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沈堯封曰:此法不效,必是氣虛不能升舉。黃 補氣之中,已寓上升之性,用以為君五錢;麥冬能清上源,用以為臣一錢五分;白通草達下,用以為佐八分。水煎眼一劑,可效。

第三十節·尿血

《大全》曰:產婦尿血,面黃,脅脹少食,此肝木乘脾土也。用加味逍遙散、補中湯,煎服,可愈。

第三十一節·尿胞被傷小便淋瀝

丹溪曰:嘗見收生者不謹,損破產婦尿脬,致病淋漓,遂成廢疾。有一婦,年壯難產得此。因思肌肉破傷在外者,皆可補完;脬雖在里,諒亦可治。遂診其脈,虛甚。予曰:難產之由,多是氣虛,產后血氣尤虛,試與峻補。因以參、 為君;芎、歸為臣;桃仁、陳皮、茯苓為佐;以豬羊脬煎湯,極饑時飲之。但劑小,率用一兩,至一月而安。蓋令氣血驟長,其脬自完,恐少緩亦難成功矣。

又產時尿胞被傷,小便淋瀝,用二蠶繭,燒存性為末,服一月可愈。(此繆德仁治驗)

第三十二節·產后玉門不閉

薛立齋云:氣血虛弱,十全大補湯主之。

第三十三節·玉門腫脹痛

薛立齋云:是肝經虛熱,加味逍遙散主之。

坐草過早,產戶傷壞,紅腫潰爛,痛不可忍。用蒸包子籠內荷葉,煎湯洗,日三次,兩日可愈。(此繆德仁治驗)

第三十四節·陰脫、子宮下墜

陳無擇云:產后陰脫,如脫肛狀,及陰下挺出,逼迫腫痛,舉動、房勞即發,清水續續,小便淋瀝。硫黃、烏賊骨各二兩,五味子二錢半,為末摻之,日三次。

丹溪云:一婦產子后,陰戶下一物,如合缽狀,有二歧。其夫來求治。予思之:此子宮也,必氣血弱而下墜。遂用升麻、當歸、黃 幾帖與之。半日后,其夫復來云:服二次后,覺響一聲,視之已收入陰戶。但因經宿,干著席上,破一片如掌心大者在席。某妻在家哭泣,恐傷破不復能生。予思此非腸胃,乃脂膜也。

肌肉破尚可復完,若氣血充盛,必可生滿。遂用四物湯加人參,與百帖。三年后,復有子。

黃 一錢半,人參一錢,當歸七分,升麻三分,甘草二分,作一帖,水煎食前服。治子宮下墜。外用五倍子末泡湯洗,又用末敷之,如此數次。宜多服藥。永不下。

第三十五節·產戶下物

丹溪云:一婦三十余歲,生女二日后,產戶下一物如手帕,下有帕尖,約重一斤。予思之:此因胎前勞乏傷氣,或肝痿所致。卻喜血不甚虛耳!其時歲暮天寒,恐冷干壞了,急與炙黃 二錢,人參一錢,白術五分,當歸一錢半,升麻五分,三帖連服之,即收上,得汗通身方安。但下翳沾席處,干者落一片,約五六兩重,蓋脂膜也。食進得眠,診其脈皆澀,左略弦,視其形卻實。與白術、白芍各半錢,陳皮一錢,生姜一片,煎二三帖以養之。

第三十六節·水道下肉線

一產后水道中,下肉線一條,長三四尺,動之則痛欲絕。先服失笑散數帖,次以帶皮姜三斤研爛,入清油二斤,煎油干為度,用絹兜起肉線,屈曲于水道邊,以前姜薰之。冷則熨之。六日夜縮其大半,二六日即盡入。再服失笑散、芎歸湯調理之。如肉線斷,則不可治矣。

第三十七節·乳汁不通

涌泉散: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外以油梳梳乳即通。(見《經疏》)陳自明《婦人良方》曰:予婦食素,產后七日,乳汁不行。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當夜即行。一婦乳汁不行,煎當歸八錢服,即通。王不留行、白通草,穿山甲是要藥。

第三十八節·回乳

無子吃乳,乳不消,令人發熱惡寒。用大麥芽二兩,炒為末,每服五錢,白湯下。(丹溪)

第三十九節·乳頭碎裂

丹溪云:老黃茄子,燒灰敷之。《綱目》云:丁香末敷之。

第四十節·吹乳

繆仲淳云,妒乳、內外吹乳、乳巖、乳癰,不外陽明、厥陰兩經之病,橘葉最妙。又用生半夏一個,研末,生蔥頭一段,研裹,左右互塞鼻,神驗。又于山中掘野芥菜(去葉用)根,洗凈搗爛,無灰酒煎數滾,飲一二次,即以渣罨患處。凡乳癰未成,或腫或硬、或脹痛者,無不立消,屢次經驗。野芥菜一名天芥菜,又名鸚哥草,似芥菜而略矮小,其根數出如蘭根,用以治乳,想其形似乳囊也,故用有驗。(春甫附載)

第四十一節·乳癰紅腫方發

活小鯽魚一尾,剖去腸,同生山藥寸許,搗爛涂之,少頃發癢即愈。屢驗。無山藥,即芋艿亦可。

第四十二節·乳癰已成

胡桃膈瓦上焙燥研末,每服三錢,紅糖調勻,溫酒送下,三服,無不全愈。又方:用玫瑰花五七朵,干者亦可,醇酒煎服;燙酒極熱,沖服亦可;并以花瓣摘散,鋪貼患處,三兩次可愈,即已成塊硬者,亦可消散。(曾經活驗數人,陳載安附識。)

第四十三節·乳巖

坎氣,洗凈切薄,焙燥研末,日吃一條,酒下。約二十條效。(此繆德仁治驗,半年以內者效。)又狗糞、東丹、獨囊蒜,三味搗勻,攤布上,勿用膏藥令粘。粘貼微痛,數日可愈。

沈堯封曰:乳巖初起,堅硬不作膿;其成也,肌肉疊起,形似山巖。病起抑郁,不治之證。方書云:桃花開時死,出鮮血者死。余見一婦患此已四年,診時出鮮血盈盂,以為必死。日服人參錢許,竟不死。明年春桃花大放,仍無恙,直至秋分節候方斃。此婦抑郁不得志,誠是肝病。然不死于春而死于秋,何哉?豈肝病有二:其太過者死于旺時;其不及者,死于衰時耶!此證本屬肝病,繆以坎氣補腎而愈,亦理之不可解者。

王孟英按:吳鞠通云:當歸、芎 ,為產后要藥,然惟血寒而滯者為宜,若血虛而熱者,斷不可用。蓋當歸香竄異常,甚于麻、辛,急走善行,不能靜守,止能運血,裒多益寡。如亡血液虧,孤陽上冒等證,而欲望其補血,不亦愚哉!芎 有車輪紋,其性更急于當歸。蓋特性之偏,長于通者,必不長于守也。世人不敢用芍藥而恣用歸、芎,何其顛倒哉?余謂今人血虛而熱者為多,產后血液大耗,孤陽易浮。吳氏此言,深中時弊。又論《達生編》所用方藥,未可盡信。先得我心之同然者。詳見《解產難》,醫者宜究心焉!

第四十四節·熱入血室

仲景《傷寒論》云: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又云: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瀉之。

又云: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沈堯封曰:論言勿犯胃氣及上二焦者,謂不可攻下,并不可吐汗也。然有似是實非之證,不可不辨。

陳良甫曰:脈遲身涼而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當刺期門穴。下針病患五吸,停針良久,徐徐出針。凡針期門穴,必瀉勿補。肥人二寸,瘦人寸半。

許學士治一婦,病傷寒,發寒熱,遇夜則如見鬼狀,經六七日,忽然昏塞,涎響如引鋸,牙關緊急,瞑目不知人,病勢危困。許視之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經來否?其家云:經水方來,病作而經遂止,后一二日發寒熱,晝雖靜,夜則見鬼,昨日不省人事。許曰:此是熱入血室證,醫者不曉,以剛劑與之,故致此。當先化痰,后治其熱。乃急以一呷散投之,兩時許,涎下得睡,即省人事;次投以小柴胡湯加生地,二服而熱遂除,不汗而自解。

又一熱入血室證,醫用補血調氣藥,治之數日,遂成血結胸,或勸用前藥。許曰:小柴胡已遲不可行矣,刺期門則可。請善針者治之,如言而愈。或問何為而成血結胸?許曰:邪氣乘虛入于血室,血為邪所迫,上入肝經,則譫語見鬼;復入膻中,則血結于胸中矣。故觸之則痛,非藥可及,當用刺法。

沈堯封曰:一婦熱多寒少,譫語夜甚,經水來三日,病發而止。本家亦知熱入血室,醫用小柴胡數帖,病增:舌色黃燥,上下齒俱是干血。余用生地、丹皮、麥冬等藥,不應。藥入則干嘔,脈象弱而不大。因思弱脈多火,胃液干燥,所以作嘔,遂用白虎湯加生地、麥冬,二劑熱退神清。唯二十余日不大便為苦,與麻仁丸三服,得便而安。

一室女,發熱經來,醫用表散藥增劇,譫語夜甚。投小柴胡湯,不應,夜起如狂;或疑蓄血,投涼血消瘀藥,亦不應。左關脈弦硬搏指,詢知病從怒起。因用膽草、黃芩、山梔、丹皮、羚羊角、蘆薈、甘草、歸身等藥煎服,一劑知,四劑愈。

堯封又曰:張儀表令愛,發熱經來,昏夜譫語,如見鬼狀,投小柴胡增劇。詢其病情,云醒時下體惡寒即憒時亦常牽被斂衣。因悟此證平素必患帶下,且完姻未久,隱曲之事,未免過當;復值經來過多,精血兩虧,陰陽并竭。其惡寒發熱,由陰陽相乘所致,非外感熱邪深入也。誤投發散清熱,證同亡陽。《傷寒論》云:亡陽則譫語。《內經》云:脫陽者,見鬼是也。因用腎氣丸,早晚各二錢,神氣即清。隨以蓯蓉易附、桂,數劑全愈。(沈氏自注:此即前所云似是實非之證,不可不辨。)

第四十五節·咽硬

《金匱》云: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濃樸湯主之。《千金》所云: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是也。

半夏(一升) 濃樸(三兩) 茯苓(四兩) 生姜(五兩) 蘇葉(二兩)水煎分四服,日三夜一。

第四十六節·臟躁

《金匱》云: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草(三兩) 小麥(一斤) 大棗(十枚) 水煎分三服尤在涇曰:此證沈氏所謂子宮血虛,受風化熱者是也。血虛臟躁,則內火擾而神不寧,悲傷欲哭,有如神靈,而實為虛病。前《五臟風寒積聚篇》所謂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而屬于心也。數欠伸者,經云腎為欠為嚏。又腎病者,善數欠,顏黑。蓋五志生火,動必關心臟;陰既傷,窮必及腎也。小麥為肝之谷,而善養心氣;甘草、大棗甘潤生陰,所以滋臟氣而止其躁也。

第四十七節·陰寒

《金匱》云:婦人陰寒,溫陰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蛇床子末,以白粉少許,和合相得如棗大,綿裹納之,自溫。

第四十八節·陰吹

《金匱》云: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谷氣之實也。豬膏發煎主之。

豬膏半斤,亂發如雞子大三枚,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

王盂英按:陰吹亦婦人恒有之事,別無所苦者,亦不為病。況屬隱微之候,故醫亦不知耳。俗傳產后未彌月而啖蔥者,必患此。惟吹之太喧,而大便艱燥,乃稱為病。然仲圣但潤其陽明之燥,則腑氣自通,仍不必治其吹也。

第四十九節·陰癢

(附陰挺)善邑西門外三里,有婦陰中極癢難忍。因寡居,無人轉述,醫者莫知病情,治皆不效。至蘇就葉天士診,微露其意。葉用蛇床子煎湯洗,內服龜鹿二仙膠,四日而愈。陰蝕有用豬肝煮熟,削如梃,鉆孔數十,納陰中,良久取出,必有蟲在肝孔內;另易一如梃納之,蟲盡自愈。亦良法也。

王孟英按:尚有陰挺一證,用飛礬六兩(即 枯明礬),桃仁一兩,五味子、雄黃各五錢,銅綠四錢,共末之,煉蜜丸,每重四錢,即以方內雄黃為衣,坐入玉門。重者二次必愈。

第五十節·女科書大略

王宇泰《女科證治準繩》序云:婦人有專治方,舊矣。史稱扁鵲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語兼長也。然帶下,直婦人一病耳!調經雜證,懷子免身,患苦百出,療治萬方,一帶寧遽盡之乎?世所傳張長沙《雜病方論》三卷,婦人居一焉。其方用之奇驗,奈弗廣何?孫真人著《千金方》,特以婦人為首。蓋易基乾坤,《詩》始關睢之義。其說曰:特須教子女學習此三卷婦人方,令其精曉,即于侖卒之秋,何優畏也。而精于醫者,未之深許也。唐大中初,白敏中守成都,其家有因免乳死者,訪問名醫,得昝殷備集驗方三百七十八首以獻,是為《產寶》。宋時濮陽李師圣得產論二十一篇,有說無方;醫學教授郭稽中以方附焉;而陳無擇于《三因方》評其得失詳矣;婺醫杜又附益之,是為《產育寶慶集》。臨川陳自明良甫,以為諸書綱領散漫而無統。節目簡略而未備,醫者局于簡易,不能深求遍覽。有才進一方不效,輒束手者;有無方可據,揣摩臆度者。乃采摭諸家之善,附以家傳驗方,編輯成篇。凡八門,門數十余體,總三百六十余論,論后列方。綱領節目,燦然可觀,是為《大全良方》。《良方》出而閨閣之調治,將大備矣。然其論多采巢氏《病源》,什九歸諸風冷,藥偏獷熱,未有條分縷析其宜否者。近代薛己新甫,始取良方增注,其論酌寒熱之中,大抵根據于養脾胃補氣血,不以去病為事,可謂救時之良醫也已。第陳氏所輯,多上古專科禁方,具有源流本末,不可沒也!而薛氏一切以己意芟除變亂,使古方自此湮沒,余重惜之。故于是編附存陳氏之舊,而刪其偏駁者,然亦存十之六七而已。至薛氏之說則盡收之,取其以養正為主,且簡而易守,雖女子學習無難也。若易水 水師弟,則后長沙而精于醫者,一方一論,具掇是中,乃他書所無,有挾是而過邯鄲,庶無道少之患哉!其積德求子,與夫安產、藏衣、吉兇、方位,皆非醫家事,故削不載云。

王孟英按:帶下,婦人一病耳,未必人人病此。何以扁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緣帶下本女子生而即有之事,原非病也。后人以帶脈不主合同束一言,遂以女人之遺濁,稱為帶下之證。然則扁鵲之為帶下醫,猶今之幼科自稱痘醫也。痘雖幼科之一證,而亦人人多有之事,且世俗無不貴小兒者,所以人多樂為痘醫耳!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 千阳县| 襄汾县| 虹口区| 昭觉县| 武强县| 怀安县| 绥滨县| 唐山市| 武威市| 井冈山市| 西和县| 甘洛县| 衡水市| 孟州市| 韶关市| 上饶县| 特克斯县| 马龙县| 西和县| 娄底市| 昌吉市| 夹江县| 泗洪县| 大英县| 赤峰市| 五大连池市| 宝山区| 鸡西市| 广水市| 淮安市| 南京市| 怀化市| 久治县| 湄潭县| 龙井市| 仪陇县| 文昌市| 巴楚县| 孟连|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