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海寇記

  • 閩中紀略
  • 許旭
  • 2805字
  • 2015-12-24 17:20:07

臨海洪若皋虞鄰著

從來防海者,防倭。

倭遠處東海中,號日本國;所統五畿、七道、五百七十三郡。自漢以來,不通中國。雖元世祖征倭師敗,亦非倭始釁。迨元末,張士誠、方國珍余黨遁入海,始往往引為患。

明太祖遣萊州知州趙秩往諭,國主良懷因通朝貢,設市舶司于浙東互市。由是,倭熟識邊隘,寇警時聞。及胡惟庸謀反,約倭伏兵貢艘中。惟庸誅,絕倭朝貢,命信國公湯和筑沿海四十九城以防之;獨市舶未之絕也。后以內監領市舶司,嗜利朘削;兼商牙歇家,交相為奸,負倭債累萬盈千。倭大恚,以挾國主貲而來,子母俱失,不得歸;因盤踞島中。海上窮困無賴之徒為之勾引,遂萌劫掠心。嘉靖二年,寧波市舶司番僧宋設毀嘉賓館、劫東庫,直趨紹興西霍洋,殺備倭指揮劉錦、千戶張鏜,官兵莫之抗。由是,倭輕中國,悉境而來,歲漸增。內地巨猾投賊為用,破浙東杭、嘉、湖、蘇、松、常、鎮、淮揚至南通州諸沿江郡縣不下數百處,殺傷人民百余萬;守土以喪地被逮、總師以失律受誅者無數。迨總督胡宗憲計擒巨猾徐海、汪直,而總兵俞大猷、戚繼光殲倭殆盡;至嘉靖四十三年,始平。于是罷市舶,嚴通番之禁;倭氣漸息。

明末,賦繁課重,閩、廣流民悉遁海上為盜;而最勍者;惟鄭芝龍。

芝龍字飛虹,福建南安人。父紹祖,為泉州府庫史。芝龍年十歲,太守蔡善繼見之曰:『此子異日當貴』!萬歷末年,偽海寇顏振泉所掠;愛其少艾,有寵。振泉死,眾推芝龍為魁;海上無賴奸民咸歸之。娶倭婦,于天啟四年(甲子)生子成功。芝龍在天啟時,屢撫屢叛,縱橫海上。崇禎元年七月,降于巡撫熊文粲;題授游擊,令討海寇劉香老以自效。十三年,遷參將,署總兵。十六年,復以芝龍叔鄭鴻逵為副總兵,守南贛。及明室既移,擁立福建唐王定策功高,閣門腰玉,賜國姓。皇清順治三年,大兵南下,釋甲入臣,居第京師;其子成功仍叛海上。

迨芝龍被誅,成功負固廈門、金門、云霄、六鰲諸島;福、興、漳、泉之間糜爛靡遺,剿撫莫施。既而海澄內附,澎湖及圍頭、浯州咸失其險;于是乃計營臺灣,以為三窟。

順治十三年(丙申)正月,臺州城守副將馬信叛入海;十四年(丁酉)八月,引成功破黃巖,知縣劉登龍死之。二十六日,破臺城,令偽總制張英入城鎮守;臺道中軍守備鄭之文罵賊不屈,被害;臺之邑皆陷。九月十七日,劫掠既飽,執城守副將王必、臺州知府齊維藩、臨海知縣黎岳詹下海而去。

十六年(己亥)六月,成功統賊囗〈舟宗〉數千,自鎮江直趨江寧省城。時江南承平日久,賊起倉卒,下自鎮江、上自蕪湖數里百之間,無不望風納款,獻城繳印。省城守兵無幾,城垣遼闊,垛口不啻十萬,勢難堅守。寇船逼城二十余日,群賊日于成功船中議鑄印、鑄錢;至二十六日,始登岸安營于太平、觀音、神策、金川、鍾阜、儀鳳、江東等門外。二十七日,先犯鍾阜、儀鳳二門。三十日,駐防江寧將軍哈哈木、固山大白祝戶及貴洲凱旋夸藍大噶褚、罕馬爾賽、屠爾馬等出城,戰不利。七月,松江提督梁化鳳帶兵三千來援;十三日,戰于儀鳳門外,擒賊帥俞自新,斬首千余級;賊移營山上。二十四日,滿、漢兵齊出,戰于白土山下;擒賊將甘輝、郭良玉,督標中軍常春射死馬信。余眾悉潰,爭奔還船,浮尸盈江,棄兵仗如山積;成功連夜遁,出鎮江歸閩。世祖章皇帝聞變,震怒;于八月初九日駕幸海子,整飭六師親征。是日申時,江南巡撫蔣國柱報賊已破;初十日子時,駕回宮,傳百官于午門宣捷。寇平,以六等治從逆諸人罪,誅殺連年。

成功既飽掠揚歸,跳梁如故。今上龍飛,白日朝升,凌冰解散。十八年(辛丑),遣尚書蘇納海將江、浙、閩、廣四省邊海三十里居民悉遷入內地,房屋盡行拆毀;嚴阡界,立木城,五里、三里設瞭臺,置守兵。禁居民不許越出阡界,畝糧蠲除。

久之,賊既無所掠,成功亦死;其子鄭錦素無望,眾失所統。朝廷設安輯部,遣郎中賁代、王光裕等于閩之漳州、浙之寧波以招徠之。康熙二年(乙卯),廈門寨偽公侯伯周全斌等大伙賊囗〈舟宗〉悉登岸,削發投誠;鄭錦懼,請降。總督李囗囗性拗,無方略,不能措置得宜,致鄭錦以五十號船遁于臺灣。

四年(乙巳),假水師提督瑯以靖海將軍,率各投誠船只進剿;遇風飄散,軍器、兵糧盡失。朝廷屢遣招撫,坐大不臣。

十三年(甲寅),耿精忠叛;鄭錦據有漳、泉,與耿逆拒。十五年(丙辰),康親王入閩,耿逆降;錦遁歸臺灣。

十九年(庚申)二月,總督姚啟圣、巡撫吳興祚出師臺灣。二十四日,恢復海澄。二十七日,恢復廈門。三月初二日,恢復金門;阻風不得進。

二十年(辛酉)正月二十七日,鄭錦死;偽提督董騰殺錦長子,立其次子克塽。是年十一月初十日,靖海將軍侯施瑯、總督姚啟圣復出師駐澎湖,相機招撫。二十二年(癸亥)閏六月十一日,克塽遣鄭平英、林維榮赍降表至施瑯軍前,舉國內附。七月十五日,遣偽副使劉國昌、馮錫韓繳延平王、武平侯、忠誠伯印三顆。八月十五日,遣偽副使何仕龍至澎湖,迎接官兵船進港。十三日,施瑯統水軍至臺灣。十八日,自克塽以下官民悉遵制剃發,降偽公鄭聰、偽侯鄭溫等八人、偽武平侯劉國軒、偽忠誠伯馮錫范、故明監國魯王世子朱桓及宗族朱慈爌、朱汀、朱浚、朱囗〈火暑〉、朱熺、朱逵、朱熇、朱儼珍等。十一月十一日,克塽等齊到閩省;陸續進京,隨旗食俸。

二十三年(甲子),立臺灣府、臺灣、鳳山、諸羅三縣,設臺灣廈門總兵、分巡道及府縣佐貳等官,遷民悉還故址;田賦五年起科,沿海居民許網、罟為業,商人聽貿遷外國。江、浙、閩、廣四省設四海關,每年部差征收漁課及商稅,如各鈔關例。

嗟乎!海氛之不靖,在勝國無論已;自國朝定鼎以來四十余年,未嘗一日息也。國家費數百萬師糧、蠲數百萬地租以克成蕩平,絜出較入,其盈絀不相償焉。且國家生財有道,內安佃漁、外飭邊備,不數年而盈寧可期!操奇贏以貿遷外國,計雖周矣;是在謀國者,思所以善后而可哉!志海寇者首紀防倭,其有以也夫。

康熙乙丑三月記。

附錄

黃叔璥赤嵌筆譚

陳昂,字軒千;侯官諸生。富才藻,尤工駢麗之言。少日,為仇家告訐,謫戍山左。康熙末,遇赦,放歸田里;縱游海上,多感懷吊古之作。其「詠偽鄭逸事」詩云:『戰衄旋師返北轅,轉數航海辟乾坤;金多舊借牛良地,水漲遙通鹿耳門。赤嵌城孤遺故壘,紅夷援絕駐新屯。何緣自比虬須客,豈昧先幾讓太原』!『片石能容百萬人,天遺圖讖應南閩;也知尺地皆歸漢,妄托仙源可避秦。荒嶼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雜流民。開荒絕勝田橫島,易世相傳尚不臣』。『荒遠羈棲幸弗誅,敢通叛逆約齊驅;漫勞蝸戰爭天險,先自鯨吞奪海隅。三載相持誰得利?兩雄交構待全輸。彼蒼藉手「平南紀」,曠古新增一統圖』。『昔年亡將濟時才,仰仗威靈涉險來;地轉海咸生淡水,天回風颶起奔雷。官軍血戰滄波沸,逋寇魂消劫火灰。澳嶼全收三十六,受降澎島戟門開』。

南沙擅場辨論;其余詩、古文辭,粗獷之習,不免時露行間。然骨力伉爽,真色自存。茲暨閩難二記,名家手筆,尤覺落落不群。

先生需次里門時,不耐城居;嘗筑東壁園于城西二十里,山環水抱,聚書數千卷,吟嘯其中。迄今過其地者,猶想見其流風余韻云。

癸卯初夏,震澤楊復吉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微山县| 舞钢市| 陵川县| 苏尼特左旗| 利辛县| 景东| 新龙县| 滕州市| 新河县| 邵阳县| 尼玛县| 谢通门县| 任丘市| 突泉县| 达孜县| 信丰县| 望江县| 民乐县| 白银市| 柳州市| 鄂托克旗| 辽阳县| 诏安县| 左云县| 朔州市| 四会市| 八宿县| 苍山县| 甘德县| 盐城市| 仁怀市| 理塘县| 湟中县| 安徽省| 莲花县| 米易县| 奉新县| 本溪市| 威海市|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