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藝文一(2)

若倚風雖賢妾也妾何得而述關雎乎下陵上卑越

尊不可謂順臣聞倚風之好為關雎久矣王以為賢

臣竊以為憂也夫瑟以發音音以昭志志伏于內則

瑟之音平以和志戰于外則瑟之音激以乖今姬也

有戰志王之夫人其將殆乎以姬之淑而播釁于琴

非祥之征也夫釁不可長以寵而長釁是玩百姓而

瀆諸侯且以倍盟誓王何利焉王若從其所誓則四

鄙之諸侯皆欲無禮于王而天下之謀士去矣昔周

之東遷也猶依晉鄙以為固今王室微弱所望而依

者諸侯也以韓之強王將修政之不暇而驟以一寵

墮其紀綱則千歲后王室卒不能向韓而依矣何韓

之大國而不晉鄙也臣不佞寄食于諸侯亦視王之

此舉以為去就弗敢阿也倚風聞之嘆曰事不立矣

征君出有嬖人讒于倚風曰以夫人之賢而處卑位

雖有懿德婉行不能范于國竊為夫人惜之今乘君

之寵幸而弗自圖恐華落不再榮而婕妤之怨踵矣

征君固賤士也聞夫人之鼓琴而驟諫彼將以二姬

待夫人恥孰孔焉夫人欲得志于宮必去征君而后

可倚風曰君今聽其計為之奈何嬖人曰夫人尚可

為也君嘗與夫人宴碧華之池夫人是時宜窺君之

酣而泣于前曰妾處幽獨被日月之末光得奉箕

之役舉宮無間言妾何幸有此譽也君亦不以妾之

賤而殘其寵欲舉妾有不次之恩以為君重妾實菲

薄不敢仰手而承也側聞征君短妾于前而結君之

左右君信以為讜是妾罪也然以君之明不能照妾

而使為士者謗于道路以傷君之明君何以一妾而

自累也愿君賜妾一死無使賢士曠于巿朝以為君

辱昔二姬之死愛君也不可謂怨妾欲與二姬游于

泉下以觀多士之集韓國也夫人以此說君君必啟

前之心而去之此堅寵隆愛之計也倚風曰然計其

中矣明日王果與倚風宴游碧華池倚風如嬖人之

言以訴倚風泣王亦泣遂議立倚風為夫人是歲征

君入齊

齊姬            前人

齊有閽者通于齊王之姬姬譽其閽者于王乃使人

代其閽職以閽者能歌舞而美故得昵于左右在王

之宮歲余閽者畏誅而避于巿姬以婢索之謀泄于

宮齊王方與姬飲酒命姬鼓瑟姬以目窺于庭瑟音

不和齊王撫觥而囗曰汝有瑟技而寵于前今鼓瑟

而音不和汝何為者姬跪而進曰妾之幸于君王猶

魚之狎于江海也江海不為一魚而深其流君王不

為一妾而深其恩妾之寵寄于瑟妾之戾亦以瑟喻

也君以瑟之故而戾妾妾自以為必誅而無悔雖然

吾君負伯王之器操英雄之柄何明于鼓瑟而暗于

謀國耶今全齊之民其不為瑟者亦寡矣茍鼓瑟可

以和民是罪戾在妾也不和于民而和于瑟瑟何利

于國哉和瑟之音在妾和民之性在君君誠以妾之

寵寵于眾以瑟之和和于民則妾雖就鼎鑊之戮而

諸侯皆以明歸君也王曰汝欲吾以和民亦猶汝之

和瑟與吾雖為東藩主民無責焉治撫全齊之民皆

天子有司也吾是以朝則耽宴夜則甘寢無憂于心

無勞于力故飲酒而鼓瑟無事于民吾欲汝相諧而

被于音樂其寵祿以終吾天年而況天下一統海內

一王禮樂雖未暢洽而典刑尚存焉故諸侯藉天皇

以行樂雖空其國中而外無敵國之釁內無大臣之

爭此吾所以樂也若齊民弗和固有司責也今之諸

侯朝覲則不得述其職交鄰則不得尋其盟雖夷狄

作難而諸侯之兵不征亦以靖諸侯也吾何為哉姬

因泣于王曰妾聞諸侯接壤光輔王室千秋之后安

知不為戰國乎今亦季世也權降于下國無綱紀災

異紛拿苛網橫騖鄰國之諸侯豈無勞心焦思而謀

其國者哉是以周室削而桓文伯二世暴而高祖興

故智者不失時而守默伯者不逆民而從欲愿君熟

計而勿與俗群也征君聞之曰吾聞智婦多淫淫婦

多藻其齊姬之謂乎

留賢            前人

齊王蠱色不能恭禮賢士征君將行關吏聞于王王

使五臣留行姬侍于王之前以紈掩面而問曰君命

五臣留行者誰耶豈非征君為乎齊王曰然姬乃叩

頭而諫曰君能愛士而不能與之謀若以妾故是妾

得戾于齊之社稷妾雖非薄不敢以色蔽士夫征君

志士也何君之愛士不如愛色耶請賜妾以死無使

為諸侯笑齊王曰汝且休矣吾將禮而用之明日謂

左右曰寡人將筑臺以拜士可乎左右曰吾聞筑臺

以積民怨何士之為昔高祖拜韓信而興漢未聞筑

臺也君今傾心以愛士而驟為筑臺之役吾恐天下

之豪杰解襟而怠也若不得已或燕之以醴酒而賓

之未為簡士也君其燕焉齊王哂曰然已寡人其醴

乎左右曰今齊民已聞筑臺之命而不聞醴酒士聞

此言亦展心而疑君也昔楚威王有寵姬通于閽人

楚王不知也而庭有鸚鵡寤于王此事雖鄙可以喻

理故王言之出不可不密也征君聞之遺齊王曰夫

士為天下靖紛排難而立功于國家者豈徒受人之

爵謀人之祿而利其子孫乎哉忠不可隱道不可沒

故去一壑之樂而羇于斯也以士之初心得天下之

賢王而建明之何功之不成然士之所以必俟賢王

之禮貌而定去就者豈飾戒于世哉士之委身于君

猶女之結發于夫也禮不具而求媾則女恥之恭不

崇而求遇則士恥之孟子曰君子豈不欲仕哉又惡

不由其道夫士國之干也木無干則根柢朽壞而葉

無所依國無士則綱紀陵夷政教蕩然而民無所附

故賢王之待士不可茍也臣聞之圣哲之處巖穴也

諷以詩書陶以禮樂被裋褐而不戚甘藜藿而不悔

故四皓有采芝之歌楚狂有鳳兮之詠彼豈樂于遺

世也亦其所處之然也賢王知其然隆之以禮貌養

之以厚祿聲色不蠱于其志讒佞不奸于其心則天

下士亦傾肝膽以報于上效牛馬之勞履難死節而

不辭也臣雖不才數奉謁于王之左右矣今左右無

椒蘭之讒而臣蒙不禮之辱雖結發于賢王而朝夕

以心事之恐四方之諸侯皆以妾婦畜臣也畜臣以

妾婦其如賢王何此臣所以必行而不可留也漢室

告季王知之乎權奸弄柄王聞之乎臣行之后愿王

其留意焉無以臣言忘也臣將游秦楚魏晉以告諸

侯陳王室之故請諸侯戮力而輔王室臣之愿也王

其圖之是歲征君入衛

色荒            前人

楚王田于云夢俘野女為姬征君追而諫曰臣聞國

有六慎者興六荒者亡今王日載其荒國焉不亡楚

王曰咨何言之厲也征君曰臣不能佞是以厲于王

乎楚王曰何謂六荒曰獸而無度則荒色而無度則

荒味而無度則荒役而無度則荒音而無度則荒棄

賢而事鬼則荒慎此六者國其不亡楚王曰寡人兼

乎曰兼夫王輕身游于云夢之藪春不振旅而搜秋

不治兵而狝九月不返國荒于獸也王之宮粲姬盆

幕融如陽春今又得野女而狎之荒于色也酣以香

茅之醴飽以湘波之魚文羞珍饌郁乎穰穰日夜沉

湎而不知疲荒于味也歌姬倚瑟舞姝臨纛鐘鼓锽

锽管鑰嚶嚶長夜不輟荒于音也筑倒景之臺而眺

衡岳望祝融臺高九壘猶以為望而茫也又襲其土

木標其棟宇渥其丹青雕其錦石懸十年之廩一朝

而虛之荒于役也景臺之下繪以浮圖列仙師事游

方乞食之徒采藥以煉之巫覡以淫之而無變楚之

俗荒于鬼也此六者皆諸侯之敗德也而王兼之其

何以存國昔后羿荒于田而有窮亡太康荒于酒而

不返國孔甲荒于鬼而諸侯畔紂荒于靡靡之樂而

殷亡幽王荒于褒姒而周亡始皇荒于土木兵革之

役而秦亡夫帝有天下者以荒而亡國況諸侯哉有

一其荒亦不免于亂亡之禍況其兼哉臣不敢謗王

也俘女于云夢楚國之民皆以王為色荒而又見襄

王之故事矣臣今日諫而王不聽則王之追游于田

罪也臣欲解佩而行諸侯方以臣為得志于楚故至

不命臣而王追之使無以云夢之游為諸侯笑是亦

臣之勞于楚也王毋惡焉楚王悔而言曰此不谷之

戾也乃命左右刖其女征君諫曰不可夫云夢之女

不求于王而王寵之不愆于王而王刖之是以臣之

諫而寄戮于色也王欲刖一女以示遠則王之宮有

歌舞之姬百人王亦豈能盡刖乎王不能刖則云夢

之女刖之何為楚王乃逐云夢之女而作田誓

夫人答拜群妾議      晉摯虞

漢魏故事王公群妾見于夫人夫人不答拜新禮

以為禮無不答更制妃公侯夫人答妾拜虞議詔

可其議

禮妾事女君如婦之事姑妾服女君囗女君不報則

敬與婦同而又加賤也名位不同本無酬報禮無不

答義不謂此先圣殊嫡庶之別以絕陵替之漸峻明

其防猶有僭違宜定新禮自如其舊詔可其議

為妾夏玉安豐謝東宮錦啟 梁元帝

舒將并石堪來暮雨榮持結纜剩可蕩舟秦川書字

妙能八體鄴縣登高真堪九日宋姬贈馬未足為榮

馮媛乘車方茲非寵

為妾弘夜姝謝東宮合心花釵啟

同前

未得投壺先應含笑不因鸞鳳自能歌舞夜姝昔往

陽臺雖逢四照曾游澧浦慣識九衢未有仍伐爵釵

還勝翠羽飾以南金裝茲麗玉修靡夫人本分章華

之里中山孺子獨荷春宮之恩有志當熊無期投閣

傷往賦          蕭子范

彼蘭菊之芳茂及蕖槿之榮色終于邑乎繁霜俱飄

飖于路側引輕華之微珍猶見嗟于有識況獨立之

妍媛信盈盈而挺植去倡家而來儀承君子之宴息

摧麗容而思進豈蛾眉之肯抑囗美媵而自箴歌忠

妾而為式痛妖姿之不留惜華年之中夭冀熊祥之

永慶忽從囗而先摽魂一逝而莫追夕有長而無曉

惟君侯之惆悵覽遺物而沾巾帷半垂而將下尚仿

像而疑真懷方士之良術顯有憑而致神

奏請王公以下悉令置妾表

北魏元孝友

古者諸侯娶九女士一妻一妾晉令諸王置妾八人

郡君侯妾六人官品令第一第二品有四妾第三第

四有三妾第五第六有二妾第七第八有一妾所以

陰教聿修繼嗣有廣廣繼嗣孝也修陰教禮也而圣

朝忽棄此數由來漸久將相多尚公王王侯娶后族

故無妾媵習以為常婦人不幸生逢今世舉朝既是

無妾天下殆皆一妻設令人強志廣娶則家道離索

身事迍邅內外親知共相嗤怪凡今之人通無準節

父母嫁女則教以妒姑姊逢迎必相勸以忌以制夫

為婦德以能妒為女工自云不受人欺畏他笑我王

公猶自一心已下何敢二意夫妒之心生則妻妾之

禮廢妻妾之禮廢則奸淫之兆興斯臣之所以毒恨

者也請以王公第一品娶八通妻以備九女稱事二

品備七三品四品備五五品六品則一妻二妾限以

一周悉令充數若不充數及待妾非禮使妻妒加捶

撻免所居官其妻無子而不娶妾斯則自絕無以血

食祖父請科不孝之罪離遣其妻臣之赤心義唯家

國欲使吉兇無不合禮貴賤各有其宜又冒申妻妾

之數正欲使王侯將相功臣子弟苗裔滿朝傳祚無

窮此臣之志也

朝云墓志銘        宋蘇軾

東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敏而

好義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紹圣三年七月

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豐湖之上

棲禪山寺之東南生子遜未囗而夭蓋常從比丘尼

義沖學佛法亦粗識大意且死誦金剛經四句偈以

絕銘曰

浮屠是瞻伽藍是依知汝宿心惟佛之歸

后妃傳序          金史

古者天子娶后三國來媵皆有娣侄凡十二女諸侯

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廣繼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禍

亂也后亡則媵為繼室各以其敘無三媵則娣侄繼

室亦各以其敘繼室者治其內政不敢正其位號禮

廟無兩祔不并尊也魯成風始兩祔宋國三媵齊管

氏三歸春秋皆譏之周禮內宰其屬則內小臣閽人

寺人次之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女史典婦功典絲典

枲內司服又次之昏義稱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

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不與春秋周禮合后世因仍

其說后宮遂至數千金代后不娶庶族甥舅之家有

周姬齊姜之義國初諸妃皆無位號熙宗始有貴妃

賢妃德妃之號海陵淫嬖后宮寖多元妃姝妃惠妃

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凡十

二位大定后宮簡少明昌以后大備內官制度諸妃

視正一品比三夫人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

充儀充容充媛視正二品比九嬪婕妤九人視正三

品美人九人視正四品才人九人視正五品比二十

七世婦寶林二十七人視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視

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視正八品比八十一御妻又

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皆內官也

新安王菊香傳       明周怡

嘉靖癸丑王氏菊香死死何書死節也菊香姓王氏

莫詳何處人幼失怙恃養于其嬸嬸以貧鬻菊香于

新安管子竽菊香溫慎婉淑端靜自愛竽重而納之

事竽及主母益恭順無不當心者內事竽一以委之

咸稱分雖微人咸以淑德重之歲辛亥竽寢疾朝夕

侍湯藥不解衣就席者凡七月未嘗有少懈竿疾篤

謂菊香曰余疾殆不起旦夕死矣汝少年將若何菊

香泣對曰是何言妾雖微義無他心公善自調理無

以妾為念竽以菊香未有子子女皆嫡出慮后無資

助以百金私付之囑曰此物汝自收吾子汝撫女汝

嫁主母汝事善圖之菊香泣以謝竽死菊香哭幾絕

絕復蘇生數四欲即死以殉竽家人日閑之臥病三

閱月后強起戒家人無慮我受竽公托義不可死以

辱竽公命乃日懸竽小像于寢所朝暮哭進食如平

生所嗜歲時伏臘咸備禮正月二十七日時將大祥

忽造竽長兄揮使今某官春谷所謝曰妾受竽公恩

義當即死以從竽公于地下久不死者以竽公有托

也今兒長矣無復慮出竽所囑金封識如故又出其

售侍女為衾棺之費紀于楮者以進春谷春谷信其

必死曲諭之又曰妾尚六月服未滿欲俟滿服死患

二事將逼不可死家人問二事曰主人將筑室室新

成不可死主人將他出主人出不可死死無所白今

日事畢矣愿公善事竽后有頃就寢命收竽像侑以

楮幣焚之中庭哭曰余病不能拜天地謝竽公以征

我不二涕泣俱血下四體脹栗嘔吐不能言家人疑

其服毒亟問醫視之果服毒因以祛毒藥進菊張目

叱家人曰進此欲何為死吾所安也眾以春谷家長

言或從請春谷諭之菊曰逼飲藥是亂我也吾以醇

酒服砒繼以囗水必不可解矣無苦我也須臾偃仰

瞑目死死后三日聞者咸烈其事為之立小傳余后

過新安新安之賢者咸以王氏之貞烈語予遂為之

論曰天地之正氣恒于貞女烈婦見之非有師友之

教詩書之啟天性然也又往往于妾媵類見之尤切

無所顧藉掩飾也此之謂為己彼亦安知為己而為

之也夫人室家之情私蓄之利陰性為甚管氏之妾

王菊香以夫主所授之百金逾二年不啟視而封識

宛然少年能以義自裁有死無二處繁華侈汰中卓

立不染難矣哉且死也潔志以白而不茍從容以正

而不亂若有養者然真所謂蟬蛻濁穢以浮游塵埃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有國者安得有貞介之士不二

心之臣以托孤寄命乎吾于王氏深有感焉或曰有

欲奪王氏之節而嫁之王乃死要之為臨大節而不

可奪者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社会| 岐山县| 上饶市| 淄博市| 通河县| 罗源县| 铜山县| 朝阳市| 根河市| 绥阳县| 元氏县| 浠水县| 赤城县| 临夏县| 常宁市| 时尚| 兰西县| 冷水江市| 克拉玛依市| 新津县| 台安县| 中卫市| 襄垣县| 秦皇岛市| 会东县| 乌鲁木齐市| 曲麻莱县| 左贡县| 云安县| 浏阳市| 宜君县| 平乡县| 天镇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丹寨县| 三河市| 晋宁县| 财经| 福州市|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