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7章 崔東壁先生佚文(9)

  • 考信錄
  • 崔述
  • 4998字
  • 2015-12-24 16:30:54

輕寒漠漠透窗紗,客夢驚殘未到家。細雨釀秋人不覺,滿庭飛盡石榴花。(此詩在訪李琪園詩後)

【游羊城山】

兩岸青山夾水長,半山一徑入蒼茫。偏憐眩目驚心處,滿岸黃花十里香。

層巒曲曲失西東,駭浪驚濤雪卷空。立馬羊城山半望,一川紅樹水聲中。

知非集桂窗樂府選

【水龍吟】(登華陰岳廟後閣望華山)

憑欄日極秦川,桃花零落春將暮。云橫煙斷,三峰如削,亭亭可數。玉箸懸空,青萍插漢,翠微深處。算登臨勝境,無如此閣,將秀色平分取。

回首故鄉不見,最傷心少年羈旅。客游倦矣,不堪更是斜風細雨!流水光陰,惱人天氣,愁腸萬縷。到何時許向青天,仰首問,驚人句?

【又】(菊影)

夢回月透窗紗,隱囊寒枕添秋意。迷離院落,晚風吹墮,冷香流砌。偷過疏籬,倦眠蒼蘚,夜闌人醉。問婆娑日下,橫斜水畔。誰堪共芳魂倚?

暗上珠簾不覺,立西風幾多憔悴。故園何處?惟同淚眼模糊相對。仔細新詩,參差認是,飄零滿地。憶秋容老圃重游,甚日踏,幽香碎?

【木蘭花慢】(京邸送客)

記燕山同客,風雨夜,幾經秋。正茅店孤燈,霜林落木,無限離愁。那堪故人還別,送飛鴻天際去悠悠。落日馬嘶衰草,殘星人渡寨流。

煙波遙隔晚囗稠,望遠怯凝眸。縱濕透征衫,把殘征袖,也則難留。今宵一杯清酒,且高歌暢飲共綢繆。後夜相思何處?凄風涼月空樓。

【百字令】

征鴻歸盡,問如何不喚燕山游子?夜雨蕭蕭茅店冷,人似黃花憔悴。夢里鄉關,心頭驛路,動是千馀里。西風不定,扁舟欲倩誰系?

惟有燈下《離騷》,窗前《周易》,常伴劉伶醉。痛飲狂歌人不識,都道少年情味。逐柳隨花,求田問舍,肯損平生氣!鯤鵬畢竟,一朝飛入囗際。

【滿江紅】

春惜誰來?人只管惜春不住。思量起,從前事事都教春誤。弱柳幾曾知雨困;嬌花自不嫌風妒。枉多情,寫盡斷腸詩,傷心句。

餐不得桐花乳;穿不得楊花絮。縱為春病也,春還無語。有恨幾杯田舍酒;無聊一首《閑居賦》。是莊周蝴蝶夢初回,蘧然悟。

【又】(初秋寄秦苞文)

臨水登山,送不盡蕭條秋氣。囗樹外故人何在?暮天無際,貧久望穿毛義檄;病多拭盡王章淚。最傷心一館似官難,窮如此。

飽不得千年史;賣不得千金字。甚經綸滿腹,文章滿笥?城下不逢韓信飯;人前莫乞周瑜米!到而今青眼望何人?唯吾子。

【蝶戀花】

雨氣蒼茫吞遠樹。小院輕寒,暗向疏簾度。夢斷故鄉無覓處,青山遮卻來時路。

滴盡珍珠山欲暮。斜倚闌干。誰會閑情緒?明日準將花細數,歸期還恐花難據。

【憶秦娥】

秋何處?梧桐院落冥雨。冥雨。一川衰草,四山紅樹。珠簾不卷西風暮,悲秋況是吟秋賦。吟秋賦,重陽過也,塞鴻無數?

【花非花】

花非花,是風絮。逐暖來,隨春去。舞逢繡幕更吹開,飛著游絲還絆住。

【又】

花非花,是輕雪。素自憐,寒偏發。滿庭玉芷蝶無蹤,幾樹梅英人不折。

【又】

花非花,是燈芷。結艷紅,凝輕紫。落時常使夢魂驚,開處先傅明日喜。

【又】

花非花,是花影。折去無,看來冷。亂鋪階砌不關殘,暗上簾櫳誰復省?

【水調歌頭】

多少不平事!撫劍沖冠。少年慷慨犭旬世,援手不辭艱。一日風塵失足,幾處交游下石,惟恐死灰燃。袖手看成敗,相較尚為賢。飛騰志,今老矣,復奚言!讓他英俊當路,拂袖入青山!辛苦蓬茅任我;打疊精神看汝,得意到何年。時勢一朝變,霜翮起秋天。

【金縷曲】(自彰德游蘇門,道經古跡頗多,漫題)

妓女年庚小。更無憑牙行斗秤,媒人道好。野老村中談國政;巫覡許教神保。尤可恨春闈試草。區出心肝成底事?便孩兒繃去何妨倒。圈與抹,任房考。

齊東野語從來巧。漫譏評,《離騷》屈子,《南華》莊老。太史文章千古重,舛謬依然不少。還未算全無分曉。最是而今談古跡,試推求人地皆荒渺。堪一笑,問囊棗!

附佚詩

【西安】(陶梁《畿輔詩傳》卷四十四,下同)

馬蹄行不息,迢遙度西都。囗氣乍離合;山光時有無。雪消秦嶺出;山落灞陵孤。惆悵春風里,經年怨客涂。

【卜居】

卜居煙火外,掃徑薛羅間。地僻柴為壁;庭幽雪作山。白囗心自靜;落日晝常閑。薄暮無他事,焚香待鶴歸。

二馀集

顧頡剛案語

予讀《東壁先生行略》,知成孺人著有《爨馀詩文》二卷,然《自訂目》則作《細君詩文稿》一卷,書名與卷數皆不同,而其兼有詩文則同。一九二八年居粵,得識李仲九先生(一非),大名人也,叩其有無東壁箸述不見於《遺書》者,仲九允為訪之。越一月而以《二馀集》見示,則即《爨馀詩》也,為之大喜。書凡二卷,《爨馀吟》為嫁後作,《繡馀吟》為在室時作。然觀《曉》一詩云:“遙憶天涯雙白,歸寧何日淚千重。”蓋適東壁後同出陜西之詩。則《繡馀吟》中固不盡在室之作。又《白燕》之題。《知非集》中亦有之,又與此同韻,疑東壁就婚州時夫婦倡和之作也。其書有詩無文,當非完帙。然即此殘存者觀之,什六七為傷離別,致慰藉之辭,其伉儷之敦篤蓋有大過人者。東壁處境雖至坎坷,猶得一編,終成其學,是必閨房敬愛之情足以調和其生活,而消釋其牢愁,乃有以致此。至其《贈君子》詩云:“近來學古益成癖,獨坐搔首常寂寂,喚之不應如木石。忽然絕叫起狂喜,數千馀言齊落紙。”寫形寫聲,使吾儕得於百載之下想見東壁先生治學時精力專注之容態,詎非一快事乎?《行略》謂孺人既卒,“先生為之傳,系於詩後”,今此本亦無之,蓋彼乃定本而此為孺人生存時所傳鈔者。安得他日發見其文,并得其傳,而重刊之!此本,仲九得自王守真先生,王先生又得自姚晉檠先生;一九三一年秋,姚先生又從范廉泉先生處假一與《針馀吟》合鈔之本見示,遂得一校。敬對於四君致無盡之感意!

──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二日,顧頡剛記

又案:此書既以大名兩鈔本合校,擇其善者從之,將發印矣,忽得袁洪銘先生自廣東東莞來書,謂有家藏《二馀集》鈔本,可寫寄。聞之狂喜,乞其手寫以貽。念此本不知如何流傳嶺外,或與大名本有多少同異,可資考核,頗涉懸猜。一九三二年五月中,郵至;拆視之,乃與大名單鈔本一律。如《九日贈良人》,“寂寥”亦誤作“寂寂”;《送三兄歸里》,“故國”亦誤作“故歸”,實不及合鈔本之善。故今仍依合鈔本寫定。然非袁先生之見示,亦無由知此單鈔本曾傳鈔而至於粵東也。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三日,頡剛再記

爨馀吟序

余從先大人宦關中,時年十有一矣,先孺人始教之識字,讀唐人詩數十首;先君公事之暇,時命與兄姊為偶語。暨年十四五,侍先君側,見人有以詩呈裁者則喜動顏色。輒不自揣,遂學弄韻,欲承一日之歡。然先孺人課女紅嚴,無暇讀書,亦未知講求聲律,是故所作多小兒語,亦有不成章者。

於歸後,家綦貧,無人代操井臼,諸勞苦瑣事無不身親,是(以)更無暇學詩。然舅姑喜讀書,因未盡棄舊業。舅多病,每呈詩至,則為一破顏失所苦。而小娘亦略知聲律,常唱和於針線刀尺間。顧所作多率意,過即棄之,所存無幾也。

其後數年,隨良人設帳於外,頗有暇時,而客中亦多感觸,故詩多異鄉之作。

近歲從良人宦於閩之羅源,署中少暇,因集舊稿為一帙,題曰《爨馀吟》。又閣中所作,未忍盡棄,另為一帙,題曰《繡馀吟》,附於其後,未忍忘初也。

夫女子以德為貴,詩非所宜;況余詩無所長,又何足為輕重。但心有所感,景有所觸,不能自己,聊以記事言情,非敢言詩也。

──大名崔氏婦成靜蘭自序。

二馀集爨馀吟〔大名成靜蘭著〕

【懷遠】

深閨兮寂寂,獨坐兮徨。登崇臺兮遠眺,見下來之牛羊。

春鳥兮雙飛,和鳴兮翱翔。懷遠人兮何及,步踟躕兮入房。

意蕭條兮就枕,夢君子之儀光。故衣兮誰補?見之兮心傷!

兮未言,復遠去兮他鄉。風颯颯兮透戶、月皎皎兮照梁。

夜漫漫兮不寐。淚凄凄兮沾裳!

【送君子入都】

悲兮生別離,況是新相知。從此似春蠶,日日添愁絲。

青簟夜不眠,殘燈心俱然。離情可與共,此別恨經年。

別離非不苦。所苦甚別離。螢窗須努力,春色莫教遲。

八口溝隍里。雙親望眼穿。敢將兒女淚,沾灑向君前!

【懷遠】

惆悵連宵風雨頻,征衣制就寄無因。

遙憐臥病長安客,誰解紼袍贈故人?

【水後九日呈姑】

野水猶環屋,荒城三兩家。又看歸白雁;不復對黃花。

爨罷吟新句;針馀奉晚茶。曾聞敬姜語,勞亦不須嗟。

【魏臺晚眺】

野水繞孤臺,月明曠遠目。緣堤綠樹斜,參差見茅屋。

雙棹何處來?漁歌斷復續。雨過暑全消;囗盡天新沐。

星月落水中,微風碎珠玉。只此可忘機,何須覓林麓!

【春日新居即事奉贈君子】

數家寥落不成煙,惆悵從君幾度遷。小院花多妨踏月,閑門客少好參禪。

夭桃墜露紅沾袖;弱柳牽風翠拂肩。只此堪為偕隱處,柴桑應不羨平泉!

【武安即事】

蓬門書迥野花香,自卷重簾對夕陽。山色入庭青似黛;泉聲過雨沸於湯。

塵中蹤跡憑誰識?廡下蕭條已共嘗。從此不須施絳帳,與君歸去伴滄浪。

【夜坐贈君子】

小院微涼夜,疏簾不上鉤。山風欺袖薄,溪月下庭幽。

廢學憐君病,常貧詎妾愁。鄉關何處是?醉後莫登樓。

【聞雁】

萬里來秋塞,關山夜度難。月中孤影落,天外數聲殘。

思婦停砧聽,征人和淚看。年年愁見汝,鄉思正無端。

【再送君子入都】

又向長安去,臨歧淚暗傾。敝衣羞把袂;瘦馬怯登程。

捧檄應須喜,懷書豈為名。杏林春正好,早慰依閭情。

【贈君子】

崔郎卓犖志不群,胸藏經濟人莫聞。

有時慷慨論時務,沛如黃河向東注。

近來學古益成癖,獨坐搔首常寂寂。

喚之不應如木石,忽然絕叫起狂喜。

數千馀言齊落紙,“五行”、“三正”細剖分。

創論驚天思入囗,直欲掃除千載惑。

豈效小兒弄筆墨,半生辛苦文幾篇。

才高可惜無人識,長安雖去每空還。

十年憔悴長途間;且同煮酒開心顏。

一嘲飛騰遂厥志,平盡人間不平事。

【霧樹】

雙扉破曉開,滿目飛霧雪。庭樹玉雕鎪;砌草珠攢結。

望遠不分明,迷離光皎潔。天地造化頃刻成,瑤草琪花不可名。

蓬萊瀛洲竟何處?恍疑身在玉京住。須臾霧盡白日見,滿庭無路花零亂。

【寄張夫人】

知己真難得,深閨何處求?別來將十載;離思欲千秋。

落落空回首;星星已上頭。何年重握手,灑淚話新愁?

【哭天佑】

四十始有子,嬌弱不離懷。三年不能行,一旦歸草萊。獨坐空庭雨,使我心如摧。柔腸千百折,點滴欲成灰。安能學佛老,清靜寂無為!

自爾歸山邱,使我常悲辛。舉箸思爾食;聞聲思爾呻;拂枕思爾睡;睹器思爾陳。推之不能去,輾轉淚沾巾。此身豈我有,上有垂老親。揮淚強出戶,安可不自珍!

【遙題陟庭叔《浮囗圖》】

誰為叔寫《浮囗圖》?伯仲題詠如聯珠。又見君子《浮囗詩》,移家欲住陌西山陲。豈為女子不解事,幾番開圖不我示?浮囗之圖雖未矚,浮囗之意亦已熟。但圖富貴等囗浮,未寫芝蘭如水流。嗟予四十苦無子,終日凄凄不能已!雖無富貴縈心曲,猶有憂愁來夢里。安能如叔萬事不關懷,流水浮囗任去來?

【雨後】

川原雨過客情酣,滌盡塵氛見遠嵐。落岸水聲喧似瀑;隔溪山色碧於藍。

濁醪藏得恰一斗;野菜挑來剛半籃。且喜晨餐猶可供,不須惆悵樂高談。

【夏日山村即事】

小院獨踟躕,下窺見幽壑。山鳥任去來;野花自開落。

睡覺北窗下,日高簾影疏。爨馀容我懶;閑課侍兒書。

棋聲出洞口;茗色浮碗面。長夏漫消除,小鬟問針線。

虛窗少人跡,心靜夢亦閑。鳥聲深樹里,細碎落庭間。

頭白未有子,寄居山之隅。辛苦教嬌妾;殷勤侍病夫。

洞里人初起,窗前日尚低。黃鶯未全懶,猶趁曉涼啼。

妝罷對明鏡,白發已盈頭。猶有少年心,問郎花開不?

貌丑羞臨鏡,才疏怕見人。只宜山谷里,嵐峰自為鄰。

【溪上】

雨晴天氣爽,約伴采青芹。細草香侵襪;微波綠漾裙。

泉聲如漱玉;峰勢似奇囗。共憩桐陰下,羅衣染汗芬。

【九日贈良人】

寂寥孤館逢重九,坐對黃花伴客寒。短蕭騷羞落帽;壯懷磨滅懶彈冠。

文經百煉終須達;家已三遷尚未安。豈必上林無樹借,知君性本愛山巒。

頻年南北復西東,悶里登臨眼暫空。兩岸蒼苔微雨後;半林紅葉夕陽中。

新來有恨惟澆酒;老去無家尚轉蓬。莫使繁霜侵客鬢,今朝且醉菊花叢。

【雨中有感】(時久客於外,夢熊新亡,歸家為應龍完親)

春陰漠漠雨絲絲,獨坐深閨愁鎖眉。客久歸家翻似客;悲多逢喜轉添悲。

夭桃堤外紅將綻;弱柳門前綠欲垂。對此不堪思往事,小窗強讀少陵詩。

【山村苦寂,門人杜讜言送菊至,喜成二律】

寂寥蓬戶秋將盡,悶里欣聞送菊來。乍見黃英開笑口;急呼小婢破莓苔。

香侵冷袖身親灌;影拂幽裙手自栽。從此東籬添逸韻,恰逢家釀熟新酷。

暫停刀尺飲疏籬,時覺寒香落酒卮。冷艷乍添新體態;幽芳不減舊豐姿。

能經歲月緣開晚;要耐風霜故放遲。怪得此花無俗骨,仙根原自少陵移。

【山行誤人小道】

(行次謂從者曰:“此山有虎。”險峻絕少人跡,意必有虎;今竟不然。及出山,聞土人言,旬日前虎食數人,方知幸免,亦信馀言非過也)

崢嶸插霄漢,誤入可如何?沖草緣山轉;懸車跨水過。

壑深囗氣重;林密虎蹤多。出險驚魂定,堪憐鬢欲皤。

【寄從子應龍】

艱難絕不數仙霞,別汝南來到海涯。覺後涕痕雙袖濕,夢魂畏險不歸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北| 桦甸市| 安丘市| 海晏县| 桐乡市| 郁南县| 兴城市| 宜兰市| 福州市| 彭水| 武陟县| 原平市| 巨野县| 涟源市| 延庆县| 大宁县| 丰宁| 阿鲁科尔沁旗| 蒲城县| 霸州市| 萍乡市| 雷波县| 巴林左旗| 苗栗市| 墨竹工卡县| 梨树县| 淮北市| 临汾市| 乡城县| 鹤峰县| 临漳县| 凤庆县| 清河县| 常德市| 蛟河市| 遂宁市| 彭水| 中江县| 连山| 肇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