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8章 崔東壁先生佚文(10)

  • 考信錄
  • 崔述
  • 4972字
  • 2015-12-24 16:30:54

【寄侄作肅】

艱辛歷盡暫時安,萬里相從侍伯鸞。官舍環山朝霧重;女墻臨海夜潮寒。

才疏事簡親操易;德薄民蠻佐化難。若問羅源近消息,新詩寄與阿咸看。

【苦雨】

一自入春來,十日九陰雨。幸有一日晴,朝霧直至午。

陰氣襲衣裾,濕潮浸肺腑。我本河北人,何能堪此苦。

君子久欲歸,宦橐乏資斧。凄凄何時已,廉吏可為否?

【寄良人】

憐君客里重為客,使我愁侵復病侵。老去更添恩愛重;悶來不覺酒杯深。

暫時小別還成憶,如許離情已不禁。何日方歸冰署內,齊眉舉案兩相斟?

【戲成口號】

只緣欲積且休錢,裙布釵荊似昔年。為問且休何處是?洋洋滿紙派勻捐。

【黃鶯兒四首】

一自到羅源:地當沖,百姓蠻,才疏最怕差難辦。酒席怎添?公館怎安?長隨烏合難驅遣!苦無邊,制差才過,又接道傳單。

一自到羅源:送降人,備站尖,百般需索心無厭。魚肉不鮮,使費要添,解官軟弱誰能勸?苦無邊,這番剛過,那起又來全。(頡剛案:疑是“纏”字)

一自到羅源:吏胥疲,冊籍繁,差提飭鎖真無遍。誰說你冤,那管你賢,文來總是言參辦。苦無邊,早知如此,後悔殺從前。

一自到羅源:仆思歸,友欲還,清貧難過頻興嘆。債主催錢,典衣過年,萬民爭頌中何干。苦無邊,急來拍案,“誰教做清官”!

二馀集附繡馀吟〔大名成靜蘭著〕

【春寒】

翠袖臨風怯,虛窗晚乍晴。山深常積雪;春老尚無鶯。

映日蘿陰薄;穿籬蝶粉輕。鋤花課小婢,書帶逐階生。

【中秋對月憶故園女伴】

佳節更新晴,開筵月倍明。碧梧流有影;玉露墜無聲。

砧杵一時急;榆千里情。故園諸女伴,何日遂歡迎!

【春雨】

梁燕回殘夢,深閨倦繡時。開窗香滿屋,花徑雨絲絲。

【送三兄歸里】

又送三兄去,迢遙故國情。十年經幾別;千里復孤征。

班馬嘶殘月;村雞下五更。家園春正好,花柳逼清明。

【霽望】

雨聲盡夜曉風輕,柳翠花妍倍有情。一抹嵐光山似畫,白囗斷處野人耕。

【白燕】

又向雕梁覓舊蹤,銜泥輕掠曲闌紅。差池別院梨花影;下上疏簾柳絮風。

玉翦碎愁香夢斷;霓裳罷舞畫樓空。倦懷藉爾渾消脫,白璧光搖繡幕中。

【曉發】

囗埋古戍驛樓空,回首秦川失舊蹤。雙眼望迷千里月;寸心敲斷五更鐘。

車迎曉露征衣濕;馬踏春溪野草茸。遙憶天涯雙白,歸寧何日淚千重!

針馀吟稿(魏縣崔幼蘭)

〔顧頡剛案語:

去歲予等游大名,得識姚晉檠先生(諭)。秋間晉檠來平,出此書見示,蓋假自范廉泉先生者。東壁有妹適劉觀成,昔在《考信附錄》中知之。劉家藏有成孺人畫菊一幀,直至五年前始被焚,亦聞崔衍隨先生言之。獨至其妹之名字及其才調則絕無所聞見。今忽睹此,為之拊掌。成孺人《爨馀吟序》云:“舅多病,每呈詩至,則為一破顏失所苦。而小娘亦略知聲律,常唱和於針線刀尺間。”所謂小娘,即指幼蘭。崔氏一門能詩,習而俱化,故幼蘭亦喜吟詠,且以“針馀”題其稿,示取法於其嫂之“繡馀”焉。晉檠所得於范先生者有二本:其與《二馀集》合鈔者凡四十八首,迄“丁丑年六月亢旱,京都大雪,因而有感”止;其單鈔者又有“七旬自嘆”以下十篇。然溢出者多不類。如“忠肝義膽在閨門”,猶可解也;至於“志氣沖霄漢,常懷報國心”、“空懷治國志,不得定乾坤”,似非昔之婦人所應出。東壁常謂古書篇末多後人附羼之語,此例得毋亦用於此書乎?詩以嫁前所作為多,風格雖嫌平弱,而婉孌清揚,合少女身分。及其既嫁,則質直乾枯,嘆才盡矣,環境移人,一至於此。是知成孺人垂老作《黃鶯兒》,尚以滑稽之語自相嘲謔,蓋由於夫婦之交相撫慰,故處境雖難堪,猶得不改其樂,而幼蘭則未有是也。卷末附《婦女奇談論》,述其長婦楊氏事,惜下半缺失。此題殊不顯豁,或指夭亡之次女附於婦之身而作之談話乎?予輯東壁親友文字及其故實為一編,幼蘭之作原當入之。惟以其獨成一書,非出鈔輯,且夙與《二馀集》合訂,不欲變其舊,故仍置之《二馀集》後。諺有之,“愛其人者及其屋上之烏”,今錄此書毋乃類是。

──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三日,顧頡剛記〕

【雨霽】

雨後天初霽,停針倚畫櫳。萋萋芳草碧;淡淡野花紅。

入坐茶香薄;穿簾日氣融。閨中同阿姊。攜手笑東風。

【病起偶作】

年來多病懶裁縫,翠幕輕開野草茸。新柳拂樓煙漠漠;碧波映日水溶溶。

風前宛囀鶯聲滑;雨後朦朧蝶睡濃。彩筆慵拈書未就。半窗明月夜聞鐘。

【新秋雨夜】

風飄桐葉入雕欄,冷雨瀟瀟陣陣寒。停針女伴誰相問,獨自吟詩到夜間!(頡剛案:疑是“蘭”字)

【九日】

對酒看花悵雨蒙,荒城那復惹秋風!每逢佳節思諸姊。不把茱萸插坐中!

【和次兄赴館高兒寨原韻送大兄入關】

同歸方半載,雁侶又東西。轆轆征車遠;蕭蕭班馬迷。

孤村風俗異;長路燕鶯啼。去去難為別,一樽清酒攜。

【上巳懷張氏堂姊】

寒食思君處,春歸滿院芳。何時重會面,攜手看春光?

【書懷】

芊芊綠草又春天,日暖風和倍可憐。花下鳴琴常自樂,年年惟愿笑尊前。

【即事】

云濃窗自黑;院靜雨初霏。花落一枝瘦;苔生三徑微。

【其二】

紗窗聽雨時,滴滴細如絲。只為吟詩苦,翻忘刺繡遲。

【寄張氏三姊】

(隨任貴州,八年始歸寧一面。別又六年,有懷奉寄磁州)

八年離別乍相親,西望云山又六春。何日歸寧同繡閣,窗前攜手笑聲頻?

【雨夜書懷和大嫂韻】

颯颯西風吹薄裳,更煩苦雨送秋涼。寂寥旅館愁孤客;迢遞關山思故鄉。

蟋蟀聲中催夜漏;春飛處憶行裝。塤篪孺慕誰同我,問視晨昏慰北堂?

【憶逯氏四姊成安】

新柳依依觸我愁,登樓閑看水中鷗。可憐獨立窗前影,轉瞬韶光憶舊游。

【秋雨步家大人原韻,時大兄在北都】

風雨瀟瀟濕碧苔,繡馀閑自繞樓臺。已憐滿目秋將暮,無限離愁雁送來。

【和二兄歸城中故居原韻】

蟋蟀燈前促補衣,杏梁又見燕南歸。水馀破屋猶容膝;風過閑庭忽掩扉。

三姊於歸魚信杳;長兄出外雁書稀。雙親獨累吹篪客,幼妹癡愚未識機。

【重九】

何處登高賞?閉門王謝家。幾人同白酒;獨我插黃花。

罷繡方裁句;呼鬟為煮茶。龍山已往事;今古不須嗟。

【家大人賞菊代作】

落帽誰家興?閑來就菊花。東籬人未醉,鄰酒可能賒?

【紡車同長嫂賦】

弦正輪圓運不窮,絲抽萬丈疾如風。誰知無限經緯意,卻出閨人織手中。

【寄陳氏大姊】

砧杵遙聞怯倚樓,黃昏望里暮囗收。蕭條小院桐陰瘦;惆悵寒庭玉露秋。

遠水連天明月冷;荒城匝地野煙浮。塤篪對處心如醉,欲向征鴻寄別愁。

【送二兄會試,時大兄先已在都】

草綠瀛洲暖,鶯啼上苑春。聯飛雙鳳客,同作看花人。

【除夕以病不得與家宴】

年年椒柏酒,歲歲我先嘗。可憐今夜酒,不得侍高堂。

但為身多病,非關孝思涼。早晨承色笑,闔室樂無央。

【八春詩】

春還春色美,春日倚春臺。春鳥啼春樹,春去復春來。

春草春方動,春花春月開。春暖尋春伴,春酒飲春杯。

【戲贈二婢】

著柳東風景正妍,雙鬟爭笑倚秋千。彩繩低拂裙拖地,月入斜窗未肯眠。

【夜坐懷三姊西及長嫂東】

獨擁薰爐火正紅,繡針初罷夜方中。光穿朱戶一輪滿;影度重樓幾點鴻。

弱體清癯人寂寞;寸心牽擾夢西東。憑誰說與無窮意,寫向新詩訴北風!

【夏日偶興】

繡罷看窗午;吟馀覺晝長。簾開來燕語;人困厭鶯簧。

柳色侵衣碧;花風過枕香。重樓幽靜地,隨意到羲皇。

【長嫂偕兄館武安】

一行雁字幾何曾,地豈衡陽到不能。應是左芬新有賦,武安紙價一時增。

【其二】

殘燈獨對小窗幽,寂寂蟲聲欲替愁。多少襟懷無計寫,一行雁字正橫秋。

【春晴】

東風著意到簾帷,細雨才收添綠肥。煙柳枝頭鶯乍囀;露桃花底蝶初飛。

閑烹雀舌偕兄語;醉染貂毫倩嫂揮。放眼春田芳草外,青莎短笛牧童歸。

【聞笛】

落梅何處起?宛轉出重城。可惜今宵夢,何能訴別情!

【夢中作寄大嫂大名成氏】

颯颯寒風畫閣幽,清宵夜雨淚雙流。遙憐黹繡誰同伴,兩地相思一樣愁!

【月夜登重臺】

極目漳川上,荒城似畫圖。月明人語寂;煙靜夜村孤。

嘯聽蛙聲聒;金看魚淚呼。微涼多病怯,風露冷羅襦。

【其二】

寂寞空齋里,登臨晚乍晴。柳陰依浪轉;波影澹沙明。

雨過蟬聲亂;風來蝶粉輕。遙看新月上,綺閣夜彈爭。

【擬仙子洞中懷晨】

嵐重迷仙徑,胡麻可共漿。水清花自艷;風Й草含香。

乍會乾坤別;離思日月長。百年空有夢,無路訪劉郎。

【二兄在都,夢中寄二兄】

千里馳驅只一身,離家數月傍風塵。遙憐秦市單衣客,有幾綈袍贈故人!

【賦得“好雨知時節”】

雨暗蕓窗黑;風高石燕輕。王孫歸怨濕;父老悅春耕。

卷簾看細線;隔幔聽微聲。明朝甘雨足,嵐帶繞孤城。

【感懷】

獨坐殘燈夜,凄然心俱灰。自嗟新舊事,何若在天臺。

【不寐有感】

開卷窗前夜已深,空階點滴冷難禁。自憐薄命愁如許,寫向新詩淚滿襟。

【送女伴歸里】

憶汝初來時,宛若如┶。愛爾衛夫人,素與成蘭契。

相聚五六年,倏爾忽分袂。今行雖不遠,後會茫無際。

明年雁歸來,莫使空相憶。

【題畫菊】

醉後楊妃別樣妝,裁成婀娜玉肌香。生前不與群花比,留取芳魂獨傲霜。

【夫子就學,二日即歸,因感樂羊子而作】

君乃樂羊子,愧妾未斷機。所以學不成,相對空噓唏。

【慈母命詠金雀、丁香、桃花三事】

小院花如錦,春深二月時。雨潤黃金嫩;風翻白玉脂。

左右芬芳茂;上下影參差。遙知洛陽處,更有一株奇。

【秋雨懷夫子在外】

雨濕苔初嫩,秋聲老碧梧。可知窗下客,楊竊馀書?

【其二】

金風飄敗葉,四處起寒砧。欲寄回文錦,勞君動別心。

【自悼】

拜佛常求壽,吟詩慰北堂。課兒思曹母;舉案愧孟光。

昔時比翼鳥,倏忽參與商。眾人同炊食;取婦各分漿。

泉水兒女飲,藜藿歡成糧。新婦為餓鬼,次女葬路傍。

夜寐缺氈被,日出無完裳。險釁成疲病,顛沛方寸狂。

追思父母言,何可衷腸。仰天惟嘆息,嗟乎空自傷!

【感懷二首】

薄命從來缺五倫,廣寒宮內謫仙真。閨中弱質如男子,黧黑羸膝(頡剛案:“膝”字疑誤)何處陳?

生男育女已成空,五十馀年一夢中。少米無柴隨夫主,夫榮子貴付東風。

【成氏長嫂寄侄原韻】

曾聞閩地有仙霞,不許閨人赴海涯。貧苦只因兒女累,饑寒凍餒向誰家!

【秋日哭王氏姑母靈座前】

日月光輝性格慈,柔腸欲斷永離思。窗下蘩勤教女;幾前閱史(頡剛按:“閱”疑當作“經”)自傳兒。錦帳乍空人寂寞;妝臺仍設魄遷移。西歸鶴駕誠遐逝,無限傷懷寄萬枝。

【丁丑年六月亢旱,京都大雪,因而有感】

六月飛霜雪為雨,怒惱穹蒼旱乾土。只因世人多鴟類,不重爺娘重兒女。

【七旬自嘆】

忠肝義膽在閨門,一生碌碌似浮囗。舊時女伴多為鬼,只有饑寒丐乞存。

【偶興】

志氣沖霄漢,常懷報國心。悶來尋知己,南窗一曲琴。

【言性】

剛烈丈夫性,忠義心自存。空懷治國志,不得定乾坤。

悲痛三首

力盡馬牛婢子身,蓬頭赤足敝衣人。三餐炊爨猶嫌懶,不念劬勞多苦辛。

一生辛苦無人曉,屢逢謗突何時了。愧我貧窮天地間,不如走獸與飛鳥。

遍體疼痛少人知,井臼親操淚暗垂。滿腹愁恨思往世,真心耿耿獨自悲。

【翁姑棄逝】

三十馀年幾變更,耳終朝不可聽。但得樹窠安寐室,滄浪之水濯吾纓。

【望雪】

四野茫無際,梨花風亂舞。飛來衣袂濕,穿窗更穿戶。

【風雨夜坐,忽憶舊日此時長婦楊氏夜送綿衣】

暮雨紛紛涕淚潸,朔風折骨敝衣寒。室中只有癡兒女,膝下空存伴夜闌。

【貧婦】

生成辛苦命,智拙更癡庸。伏蠟常炊爨,春秋衣敝同。

摩鍋兼洗鑊,曷汗并補縫。吾乃儒家子。不能爭雌雄。

【附文一篇】

【婦女奇談論】

孝婦者,乃魏邑楊氏諱源之長女也。生於乾隆壬辰九月二十一日子時。婦周歲,其母段氏即卒;父鞠育成人。繼母王氏亦賢。既長,約媒氏聘與長子永寧為妻。

婦性純孝,善侍其父。父患嘔血之疾,期年不愈。婦寢食俱廢,衣不解帶,藥必親嘗,不離左右。

因其祖葬,余其家,見婦舉止端莊,可謂竊窕淑女焉。余顧謂人曰:“子寧不肖,然有此婦可承吾家宗嗣矣,余志亦足矣!”時年乾隆辛亥,冬十一月二十一日即成婚禮。

婦既於歸,果能侍舅姑無異父母,小姑小叔如同胞姊妹也。取婦廿馀日,忽各分爨,婦即親操井臼,昏定而晨省,進膳奉姑。寧好頑狎邪逆,婦晝夜苦勸讀書而寧終不聽,反被穢言污觸;婦怏怏不樂。常痛其父,夜則淚透其枕,日則不能下咽。嗟乎,劉氏祚戶將衰,有此貞靜賢孝之婦安能存乎!

余之次女聰慧俊異出眾,余素愛之。授之以詩,過目不忘。女四五歲時,余有采薪之憂,女便撮土為香而祝。祝曰:“勿使我母病、我長孝母!”臘月廿七日忽發痘,即死於元旦矣。余悲傷不食,婦亦不食,相對而泣。余每出,婦必尾其後,歸必問與何人言,言之何事,惟恐在僻野處涕哭。又作斑衣頻戲以開姑之顏。

余有疾,婦扶持坐以待旦。寧有私畜,必藏以待姑至而發。婦勤紡績,寧惡之,遂不諧伉儷之歡;婦郁郁成疾。

是年夏月,婦食藜藿,未嘗見於齒。

秋九月初十日,生一女。十一月廿三日,婦即臥床褥矣。夜作亡女言:“吾乃母之次女七歲鬼魂也,臘月十九被次兄所害;在嫂之身日久矣。”人皆(下缺)

{艸收}田筆殘稿

顧頡剛案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春市| 兰考县| 祁阳县| 南郑县| 自治县| 连平县| 黄冈市| 承德县| 榕江县| 茶陵县| 监利县| 永康市| 睢宁县| 卓尼县| 万盛区| 马边| 富蕴县| 宾阳县| 二连浩特市| 海林市| 汉阴县| 额尔古纳市| 钟祥市| 稷山县| 镇赉县| 马边| 海林市| 巴马| 光山县| 疏附县| 霍林郭勒市| 三门峡市| 弥勒县| 宁海县| 南漳县| 平和县| 武平县| 江门市| 开远市| 高清|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