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敘畫之源流

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發(fā)於天然,非由述作。古圣先王受命應(yīng)箓,則有龜字效靈、龍圖呈寶。自巢燧以來,皆有此瑞,跡映乎瑤牒,事傳乎金冊。庖犧氏發(fā)於榮河中,典籍、圖畫萌矣;軒轅氏得於溫洛中,史皇、蒼頡狀焉??忻⒔牵轮鬓o章;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chuàng)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圣人之意也。按字學(xué)之部,其體有六:一古文,二奇字,三篆書,四佐書,五繆篆,六鳥書。在幡信上書端象鳥頭者,則畫之流也。(漢末大司空甄豐校字,體有六書。古文,即孔子壁中書。奇字,即古文之異者。篆書,即小篆也。佐書,秦隸書也??娮?,所以摹印璽也。鳥書,即幡信上作蟲鳥形狀也)顏光祿云:“圖載之意有三:一曰圖理,卦象是也;二曰圖識,字學(xué)是也;三曰圖形,繪畫是也?!庇种軐m教國子以六書,其三曰象形,則畫之意也。是故知書畫異名而同體也。(周禮保章氏掌六書:指事、諧聲、象形、會意、轉(zhuǎn)注、假借。皆蒼頓之遺法也)洎乎有虞作繪畫明焉,既就彰施,仍深比象,于是禮樂大闡,教化由興,故能揖讓而天下治,煥乎而詞章備?!稄V雅》云:“畫,類也。”《爾雅》云:“畫,形也?!薄墩f文》云:“畫,畛也。象田畛畔所以畫也?!薄夺屆吩疲骸爱?,掛也。以彩色掛物象也?!惫识︽R刻,則識魑魅,而知神奸;旂章明,則昭軌度,而備國制。清廟肅而樽彝陳,廣輪度而強理辨。以忠以孝,盡在于云臺;有烈有勛,皆登于麟閣。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敗,以傳既往之蹤。記傳,所以敘其事,不能載其容;賦頌,有以詠其美,不能備其象。圖畫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陸士衡云:“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yè)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此之謂也,善哉。曹植有言曰:“觀畫者,見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見三季異主,莫不悲惋;見篡臣賊嗣,莫不切具;見高節(jié)妙士,莫不忘食;見忠臣死難,莫不抗節(jié);見放臣逐子,莫不嘆息;見淫夫妒婦,莫不側(cè)目;見令妃順后,莫不嘉貴。是知存乎鑒戒者,圖畫也。昔夏之衰也,桀為暴亂,太史終抱畫以奔商;殷之亡也,紂為淫虐,內(nèi)史摯載圖而歸周。燕丹請獻,秦皇不疑;蕭何先收,沛公乃王。圖畫者,有國之鴻寶,理亂之紀綱。是以漢明宮殿,贊茲粉繪之功;蜀郡學(xué)堂,義存勸戒之道。馬后女子,尚愿戴君于唐堯;石勒羯胡,猶觀自古之忠孝。豈同博奕用心,自是名教樂事?!庇鄧L恨王充之不知言,云:“人觀圖畫上所畫,古人也。觀畫古人,如視死人,見其面而不若觀其言行。古賢之道,竹帛之所載燦然矣,豈徒墻壁之畫哉?”余以此等之論輿夫大笑,其道詬病,其儒以食,與耳討牛鼓簧又何異哉?

○敘畫之興廢

圖畫之妙,爰自秦漢,可得而記。降于魏晉,代不乏賢。洎乎南北,哲匠間出。曹、衛(wèi)、顧、陸,擅重價于前;董、展、孫、楊,垂妙跡于后。張、鄭兩家,高步于隋室;大安兄弟,首冠于皇朝。此蓋尤所烜赫也。世俗知尚者,其馀英妙,今亦殫論。漢武創(chuàng)置秘閣,以聚圖書;漢明雅好丹青,別開畫室。又創(chuàng)立鴻都學(xué),以積奇藝,天下之藝云集。及董卓之亂,山陽西遷,圖畫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馀乘。遇雨道艱,半皆遺棄。魏晉之代固多藏蓄,胡寇入洛,一時焚燒。宋、齊、梁、陳之君,雅有好尚。晉遭劉曜,多所毀散。重以桓玄,性貪好奇,天下法書名畫,必使歸已。及玄篡逆,晉府真跡,玄盡得之。何法盛《晉中興書》云:“劉牢之遣子敬宣詣玄請降。玄大喜,陳書畫共觀之。玄敗,宋高祖先使臧喜入宮載焉?!蹦淆R高帝科其尤精者,錄古來名筆,不以遠近為次,但以優(yōu)劣為差。自陸探微至范惟賢,四十二人為四十二等、二十七秩、三百四十八卷。聽政之馀,旦夕披玩。梁武帝尤加寶異,仍更搜葺。元帝雅有才藝,自善丹青。古之珍奇,充牣內(nèi)府。侯景之亂,太子綱數(shù)夢秦皇更欲焚天下書。既而內(nèi)府圖畫數(shù)百函,果為景所焚也。及景之平,所有畫皆載入江陵,為西魏將于謹所陷。元帝將降,乃聚名畫、法書及典籍二十四萬卷,遣后閤人高善寶焚之。帝欲投火俱焚,宮嬪牽衣得免。吳越寶劍并將斫柱令折,乃嘆曰:“蕭世誠遂至于此,儒雅之道今夜窮矣?!庇谥?shù)扔陟袪a之中,收其書畫四千馀軸,歸于長安。故顏之推《觀我生賦》云:“人民百萬而囚虜,書史千兩而煙揚,史籍已來,未之有也!溥天之下,斯文盡喪?!标愄旒沃?,陳主肆意搜求,所得不少。及隋平陳,命元師記室參軍裴矩、高頻收之,得八百余卷。隋帝于東京觀文殿后起二臺,東曰“妙楷臺”,藏自古法書;西曰“寶跡臺”,收自古名畫。煬帝東幸揚州,盡將隨駕;中道船覆,太半淪棄。煬帝崩,并歸宇文化及。至聊城,為竇建德所取。留東都者,為王世充所取。圣唐武德五年,克平僣逆,擒二偽主,兩都秘藏之跡、維楊扈從之珍,歸我國家焉。乃命司農(nóng)少卿宋遵貴載之,以船沂河西上,將致京師,行經(jīng)砥柱,忽遭漂沒,所存十亡一二(國初內(nèi)庫只有三百卷,并隋朝以前相承御府所寶)。太宗皇帝特所耽玩,更于人間購求。天后朝張易之奏召天下畫工,修內(nèi)庫圖畫。因使工人各推所長,銳意模寫,仍舊裝楷,一毫不差。其真者多歸易之。易之誅后,為薛少保稷所得。薛沒后,為岐王范所得(玄宗弟,謚惠文太子)。王初不陳奏,后懼乃焚之。時薛少保與岐王范、石泉公王方慶家所蓄圖畫,皆歸于天府。祿山之亂,耗散頗多。肅宗不甚保持,頒之貴戚。貴戚不好,鬻于不肖之手。物有所歸,聚于好事之家。及德宗艱難之后,有經(jīng)散失,甚可痛也。自古兵火亟焚,江波屢斗,年代寢遠,失墜居多。儻時君之不尚,則闕其搜訪;非至人之賞玩,則未辯妍蚩。所以駿骨不來,死鼠為璞,嗟乎!今之人,眾藝鮮至,此道尤衰。未曾誤點為蠅,惟見亡成類狗。彥遠家代好尚,高祖河?xùn)|公、曾祖魏國公相繼鳩集名跡。先是魏國公與司徒?jīng)f公(李勉)并佐霍國公關(guān)內(nèi)三軍幕府(王思禮),霍公平定兩京,魏公之策也。魏公與沠公因其同寮,遂成久要,并列藩閫,齊居臺衡,雅會襟靈,琴書相得。沠公博古多藝,窮精蓄奇,魏晉名蹤,盈于篋笥。許詢、逸少經(jīng)年共賞山泉,謝傅、戴逵終日惟論琴畫。(沠公任南海日,于羅浮山得片石。沠公子兵部員外郎約有于潤州海門山得雙峰石,并為好事所寶,悉見傳授。又沠公手斫雅琴,尤佳者曰“向泉”、曰:“韻磬?!睕f公在滑州,魏公在西川,金玉之音,山川亡間。畫緘瑤匣,以表嘉貺。西川幕客司空曙賦曰:“白雪高吟際,青宵遠望中。誰言路遐曠,宮徵暗相通。”時沠公并寄重寶,琴解及琴薦成在焉。)大父高平公與愛弟主客員外郎(彥遠叔祖,名諗)及沠公愛子纘(祠部郎中)、纘弟約(兵部員外郎,字存博),更敘通舊,遂契忘言。遠同莊惠之交,近得荀陳之會。大父請纘為判官,約與主客皆高謝榮宦,琴尊自樂,終日陶然,士流企望莫及也。由是萬卷之書盡歸王粲,一廚之畫惟寄桓玄。李兵部又于江南得蕭子云壁書飛白蕭字,匣之以歸洛陽,授余叔祖,致之修善里,構(gòu)一亭,號曰“蕭齋”。(王涯相倚權(quán)勢,負之而趨,太和末為亂兵所壞。其蕭字本末具余所撰《法書要錄》中)元和十三年,高平公鎮(zhèn)太原,不能承奉中貴,為監(jiān)軍使內(nèi)官魏弘簡所忌,無以指其瑕,且驟言于憲宗曰:“張氏富有書畫?!彼旖靛泛?,索其所珍?;恬敳桓揖}藏,科簡登時進獻,乃以鐘、張、衛(wèi)、索真跡各一卷,二王真跡各五卷,魏、晉、宋、齊、梁、陳、隋雜跡各一卷,顧、陸、張、鄭、田、楊、董、展洎國朝名手畫合三十卷,表上曰:“伏以前代帝王,多求遺逸,朝觀夕覽,取鑒于斯。陸下睿圣欽明,凝情好古。聽政之暇,將以怡神。前件書畫,歷代共寶,是稱珍絕。其陸探微、蕭史圖妙冠一時,名居上品。所希睿鑒,別賜省覽?!庇謩e進《玄宗馬射真圖》(永五府同馬,陳閎畫),表曰:“玄宗天縱神武,藝冠前王。凡所游畋,必存繪事。豈止云夢殪兕,楚人美旌蓋之雄;潯陽射蛟,漢史稱舳艫之盛。前件圖,臣瞻奉先靈,素所寶惜。陛下傍求珍跡,以備石渠。祖宗之美,敢不獻呈?!保ㄕ茣洷O(jiān)察御史李德裕制詞)手詔答曰:“卿慶傳臺鉉,業(yè)嗣弓裘,雄詞冠于一時,奧學(xué)窮乎千古。圖書兼蓄,精博兩全。別進《玄宗馬射真圖》,恭獲披捧,瞻拜感咽,圣靈如臨。其鐘、張等書,顧、陸等畫,古今共寶,有國所珍。朕以視朝之余,得以寓目,因知丹青之妙,有合造化之功。欲觀象以省躬,豈好奇而玩物。況煩章奏,嘉嘆良深?!逼鋾嫴⑹杖雰?nèi)庫,世不復(fù)見。其余者,長慶初大父為內(nèi)貴魏弘簡門人宰相元禎所擠,出鎮(zhèn)幽州,遇朱克融之亂,皆失墜矣。非戎虜所愛,及事定,頗有好事購得之彥遠。時未齔歲,恨不見家內(nèi)所寶,其進奉之外,失墜之馀,存者才二三軸而巳。雖有豪勢,莫能求旃。嗟爾后來,尤須靳固。宜抱漆書而興嘆,莫將榧柿以藩身,聊因暇日,編為此記,且撮諸評品,用明乎所業(yè),亦深于史傳,以廣其所知(后漢孫暢之有《述畫記》,梁武帝、陳姚最、謝赫、隋沙門彥琮、唐御史大夫李嗣真、秘書正宗劉整、著作郎顧況并兼有《畫評》,中書舍人裴孝源有《畫錄》,竇蒙有《畫拾遺錄》,率皆淺薄漏略,不越數(shù)紙。僧琮之評最為謬誤,傳寫又復(fù)脫錯,殊不足看也)如宋朝謝希逸、陳朝顧野王之流,當(dāng)時能畫,評品不載,詳之近古,遺脫至多。蓋是世上未見其蹤,又述作之人,不廣求耳?嗚呼,自古忠孝義烈、湮沒不稱者,曷勝記哉,況書畫耶?圣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藝者駢羅,耳目相接。開元、天寶,其人最多。何必六法俱全(六法解在下篇),但取一技可采(謂或人物、或屋木、或山水、或鞍馬、或鬼神、或花鳥,各有所長)。自史皇至今大唐會昌元年,凡三百七十馀人,編次無差,銓量頗定。此外旁求錯綜,心目所鑒,言之無隱。將來者有能撰述,其或繼之。時大中元年,歲在丁卯。

○敘歷代能畫人名(自軒轅至唐會昌,凡三百七十一人)

軒轅時一人

史皇

周一人

封膜

齊一人

敬君

秦一人

烈裔

前漢六人

毛延壽、陳敞、劉白、龔寬、陽望、樊育。

后漢六人

趙岐、劉褒、蔡邕、張衡、劉旦、楊魯。

魏四人

曹髦、楊修、桓范、徐邈。

吳二人

曹不興、吳王趙夫人。

蜀二人

諸葛亮、亮子瞻。

晉二十三人

明帝、荀勖、張墨、衛(wèi)協(xié)、王弇、王羲之(子獻之)、康昕、顧愷之、

史道碩、謝稚、夏侯瞻、嵇康、溫嶠、謝巖、曹龍、丁遠、楊惠、

江思遠、王濛、戴逵(逵子教勃、弟頤)

宋二十八人

陸探微(探微子綏、綏弟弘肅)、顧寶光、宗炳、王微、謝莊、

袁倩(倩子質(zhì))、史敬文、史藝、劉斌、尹長生、顧駿之、康允之、

顧景秀、吳暕、張則、劉胤祖(弟紹祖、子璞)、蔡斌、濮萬年

(弟道興)、史粲、朱僧辯、褚靈石、范惟賢

南齊二十八人

宗測、劉系宗、姚曇度(子釋惠覺)、蘧道愍(甥沙門僧珍)、

章繼伯、范懷珍、鐘宗之、王奴、王殿、戴蜀、陳公恩、陶景真、

張季和、沈標(biāo)、謝赫、沈粲、丁光、周曇斫、謝惠連、謝約、虞堅、

丁寬、劉瑱、毛惠遠(弟惠秀、子棱)

梁二十人

元帝(子方等)、蕭太連、蕭賁、陸杲、陶弘景、張僧繇(子善果、

善果,弟儒童)、袁昂、焦寶愿、稽寶鈞、聶松、解倩、陸整、江僧寶、

僧威公、僧古、底俱、僧摩羅菩提、僧迦佛佗

陳一人

顧野王

后魏九人

蔣少游、郭善明、侯文和、柳儉、閔文和、郭道興、楊乞德、王由、祖班

北齊十人

高孝珩、蕭放、楊子華、田僧亮、劉殺鬼、曹仲達、殷英童、

高尚士、徐德祖、曹仲璞。

后周一人

馮提伽

隋二十一人

閻毗、何稠、劉龍(龍弟袞)、展子虔、鄭法士(弟法輪、子德文)

孫尚子、董伯仁、楊契丹、劉烏、陳善見、江志、李雅、王仲舒、

閻思光、解悰、程瓚、尉遲跋質(zhì)那、僧曇摩拙乿。

唐二百六人

漢王元昌(弟韓王元嘉、滕王元嬰)、閻立德(弟立本)、張孝師、

范長壽、何長壽、尉遲乙僧、劉孝思、靳智翼、王定、梁寬、吳智敏、

康薩陀、王知慎、王韶應(yīng)、檀智敏、楊須跋、趙武端、范龍樹、

周烏孫、楊德紹、陳義、殷參攵、殷季友、許琨、僧法明、錢國養(yǎng)、

左文通、王陀子、牛昭、吳道子、張慶兒、楊惠之、員明、程進、

韓伯通、竇弘果、毛婆羅、孫仁貴、談皎、僧金剛?cè)?、張遵禮、

王紹宗、宋令文、司馬承禎、盧鴻、釋翛然、鄭虔、鄭逾、曹霸、

李果奴(果奴孫士昿)、韓干、孔榮、陳閩、孟仲暉、杜景祥、王允之、

王維、張謓、劉方平、王熊、王象、田琦、竇師綸、江都王緒、李逖、

李平鈞、崔陽元、李靈、張維亙、李滔、張通、耿昌言(弟昌期)、

周古言、嚴杲、楊德本、具俊、李韶、魏晉孫、蒯廉、白昮、

韓嶷(子文肅)、陳庭、高江、車道政、滕王湛然、齊皎(皎弟映)、

朱審、王宰、畢宏、楊炎、史瓚、裴谞、韋鑒(弟鑾、子鶠)、張璪、

陳曇、顧況、沈?qū)?、李生、金忠義、翟琰、劉商、張藏、楊庭光、

盧棱伽、姚景仙、武靜藏、董萼、陳靜心(弟靜眼)、程雅、

楊垣(垣子爽)、楊仙喬、解倩、馮紹正、姜皎、

李思訓(xùn)(弟恩誨,恩誨子林甫,林甫弟昭道,林甫侄湊)、

薛稷、郎余令、曹元廓、劉行臣、暢(子明瑾)、楊寧、

楊升、張萱、尹琳、李仲昌、李嗣真、韋無忝(弟無縱)、

朱抱一、竺元標(biāo)、蔡金剛、毛嵩、姚彥山、程遜、董好子、

楊樹兒、耿純、任真亮、陸庭曜、暢整、李相國、陳愨、劉智敏、

史晟、何君墨、京元成、崔霞、冷元琹、馬光業(yè)、李蠻子、馬樹鷹、

祝丘、潘細衣、周子敬、段去惑、僧智瑰、殷令名、殷聞禮(子仲容)、

劉整、劉之奇、邊鸞、于錫、強、梁廣、陳庶、陳?。ㄣ∽臃e善)、

戴重席、劉之章、周昿、趙博文(兄博宣)、王杅、鄭寓、韓滉、

戴嵩(嵩弟嶧)、李漸(子仲和)、蕭悅、周太素、曲庭、蕭悅、

張志和、侯莫陳廈、僧道芬、鄭町、梁洽、項容、吳恬、王默。

○論畫六法

昔謝赫云:“畫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yīng)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jīng)營位置,六曰傳模移寫。自古畫人罕能兼之。”彥遠試論之曰:古之畫,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氣。以形似之,外求其畫,此難可與俗人道也。今之畫,縱得形似,而氣韻不生。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在其間矣。上古之畫,跡簡意澹而雅正,顧、陸之流是也。中古之畫,細密精致而臻麗,展、鄭之流是也。近代之畫,煥爛而求備,今人之畫,錯亂而無旨,眾工之跡是也。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然則,古之嬪擘纖而胸束,古之馬喙尖而腹細,古之臺閣竦峙,古之服飾容曳,故古畫非獨變態(tài)、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至于臺閣樹石、車輿器物無生動之可擬,無氣韻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顧愷之曰:“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其臺閣一定器耳,差易為也。”斯言得之。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動之可狀,須神韻而后全。若氣韻不周,空陳形似,筆力未遒,空善賦彩,謂非妙也。故韓子曰:“狗馬難,鬼神易。狗馬乃凡俗所見,鬼神乃譎怪之狀。”斯言得之。至于經(jīng)管位置,則畫之總要。自顧、陸以降,畫跡鮮存,難悉詳之。唯觀吳道玄之跡,可謂六法俱全,萬象必盡,神人假手,窮極造化也。所以氣韻雄狀,幾不容于縑素;筆跡磊落,遂恣意于墻壁。其細畫又甚稠密,此神異也。至于傳模移寫,乃畫家末事。然今之畫人,粗善寫貌,得其形似,則無其氣韻;具其彩色,則失其筆法。豈曰畫也?嗚呼!今之人,斯藝不至也。宋朝顧駿之常結(jié)構(gòu)高樓以為畫所,每登樓去梯,家人罕見。若時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陰慘,則不操筆。今之畫人,筆墨混于塵埃,丹青和其泥滓,徒污絹素,豈曰繪畫?自古善畫者,莫匪衣冠貴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時,傳芳千祀,非閭閻鄙賤之所能為也。

○論畫山水樹石

魏晉以降,名跡在人間者,皆見之矣。其畫山水,則群峰之勢,若鈿飾犀櫛?;蛩蝗莘?,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樹石,映帶其地。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詳古人之意,專在顯其所長,而不守于俗變也。國初二閻擅美,匠學(xué)楊、展精意。宮觀漸變,所附尚猶。狀石則務(wù)于雕透,如冰澌斧刃;繪樹則刷脈鏤葉,多棲桔苑柳。功倍愈拙,不勝其色。吳道玄者,天付勁毫,幼抱神奧。往往于佛寺畫壁,縱以怪石崩灘,若可捫酌。又于蜀道寫貌山水。由是山水之變,始于吳、成于二李(李將軍李中書)。樹石之狀,妙于韋鶠,窮于張通(張璪也)。通能用紫毫禿鋒,以掌摸色,中遺巧飾,外若混成。又若王右丞之重深、楊仆射之奇贍、朱審之濃秀、王宰之巧密、劉商之取象,其馀作者非一皆不過之。近代有侯莫陳廈、沙門道芬,精致周沓,皆一時之秀也。吳興郡南堂有兩壁樹石,余觀之而嘆曰:“此畫位置石,道芬跡類。宗偃是何人哉?”吏對曰:“有徐表仁者,初為僧,號宗偃,師道芬則入室,今寓于郡側(cè)。年未衰而筆力奮。”疾召而來,徵他筆皆不類。遂指其單復(fù)西折之勢,耳剽心晤,成若宿構(gòu),使其凝意,且啟幽襟。迨乎構(gòu)成,亦竊奇狀。向之兩壁,蓋得意深奇之作,觀其潛蓄嵐瀕,遮藏洞泉,蛟根束鱗,危干凌碧,重質(zhì)委地,青飚滿堂。吳興茶山,水石奔異,境與性會,乃召于山中,寫明月峽,因敘其所見,庶為知言。知之者解頤,不知者拊掌。

為你推薦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fēng)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guān)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tài)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tǒng)。

三弦 29.5萬讀過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會員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fā)。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fēng)度翩翩優(yōu)質(zhì)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zhuǎn)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xué)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yè)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yōu)質(zhì)大叔誰能拒絕?

籽月 11萬讀過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guī)腿怂懔巳蚊螅x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阳县| 莒南县| 金乡县| 磐石市| 徐汇区| 潍坊市| 浮梁县| 孟连| 成都市| 申扎县| 兴仁县| 怀集县| 南平市| 哈尔滨市| 永清县| 门源| 呈贡县| 开封市| 祁东县| 页游| 梧州市| 宣化县| 周至县| 定州市| 武冈市| 临洮县| 行唐县| 巩义市| 鹤壁市| 甘泉县| 合水县| 莱州市| 思茅市| 全州县| 宾川县| 泸定县| 黄平县| 富川| 同仁县| 芦山县|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