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2章 崔德皋先生遺書(11)

  • 考信錄
  • 崔述
  • 4993字
  • 2015-12-24 16:30:54

“詩以道性情”一語,今人視為老生常談矣。余謂作詩必本於性情,猶為國必以仁義也。雖是極平常道理,然當邪說誤人之際,此即為對癥要藥。孟子當戰(zhàn)國時,以仁義勸齊、梁之君,為其君皆騖於功利也。詩道自王阮亭之後,人不復知有性情矣。故今日必以“詩以道性情”一語為標的。

《杜詩存沒口號》二首,每首二人對起,亦以二人對收;非章法當然,乃文義必如此方清晰也。注杜者引黃山谷詩云:“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溫飽味,西風吹淚古藤州。”為學杜此體。然山谷詩後二句竟似一人之事,則以不解文義故也。

余最愛杜少陵“吾宗老孫子”一首,乃近體中之漢、魏也。字字常,句句真,而風韻氣骨無美不備;極意雕琢,而元氣渾涵;此五言律中第一首也。馀詩視此,非劍拔弩張則涂朱抹粉矣。

少陵贊太白云:“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迸寂e所長,非謂太白之詩盡於此,亦非謂詩必當如是也。後人以出自少陵、太白二大家,遂以清新俊逸為詩之標準。不知刻意清新,必失纖弱;刻意俊逸,必失輕滑;美未必臻而累隨之矣。趙飴山有言:“清新俊逸,老杜所重。要是氣味神采,非可涂飾。”愚謂清新俊逸必當於沉雄穩(wěn)老中見之。

韓文公識高一代,於唐人詩獨推李、杜,他人則不置論?!墩{(diào)張籍詩》一首,推之至矣。至《薦士》則云:“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興得李、杜,萬類困陵暴。後來相繼生,亦各臻閫奧?!彪m語屬兼及,而分寸自在。後人井娃之見,何不以韓文公之言為折衷耶?

少陵於當時人,多推許其詩。於孔巢父則云:“詩卷長留天地間。”於李白則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薄扒逍骡组_府;傻逸鮑參軍。”於畢曜則云:“才大今詩伯?!膘堆θA則云:“座中薛華善醉歌,歌辭自作風格老。近來海內(nèi)為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膘对S十一則云:“誦詩渾游衍,四座皆辟易。應手看捶鉤,清心聽嗚鏑。精微穿溟氵幸,飛動摧露靂。陶、謝不枝梧,風騷共推激?!膘多嵵G議則云:“思飄囗物外,律中鬼神驚。毫無遺憾;波瀾獨老成。”於阮隱居則云:“清詩近道要?!膘睹虾迫粍t云:“賦詩何必多,往往凌謝、鮑?!膘秶牢鋭t云:“新詩句句好?!膘陡哌m、岑參則云:“高、岑殊緩步,沈、鮑得同行。意愜關(guān)飛動,篇終接混茫?!膘稄埍雱t云:“詩興不無神?!膘多崒?、李之芳則云:“律比昆侖竹;音知燥濕弦。風流俱善價;愜當久忘筌?!膘秳⒉A則云:“神融躡飛動;戰(zhàn)勝洗浸陵。妙取筌蹄棄,高宜百萬層?!膘堆﹁硠t云:“曹、劉不待薛郎中。”於孟囗卿則云:“數(shù)篇今見古人詩。”於王維則云:“最傳秀句寰區(qū)滿。”如斯之類,未可悉數(shù),幾於家探驪珠,人懷和璧矣。然他日詩又云:“才力應難跨數(shù)公,凡今誰是出群雄?卻看翡翠苕上;末掣鯨魚碧海中?!眲t舉當時能詩之士又一洗而空之。乃知此老許可之馀,另有皮裹陽秋耳。

寸心知詩集

頡剛案

〔右詩兩卷,古近體凡二百五十首。錄出其目,以便觀覽。陶梁《畿輔詩傳》卷四十四載先生《雜詩》一首,《薄命辭》一首,皆此冊所未有,則知陶氏未見此書,而先生之詩實不止於是也。東壁先生於《考信附錄》中謂其“少年頗好詞賦,凝《上沐》、《七發(fā)》等體,繽紛陸離,讀書幾不能句。尤愛小詞,仿宋柳耆卿,名其稿曰《步柳集》?!庇钟浧渌鴷唬鹤杂喥湓娫弧洞缧闹?,凡二卷;詞曰《夢窗囈語》,凡一卷?!薄恫搅放c《夢窗囈語》,當為一書之異名。今其賦之存於文集者僅二篇,而詞乃不存一首。然即此遺詩,已足見先生一生之經(jīng)歷與心情,其顛連憔悴於貧病之間,欲讀書而不得,欲仕宦而不能,困之以頑童,厄之以猾吏,百感交侵,呻吟待盡,較之乃兄之遭遇,痛苦奚止十倍。然後知一文人或一學者之成就,雖云窮而益工,淡可養(yǎng)志,要必具有維持生活之最低限度,方可言之;茍并此而不存,則惟有以哀傷折其天年,又安所望於著述乎!先生秉卓犖之才華,副之以銳敏之觀察,為文為學,兩可成功。不幸賦性絕俗,遂寡交游,名場失志,橫逆頻來,年未三十,已嬰痼疾;自後以底於亡,長為病廢之人。然己病,而家中大小十六口,蓄養(yǎng)之責萃於一身,何有養(yǎng)息之望;身既陷於絕境,是以雖諳醫(yī)理,曾不得自療也。此中悲憤,豈豐衣足食者所可識知乎!後之讀此書者,茍其境尚不如先生之厄盡,必當有以自釋其牢愁,而努力於其所蘄向之業(yè)矣!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記。

又案:以此集與《知非》、《二馀》、《針馀》諸稿合讀,得稍稍識其消息。卷一有《和家兄秋興原韻》,檢《知非集》,知是《秋思》之誤。又有《和嫂氏書懷原韻》,今原作不見於《二馀集》,知已亡失。成孺人自序云:“所作多率意,過即棄之,所存無幾也,”可證其不虛。卷二《霧樹》詩二首,為和東壁者;惜原作不存;不克一較高下。其《小庭中丁香桃花金雀三種盛開漫成》一題,適與《針馀吟稿》中《慈母命詠金雀丁香桃花三事》合,意者亦山於母命乎?《步韻酬廣平學博孫子明》一詩,與《知非集和廣平孫學師寄贈原韻》為一事。又《紅瘦》、《綠肥》二首,與《知非集》中《綠添》,《紅減》遙相應和,雖非同韻而為同體,意者亦塤篪之酬倡乎?獨是東壁夫婦詩篇贈答,彼此列於集中,而德皋夫人劉氏,據(jù)《野紀便覽》,亦頗能詩,今《寸心知集》二卷中乃不睹其一字,何也?同日記?!?

寸心知詩集自序

吾之詩何作?作吾詩也。吾有詩乎?吾有性情,則安得無詩。古之作詩者眾矣,其品格高下將何學?吾無學也。世之論詩者眾矣,其優(yōu)劣去取將何從?吾無從也。吾自作吾詩云爾。馬祖曰:“即心是佛。”吾於吾詩亦云。

吾之詩與古今同乎?吾不得而知之也。吾之詩與古今異乎?吾不得而知之也。吾之詩為漢、魏乎?六朝乎?李、杜、韓、白乎?歐、黃、蘇、陸乎?吾皆不得而知之也。非特不知也,吾亦不問。是與非,悉聽之人。吾自作吾詩云爾。莊子曰:“呼我為馬者,應之以為馬;呼我為牛者,應之以為牛?!蔽犰段嵩娨嘣啤?

吾初作詩,皆不存。自庚辰始存詩,其間忽作忽輟,以至於戊子之冬,凡九年矣;合之得若干首,錄為一卷。有吾索者,吾與之觀。有吾愛者,吾與之觀。否則吾秘之。索與否吾亦不強也;愛與否吾亦不求也。吾自作之,則吾自存之云爾。揚子曰:“後世復有子,則知子霎矣?!蔽犰段嵩娨嘣?。

──乾隆戊子十二月初三日,枝人書。

寸心知詩集

五言古體

【春日曉起】

我生懶成性,況復春宵短。曉夢覺苦遲,日高不知晚。

起來出庭院,兩目春光滿。語燕穿天低;微風弄樹軟。

萬物何欣欣,會心不在遠。大哉造化機,胸中暗流轉(zhuǎn)!

【古意】(三首)

君層山之巔;我居水之曲。茅屋各數(shù)間,幽清隔塵俗。

愿同君來往,此外休置足;君有琴一張;我有劍雙股。

君應為我彈;我應為君舞。試問風塵中,更有知己否?

君有一斗酒;我有雙尾魚。有魚復有酒,不樂將何如?

去去共沉醉,攜手返太初!

【旅合偶成】

夢中故鄉(xiāng)近;夢覺故鄉(xiāng)遠。故鄉(xiāng)本不遠,銅壺漏自短。

【苦寒吟】

囗慘日月冷;風悲天地鳴。愁人亦切切,浩歌心不平。

入骨皆寒氣;出口成寒聲。悲鳥??樟?,和歌韻亦清。

與君不相知,何為如友生?回看華檐雀,一粟群相爭。

【不寐】(二首)

九月二十七日夜,崔子讀書既倦,乃滅燭而寢,擁布被,倚角枕,敞罔徙倚,營營至曙,目終不可得合。斯時於耳,則為水增波,為樹葉落,為大風仆物,為人語,為犬吠,為人呼犬,為棲雞振翼,為歸鴻叫群,為蛩鳴,為鼠斗,為鼠入橐中,不得出:眾聲繁會,胥人所不愿聞者。於身,則為乍塞乍熱,為右股麻木,為腹脹,為胃脘痛,為腸鳴幽々,為蚤嚙癢不可支,為搔多膚破,血滿指甲。於口,則為消渴,為噯噫,為喘,為嘆。苦狀叢Ш,胥人所不能受者。變態(tài)雜出,不可究詰,然皆總匯於心。心故多愁,酒不得而驅(qū);多思,禪不得而伏。今乃愁益甚,思益深,欲以夢辟除之,夢居無何有之鄉(xiāng),聞予有煩於彼,去而益遠;使者冠蓋相望,而卒不可招致。不得已,勉強收心定志,遺棄一切,游思騁神,賦詩二章。吟甫畢,而日光融融射目矣。

秋風入我骨;秋月照我顏。對景不能寐,枕衾如水寒。一身集百憂,夢短心不閑。貧病交相侵,親知誰相關(guān)?蟲鳥而情物,中宵伴長嘆。

當晝?nèi)掌玻蝗胍谷摘氝t。知我不慊夜,相虐故爾為。古人欲夜長,打殺長鳴雞。我今反其意,長晝無夜時。無夜天何曉,雞亦不須啼!

【夜聞風雪】

入夜窗不黑,疏簾動有聲。

猶覆昨日衾,微覺輕寒生。

夢回聞簌簌,方知風雪并。

【館中書懷】

結(jié)根不得地,栓柏同椿樗。抱才無人識,驥驥為蹇驢。

平生負奇氣,郁郁無時舒。今春別家室,授徒來村墟。

荊棘滿地生;鹿豕盈村居。村童十馀人,頑然皆狂且。

只可事耕鑿,而乃來讀書。顏面積灰塵;衣裳無襟裾。

惟知愛嬉戲,不知惜居諸。提撕復鞭樸,童心難暫除。

善誘雖有方,蒙昧吾莫如。有如石田耕,手足空拮據(jù)。

茅屋兩三間,庭院五尺馀。柴扉日長閉;十朝頭一梳。

無人共往來,形影自相於。花開映階戚,月光照庭閭。

對此時獨酌,頑然臥、孤鶴立雞群;清荷生污渠。

只因貧所累,遂負心之初。澤中非可獵;山頭非可漁。

微利向此覓,貧室。胡不一審詳,而遽登征車?

既來難即去,譬彼涸轍魚。一身集百憂,臨風向誰攄?

時於深夜中,面壁長欷。高堂有椿萱,深閨有茹{艸慮}。

骨肉輕別離,終為計之疏。“歸與”賦應早,去去莫徐徐!

【天久不雨,一夕喜見陰囗】

彌月不得雨,我憂心如焚。微風東南來,矯首見氤氳。

長官畏荒歉,祈禱將浹旬。誠意果感格,自由天公仁。

不忍久赫炎,坐令饑饉臻。所以泰山中,觸石生密囗。

旱魃已就戮,神龍來效勤。佇望頃刻間,滂沱遍坤垠。

【館中對月】

稱坐不覺暮,矯首見明月。斜光入低廊,照耀愁人。

小樓初徽平,高天漸能抹。今昔此一規(guī):悲歡共圓缺。

往當童稚時,知識未開豁,良夜長徘徊,光輝愛清絕。

嬉戲父兄前;往來子弟列。吟玩不知疲,每欲高飛掇。

幼小倏成長,世事漸改轍。陽侯肆猖狂,狼狽逃水厄。

甲第委波濤;圖書就沉沒。闔家五六口,性命僅能活。

四處寄蹤跡,一身獨蕭瑟。露宿大堤頭,兩耳波聲聒。

四顧何茫茫,月夜自嗚咽。轉(zhuǎn)輾六七年,閱歷多曲折。

浮跡幾飄流,清暉數(shù)明滅。奔走足生胝;曠望眼流血。

貧賤身何底,功名志難奪。讀書恨無成,從師自憤發(fā)。

朋友四五人,時時共歡悅。樂飲醉無歸;清談夜不歇。

靚妝妒霓裳;高居羨瑤闕。晨夕送迎間,朔南分手別。

零陵迫行舟,秋風五兩疾。南望楚天長;北征衛(wèi)水闊。

往者射策初,霜蹄曾一蹶。璞玉終須剖,忍便老蓬?。?

再作長安游,丹桂問月窟。戰(zhàn)藝棘闈中,斗大室。

搴簾腸乍回,伏枕心如結(jié)。月色何蒼涼,旅情共凄切。

高堂在故鄉(xiāng),客子獨天末。舉目無親知,慘澹向誰說。

歸來為饑驅(qū),村塾帳偶設(shè)。頑童勤嬉游,終日費嗔喝。

茅屋兩三間,未能避風雪。六月炎蒸時,晚照爍肌熱。

況此村居人,性情盡恍惚。酬酢懶々;朝夕甘兀兀。

每於深夜中,皓月沁肌骨。對此心不怡,浩歌聲激烈。

浮生事無常,嘉會歡易竭。日月隙中駒;繁華水中沫。

勝地彈指變;佳筵轉(zhuǎn)頭失。昔日周旅人,或化為異物。

即今在鄉(xiāng)曲,偃蹇未超越。後遇知何如,回思已騷屑。

二紀年未至,百境值將畢。萬事夢中過,夢醒知何日?

卻羨天邊輪,千秋長皎潔。

【雜詩二首】

貧為士之常,樂天心不憂。高堂有老親,祿仕終必求。

懷奇赴京闕,再獻乃一收。仕路限資格,家食歸故邱。

小得竟何益,不足梁稻謀。郁郁奇士心;戚戚貧子羞。

會將筆硯焚,努力服田疇。養(yǎng)親貴養(yǎng)志,豈必在宦游!

著作歸傳世,操觚念身後。德艱功在時,立言亦不朽。

早年慕古人,高懷欲尚友。紙筆隨地置,苦吟贈輟口。

冥心狂搜索,忄然如木偶。吐詞神鬼驚;落筆蛟龍吼。

閉門造古車,新轍不可走。問世亦有心?持贈更縮手。

名山且珍藏,無令覆醬瓿。

【客夜秋雨】

擾擾愁千斛;盈盈淚萬縷。今夕最凄涼,凄涼在何許?

遠道久客夜,孤眠聽秋雨。

【不寐二首】

塵世多苦心,睡鄉(xiāng)頗適性。秉燭游何為,高眠夜必竟。

邇來事多忤,不寐為我病。夜長夢不長;身定魂未定。

倚枕憂萬族,紛來不可罄。渺哉陳希夷,千古睡之圣!

震雷破我夢;暴雨清我神;驚電照我眼;疾風吹我身。

眾蚊肆長喙;嗚蛙聲紛紜。遐哉北窗下,高臥羲皇人!

【遙送朱松田自永州歸囗南二十韻】

相識已十年,相處才五月。相別衛(wèi)水長;相思楚天闊。

我昔年一紀,甲子君與同,而我應府試,識君官署中。

八哉家兄交,還往余偶爾。歲在壬之春,始克同硯幾。

我生鮮青眼,對君不自知。君意不可見,穎脫余未期。

憐才今古殊,肝膽誰相聞?零陵去舟迫,雙袂無言分。

別來三年強,詩筒識精進。我亦投俗好,鵬翮偶一奮。

去年我書往,意氣慨以慷。今年君書來,規(guī)勸理亦長。

性命期深交,愧謝還自許。相知同席時,異地復何???

君今歸囗南,此去何日返?所嗟會面難,不惜去益遠。

聞君啟行日,臨風遙送君。憑將河北淚,灑向荊南囗!

(以上少作焚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墨玉县| 崇义县| 津南区| 夏津县| 梁河县| 柏乡县| 原阳县| 广宁县| 永善县| 博乐市| 隆化县| 清水县| 获嘉县| 昌邑市| 台州市| 当涂县| 平顺县| 民丰县| 阿坝县| 朝阳县| 涞源县| 平泉县| 靖州| 贺州市| 宾川县| 澎湖县| 浮梁县| 巴林左旗| 蒙阴县| 太保市| 信阳市| 枣强县| 临洮县| 古交市| 大足县| 江口县| 义乌市| 新龙县| 台湾省|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