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
那些都是柔軟的情懷。
我甚少慮及,怕自己因為渲染而傷感。
媽媽沒有看過海。一輩子去過的地方都是爸爸在的地方。出差僅到過北京和廣州。在廣州,還崴了腳,更激發了她守家的愿望。
我要帶她去海邊了。
她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告訴我說,因為70歲了,當難得稀有之想,或一生一次之想。所以,答應我去。
我跟媽說,下午最熱的時候可以躲在屋子里看書。你不是喜歡看《李敖有話說》嗎?我給你買一本解悶。
媽媽笑,不,媽媽只帶一本佛經。一本《無量壽經》,足夠。
媽媽的心好安靜啊。
如果我把每一天都當做自己的暮年,我對法寶一定會更加珍視。一定不敢揮霍時光。
媽媽和我不在一起住。
她客居在我這里的時候,常常坐在我書桌后面的沙發上。
我寫字時,她會冷不丁地問我幾句閑話,我不耐煩了,就轟她出書房。
說客居,也許有些生分,我何嘗不想讓媽媽覺得在女兒家里自由自在。但她總是把自己當客人,待不了一周,就要走。
她回自己家后,我再寫字是沒人打擾了,但回身看著那個空了的沙發,眼淚就要掉下來了。
走到客廳里,看見亮得能照見人影的地板,我就憶念起她在家的時候,對我說,媽就能給你擦個地,我知道她想讓我表揚她,但我卻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我坐下來,看那光可鑒人,恨自己對媽媽都如此吝嗇。
她縫補好的衣服,都整齊碼放在抽屜里。她反復叮嚀的話,都寫成了紙片。她想讓我看的書,由最早的書桌旁移到了茶盤旁,后來又放在我的枕頭邊,她用鉛筆畫了線,重點的地方還畫了五角星。
我都看見了。認認真真,屏息靜氣,在想念媽媽的時候,都看見了。
那些都是柔軟的情懷。我甚少慮及,怕自己因為渲染而傷感。
我還沒有老過。若我是長者,也會縮小自己的交往圈,人際關系日益萎縮,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吧。那個時候,我的熱情,我的愛,我的衰微,和我的矜持,又會以怎樣的面貌來示人呢?
如果我把每一天都當做自己的暮年,我對長者,一定寧愿更體恤,更忍耐,更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