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刑部咨稱:『軍機處交出直隸總督李鴻章奏「匪徒竊毀電報桿線,請明定治罪專條」一折,光緒十八年閏六月二十三日奉朱批:「刑部議奏。欽此」。臣等查中國創設電線,行之已閱十年,原因機密重務、軍情要政,殊方萬里可取決于俄傾之間;設遇電線斷、打不通,貽誤即非淺鮮。乃近來各省愚民輒以事非尋常經見,妄生疑惑;聚眾拔毀桿線之案,層見迭出。雖經各該督、撫隨時嚴懲,終以例無治罪明文,鮮所依據。茲據該督奏「明定專條」,聲稱「竊毀桿線有礙傳報,核與沈匿公文無異。商電桿線,亦系奏明設立,與官電處處銜接;囗囗公報囗囗應一體維持,未便歧視」等語;系為慎重電報要政起見。臣等公同酌議,應如該督所奏:嗣后如有匪徒竊毀電報桿線,不論官電商電、是竊是毀,不計贓數,但經折斷,均比依驛站馬夫遞送公文「事干軍情機密沈匿例」,仗六十、徒一年。如系竊盜,仍盡本法刺字。棄毀者,免刺;誤毀者,于杖六十、徒一年罪上減三等,擬杖八十,竊毀桿線均照估價賠償。有地方奸民造言聚眾拔毀桿線至數十里外、逞兇拒捕致傷官兵情節重大者,仍隨時察酌情形,分別首、從,比照土匪滋事從嚴懲辦,不得復拘常例。其失察竊毀桿線之地保,照不應重律,擬杖八十,折責革役;誤毀者免議。如蒙俞允,臣部即行文該督并各省督、撫、將軍、都統、府尹一體欽遵辦理。該督奏稱「失察及承緝之地方官作何處分、分別重輕?并請由部議定,俾各自顧考成;庶防捕益嚴,后患可免」等語,恭候命下,由臣移咨吏、兵二部酌核辦理等因。光緒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奏,奉旨:「依議。欽此」』。欽遵抄錄原奏知照到部。
吏部查:各省設立電桿電線,無論官電、商電均經奏明立案。地方各官有管轄地方之責,自應隨時防護,俾免滋生事端。今據該督奏請議定地方官承緝失察處分,系為力圖保護起見。查地方官處分之輕重,應以各犯罪名為斷。現據刑部奏定竊毀各犯及失察地保分別治罪專條,臣部自應查照刑部奏案,以罪名之輕重為處分之等差。臣等公同酌議,擬請嗣后如有匪徒聚眾拔毀桿線至數十里以外、逞兇拒捕致成巨案,核其所犯罪名系照土匪滋事定擬者,將該管地方官議以革職公罪。如能立時獲犯、賠修完案,減為革職留任;四年無過,準其開復。系行盜、行竊致有該犯折毀擬徒者,防護不力之地方官降二級留任公罪。倘匪犯在逃未獲,所有承緝處分,并令照駐札城外衙門官,著照被劫例按限開參;初參將承緝官停俸,二參降一級留任,三參照所降之級調用。若經該督、撫嚴參勒限緝拿,即照盜案嚴參例,先行議以降一級留任;限滿無獲,議以降一級調用:俱公罪。如系一時誤毀,罪祇囗杖失察之地保應行免議者,該管之地方官免其處分。
兵部查:各省防護電桿電線,文職承緝失察處分既經吏部查照刑部奏定竊、毀各犯罪名分別議定地方文職處分;其地方武職官弁均有防護之責,如有疏虞,自應與文職一律議處。臣等公同酌議,擬請嗣后如有匪徒聚眾拔毀桿線至數十里以外、逞兇拒捕致成巨案,將該管地方武職議以革職公罪。如能立時獲犯、賠修完案,減為革職留在;四年無過,準其開復。系行盜、行竊致有折毀,將該管地方武職議以降二級留任公罪。倘匪犯在逃未獲,所有武職承緝處分照城外大小武衙署倉庫被劫例,按限開參;將專汛官初參停升,二參降一級留任,三參降一級調用。若經該督、撫嚴參勒限緝拿,先行議以降一級留任;限滿無獲,議以降一級調用:俱公罪。如系一時誤毀,失察之地保應行免議者,該管地方武職亦一律免其處分。
如此分別議定處分專條,庶地方官自顧考成,防捕可期得力。如蒙俞允,即通行各直省督、撫、將軍、府尹一體遵照辦理。
所有臣等分別明定處分緣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鑒訓示遵行。
再,此折系吏部主稿,會同兵部辦理;合并聲明。謹奏。
光緒十八年十月初二日奉旨:『依議。欽此』。
臺南府札恒春縣飭知巡撫邵友濂奏請獎勵剿平恒春滋事番社出力人員折朱批
欽加鹽運使銜補用道臺南府正堂唐,為飭知事。
案蒙臬道憲顧札開:『奉撫憲邵案行:「本部院于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在臺北府城會同閩浙督部堂譚恭折具奏「剿平恒春滋事番社、擒獲首要各犯正法,請將在事尤為出力人員懇恩獎勵」一折,茲于光緒十九年正月十六日準兵部火票遞回前折,于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奉朱批:『另有旨。欽此』。除折稿先經抄發、毋庸重錄外,合就恭錄行知。為此,仰縣道即便轉行欽遵查照毋違。須案」等因。奉此,合就札飭。札到該府,即便轉飭遵照。此札』等因。蒙此,合就札飭。
為此,札仰該縣立即知照。此札。
光緒十九年三月十九日札(恒春縣)。
臺南府轉飭查拿官犯高登玉務獲解究
欽加鹽運使銜補用道臺南府正堂唐,為札飭查拿事。
本年二月十三日,蒙臬道憲顧札開:『案奉撫憲邵案行:「光緒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準兵部火票遞到兵部咨:『車駕司案呈,本年二月間內閣奉上諭:「邵友濂奏:特參庸劣不職各員等語。福建臺灣云林知縣李聯珪,貌似有才,行為貪暴。辦理三角涌撫墾委員候選縣丞劉殿英改名蒙保,聲名狼籍,舞弊營私。辦理大嵙崁撫墾委員補用知府貴州候補同知沈啟榮、駐防大嵙崁營官已革提督高登玉,玩誤事機,致開番釁。李聯珪、劉殿英、沈啟榮,并著俟經手事件查辦完竣,驅逐回籍;高登玉,著發往軍前效力贖罪:以示懲儆。該部知道。欽此」。欽遵到部。當經本部行文該撫,即將該官犯高登玉解赴本部轉發在案。迄今半年之久,并未將該官犯解送到部,亦未咨報起解,實屬遲延。再由驛咨催該撫趕緊派委員將官犯高登玉解部轉發,勿任再延;并將起解日期,先行報部查核可也』等因到本部院。準此,查該官犯高登玉前因發交游擊龔席珍等看管,被其乘間脫逃;當將龔席珍等奏參革職訊辦,并分咨各省通緝暨抄錄片奏稿咨送兵部查照在案。茲準前因,除咨覆兵部外,合就飭行。為此,仰該道即便移行地方各文武一體會拿高登玉,務獲解究。毋遲。須案」等因。奉此,除分別移行外,合就札府立即移行所屬各文武一體會拿高登玉,務獲解究。毋延。此札』。除分行外,合就札飭。
為此,札仰該縣立即遵照查拿高登玉,務獲解究。毋違。此札。
光緒十九年三月十九日札(恒春縣)。
臺南府轉知臺灣各屬辦理詞訟功過
欽加鹽運使銜補用道臺南府正堂唐,為轉行事。
本年二月二十一日,蒙臬道憲顧札開:『本年二月二十一日,準臺藩司移開:「奉臺撫部院邵札開:『據臺灣顧道詳稱:「案奉憲行『各屬詞訟,每多任意壓擱,殊屬不成事體!飭道妥議章程,通飭遵辦』等因;經程前護道仿照閩省功過章程,詳奉前憲臺批準通行,按月匯核詳報。嗣職道蒞任,查閱閩省各屬詞訟月報,州縣有繁簡之異,案件即有多寡之分。復經詳請更定章程:『嗣后各屬自理案件在十起以內,一月全結,記功一次;過半者,免議;不及半者,記過一次。十起以外,一月全結,記大功一次;審結八成以上,記功一次;及半者,免議;不及半者,記過一次;不及三成者,記大過一次。二十起以外,一月全結,記大功二次;審結七成以上,記大功一次;六成以上,記功一次;及半并逾四成以上,均免議;不及四成者,記過一次;不及三成者,記大過一次。三十起以外,審結八成以上,記大功三次;七成以上,記大功二次;六成以上,記大功一次;五成以上,記功一次;已及四成并逾三成以上,均免議;不及三成者,記過一次;不及二成者,記大過一次。四十起以外至五、六十起,審結七成以上,記大功三次;五成以上,記大功二次;四成以上,記大功一次;已及三成并逾二成以上,均免議;不及二成者,記過一次;太少者,記大過一次。功過仍準相抵,如積大過至五次、小過至十次無功可抵者,詳請撤任。倘有隱匿減報情弊,察出從嚴參辦』。詳奉批準,當經匯詳至光緒十八年八月分在案。茲查本年九月分各屬詞訟月報,所有鳳山縣李淦審結四成以上、嘉義縣鄧嘉縝審結六成以上,均請照章記大功一次;新竹縣沈繼曾審結六成以上,應請照章記功一次;代理彰化縣李囗〈火金〉審結不及二成,應請照章記過一次;其余,均在免議之列。除嚴飭各屬迅速清厘結報外,合將核明功過開折具文呈送察核示遵,并請行司注冊」等情到本部院。據此,除批「如詳飭遵,并候行司查照分別注冊。仍候督部堂批示。繳。折存」印發外,札司即便查照分別注冊,并移臺灣道轉飭知照。繳。毋違。計黏抄折』等因。并準貴道咨同前因各到司。奉此,除分別注冊外,合就移知,請煩查照施行」。同日,又準臺藩司移開:「奉臺撫部院邵札開:『據臺灣顧道詳稱:「案奉憲行『各屬詞訟,每多任意壓擱,殊屬不成事體!飭道妥議章程,通飭遵辦』等因;經前護道仿照閩省功過章程,詳奉前憲臺批準通行,按月匯核詳報。嗣職道蒞任,查閱各屬詞訟月報,州縣有繁簡之異,案件即有多寡之分。復經詳請更定章程:『嗣后各屬自理案件在十起以內,一月全結,記功一次;過半者,免議;不及半者,記過一次。十起以外,一月全結,記大功一次;審結八成以下,記功一次;及半者,免議;不及半者,記過一次;不及三成者,記大過一次。二十起以外,一月全結,記大功二次;審結七成以上,記大功一次;六成以上,記功一次;及半并逾四成以上,均免議;不及四成者,記過一次;不及三成者,記大過一次。三十起以外,審結八成以上,記大功三次;七成以上,記大功二次;六成以上,記大功一次;五成以上,記功一次;已及四成并逾三成以上,均免議;不及三成者,記過一次;不及二成者,記大過一次。四十起以外至五、六十起,審結七成以上,記大功三次;五成以上,記大功二次;四成以上,記大功一次;已及三成并逾二成以上,均免議;不及二成者,記過一次;太少者,記大過一次。功過仍準相抵,如積大過至五次、小過至十次無功可抵者,詳請撤任。倘有隱匿減報情弊,察出從重參辦』。詳奉批準,當經匯詳至光緒十八年九月分止在案。茲查十月份各屬詞訟月報,所有嘉義縣鄧嘉縝、新竹縣沈繼曾均審結六成以上,應請照章各記大功一次;鳳山縣李淦審結四成以上,應請照章記大功一次;苗栗縣沈茂蔭審結六成以上,應請照章記功一次;基隆廳方祖蔭審結尚未及半、安平縣姚近范審結不及五成、淡水縣葉意深補報之案均系數月以前旋作開除——顯系以前匿報、月月套列,應即各記過一次。其余,均在免議之列。除嚴飭各屬迅速清厘結報外,合將核明功過開折具文呈送察核示遵,并請行司注冊」等情到本爵部院。據此,除批「如詳飭遵,并候行司查照分別注冊。仍候督部堂批示。繳。折存」印發外,合行札司,即便查照分別注冊,并移臺灣道轉飭知照。毋遲。計粘抄折』等因。并準貴道咨同前因各到司。奉準此,除分別注冊外,合就移知,請煩查照施行」各等因到道。準此,除分行外,合就札飭。札到該府,即便移行知照,此札」等因。蒙此,除移行外,合就轉行。
為此,札仰該縣即便知照。此札。
光緒十九年三月三十日札(恒春縣)。
臺南府轉行如遇電線折斷須由電局報知地方官會同驗明稟報
鹽運使銜補用道臺南府正堂唐,為轉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