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藝文(1)

以侯史光為御史中丞詔   晉武帝

光忠亮篤素有居正執(zhí)義之心歷職內外恪勤在公

其以光為御史中丞雖屈其列校之位亦所以伸其

司直之才

兼司隸表          傅咸

臣既駑弱不勝重任加在哀疚假息日闋陛下過意

授非所堪披露丹款歸窮上聞謬詔既往終然無改

臣雖不能滅身以全禮教義無靦然虛忝隆寵前受

嚴詔視事之日私心自誓隕越為報以貨賂流行所

宜深絕切囗都官以此為先而經彌日月未有所得

斯由陛下有以獎厲慮于愚囗將必死系故自掩檢

以避其鋒耳在職有日既無赫然之舉又不應弦垂

翅人誰復憚故光祿大夫劉毅為司隸聲振內外遠

近清肅非徒毅有王臣匪躬之節(jié)亦由所奏見從威

風得伸也

明司隸職掌上書       前人

按令御史中丞督司百僚皇太子以下其在行馬內

有違法憲者彈糾之雖在行馬外而監(jiān)司不糾亦得

奏之如今之文行馬之內有違法憲謂禁防之事耳

宮內禁防外司不得而行故專施中丞今道路橋梁

不修斗訟屠沽不絕如此之比中丞推貴州坐即今

所謂行馬內語施于禁防既云中丞督司百僚矣何

復說行馬之內乎既云百僚而不得復說行馬之內

者內外眾官謂之百僚則通內外矣司隸所以不復

說行馬內外者禁防之事已于中丞說之故也中丞

司隸俱糾皇太子以下則共對司內外矣不為中丞

專司內百僚司隸專司外百僚自有中丞司隸以來

更互奏內外眾官惟所糾得無內外之限也而結一

旦橫挫臣臣前所以不羅縷者冀因結奏得從私愿

也今既所愿不從而囗云但為過耳非所不及也以

此見原臣忝司直之任宜當正己率人若其有過不

敢受原是以申陳其愚司隸與中丞俱共糾皇太子

以下則從皇太子以下無所不糾也得糾皇太子而

不得糾尚書臣之暗塞既所未譬皇太子為在行馬

之內耶皇太子在行馬之內而得糾之尚書在行馬

之內而不以糾無有此理此理灼然而結以此挫臣

臣可無恨耳其于觀聽無乃有怪邪臣識石公前在

殿上脫衣為司隸荀愷所奏先帝不以為非于時莫

謂侵官今臣裁糾尚書而當有罪乎

御史中丞箴

前人

百官之箴以箴王闕余承先君之蹤竊位憲臺懼

有忝累垂翼之責且造斯箴以自勖勵不云自箴

而云御史中丞箴者凡為御史中丞欲通以箴之

煌煌天文眾星是環(huán)爰立執(zhí)法其暉有煥執(zhí)憲之綱

秉國之憲鷹揚虎視肅清違慢謇謇匪躬是曰王臣

既直其道爰顧其身身之不顧孰有弗震邦國若否

山甫是明焉用彼相莫扶其傾淮南構逆實憚汲生

赫赫有國可無忠貞憂責有在繩亦必直良農耘穢

勿使能植無禮是逐安惜趐翼嗟爾庶寮各敬乃職

無為罰先無怙厥力怨及朋友無慚于色得罪天子

內省有恧是用作箴惟以自囗

司直箴          卞敬宗

惟茲憲臺皇威斯翼昔有二鮑豪強屏息良臣獻箴

敢告司直

謝中丞章         宋袁淑

竊惟此職昭贊實預損益必須兼

威正刺骨窮文

使權家勛族不敢藉強而侮物戚門右姓不得稱雄

以掩眾昔傅咸

治臣僚戢懼孫寶移疾卿尹皆怠

辭免中丞表         闕名

臣品出中下能乏寸長嗣承閥閱之基粗知仁義之

訓惟堅信道不悟違時出入諫垣者九年遷謫麾符

者四郡向因陛見得近天光被圣訓之垂褒為孤忠

而有立自惟疏遠之跡曷勝特達之知一身至微萬

死寧報匪圖簡拔益厚恩輝旋自內朝之班進陟中

司之任不離言職更踐清除行匪風節(jié)之著聞言厭

縉紳之緒論憂畏之甚啟處靡遑

奏彈御史孔橐題省壁悖慢事 梁沈約

謹按奉朝請臺侍御史臣孔囗淺劣無聞謬列華省

假攝去來仕子常務況東皋賤品非藉豐資旬日暫

勞豈云卑辱而肆此丑言題勒禁省比物連類非所

宜稱黜之流伍實允朝憲臣等參議請以見事免橐

所居官輒下禁止

遣使巡行詔         江淹

門下昔明王馭世巡岳采政睿后司朝觀俗調化故

生無郁滯物獲修通厘風拯患于茲為急朕以輶薄

昧于大道因璇璣之歷遵三德之運緬鑒前哲寤寐

永嘆思所以辟訪治囗詢求民瘼才寡務殷若無津

際故以情深危薄心疚夙夜矣可普遣大使分行四

方推賢薦能問疾舉滯若其采野不辟犴訟有虧妨

氓利害擾黷政經者具以奏聞如其讜言嘉話真士

智才亦依名騰上隨事均量務取厥中朕將親覽以

弘遠化

為中丞選御史表   北齊司馬子端

周興鐵柱漢制繡衣簪白筆而繩違馭驄馬而明目

故能出則督察萬里入則糾劾百僚揚榷而言惟賢

是寄必須名高河朔價重漢南諤諤清風翩翩妙技

心焉靡石直也如弦

答趙王啟        北周庾信

某啟仰承張幕全韓連營上地澠池置陣解鄧禹之

圍函谷開關削王元之印鋒旗朝上刁斗夜鳴彌雄

壯士之心足起橫行之志況復才人出娉還得賢夫

塞外有夫人之城軍中有女子之氣都尉青旗即時

春色將軍大樹已復花開云氣浮壘流星泛枕細舞

長歌橫簫直笛當乎此時青云之上信不學無術本

分泥沈忽逢天造搜揚仄陋今者遂總憲司預聞刊

鼎獻歲刑書既應懸法上春木鐸方須徇人但年發(fā)

已秋性靈久竭嘉石肺石無以測量舌端筆端惟知

繁擁乖展一月遂涉兩年傾首東瞻山河千里風塵

未盡霜露沾衣仰愿珍宜以為身寶謹啟

御史大夫壁記       唐李華

君以文明照臨百官官糾其邪職有

文集

作在

邦憲由京

師而端下國王化所系不唯威刑御史大夫其任也

用舍決于天心得失震于人聽舉直措枉果而不撓

則公卿屏氣道路生風率其屬以正于朝瞻我衣冠

不仁者遠茍異于是為君子羞政之雄雌與德輕重

故名公在位天下仰賴焉秦官有御史大夫在漢為

三公職副丞相闕則大夫遷或名司空或復舊號史

足征也議大政必下丞相御史其廷署古曰府近曰

臺其衣冠章綬品秩所規(guī)載于甲令圣朝臣唐虞高

尚之賢內周漢不賓之俗登人于五福薦樂于九歌

帝德廣運而瑞草生天威震動而神羊至故柱石骨

鯁之老更拜焉距義寧至先天登宰相者十二

或作

一十

人以本官參政事者十三人故相任者四人藉威聲

以棱檄外按戎律者八人官或改稱大司憲臺或分

為左右肅政罷置不恒從其宜也開元天寶中刑措

不用元元休息由是務益重地清彌尊任難其人

多舉勛德至宰輔者四人宰輔兼者二人故相任者

一人兼節(jié)度者九人異姓封王者二人尊號加孝德

之明年樂成公自尚書左丞兼文部選崇德也昭融

禮經嗣續(xù)文雅張仲孝友山甫將明風度可以師長

人倫動靜可以訓齊天下喬岳鎮(zhèn)定嘉量平均心為

百行之宗體備四時之氣雅有之曰文武吉甫萬邦

為憲樂成有焉至若教行于無訟之前慮辨于未萌

之始未萌而慮則求煩不獲無訟而教則何用不臧

寬細瑕為大體復故事為新政小人畏法君子夷心

無隱情于國家無愧辭于神道堂堂乎大雅之素也

初廳壁列先正之名記而不敘公以為艱難之選將

俟俊

文粹

作后

人謂華嘗備屬僚或知故實授簡之恩至

屬詞之藝寡無以允副非常之待所報者直質而少

文天寶十四年六月十五日記

風憲宏綱序       元馬祖常

世祖肇建官制興起文物屬命御史臺昭布體統(tǒng)振

肅綱維正儀崇化靡不緝綏迨及列圣繼明屢揚寶

訓亦靡不顯示常憲儆爾有官欽惟皇上日月中天

燭見幽隱紹述祖宗成法申命臺端嚴茲糾劾不俾

瘝官貽憂惸獨于是臺臣協(xié)恭奉職上體淵衷下宣

風紀謂古象魏有法道路有徇今國家肅清臺綱汲

引言路其見諸訓辭者光大深厚粲然有章宜編綴

成書載在簡冊垂告內外俾當察視司持平者有所

征焉既奏上制曰可嗚呼盛哉凡我耳目之官尚知

佩服之毋怠文林郎監(jiān)察御史馬祖常謹序

都察院箴         明宣宗

歷代建官皆有御史任之耳目委以綱紀糾違繩愆

激濁揚清用獻嘉言惟直與明祖宗之制有長有貳

其下之屬凡十有四敷達民隱舉察官邪必究大體

毋囗毋頗必由中道毋過不及毋以賄遷毋以勢懾

敦仁之存篤義之行冰霜之清松柏之貞凡爾憲臣

敬慎以勖庶幾朝政資爾以肅媕婀緘默徒取充位

職是用弛國則何賴必端諸心必修諸己庶懋爾績

庶輔予理

京畿道題名記        徐階

御史以監(jiān)察為職出入中外激揚刺舉無避大吏京

畿道又在十三道之右為特置焉說者謂始以僉都

御史領之后乃易以御史之久次者然其沿革不見

于會典而今兩京畿道印其一有文曰洪熙元年造

則其領以御史也久矣豈僉都御史之設乃洪武永

樂間事而御史其定制歟嘉靖丙午今中丞王君某

以御史視道事值署舍為雨所圯修復之既而稽前

之蒞茲道者其姓名往往不存喟然慨文獻之湮沒

也于是即所聞見扁之署中而請予記其后御史黨

君某今廷尉魏君某張君某太仆鄢君某御史邢君

某繼至遂相與勒石題名以申前請予惟國朝建立

諸司條理品式燦然備具而又于文案嚴照刷之條

重埋沒違枉規(guī)避之罰期以杜吏欺飭法守故每省

必命御史董之而是道之設則又居京師重地凡六

曹五府百司庶正文案之照刷咸屬焉故其文移之

體視諸道有加蓋重其任俾得行其法也及久吏既

視以為常而御史間亦習于姑息送刷者舉其一或

遺其二照刷者詳于細或略于大而當時建署設官

之良法美意且將為虛文故事日以墜失則前此姓

名之不存復何怪哉今諸君精明剛毅咸克舉其職

而肆其余力搜羅前人列之貞石將俾來者指其名

第其政于以審淑慝之辨其慮遠矣然予又聞今世

文人學士往往重史籍而于文卷則詆為鄙俗至卻

去不欲觀夫文卷視史籍雖其文不同然而國之故

實與夫賢人君子經世佐時之具民生政治休戚興

替之由舉于是在其有資于見聞政理宜無不同而

輕重之若是其異是大惑也嗚呼士誠知文卷之不

可鄙則其從事于照刷有不思盡其心以舉其職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穆棱市| 章丘市| 临猗县| 二连浩特市| 剑阁县| 岐山县| 井研县| 四平市| 星座| 民和| 天等县| 枣庄市| 建德市| 奇台县| 惠安县| 贵德县| 上犹县| 北宁市| 昭苏县| 建湖县| 五指山市| 苗栗市| 尉氏县| 曲阳县| 胶州市| 柘城县| 喀什市| 杭州市| 衡阳县| 板桥市| 西吉县| 外汇| 安化县| 台安县| 郴州市| 山东省| 聊城市| 宁陵县| 星子县| 兴山县| 弥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