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 劉銘傳撫臺前后檔案
- 佚名
- 4943字
- 2015-12-22 15:03:04
除將任內經手未完事件料理清楚、即日交卸回籍,另折奏報外,所有微臣感激下忱,謹繕折恭謝天恩,伏乞皇上圣鑒。謹奏。
臺南府行知卸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及護任巡撫沈應奎卸接日期
代理臺南府正堂補用府即補清軍府加十級紀錄十次包,為行知事。
案查接管卷內蒙臺藩憲唐札開:『案查接管卷內奉宮保爵撫部院劉札開:「照得本爵部院前因假期屆滿、病仍未痊,奏蒙諭旨恩準開缺。茲將福建臺灣巡撫印囗于光緒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委員赍送護理福建臺灣巡撫部院沈接收,本爵部院即于是日卸事。除恭疏題報外,行司即便移行所屬一體遵照」等因。奉此,合就行知。為此,仰府官吏即便移行遵照毋違。此札』。同日,并蒙札開:「奉護理臺灣巡撫部院沈憲牌:「為照本護院欽奉諭旨護理福建臺灣巡撫,于光緒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承準福建臺灣爵撫部院劉委員赍送關防前來,本護院即于是日接印任事。除恭疏題報外,行司希即轉行所屬一體遵照」等因。奉此,合就行知。為此,仰府官吏即移行遵照毋違。此札』等因。又蒙臬道憲程札同前因各到府。蒙此,除分行外,合就行知。
為此,行縣立即遵照。此行。
光緒十七年六月二十九日行(恒春縣)。
臺灣府行知前巡撫劉銘傳覆奏「臺灣并無出產土藥」朱批
賞戴花翎即補清軍府代理臺灣府正堂龍,為轉行事。
本年五月二十八日,蒙臺藩憲唐札開:『本年五月十三日,奉護理巡撫院沈案行:「為照前爵撫部院劉于光緒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在臺北府恭折覆奏「臺灣省并無出產土藥」一折,今于本年五月初三日準兵部火票遞回前折,于四月初三日奉朱批:『該衙門知道。欽此』。除折稿先經抄發(fā)毋庸重錄外,合就恭錄行知,希即會同全臺稅厘局移行欽遵查照」等因到司。奉此,合就恭錄札知。為此,仰該府即便欽遵查照。毋違。此札』等因。蒙此,除分行外,合就轉行。
為此,行縣即便欽遵查照。毋違。此行。
光緒十七年七月二十四日行(彰化縣)。
臺灣府行知護理巡撫沈應奎具奏「臺灣解匯海軍衙門鐵路經費半數(shù)二萬五千兩」朱批
代理臺南府正堂補用府即補清軍府加十級紀錄十次包,為行知事。
本年十月初一日,蒙護道憲唐札開:『案準全臺稅厘總局移開:「奉護理巡撫部院沈案行:『為照本護院于光緒十七年七月初二日在臺北府城附片具奏「臺灣應解光緒十七年分海軍衙門鐵路經費一半銀二萬五千兩,填具文批發(fā)交協(xié)和信號商匯解天津」一片,今于本年八月十九日準兵部火票遞回前片,于七月二十日奉朱批:「該衙門知道。欽此」。除片稿先經抄發(fā)、毋違重錄外,合就恭錄行局,希即移行欽遵查照并移司知照』等因。奉此,除移行外,合就移知。為此備移請煩欽遵查照」等由。準此,除分行外,合就行府,希即移行查照。此行』等因。蒙此,除移行外,合就行知。
為此,行縣官吏立即遵照毋違。此行。
光緒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行(恒春縣)。
臺南府札轉巡撫邵友濂案準戶部核覆臺灣等三府光緒十六年下忙征完錢糧、官莊、雜稅等遵行事項
代理臺南府正堂補用府即補清軍府加十級紀錄十次包,為行知事。
本年二月二十七日,蒙臺藩憲唐札開:『奉臺灣撫部院邵憲案:「光緒十八年正月十九日,準戶部咨:『福建司案呈,先準臺灣巡撫咨稱:「據(jù)署臺灣布政使唐呈詳:『臺灣省臺灣、臺南、臺北三府屬光緒十六年分額征糧銀五十一萬三千零八十五兩四錢一分七厘,內除坐支存留各款銀二萬五千一百九十兩八錢七分八厘四毫外,實征起運錢糧銀四十八萬七千八百九十四兩五錢三分八厘六毫;十六年上忙案內開報各屬征完銀一十七萬四千二百八十五兩二錢九分一厘二毫,未完民欠錢糧三十三萬八千八百兩零一錢二分五厘八毫:業(yè)經分晰造冊,詳奉奏咨在案。茲屆光緒十六年下忙截數(shù)之期,又據(jù)各屬征完銀一十九萬六千五百七十三兩四錢六分三厘三毫,內除存留銀一萬零七十六兩三錢五分一厘均歸奏銷開報外,實完錢糧銀一十八萬六千四百九十七兩一錢一分二厘三毫應俟匯入十六年奏銷冊內造報撥用,尚未完民欠錢糧一十四萬二千二百二十六兩六錢六分二厘五毫。又,額征官莊銀三萬三千六百五十七兩一錢二分九厘二毫,上忙案內開報各屬已完銀六千八百兩,計未完銀二萬六千八百五十七兩一錢二分九厘二毫;今截至十六年下忙止,續(xù)完銀九千三百五十一兩七錢八分四厘應入十六年奏銷冊內造報,尚未完銀一萬七千五百零五兩三錢四分五厘二毫。又,額征當稅銀三百五十五兩,內除彰化縣請豁銀五十五兩外,實額征銀三百兩,上忙案內開報未據(jù)完解;今截至十六年下忙止,已完銀二百兩應匯入十六年奏銷造報,尚未完銀一百兩。又,年無定額民屯田稅契銀兩,今截至十六年下忙止,征完銀六千三百八十二兩八錢零八厘,應俟入奏銷冊內造報。又,光緒十六年分額征鐵爐課銀一十兩,上忙案內開報未據(jù)完解;今截至十六年下忙止,已完銀五兩應俟匯入十六年奏銷造報,尚未完銀五兩。帶征光緒十四、十五兩年各屬錢糧,上忙案內冊報未完銀一十八萬九千八百零一兩五錢七分七厘七毫;今截至十六年下忙止,共續(xù)完銀二萬三千三百二十四兩零五分二厘五毫應俟匯入十六年奏銷隨本冊內開報外,尚未完銀一十六萬七千四百七十七兩五錢二分五厘二毫。光緒十四、十五兩年各屬官莊,上忙案內原報未完銀二萬三千零二十五兩三錢零二厘二毫;今截至十六年下忙止,共續(xù)完銀二千四百三十九兩一錢一分四厘五毫應俟匯入奏銷隨本冊內造報,尚未完銀二萬零五百八十六兩一錢八分七厘七毫。至各屬征解下忙錢糧,按照起運解司銀數(shù),計完三分八厘三毫;相應聲明。合將臺灣等三府屬光緒十六年下忙征完現(xiàn)年錢糧,官莊、當雜稅并帶征光緒十四、十五兩年錢糧、官莊各款欠數(shù)目造具清冊,詳送備候查照咨送戶部查核。再查臺灣各屬應征錢糧,光緒十六年間遭風被水案內水沖、沙壓田園不能整復,有應請豁除糧額者、有應請分年緩征者;此外,續(xù)清錢糧,有應行入額起征者:政務叢雜,辦理委實為難。本屆奏銷,請稍為展緩。其各縣應豁、應緩以及應行入額起征錢糧數(shù)目,請俟匯入光緒十六年奏銷案內分別更正造報;合并聲明』等情。除會折具奏并咨吏部外,相應咨部查照」等因前來。查光緒十三年七月間,本部具奏「考核各省光緒十二年下忙分數(shù)」折內,聲明各省近年造報上、下忙錢糧有將存留俸工等銀于額征數(shù)目剔除,不入考成分數(shù),與定章不合;奏令各省以后務將地丁、耗羨留支銀兩與起運并列,勻作十分計算完報等因,奏明行知遵照。嗣因臺灣造報光緒十六年上忙冊報征完錢糧分數(shù)祇計起運一項,并未起、存并算,與案不符;業(yè)經本部申明奏案,行知遵辦在案。今據(jù)臺灣巡撫將臺灣光緒十六年征收下忙錢糧完、欠數(shù)目造冊送部,除征完本、節(jié)年錢糧銀兩核與光緒十六年奏銷季撥各冊造數(shù)目相符外,至完、欠分數(shù),照案應將運、留存兩項并計;此案雖據(jù)將征完起運、存留銀數(shù)一并開報,惟征完分數(shù),該撫原文僅稱按起運、存留銀數(shù)計完三分八厘三毫,并未將征完存留分數(shù)并算在內,與本部奏案未符。
應囗咨臺灣巡撫轉飭嗣后每年造冊上、下忙分數(shù),務須遵照本部奏案將征完起運錢糧與存留銀兩并作十分計算完至幾分幾厘,文冊內即聲敘起、存共完幾分幾厘,不得稍有錯誤,以重考核。至該省各屬上年被水沖沙壓田園應豁、應緩錢糧,已據(jù)該撫另案造報,應歸項目辦理。又據(jù)文稱:「因該省上年被水,有應豁、應緩錢糧并續(xù)清錢糧有應入額起征者,辦理委實為難;本屆奏銷,應請稍微展緩」等語。查各省錢糧奏銷若因公未能依限,例準奏展,不得隨案聲敘。該省十四年起征新糧奏銷未能依限辦理,會據(jù)該撫專折奏請展限半年在案。今應辦十六年奏銷,如果實應展緩,該省何以并不遵照定例成案先行奏請展限?迨至咨送下忙文內一語聲敘,殊屬非是!且查該年奏銷各冊現(xiàn)在業(yè)于十月咨送到部,此次所請將本屆奏銷稍微展限之處,應毋庸議。再,該省辦理清丈,新定錢糧甫經開征,該撫、藩應當責成各屬認真征收,按年掃數(shù)完解以濟餉需。今查光緒十四、十五兩年新賦錢糧截至十六年下忙,尚有未完民欠錢糧銀十六萬七千余兩、官莊銀二萬五百余兩之多,催征實屬不力。當此起征之際,自應嚴飭實力整頓,未便任其因循宕延。應令該撫即將該省應征錢銀竭力整頓,并飭各屬年清年款,不得稍有拖欠;并將下忙冊報各欠完十四、十五兩年正雜錢糧,嚴飭各廳、縣趕緊認真催征完解造報。其未完十六年正雜錢糧等項,亦即飭催各屬實力征收,完解司庫入撥報部查核,毋稍延誤,以重庫款。并令遵照光緒十三年八月間本部奏案,就該省情形詳細查明向來雜款如何征收?如何即能杜州縣征多報少、捏完作欠之弊?如何即能如數(shù)完解?迅速詳細妥議奏報核辦,毋再延宕可也』等因到院。準此,查臺省光緒十六年分錢糧,業(yè)經前撫院沈核題在案。茲準前因,行司即便遵照部行分別辦理毋遲」等因到司。奉此,合就飭行。為此,仰該府立即遵照部行事指轉飭遵辦,毋稍違延。切速。此札』等因。蒙此,除移行外,合就行知。
為此,行縣官吏立即遵照憲飭遵辦,毋得違延。切切。此行。
光緒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行(恒春縣)。
臺灣善后總局行恒春縣飭知鎮(zhèn)海中后軍剿撫射不力等社兇番并改稱善化社
臺灣善后總局,為行知事。
奉撫憲邵札開:『據(jù)統(tǒng)領鎮(zhèn)海中軍臺灣萬鎮(zhèn)會同統(tǒng)領鎮(zhèn)海后軍張?zhí)岫轿姆Q:「竊照本職等前將會攻番社及連日派隊搜山各情形,先后稟明在案。惟自首惡零阿零拿獲正法后,傳聞其子新磘仍往來草埔后山一帶,因于九月初八、十六、二十等日連派各營隊伍分路搜山。詎該兇番數(shù)十成群、行蹤飄忽,彼拿此竄,雖兇番迭有槍斃,而新磘迄未成擒,勒限前押牡丹、路家、新路等社番目加必等拿兇自贖。據(jù)稱「新磘實無存亡下落」;再三細詢,供無異詞。本職等反復熟商,因一面搜緝新磘,一面收撫各社。現(xiàn)查恒春所屬上、下各十八社通事、頭人均到楓港與各莊民和好,業(yè)經該縣親赴各處將段落分別清理,凡有民番交涉,悉心體察。查得該民番啟釁,系由柴寮欠繳番租之故。今據(jù)各莊民愿將所設柴寮,酌定章程,按年繳納;民番均各悅服,永遠相安,具結完案。并據(jù)楓港莊董事王膺福、總理林廷儀、大股頭人潘文杰等代求釋放前押之番目加必、大木朗、失炎、加別等四名回社,抬安巴仕嘿、草埔后等處散番一并到楓聯(lián)和,永釋前釁等情;本職等細察無異,隨即俯如所請,飭將該「射不力社」名目永遠革除,改為「善化社」字樣,由縣另立公正社長以董其事,注冊立案。惟據(jù)該營、縣稟稱:『轉據(jù)善化社社長陳立卯等聲稱:該社既蒙收撫,而大軍仍駐該社,番不堪命;求請拔隊,并愿具結「嗣后如查出新磘下落,立即捆送到縣懲治」』等情。本職等會議:嗣后民番如有訪獲該犯者,賞給洋銀一千元,先行存縣發(fā)給,以昭信賞而除后患。計自九月初三日以后迭次搜山,約斃兇番十有余名,奪獲洋槍三桿;我軍陣亡者中軍正營什勇三名,副營一名、后軍前營什勇三名、大竹高社化番三名,受傷者中軍正營三名、后軍中前兩營九名、大竹高社化番一名。除飭縣隨時驗明具報外,所有此次在事出力之后山化番六百余名,應給賞號以及懸賞購獲首惡零阿零并節(jié)次賞給奪獲兇番首級各賞號銀兩,除另造細數(shù)分別備文請領并飭恒春營張署游擊世香將屯軍、隘勇、練兵擇要安防,一面酌留鎮(zhèn)標左翼練兵五十名暫交恒春縣陳令文緯調遣以資保衛(wèi)外,茲幸善后各事宜均已辦理就竣,所有各營隨隊伍自應一律回防,以重職守。現(xiàn)飭各營隊伍均于十月十八日由內山拔赴楓港,二十日陸續(xù)起程回防。除俟到防再行稟報外,合將善后事竣、拔隊回防日期各緣由,稟陳憲鑒」等情到本部院。據(jù)此,除批「來牘閱悉。此案辦理竣事,應即核奏。希將兩統(tǒng)領暨所保六員履歷克日造送,隨案咨部。幸勿稍延為要。此繳」印發(fā)外,行局移行查照』等因。奉此,除移知外,合就行知。
為此,札仰該縣即便知照,此札。
光緒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札(恒春縣)。
臺灣府轉行吏部等部議準明定竊毀官商電報桿線治罪專條及失察地方文武官員處分律例
欽加鹽運使銜在任候補道特授臺灣府正堂兼中路營務處、修志總局提調陳,為轉飭事。
本年正月十二日,蒙臬道憲顧札開:『光緒十五年正月初一日,奉閩浙總督部堂譚憲牌內開:「光緒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準吏部咨:『考功司案呈本部奏前事等因,相應刷單知照可也。計單一紙』等因到本部堂。準此,合就札行。為此,仰該道即便移行所屬及各標營一體遵照,并移藩司、善后局知照。毋違。須札」等因;計黏單到道。除移行外,合就札飭。札到該府即便移行所屬及各標營一體遵照毋違。此札』等因;計黏抄一紙到府。蒙此,除分別移行外,合就轉飭。
為此,札仰該縣即便移營一體遵照毋違。此札。
計黏抄一紙。
光緒十九年正月二十一日札(彰化縣)。
吏部等部謹奏:為分別明定處分具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