馆陶县| 临漳县| 轮台县|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