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金剛三昧經
  • 佚名
  • 5629字
  • 2015-12-22 10:34:39

真性空品第六

爾時舍利弗而白佛言。尊者。修菩薩道。無有名相。三戒無儀。云何攝受為眾生說。愿佛慈悲為我宣說。佛言。善男子。汝今諦聽。為汝宣說。善男子。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別。制之一處。眾緣斷滅。何以故。善男子。一本不起。三用無施。住于如理。六道門杜。四緣如順。三戒具足。舍利弗言。云何四緣如順三戒具足。佛言。四緣者。一謂作擇滅力取緣攝律儀戒。二謂本利凈根力所集起緣攝善法戒。三謂本慧大悲力緣攝眾生戒。四謂一覺通智力緣順于如住。是謂四緣。善男子。如是四大緣力。不住事相。不無功用。離于一處。則不可求。善男子。如是一事通攝六行。是佛菩提薩婆若海。舍利弗言。不住事相不無功用。是法真空常樂我凈。超于二我。大般涅槃。其心不系。是大力觀。是觀覺中。應具三十七道品法。佛言。如是。具三十七道品法。何以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等。多名一義。不一不異。以名數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不得之法一義無文。無文相義。真實空性。空性之義如實如如。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過三苦海。舍利弗言。一切萬法。皆悉言文。言文之相。即非為義。如實之義。不可言議。今者如來云何說法。佛言。我說法者。以汝眾生在生說故。說不可說。是故說之。我所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非義語者。皆悉空無。空無之言。無言于義。不言義者。皆是妄語。如義語者。實空不空。空實不實。離于二相。中間不中。不中之法離于三相。不見處所。如如如說。如無無有。無有于無。如無有無。有無于有。如有無不在。說不在說故。不在于如。如不有如。不無如說。舍利弗言。一切眾生。從一闡提。闡提之心。住何等位。得至如來如來實相。佛言。從闡提心。乃至如來如來實相。住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為妄所翳。舍離妄心。凈心清白。知諸境界意言分別。二者思位。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本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起修同時。先以智導。排諸障難。出離蓋纏。四者行位。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舍。極凈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五者舍位。舍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虛心不證。心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善男子。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舍利弗言。云何從其本處。佛言。本來無本。處于無處。空際入實。發菩提心。而滿成圣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執彼空。不得非不得。舍利弗言。如尊所說。在事之先。取以本利。是念寂滅。寂滅是如。總持諸德。該羅萬法。圓融不二。不可思議。當知是法。即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佛言。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燒滅諸結。平等平等。等覺三地。妙覺三身。于九識中皎然明凈。無有諸影。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緣。智自用故。非動非靜。用性空故。義非有無。空相空故。善男子。若化眾生。令彼眾生觀入是義。入是義者是見如來。舍利弗言。如來義觀不住諸流。應離四禪而超有頂。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法名數。四禪亦如是。若見如來者。如來心自在。常在滅盡處。不出亦不入。內外平等故。善男子。如彼諸禪觀。皆為想空定。是如非復彼。何以故。以如觀如。實不見觀。如相諸相。相已寂滅。寂滅即如義。如彼想禪定。是動非是禪。何以故。禪性離諸動。非染非所染。非法非影。離諸分別。本利義故。善男子。如是觀定。乃名為禪。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如來常以如實而化眾生如是實義。多文廣義。利根眾生乃可修之。鈍根眾生難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鈍根得入是諦。佛言。令彼鈍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實諦。一切佛法。攝在一四偈中。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愿為說之。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

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

爾時大眾。聞說是偈。僉大歡喜。皆得滅生滅。生般若性空智海。

如來藏品第七

爾時梵行長者從本際起。而白佛言。尊者。生義不滅滅義不生。如是如義即佛菩提。菩提之性則無分別。無分別智分別無窮。無窮之相唯分別滅。如是義相不可思議。不思議中乃無分別。尊者。一切法數無量無邊。無邊法相一實義性唯住一性。其事云何。佛言。長者。不可思議我說諸法。為迷者故。方便導故。一切法相一實義智。何以故。譬如一市開四大門。是四門中皆歸一市。如彼眾庶隨意所入。種種法味亦復如是。梵行長者言。法若如是。我住一味。應攝一切諸味。佛言。如是如是。何以故。一味實義如一大海。一切眾流無有不入。長者。一切法味猶彼眾流。名數雖殊其水不異。若住大海則括眾流。住于一味則攝諸味。梵行長者言。諸法一味。云何三乘道。其智有異。佛言。長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異故。深淺殊故。名文別故。水在江中名為江水。水在淮中名為淮水。水在河中名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長者。住一佛道。即達三行。梵行長者言。云何三行。佛言。一隨事取行。二隨識取行。三隨如取行。長者。如是三行總攝眾門。一切法門無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如是入者。可謂入如來藏。入如來藏者。入不入故。梵行長者言。不可思議。入如來藏。如苗成實。無有入處。本根利力。利成得本。得本實際。其智幾何。佛言。其智無窮。略而言之。其智有四。何者為四。一者定智。所謂隨如。二者不定智。所謂方便破病。三者涅槃智。所謂除電覺際。四者究竟智。所謂入實具足佛道。長者。如是四大事用。過去諸佛所說。是大橋梁。是大津濟。若化眾生。應用是智。長者。用是大用。復有三大事。一者于三三昧內外不相奪。二者于大義科隨道擇滅。三者于如慧定以悲俱利。如是三事。成就菩提。不行是事。則不能流入彼四智海。為諸大魔所得其便。長者。汝等大眾。乃至成佛。常當修習勿令暫失。梵行長者言。云何三三昧。佛言。三三昧者。所謂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如是三昧。梵行長者言。云何于大義科。佛言。大謂四大。義謂陰界入等。科謂本識。是謂于大義科。梵行長者言。不可思議。如是智事。自利利人。過三界地。不住涅槃。入菩薩道。如是法相是生滅法。以分別故。若離分別。法應不滅。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

滅諸分別法是法非生滅

爾時梵行長者聞說是偈。心大欣懌。欲宣其義。而說偈言。

諸法本寂滅寂滅亦無生

是諸生滅法是法非無生

彼則不共此為有斷常故

此則離于二亦不在一住

若說法有一是相如毛輪

如焰水迷倒為諸虛妄故

若見于法無是法同于空

如盲無目倒說法如龜毛

我今聞佛說知法非二見

亦不依中住故從無住取

如來所說法悉從于無住

我從無住處是處禮如來

敬禮如來相等空不動智

不著無處所敬禮無住身

我于一切處常見諸如來

唯愿諸如來為我說常法

爾時如來而作是言。諸善男子。汝等諦聽。為汝眾等說于常法。善男子。常法非常法。非說亦非字。非諦非解脫。非無非境界。離諸妄斷際。是法非無常。離諸常斷見。了見識為常。是識常寂滅。寂滅亦寂滅。善男子。知法寂滅者。不寂滅心。心常寂滅。得寂滅者。心常真觀知諸名色。唯是癡心。癡心分別。分別諸法。更無異事出于名色。知法如是不隨文語。心心于義不分別我。知我假名即得寂滅。若得寂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長者梵行聞說是語。而說偈言。

名相分別事及法名為三

真如正妙智及彼成于五

我今知是法斷常之所系

入于生滅道是斷非是常

如來說空法遠離于斷常

因緣無不生不生故不滅

因緣執為有如采空中華

猶取石女子畢竟不可得

離諸因緣取亦不從他滅

及于己義大依如故得實

是故真如法常自在如如

一切諸萬法非如識所化

離識法即空故從空處說

滅諸生滅法而住于涅槃

大悲之所奪涅槃滅不住

轉所取能取入于如來藏

爾時大眾聞說是義。皆得正命。入于如來如來藏海。

總持品第八

爾時地藏菩薩從眾中起至于佛前。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我觀大眾心有疑事。猶未得決。今者如來欲為除疑。我今為眾隨疑所問。愿佛慈悲垂哀聽許。佛言。菩薩摩訶薩。汝能如是救度眾生。是大悲愍不可思議。汝當廣問。為汝宣說。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云何不緣生。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法緣所生離緣可無法

云何法性無而緣可生法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無生云何說法法從心生。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

如醉眼空華是法然非彼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如是法則無待。無待之法法應自成。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本無有無自他亦復爾

不始亦不終成敗則不住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即本涅槃。涅槃及空相亦如是。無是等法。是法應如。佛言。無如是法。是法是如。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業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可取。亦應寂滅。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

彼心不空時是得心不有

爾時地藏菩薩言。是法非三諦。色空心亦滅。是法本滅時。是法應是滅。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本無自性由彼之所生

不于如是處而有彼如是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云何不一。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住處無在相數空故無

名說二與法是則能所取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不住于二岸。亦不住中流。心識亦如是。云何諸境界。從識之所生。若識能有生。是識亦從生。云何無生識。能生有所生。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所生能生二是二能所緣

俱本各自無取有空華幻

識生于未時境不是時生

于境生未時是時識亦滅

彼即本俱無亦不有無有

無生識亦無云何境從有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相如是內外俱空。境智二眾本來寂滅。如來所說實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集也。佛言。如是。如實之法。無色無住。非所集。非能集。非義非大。一本利法。深功德聚。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不思議聚。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有空無有。無空無有。如尊者所說法義皆空。入空無行不失諸業。無我我所。能所身見。內外結使。悉皆寂靜故愿亦息。如是理觀。慧定真如。尊者常說。寔如空法。即良藥也。佛言。如是。何以故。法性空故。空性無生心常無生。空性無滅。心常無滅。空性無住心亦無住。空性無為心亦無為。空無出入離諸得失。界陰入等皆悉亦無。心如不著。亦復如是。菩薩。我說空法破諸有故。地藏菩薩言。尊者。知有非實如陽焰水。知實非無如火性生。如是觀者是人智也。佛言。如是。何以故。是人真觀。觀一寂滅。相與不相。等以空取空以修空故。不失見佛。以見佛故不順三流。于大乘中。三解脫道一體無性。以其無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作。無作故無求。無求故無愿。無愿故以是知業故須凈心。以心凈故便得見佛。以見佛故當生凈土。菩薩。于是深法。三化勤修。慧定圓成。即超三界。地藏菩薩言。如來所說。無生無滅。即是無常。滅是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為常。常故不斷。是不斷法。離諸三界。動不動法。于有為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呵責。入彼一門。佛言。菩薩。于三大事呵責其心。于三大諦而入其行。地藏菩薩言。云何三事而責其心。云何三諦而入一行。佛言。三大事者。一謂因。二謂果。三謂識。如是三事。從本空無。非我真我。云何于是而生愛染。觀是三事。為系所縛飄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呵責。三大諦者。一謂菩提之道。是平等諦。非不平等諦。二謂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三謂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以是三諦而修佛道。是人于是法。無不得正覺。得正覺智。流大極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地藏菩薩言。尊者。如是之法。則無因緣。若無緣法。因則不起。云何不動法入如來。

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諸法相性空無不動

是法于是時不于是時起

法無有異時不于異時起

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

性空寂滅時是法是時現

離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緣

是諸緣起法是法緣不生

因緣生滅無生滅性空寂

緣性能所緣是緣本緣起

故法起非緣緣無起亦爾

因緣所生法是法是因緣

因緣生滅相彼則無生滅

彼如真實相本不于出沒

諸法于是時自生于出沒

是故極凈本本不因眾力

即于后得處得彼于本得

爾時地藏菩薩聞佛所說心地快然。時諸眾等無有疑者。知眾心已。而說偈言。

我知眾心疑所以殷固問

如來大慈善分別無有余

是諸二眾等皆悉得明了

我今于了處普化諸眾生

如來之大悲不舍于本愿

故于一子地而住于煩惱

爾時如來而告眾言。是菩薩者不可思議。恒以大慈拔眾生苦。若有眾生。持是經法。持是菩薩名者。即不墮于惡趣。一切障難皆悉除滅。若有眾生。無余雜念。專念是經如法修習。

爾時菩薩。常作化身而為說法。擁護是人終不暫舍。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菩薩。若化眾生。皆令修習如是大乘決定了義。

爾時阿難從座而起前白佛言。如來所說大乘福聚。決定斷結。無生覺利不可思議。如是之法。名為何經。受持是經得幾所福。愿佛慈悲。為我宣說。佛言。善男子。是經名者不可思議。過去諸佛之所護念能入如來一切智海。若有眾生持是經者。則于一切經中無所悕求。是經典法。總持眾法。攝諸經要。是諸經法。法之系宗。是經名者。名攝大乘經。又名金剛三昧。又名無量義宗。若有人受持是經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諸佛如是功德。譬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議。我所囑累唯是經典。阿難言。云何心行云何人者。受持是經。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經者。是人心無得失。常修梵行。若於戲論。常樂靜心。入于聚落。心常在定。若處居家。不著三有。是人現世。有五種福。一者眾所尊敬。二者身不橫夭。三者辯答邪論。四者樂度眾生。五者能入圣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經。阿難言。如彼人者。度諸眾生。得受供養不。佛言。如是人者。能為眾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權實俱演。是四依僧。于諸供養。乃至頭目髓腦。亦皆得受。何況衣食而不得受。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識。是汝橋梁。何況凡夫而不供養。阿難言。于彼人所。受持是經。供養是人。得幾所福。佛言。若復有人。持以滿城金銀而以布施。不如于是人所。受持是經一四句偈。供養是人不可思議。善男子。令諸眾生持是經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若失本心當即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阿難言。懺悔先罪不入于過去也。

佛言如是。猶如暗室。若遇明燈。暗即滅矣。善男子。無說悔先。所有諸罪。而以為說入于過去。阿難言。云何名為懺悔。佛言。依此經教入真實觀。一入觀時諸罪悉滅。離諸惡趣當生凈土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說是經已。爾時阿難。及諸菩薩。四部大眾。皆大歡喜。心得決定。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道孚县| 辽中县| 昌宁县| 凌海市| 龙游县| 肥东县| 即墨市| 德化县| 莱阳市| 手游| 大城县| 越西县| 大悟县| 凌海市| 中山市| 崇仁县| 宣化县| 蓝田县| 邓州市| 永年县| 康定县| 石景山区| 大宁县| 永昌县| 南康市| 同心县| 宜城市| 清涧县| 丰镇市| 项城市| 张家川| 阿巴嘎旗| 英德市| 南靖县| 长海县| 酉阳| 马公市| 盘锦市| 南和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