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紀事(2)

譖于內眾為公危之忽一日上遇便殿召吏部既至

問孰為侍郎驥且訊以近日曾有何事公慷慨言其

故且曰臣不才備位六卿臣不足惜朝廷名器可惜

耳上溫旨慰之曰爾所言者是好官好官

先進遺風天臺魯中丞穆登進士后還鄉杜門讀書

絕跡謁請嗣戒行還京有司具腆贈之固辭弗受或

曰行以贐禮也奈何拒之魯公曰筮仕之始未有分

毫益于鄉里而先厲之忍乎嗣拜監察御史尋擢福

建僉事摧抑豪右無所顧避文敏時執政家人有犯

者亦不少貸文敏以為賢特薦于宣廟遂拜僉都御

史魯公歷仕二十余年家無余貲被服如寒士卒之

日家無以殮賴諸公卿賻始克襄事跡公終始若此

于文敏之知可謂亡負矣

楊文定公溥執政時其子自鄉來省至京邸公問曰

一路守令聞孰賢其子曰兒道出江陵其令殊不賢

曰云何曰即待兒茍簡甚矣乃天臺范理也文定默

識之即薦升德安府知府甚有惠政民到今頌之再

擢為貴州左布政使或勸范當致書謝范公曰宰相

為朝廷用人非私理也何謝竟不致一書逮后文定

卒乃祭而哭之以謝知己云

延休堂漫錄陳恭愍選任南河按察使持憲公廉不

畏強御時中官汪直司西廠事能立中人禍直往河

南勾當公事藩臬囗息郊迎公不為禮俟其至盛服

自公署中道而入直不能堪詰責之公密疏其擅權

之罪疏入留中逮直歸上問河南好官為誰直以公

對上以疏示之

滄江野史石文隱在吏部承群小黷亂之余政以賄

成官以意授士習日趨于壞屬考察京官凡于清議

有千者多見斥以孤貞行一意柄臣不悅兩月解

部以尚書掌詹事府事典誥敕蓋前無此故事也石

文隱初居翰林已勵志不殖貨利在內閣有所論列

多觸忌諱上優容之有勛戚怙勢奪圻內民地萬頃

詭言國初所賜歲久失之今得焉以請既得旨矣圻

民大恐公言于上曰百姓為業且久一旦奪之恐生

變上為停前命仍給之民作相后門無私謁其剛方

正直始終不變云

劉昌懸笥瑣探軒公輗持己甚嚴遇人無問賢愚悉

峻拒之不與接居南都歲時詣禮部拜表慶賀至則

屏居一室撤去侍炬朝衣端坐寂無一言待鼓嚴而

出禮畢不告于同事者竟御肩輿而歸同事者聞其

來不悅與處皆避去平生俊偉之節惟恃公牘之存

間令吏寫數十大冊以為他日傳世考此足矣于紀

載之文一無所好及卒朝廷修英廟實錄從其家求

公行實無有也

吳中往哲記葉文莊公與中釋褐給事兵科彈驕將

楊俊讀疏廷內群臣震恐由是諫垣益重歷踐既久

物望咸歸乃以都御史兩鎮北邊一巡南僥所至公

署扁五大字曰不敢負朝廷每履一任而歸舟無私

載惟將書史數十篋而已晚歲登吏部侍郎雖為鈐

佐天下士大夫猶特憚之倚以為準高峻之節屹立

朝端未嘗以公柄私惠親故薨于位所著書殆幾百

卷篤學辨博為一時首

先進遺風楊文毅公守陳以洗馬乞假覲省行次一

驛其丞不知其為何官公與之坐而抗禮卒然問曰

公職洗馬日洗幾馬公漫應曰勤則多洗懶則少洗

無定數也俄而報一御史且至丞乃促令讓上舍處

之公曰此固宜然待其至而讓未晚也比御史至則

公門人也跽而起居丞乃睨御史不見蒲伏階下百

狀乞憐公卒亦不較歸則讀書田間不輕謁官府時

陸司寇卒有御史過而不吊也公欲警之于其來謁

令閽人辭曰適聞吊陸尚書先至彼以候以故失迓

御史旋詣陸先令其子主事君至彼辭曰家大人遲

公良久不至乃歸其人頗慚公偉才高第藻詞淵學

藝林推為雄長而介潔自持未嘗干求恩澤為翰林

五品者十有六年而不調權幸有欲引之者使所親

諭意公語所知曰吾猶婦也茹荼積久乃以白首

改節耶濡遲散秩竟以五品終

濯纓亭筆記張公寧至汀年余以疾乞休尚書李秉

侍郎葉盛黎淳并奏起公皆以疾辭王端毅道郡城

特造公敦勸之卒不起閑居三十年絕跡不事干請

藩臬士大夫東西行者靡不造謁得一接見為幸名

震海外行孚鄉黨英風峻節足以敦薄俗勵后進公

真一代之偉人哉

吳中往哲記御史練公從道土基之役以太學生獻

中興十二策天順初入臺嘗因朝會抗劾群臣玉陛

宣宥猶不能奪其直論朝縉斂避巡鹽淮上獨按李

駙馬罪觀其軀干僅如中人而機慧內朗吏牘精通

一措足未嘗不以公法自律再巡福建按一布政使

被中解官歸然剛鯁之風沒齒不屈

長史顧公德輝清介絕俗平生未嘗受人一蔬之饋

晚歲致仕家居詣人家誓不飲食留之輒起去或主

自啜茶公對之清談而已雖遼去數里寧饑渴而歸

其為人剛嚴高峻堅不自污視古廉士無慚焉

水東記略劉文恭立朝無惰容不以寒暑久速少變

一日在家中作祀事忽外傳云閣老使人來言有保

薦矣先生不怡者終日曰爾自保薦何與我事蓋先

生與高最厚高初以有旨即應入謝欲先生知之耳

蓋出無心而先生云云則其為人可知也

畜德錄何編修瑭當劉瑾用事諸司有事必往見約

相見長揖不得屈諸司同僚以事詣瑾畏其勢不覺

屈跪何公疾聲曰禮惟長揖耳何以為此瑾曰先生

之言是也

沂陽日記韓苑洛性剛直初舉進士值劉瑾亂政朝

士奪氣同年多往謁之有約公者公卒不往為浙江

按察僉事分巡杭嚴獨持風裁鎮守太監王堂并織

造中官有所求為于有司率裁抑之積忤既久后因

富陽縣產茶與鰣魚二物皆入貢采取時民不勝其

勞擾公目擊其患作歌曰富陽山之茶富陽江之魚

茶香破我家魚肥賣我兒采茶婦捕魚夫官府考掠

無完膚皇天本至仁此地獨何辜魚兮不出別縣茶

兮不生別都富陽山何日頹富陽江何日枯山頹茶

亦死江枯魚亦無山不頹江不枯吾民何以蘇后被

鎮守奏公長歌怨謗阻絕進貢逮至京下錦衣獄褫

其官公初被逮時杭府縣贈錦衣官校金祈途中寬

梃公斥之曰死則死耳何以金為及府縣贈公路費

公悉揮之挺挺不屈真烈丈夫哉

海上紀聞陳公鼎為給事中以名節自負侃侃直言

無所畏懼正德中宦官廖堂鎮守河南貪虐橫暴民

遭荼毒其弟鵬附逆瑾作威尤甚子鎧正德庚午冒

祥符籍入試余姚編修孫清失官依鵬為代筆鎧遂

取上第逾年公發其事劾之除名直聲益震廖大銜

之會流賊起條陳弭盜機宜與巨珰爭辨不撓坐是

系獄罷歸為浙江憲使凜凜持風裁藩臬諸公咸敬

憚之舊都司官與藩臬同出入宴會公不許且不為

禮都司官大以為憾在任廉介正直門無私謁禁和

買戢吏奸上下畏之如神

先進遺風呂涇野先生楠既入翰林力學慕古時逆

瑾用事以先生鄉人欲引先生為重啖先生驟與卿

佐且援先朝故事得入內閣先生遜避不與往來瑾

憾且中傷先生會瑾敗得已嘉靖中夏貴溪怙寵負

材傲睨一世顧獨欽心先生先生遷南少宗伯時貴

溪贈先生詩云天下有道惟涇野其尊信也如此

澤山雜記羅文肅公剛直自持人不敢干以私厘正

數十年積弊遷南京吏部右侍郎正體統慎交節掌

國學以端風化為本凡陳謨皆大本急務建儲二疏

尤剴切不畏斧鉞動止詭異徑情直行人目之為鬼

王然敦尚氣節僚友有脂韋風靡者痛惡而面斥之

以故人咸畏憚不敢犯

見聞錄逆瑾用事外官至朝見畢必造私第至匍伏

拜跪覬悅其意莆田方公良入朝鴻臚官導詣左順

門叩頭畢即令向東揖瑾公徑趨出瑾已銜之至旅

或勸公循例謁瑾公厲聲曰惟官可棄身可殺此

膝不可屈竟不往瑾益怒及吏部除公河南信陽等

處兵備撫民僉事奉旨此缺不系額設方良這廝如

何營謀補選著致仕去公分忤瑾禍且叵測以得致

仕為望外謝恩即行然是缺實祖宗額設孝廟中必

推補有風力者瑾之矯誣皆此類錢寧冒姓朱遣仆

鬻鈔于浙索銀三萬余兩同列受其托者與鎮守太

監謀欲抑取于民公力爭之不得乃上疏乞致仕不

允而寧趣價益急公乃極疏寧罪公疏至聞者吐舌

寧疑公有私書拘奏者至其家啟篋視之無所得

尋遣校尉來浙兼令偵公所為久之無所得乃已公

抵家大理寺丞黃公鞏以書賀曰官鈔一疏足以落

權幸之膽而束其手拔浙東西數百萬生靈垂死中

而生之甚盛甚盛宇宙間數百年不可無此一舉內

外數千大小執事不可無此一人丈夫生世如朝露

官爵如雨泡不可無此一著聞者謂知言云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宾市| 五河县| 罗城| 柳州市| 枝江市| 淮安市| 平昌县| 汤阴县| 砀山县| 江山市| 洛隆县| 新巴尔虎右旗| 固镇县| 百色市| 无为县| 攀枝花市| 浦城县| 隆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澄江县| 崇礼县| 靖边县| 乌审旗| 舟山市| 东平县| 石狮市| 博白县| 马尔康县| 台北市| 紫云| 五原县| 开封县| 建阳市| 忻州市| 嫩江县| 阜平县| 亳州市| 九江市| 磴口县| 甘肃省|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