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書名: 醫宗金鑒作者名: 佚名本章字數: 4958字更新時間: 2015-12-25 16:25:33
組成:黑牽牛(一兩) 胡粉(即淀粉,一錢)生大黃(二錢) 樸硝(煉成粉者,三錢)上共細末,每服三錢。雞鳴時井花水調服,以二便利為度,如未利再服。
【方歌】雞鳴散治瘰歷疼,結核煩悶熱相乘,粉牽硝黃為細末,井水調服便利通。
又方:李杲連翹散堅湯主治:治氣毒瘰歷,耳下或至缺盆,或至肩上,生瘡堅硬如石,推之無根者,名馬刀瘡。從手、足少陽經中來也。或生兩脅,或已流膿,或未破,并皆治之。
組成:當歸(酒洗) 連翹(去心)莪術(酒炒) 京三棱(酒炒,各五錢)土瓜根(酒炒) 龍膽草(酒洗,各一兩)柴胡(一兩二錢)黃芩(一半生用,一半酒炒,一兩二錢)炙甘草(六錢) 黃連(酒炒)蒼術(炒,各三錢) 赤芍藥(一錢)上以一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一半研粗末,每用五錢,水一鐘八分,先浸半日,煎一鐘,去渣熱服。臨臥頭低腳高,去枕而臥,每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送下丸子,服畢如常安臥。
【方歌】李杲連翹散堅湯,氣毒瘰歷馬刀瘡,歸芍柴芩棱莪草,土瓜龍膽黃連蒼。
又方:舒肝潰堅湯組成:夏枯草 僵蠶(炒,各二錢)香附子(酒炒)石決明((火段),各一錢五分)當歸 白芍(醋炒)陳皮 柴胡撫芎 穿山甲(炒,各一錢)紅花 片子姜黃甘草(生,各五分)引燈心五十寸,水三鐘,煎一鐘,食遠溫服。便燥者,加乳香一錢。便溏者,加煆牡蠣一錢。
【方歌】舒肝潰堅湯開郁,筋歷石疽柴決當,夏枯陳蠶香附撫,紅花芍草甲姜黃。
又方:散腫潰堅湯主治:治氣毒瘰歷,一切馬刀,結硬如石,推之有根者。如證從耳下串至缺盆,或至肩上,或至脅下者,皆屬手、足少陽二經所發也。若瘰歷遍生頦,或至頰車,堅而不潰者,屬足陽明經所發也。或二證已破,及流膿水者,并皆治之。服藥多少,臨證斟酌量病人飲食多少,大便軟硬,以意消息之。
組成:柴胡梢(四錢) 龍膽草(酒炒)黃柏(去粗皮,酒炒) 知母(炒)花粉 昆布(去土,酒洗)桔梗(各五錢) 甘草根(炙)京三棱(酒炒) 莪術(酒炒)連翹(去心) 當歸(各三錢)白芍(酒炒) 葛根黃連(各二錢) 升麻(六錢)黃芩梢(一半酒炒,一半生用,八錢)海藻(五錢)上共研末,每用六錢,或七錢。水二鐘,先浸半日,煎至一鐘,去渣熱服。服時于臥處伸腳在高處,頭微低,每噙一口,分十次咽之,至服畢根據常安臥,取藥在胸中多停留之意也。另攢半料作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此湯藥豫留一口,以送丸藥。
【方歌】散腫潰堅氣毒滯,馬刀瘰歷耳肩交,遍頦或至頰車骨,結硬如石用之消。知藻三棱歸芍草,升芩花粉柴胡梢,葛根黃連莪術桔,昆布龍膽柏連翹。
又方:楊氏家藏治瘰歷方主治:治誤食毒物,致成瘰歷,其功甚速。
組成:荊芥 白僵蠶(炒,去絲)黑牽牛(各二錢)斑蝥(去頭、翅、足,大米炒,二十八個)上為末,臥時先將滑石末一錢,用米飲調服,半夜時再一服。五更初即用溫酒調藥一錢或二、三錢,量人之強弱用之。服后如小水并無惡物行下,次日早再用一服;仍不行,第三日五更初,先吃白糯米粥,再服煎藥一服,更用燈心湯,調琥珀末一錢服之,以小水內利去惡物為愈。如尿孔痛,用青黛一錢以甘草湯調下,其痛即止。
【方歌】楊氏家藏治瘰方,誤食諸毒成歷瘡,牽牛斑蝥僵荊芥,為末酒服量弱強。
又方:法制靈雞蛋主治:治誤食毒物,致腋下生馬刀瘰歷者,其功稍緩。
組成:斑蝥(去頭、翅、足,七個)上將雞子一個,頂上敲開小孔,入盤蝥在內,紙封固了,于飯上蒸熟,取出去殼,切開去斑蝥,五更空心和米飯嚼服。候小水通如米泔水或如脂,即其驗也。如大便、小水不通,即服琥珀散三、二貼催之,然后常服妙靈散,內消連翹丸尤佳。
【方歌】制靈雞蛋治馬刀,雞子一個入斑蝥,紙封蒸熟去殼藥,同飯嚼服歷可消。
又方:琥珀散組成:琥珀 黃芩白茯苓 烏藥車前子 瞿麥茵蔯蒿 石葦紫草 茅根連翹(去心,各等分)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用燈心湯調下,不拘時服。
【方歌】琥珀散能利二便,瀉毒消熱最稱奇,芩苓烏藥車瞿麥,茵葦紫草茅翹宜。
又方:妙靈散主治:服靈雞蛋后,卻將此藥與內消連翹丸相兼常服,瘡愈方止。
組成:海藻(二兩) 川牛膝何首烏(生) 當歸(酒洗)海螵蛸 桑寄生(一兩)海帶 青葙子(酒洗)昆布(酒洗) 甘草節(各五錢)木香(三錢) 沈香(二錢)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后溫酒調下。
又方:內消連翹丸組成:連翹(去心,二兩) 核桃仁白芨 射干夏栝草 土瓜根澤蘭葉 沙參漏蘆(各一兩五錢)上為細末,入核桃仁研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食前或酒下,或鹽湯送下,。
【方歌】內消連翹解瘰歷,妙靈與此兩兼服,核桃芨射夏枯草,土瓜澤蘭沙漏蘆。
又方:附子敗毒湯主治:治濕毒瘰歷。
組成:羌活(一錢) 川附子(制,一錢)白僵蠶(炒,三錢) 前胡(一錢)連翹(去心,一錢五分) 生黃耆(一錢五分)蔓荊子(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防風(一錢) 白茯苓(一錢五分)金銀花(二錢) 甘草(節,五分)引用生姜一片,水三鐘,煎一鐘,食遠溫服。
【方歌】附子敗毒太陽經,濕毒瘰歷漫腫疼,陳苓前草耆羌活,銀花僵蔓翹防風。
又方:消核散主治:治頸項痰凝瘰歷,不論男婦小兒,用之無不神效。
組成:海藻(三兩) 牡蠣元參(各四兩) 糯米(八兩)甘草(生,一兩)紅娘子(同糯米炒胡黃色,去紅娘子,用米,二十八個)共研細,酒調服一錢或錢半,量人壯弱。
【方歌】消核散治諸瘰歷,男婦小兒用之愈,紅娘糯米炒胡黃,甘草元參藻牡蠣。
又方:犀角丸主治:治諸般瘰歷,心火上攻,兩目赤澀,服之有效。
組成:犀角 青皮黑牽牛(半生,半炒) 陳皮(各一兩)連翹(去心,五錢) 薄荷(二斤)皂角(二枚)前五味,共研細末,用皂角去子、皮、弦,泡捶,以布絞取汁一盆,又用新薄荷搗取汁,同熬成膏,和入藥末內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滾湯送下。
【方歌】犀角丸能除心火,諸般瘰歷兼目紅,牽牛半生半炒用,陳薄皂角連翹青。
又方:夏枯草膏主治:治男婦小兒憂思氣郁,瘰歷堅硬,肝旺血燥,驟用迅烈之劑,恐傷脾氣,以此膏常服消之。
組成:京夏枯草(一斤半) 當歸白芍(酒炒) 黑參烏藥 浙貝母(去心)僵蠶(炒,各五錢) 昆布桔梗 陳皮撫芎 甘草(各三錢)香附(酒炒,一兩) 紅花(二錢)前藥共入砂鍋內,水煎濃湯,布濾去渣。將湯復入砂鍋內,漫火熬濃,加紅蜜八兩,再熬成膏,磁罐收貯。每用一、二匙滾水沖服。兼戒氣怒、魚腥,亦可用薄紙攤貼,瘰歷自消。
【方歌】夏枯草膏醫諸歷,化硬消堅理肝虛,血燥憂思肝木旺,烈藥傷脾服此宜。歸芍貝僵香附桔,昆紅參草撫陳皮,烏藥同熬加紅蜜,滾水沖服戒怒急。
瘰歷未潰敷貼
方劑:金倍散(瘰歷未潰敷貼方)主治:治瘰歷堅硬難消、難潰,敷之神效。
組成:整文蛤(攢孔,一枚)金頭蜈蚣(研粗末,一條)將蜈蚣末裝入文蛤內,紙糊封口,外再用西紙糊七層,曬干,面麩拌炒,以紙黑焦為度,去紙研極細末,加麝香一分,再研勻,陳醋調稠。溫敷堅硬核處,外用薄紙蓋之,每日一換。
【方歌】金倍散敷堅瘰歷,蜈蚣末入文蛤中,紙糊曬干同麩炒,加麝研之醋調靈。
又方:神功散(瘰歷未潰敷貼方)主治:治濕毒瘰歷,敷之神效。
組成:制川烏頭 嫩黃柏(各等分)共研細末,米醋調稠。溫敷腫處,每日一換。
【方歌】神功散敷濕瘰歷,嫩黃柏與川烏頭,等分為末加米醋,調涂腫處即能瘳。
又方:李杲龍泉散(瘰歷未潰敷貼方)主治:治諸般瘰歷,未成者消,已成者潰。
組成:瓦粉(即定粉) 龍泉粉(即磨刀石上粉也)莪術(酒浸炒干) 京三棱(酒浸炒干)昆布(去土,酒洗,各五錢)上共研極細,滾水調涂患處,用此消堅尤速。
【方歌】李杲龍泉敷諸歷,瓦粉龍泉莪術棱,昆布共研為細末,滾水調涂速又靈。
又方:朱震亨貼瘰歷餅(瘰歷未潰敷貼方)主治:治項間瘰歷,不辨肉色,不問大小及日月深遠,或有赤硬腫痛,并皆貼之效。
組成:生山藥 蓖麻子肉上等分,搗勻攤貼之。
【方歌】震亨貼瘰歷可移,蓖麻山藥共研泥,不問日久并腫硬,作餅貼之效更奇。
又方:神效瘰歷方(瘰歷未潰敷貼方)主治:治瘰歷初起,消腫止痛。
組成:白膠香 海螵蛸降真香上等分,研末,溫水調稠,薄紙攤貼。
【方歌】神效瘰歷實良方,疏滯消腫止痛強,未破已前用之效,白膠海螵降真香。
又方:龍珠膏(瘰歷未潰敷貼方)組成:龍牙草(即馬鞭草,五兩) 棘棗根(五錢)海藻(二錢五分) 蘇木(五錢)上細切,水二十盆,煎至十二三盆,去滓,又用桑柴灰、蒼耳草灰、石灰各二盆半,紙兩層,先鋪籮底,次置三種灰于籮內,用滾水熱淋取灰汁十盆,澄清同前湯入鍋內熬成膏;用巴豆霜、白丁香、石膏、麝香、輕粉各少許,研細入膏內攪勻,磁罐收貯。取敷核上,再敷時,去舊藥,其核即潰。根小者,但涂于根上,其核自潰。
【方歌】龍珠膏敷歷毒瘡,潰遲未潰敷之良,海藻蘇木龍牙草,再加棗根共煎湯,桑石蒼耳灰淋水,同煎成膏添麝香,石膏白丁輕巴豆,研入膏內涂瘰強。
瘰歷潰后方
方劑:蟾酥拈子(瘰歷潰后方)組成:蟾酥(黃豆大一塊)白丁香(十五粒)寒水石(黃豆大一塊)巴豆(去殼,十粒)寒食面(黃豆大一塊)上各研細,共合一處再研勻,煉蜜搓成捻子。每用一根,用針將瘰歷當頂針一孔,插拈子入孔內,用綠云膏蓋貼。連插三日后,單換膏藥,候數日后,頑根自脫,以膿凈硬退為效。如硬未盡再用,以盡為度。
【方歌】蟾酥拈子化堅方,瘰歷將潰納入瘡,寒水石共巴豆肉,寒食面與白丁香。
又方:五云膏(瘰歷潰后方)主治:專貼鼠瘡、馬刀、瘰歷已潰。
主治:銀黝子(捶碎,四兩) 黃丹(飛過,八兩)香油(二十兩)用砂鍋一口盛香油,火溫候油熱,將銀黝子投入油內,用桃、柳、桑、槐、棗五樣樹枝攪之,候起珍珠花時,撈去渣,用布濾凈;復將油下入鍋內,慢慢將黃丹篩入油內,用五枝不住手攪之,以滴水成珠為度,取出收貯。用時勿令見火,以重湯純化,紅緞攤貼。
【方歌】五云膏貼鼠瘡證,瘰歷潰后共馬刀,銀黝油熬渣濾凈,黃丹五枝攪成膏。
又方:綠云膏(瘰歷潰后方)組成:黃連 大黃黃芩 元參黃柏 木鱉子(去殼,各一錢)上藥共切片,用香油一兩,炸焦色,去渣;入凈松香五兩,再熬成膏,傾入水中,扯拔令金黃色,入銚內再熬數滾,候溫;將豬膽汁三枚,銅綠三錢,預用醋一兩,浸一宿,絹濾去渣;同入膏內,用柳枝攪之,候冷為度。用時以重湯燉化,薄紙攤貼甚效。
【方歌】綠云歷破貼最神,軍柏連鱉元參芩,油炸濾渣加松脂,膽汁銅綠入攪勻。
又方:蛇蛻膏(瘰歷潰后方)組成:蜜蜂(二十一個) 蛇蛻(七分半)蜈蚣(端午前收者佳,二條)上用香油四兩,將前三藥入油,用文武火炸枯,撈去渣;入定粉二兩,用如箸粗桑枝七條,急攪候冷,出火氣七日夜。方用紙攤貼患處。
【方歌】蛇蛻亮貼潰后歷,專消余毒功效極,蜈蚣蜜蜂炸去渣,定粉油熬出火氣。
總結:凡治瘰歷馬刀潰破之后,應用方藥,氣血兩虛,宜八珍湯;堅硬未消者,宜香貝養榮湯;食少便瀉者,宜香砂六君子湯;血虛肝熱,或瘡口出血,或紅腫者,宜逍遙散,加丹皮、炒梔子;瘡口斂遲,宜用十全大補湯加白蘞;虛煩不寐者,宜歸脾湯調理。但藥劑大小,量人歲數、虛實,斟酌用之。
方劑:八珍湯(見潰瘍門)香貝養榮湯(見石疽門)香砂六君子湯(見潰瘍門)逍遙散(見背部上搭手)十全大補湯(見潰瘍門)歸脾湯(見乳部乳中結核)益元散(即六一散加朱砂少許,見胸部蠹疽)
上石疽
【方歌】石疽生于頸項旁,堅硬如石色照常,肝郁凝結于經絡,潰后法根據瘰歷瘡。
【注】此疽生于頸項兩旁,形如桃李,皮色如常,堅硬如石,(興)痛不熱,由肝經郁結,以致氣血凝滯經絡而成。
此證初小漸大,難消難潰,即潰難斂,疲頑之證也。初起氣實者,宜服舒肝潰堅湯;氣虛者,宜服香貝養榮湯,外用蔥白、蜂蜜搗泥敷貼。日久不消者,以陽燧錠每日灸之,以或消、或軟、或將潰為度。既潰法同瘰歷。
方劑:香貝養榮湯組成:白術(土炒,二錢) 人參茯苓 陳皮熟地黃 川芎當歸 貝母(去心)香附(酒炒) 白芍(酒炒,各一錢)桔梗 甘草(各五錢)姜三片,棗二枚,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胸膈痞悶,加枳殼、木香。飲食不甘,加厚樸、蒼術,寒熱往來,加柴胡、地骨皮。膿潰作瘍,倍人參、當歸、白術,加黃耆。膿多或清,倍當歸、川芎。脅下痛或痞,加青皮、木香。肌肉生遲,加白蘞、肉桂。痰多,加半夏、橘紅。口干,加麥冬、五味子。發熱,加柴胡;黃芩。渴不止,加知母、小豆。潰后反痛,加熟附子、沈香。膿不止,倍人參、當歸,加黃耆。虛煩不眠,倍人參、熟地,加遠志、棗仁。
【方歌】香貝養榮用四君,四物貝桔香附陳,氣血兩虛宜多服,筋瘰石疽效如神。
又方:陽燧錠(見首卷烙法)舒肝潰堅湯失榮證(見瘰歷門)
失榮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