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7章 發(fā)背

  • 丁甘仁醫(yī)案
  • 丁甘仁
  • 2360字
  • 2015-12-23 14:19:37

宋左 中發(fā)背腐潰,得膿不多,大似覆碗,肉堅(jiān)腫,瘡頂深陷,臨晚寒熱不壯,納谷減少,舌苔薄膩,脈象虛弦。背脊屬督脈所主,脊旁為太陽之經(jīng),督陽已衰,太陽主寒水之化,痰濕蘊(yùn)結(jié),營血凝塞,此陰疽也,勢勿輕視。急擬助督陽以托毒,和營衛(wèi)而化濕,冀其瘡頂高起,膿毒外泄,始能入于坦途。

生黃 (五錢) 朱茯神(三錢) 陳廣皮(一錢) 鹿角膠(一錢五分) 紫丹參(三錢) 仙半夏(二錢) 大貝母(三錢) 生草節(jié)(五分) 全當(dāng)歸(三錢) 紅棗(四枚) 生熟谷芽(各三錢)洗方全當(dāng)歸(二錢) 生草節(jié)(六分) 獨(dú)活(二錢) 大川芎(二錢) 石菖蒲(二錢) 鮮豬腳爪(劈碎,一枚)煎湯洗之。

外用九黃丹,海浮散,陽和膏。

二診 中發(fā)背腐潰,得膿不多,大如覆碗,瘡頂不起,四圍腫硬色紫,納后減少,舌苔薄膩,脈象濡滑。少陰陰陽本虧,痰濕蘊(yùn)結(jié)太陽之絡(luò),營衛(wèi)凝塞,肉腐為膿。前投助陽托毒和營化濕之劑,尚覺合度,仍守原意出入。

生黃 (六錢) 朱茯神(三錢) 陳廣皮(一錢) 春砂殼(八分) 生草節(jié)(四分) 紫丹參(三錢)炙遠(yuǎn)志肉(一錢) 全當(dāng)歸(三錢) 生熟谷芽(各三錢) 鹿角膠(三錢) 仙半夏(三錢) 大貝母(三錢)紅棗(四枚)三診 中發(fā)背腐潰,腐肉漸脫,膿漸多,四圍腫硬略減,舌苔薄膩,脈象虛弦而滑。少陰陰陽本虧,痰濕凝結(jié)太陽之絡(luò),營衛(wèi)循序失常,仍擬助陽益氣,化濕托毒,冀其正氣充足,則膿自易外泄。

生黃 (六錢) 朱茯神(三錢) 全當(dāng)歸(三錢) 生草節(jié)(四分) 紫丹參(二錢) 陳廣皮(一錢)春砂殼(八分) 炙遠(yuǎn)志肉(一錢) 炒赤芍(一錢五分) 仙半夏(二錢) 紅棗(四枚) 鹿角霜(二錢)大貝母(三錢) 生熟谷芽(各三錢)外用九黃丹,呼膿丹,海浮散,陽和膏。

四診 中發(fā)背腐肉漸脫,膿亦多,根腳腫硬亦收,苔薄膩,脈虛滑。少陰陰陽兩虧,痰濕稽留太陽之絡(luò),營衛(wèi)循序失常。飲食喜甜,中虛故也。再擬助陽益氣,化濕托毒,佐入和胃之品。

生黃 (六錢) 云茯苓(三錢) 全當(dāng)歸(三錢) 光杏仁(三錢)紫丹參(二錢) 炙遠(yuǎn)志肉(一錢) 陳廣皮(一錢) 紅棗(五枚) 生草節(jié)(四分) 仙半夏(三錢)春砂殼(八分) 鹿角霜(二錢) 川象貝(各二錢) 生熟谷芽(各三錢)五診 中發(fā)背腐肉漸脫,得膿亦多,根腳腫硬亦松,惟胃納不旺,脈象左虛弦右濡滑。少陰陰陽兩虧,蘊(yùn)毒痰濕,稽留太陽之絡(luò),脾胃運(yùn)化失其常度。再擬益氣托毒和胃化濕。

生黃 (四錢) 全當(dāng)歸(二錢) 仙半夏(三錢) 鹿角霜(四錢) 紅棗(五枚) 紫丹參(二錢)云茯苓(三錢) 陳廣皮(一錢) 炙款冬(一錢五分) 生姜(一片) 生草節(jié)(四分) 炙遠(yuǎn)志肉一錢) 春砂仁(一錢) 生熟谷芽(各三錢)六診 中發(fā)背腐肉已去其半,得膿亦多,根腳腫硬亦松,胃納不旺,脈象左虛弦右濡滑。少陰陰陽兩虧,蘊(yùn)毒痰濕留戀,一時(shí)未易清沏。再擬益氣托毒,和胃化痰。

生黃 (四錢) 生草節(jié)(四分) 仙半夏(一錢五分) 紫丹參(二錢) 抱茯神(三錢) 陳廣皮(一錢) 全當(dāng)歸(二錢) 鹿角霜(三錢) 生熟谷芽(各三錢) 杜赤豆(五錢) 紅棗(五枚)洗藥方全當(dāng)歸(三錢) 生草節(jié)(三錢) 石菖蒲(一錢五分) 豬腳爪(劈碎,一枚) 紫丹參(三錢) 生赤芍(三錢) 蜂房窠(二錢)煎湯洗之。

外用,紅肉:上補(bǔ)天丹、海浮散。腐肉:上桃花散、九黃丹。外貼陽和膏。

七診 中發(fā)背腐肉已去其半,得膿亦多,四圍根腳漸平,納谷不旺,臨晚足跗浮腫,牙齦虛浮,脈象左濡弦右濡滑。氣血兩虧,脾胃不健,余毒蘊(yùn)濕未楚,再擬益氣托毒,崇土化濕。

生黃 (四錢) 抱茯神(三錢) 全當(dāng)歸(二錢) 紫丹參(二錢) 陳廣皮(一錢) 冬瓜皮(三錢)生白術(shù)(一錢五分) 生草節(jié)(四分) 焦谷芽(三錢) 紅棗(五枚)外用海浮散、九黃丹、補(bǔ)天丹、九仙丹,陽和膏。

八診 中發(fā)背腐肉十去七八,四圍根腳,亦覺漸收,牙齦虛浮,臨晚足跗微腫,脈象左虛弦不柔,右濡滑。氣血兩虧,浮火易升,脾弱清氣下陷,余毒留戀。再擬益氣托毒,崇土化濕。

生黃 (四錢) 抱茯神(三錢) 淮山藥(三錢) 冬瓜皮(三錢) 紫丹參(三錢) 全當(dāng)歸(三錢)生白芍(一錢) 紅棗(五枚) 生草節(jié)(四分) 陳皮(一錢) 生熟谷芽(各三錢)外用海浮散、桃花散、九黃丹、補(bǔ)天丹,陽和膏。

九診 中發(fā)背腐肉已去七八,根腳亦平,膿水亦少,惟納谷不香,牙齦虛腫,面部虛浮,脈左虛弦右濡滑。氣血兩虧,津少上承,脾胃不健,運(yùn)化失常。再擬益氣托毒,理脾和胃。

生黃 (四錢) 云茯苓(三錢) 大貝母(三錢) 冬瓜子(三錢) 紫丹參(二錢) 陳廣皮(一錢)佩蘭梗(一錢五分) 紅棗(四枚) 全當(dāng)歸(二錢) 生草節(jié)(四分) 生熟谷芽(各三錢)外用桃花散、九黃丹、補(bǔ)天丹,陽和膏。

十診 中發(fā)背腐肉已除,新肉已生,納谷衰少,口舌糜點(diǎn),牙齦腫痛,妨于咽納,便溏似痢,苔膩布,脈象左虛弦右濡滑。此乃氣陰兩虧,無根之火,易于上升,脾胃不運(yùn),濕濁留戀,人以胃氣為本。再擬和胃運(yùn)脾,宣化濕濁。

炒淮藥(三錢) 炒扁豆衣(三錢) 佩蘭梗(一錢五分) 藏青果(一錢) 云茯苓(三錢) 新會皮(一錢五分) 谷麥芽(各三錢) 干荷葉(一角) 野薔薇花露(二兩) 香稻葉露(二兩,二味后入)龍腦薄荷一支,剪碎泡湯,洗口舌糜腐處,再用珠黃散搽之。

十一診 中發(fā)背腐肉已去七八,新肉已生,便溏似痢亦止,惟口舌糜點(diǎn)碎痛,牙齦虛浮,妨于咽飲,納谷減少,苔薄膩,左脈弦象略緩,右部濡滑。此氣陰兩虧,虛火挾濕濁上浮,脾胃運(yùn)化無權(quán)。人以胃氣為本,再擬和胃清宣。

炒淮藥(三錢) 川象貝(各二錢) 通草(八分) 佩蘭梗(一錢五分) 云茯苓(三錢) 陳廣皮(一錢)炒谷麥芽(各三錢) 香稻葉露(三兩) 薔薇花露(三兩,二味后入)十二診 中發(fā)背腐肉雖去七八,新肉生長遲遲。皆由正氣虧虛,不能生長肌肉,口舌糜腐碎痛,牙齦腐爛,妨于咽飲,谷食衰少,苔粉膩,虛火挾濕濁上浮,脾胃生氣無權(quán),還慮正虛不支,致生變遷。再擬和胃清化。

真蘆薈(八分) 甘中黃(五分) 赤茯苓(三錢) 京玄參(一錢五分) 胡黃連(五分) 活貫眾(三錢)川象貝(各二錢) 通草(八分) 生熟谷芽(各三錢) 薔薇花露(三兩) 香稻葉露(三兩,二味后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阳| 介休市| 射洪县| 晴隆县| 佛山市| 景德镇市| 从化市| 栖霞市| 孙吴县| 噶尔县| 虞城县| 逊克县| 神农架林区| 墨脱县| 长顺县| 河池市| 萝北县| 屯门区| 农安县| 葵青区| 长子县| 彩票| 湾仔区| 锡林郭勒盟| 广西| 玛纳斯县| 温州市| 岗巴县| 济南市| 青海省| 宜良县| 彰武县| 新宁县| 双城市| 高平市| 博兴县| 平江县| 秭归县| 新乡县| 丹江口市|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