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蘆浦筆記
  • 劉昌詩
  • 2965字
  • 2015-12-23 14:52:05

洪范七稽疑脫字

“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讀者皆以“占用二”作一句。《史記宋世家》載箕子之對謂:“卜五,占之用,二衍忒。”鄭玄注曰:“卜五,占之用,謂雨、霽、圜、霧、克也。二衍忒,謂貞、悔也。兆卜之名七,龜用五,易用二。”然則卜五,占者用之,衍忒則非占也。《尚書》省去之字,合以“占用”為一句,“二衍忒”為一句,則義理明矣。

馮婦

《孟子》: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云云,其為士者笑之。注:為善士者,以善搏虎有勇名,故進以為士,之于野外。至今讀者以“卒為善士”為一句,“則之野”為一句。以余味其言,則恐合以“卒為善”為一句,“士則之”為一句,“野有眾逐虎”為一句。蓋以其有搏虎之勇,而卒能為善,故士以為則。及其不知止,則士以為笑。“野有眾逐虎”句,意亦健,何必謂之野外而后云攘臂也。

約法三章

約法三章,自班氏作《刑法志》,謂“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至今以為省約之約,皆作一句讀。予觀《紀》所書云:“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若以“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八字作一句,恐不成文理。合于“約”字句斷,則先與諸侯約,今與父老約,不惟上下貫穿,而“法三章耳”方成句語。

有味其言

今人用推轂事,必連“有味其言”作一句。予觀《史記鄭當時傳》載:“其推轂士及官屬丞史,誠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為賢于己。”究其文意,“有味”合句斷。蓋謂推轂者誠有味,而其言之者,常引以為賢于己。《漢書》節去“之”字,小顏從“也”宇一注,皆誤爾。不然,上下文全不相貫。

廉遠地

比見書坊時文賦,有以《上廉遠地則堂高》命題者,竊疑焉。賈誼《政事疏》:“人主之尊如堂,群臣如陛,眾庶如地。故陛九級,上廉遠地則堂高,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師古曰:“級,等也。廉,側隅也。”恐合以“陛九級上”句斷,廉隅去地遠則堂自高耳。

餳字出處

《嫩真子錄》載,餳字出于《六經》及《楚詞》,而獨引《周禮》小師掌教簫,注云:“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飴餳者所吹。”《招魂》曰:“柜婁蜜餌,有饣長饣皇些。”注云:饣長饣皇,餳也。”蓋戰國時以餳為饣長饣皇,后漢亦謂之餳耳。今考《毛詩有瞽》,“簫管備舉”注亦有之。豈馮大年偶忘此一處邪?

寧馨

《能改齋漫錄》載,山濤叱王衍為寧馨兒。王太后怒廢帝,謂“那得生寧馨兒”。一說以為非兒馨香者。觀其語意似不然。予讀《世說》,見晉人言多帶馨字。如王丞相云,見謝仁祖恒令人得上與何次道語,惟舉手指地曰:“正自爾馨。”又殷中軍至劉尹所清言,殷理小屈,游辭不已,劉亦不答。殷去后乃云:“田舍兒強學人作爾馨語!”又桓溫詣劉尹,臥不起。溫彎彈彈劉枕,丸迸碎床褥間。劉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寧可斗戰求勝!”又王司州乘雪往王螭,許持其臂,螭撥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強來捉人臂。”觀此,則只如今人說恁地。

三郎

《漫錄事始門》載唐明皇為三郎凡五事。一、劉朝霞獻《溫泉賦》云:“遮莫你古時千帝,豈知我今日三郎。”二、開元十一年置圣壽樂,令諸女歌舞宜春院。上親加策勵曰:“好好作,莫辱三郎。”三、明皇過華陰,見岳神,迎謁老巫何馬婆云:“三郎在道上。”四、牛僧孺《周秦行紀》指明皇為三郎。五、《通鑒》每宰相奏事,睿宗輒問:“與三郎議否?”而不知尚有一處:開元中有獻俳文于明皇曰:“說甚三皇五帝,不如來告三郎。既是千年一遇,且莫五角六張。”

重五日生

《風俗通》云: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故田文生,而嬰告其母勿舉,且曰:“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余考《南史》,王鎮惡以是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繼疏宗。其祖猛曰:“孟嘗君以惡日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故名鎮惡。又《北史》齊南陽王綽五月五日生,腦不壞,死四百余日,顏色如生。唐崔信明生時,五月五日日方中,有異雀鳴集庭樹。觀此四事,俗說可無疑矣。

射寢石

劉向《新序》載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射之,滅金飲羽,視而知其石也。復射之,矢摧無跡。《漢書》: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矢,視之,石也。他日射之,終不能入。《世說》又云,李萬歲獵沙柵,以石為伏兔,射之,鏃入寸余。三事如一,而其中也,要皆出于疑心。故予嘗謂疑心一生,則屋上之弓皆為蛇;懼心一生,則山上之草皆為兵。《漫錄》載前二事在《類對》,何不及李萬歲,豈偶忘之邪?

從理入口

《漢書》載:許負相周亞夫,從理入口,此餓死法也,竟以不食五日而死。余觀《南史》,庾餓死,褚蘿善終,乃大相反。蓋家富于財,食必列鼎,又狀貌豐美,人謂必為方伯。及魏克江陵,卒以餓死。而褚蘿面尖危,從理入口,竟保衣食而終。然則相法亦有時不驗。

泥軾

自《白氏六帖》、《職林》、《職官分紀》、《職源》,歷三百余年。凡編類之書,皆以泥軾為通判事,士大夫用之,亦不知其非。今考《前漢黃霸傳》:別為車緹油屏泥于軾前,以彰有德。其文意蓋謂用緹油于車軾之前,以屏蔽泥污耳。劉盆子乘鮮車大馬,赤屏泥。又如王武子好馬,正旦則柳葉金障泥,及所謂錦障泥,皆此義也。

屏星

后漢孔恂為別駕,車前舊有屏星,刺史欲去之。恂曰:“徹去屏星,毀國舊儀。”釋者無注,人不知為何物。考二字皆從竹。《唐韻》謂別駕車藩。《韻略》:{囗屏},必郢切。{囗星},先青切。俱云蔽當。胡文恭公《送通判詩》,用屏星韻,以屏字作上聲讀,斯可見矣。

阿字

古人稱呼每帶阿字,以至小名小字見于史傳者多有之。《漢高祖紀》武負注:“俗呼老大每為阿負。”魯肅拍呂蒙背曰:“非復吳下阿蒙。”曹操小名阿瞞,唐明皇小名亦云阿瞞。鐘士季目王安豐謂:“阿戎了了解人意。”阮籍謂王渾:“共卿語,不如與阿戎談。”此謂渾子戎。又杜詩“守歲阿戎家”,注謂杜位小字也。阿奴有五。劉尹撫王長史背曰:“阿奴比丞相,但有者長。”阿奴蓋囗小字也。《語林》曰:“劉真長與丞相不相得,每曰:‘阿奴比丞相條達清長矣!’”齊武帝臨崩,執廢帝手曰:“阿奴若憶翁,好作梓宮。”又周謨、周仲智皆小字阿奴。梁武帝謂臨川王曰:“阿六,汝生活大可方。”王右軍問許玄度:“卿自言何如安石?”許未答。王曰:“安石故相與雄,阿萬當裂眼爭邪!”右軍道:“東陽我家阿林,”謂臨之也,仕至東陽太守。王子敬為阿敬,王平子為阿平,庾會小字阿恭,王詢小字阿菰。王恭曰“與阿大語”,謂王忱也。殷浩為阿源,王胡之小字阿齡,王蘊小字阿興,王敦小字阿黑,王丞相小字阿龍,郄恢小字阿乞,王恬小字阿螭,殷愷小字阿巢,許詢小字阿訥,王處小字阿智,高崧小字阿酃,劉叔秀為阿秀。何偃遙呼顏延之為顏公,延之曰:“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又唐王后以愛弛,因泣曰:“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斗面為生日湯餅耶!”吐谷渾王名阿豺,以至阿香推雷車,亦有所謂阿買、阿舒、阿宣,要未能盡舉。今人稱父母兄弟尚爾,嗣有得,當續之。

阿堵

晉人稱阿堵者有三。殷中軍見佛經云:“理亦應阿堵上。”王夷甫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閃行,呼曰:“舉卻阿堵物!”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止在阿堵中。”

生活

人言“做生活”,有三出處。祖瑩云:“文章須自出機杼,何能共人同生活。”人問江兄弟群從,王長史曰:“諸江皆復足自生活。”梁武帝謂臨川王宏曰:“汝生活大可方。”今言作詩,亦云冷淡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察雅县| 新蔡县| 合作市| 息烽县| 监利县| 伊吾县| 南郑县| 克山县| 广丰县| 吴旗县| 唐海县| 莲花县| 武隆县| 子长县| 页游| 桐乡市| 开封市| 潜江市| 京山县| 衡南县| 临清市| 唐河县| 宁德市| 文成县| 滦平县| 南平市| 徐汇区| 翼城县| 北川| 大竹县| 五常市| 仁布县| 乐至县| 阜新市| 小金县| 井陉县| 西和县| 汨罗市| 二手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