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換營裝小帽稱得勝改服式人頭戴狗皮

  • 海角遺編
  • 佚名
  • 669字
  • 2015-12-21 18:07:55

遍地干戈眾若狂,衣冠一旦換營裝。卻嫌小帽名猥鄙,得勝更題邑播揚。

大清初平南土,服式俱仿滿洲。衣冠文物一無留,不見長巾大袖。

宵小昂頭得意,賢豪俯首含羞。貂狐海獺猝難收,剝取狗皮同湊。

《西江月》

民間服式,乃時王之制。明朝時,天下人自天子以至庶人,俱挽青絲髻,戴網巾,網巾之外烏紗帽,身穿圓領,腰系寶帶,是士大夫立朝坐堂公服。

其平日燕居與讀書人,俱戴方巾,百姓則帶圓帽。夏秋所用大頂綜帽,每頂結他要工夫百余日,價銀值五六兩。至弘光朝,忽然改換低小如盔襯式樣,名為“一把揸”。嚴子張為鄉兵長時,見鄉兵都戴一把揸,因分付道:“一把揸之名甚不相稱,今后須要改口叫做‘得勝帽’。”由是不論貴賤、文武、上下,人人都戴得勝帽。及至八九月間,清朝剃發之令新行,不許戴網巾,俱要留金錢小頂,從滿洲裝束。其涼蓬子一時無辦,竟取人家藤席藤椅之類,割成圓塊,摺來權做涼帽,頂系紅絨以為時式。暖帽值此大亂,貂狐不可得矣。即驢皮營帽,每頂價賣二三兩,窮人算計,竟將黑狗黑貓之皮剝來,一樣做成營帽,戴在頭上,以應故事。

滿洲衣式樣是圓領露頸、馬蹄袖子,其有身雖穿滿洲衣,而頭猶戴一把揸者,號曰“吊殺圓魚”。有頭已戴滿洲營帽,而身猶穿長領寬袖明朝衣服者,名曰“鄉下”。滿洲人雖時王之制,不敢不從,而風俗亦一大變更矣。

其次年,聞宗師按臨歲考,有一生員進場與考,見滿場無分上下,都是滿裝。

有感于懷,文章倒不做,但寫四句于卷曰:“滿洲服式滿洲頭,滿面威風滿面羞。滿眼胡人滿眼淚,滿腔心事滿腔愁。”宗師見之,亦不罪之,竟聽其納還衣巾而退。若果有此事,此生員比之晉處士陶元亮,亦無愧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尼勒克县| 竹溪县| 浮梁县| 玛纳斯县| 招远市| 玛多县| 汉川市| 榆林市| 多伦县| 宜丰县| 垫江县| 伊宁县| 门头沟区| 扎赉特旗| 绍兴市| 蓬莱市| 潜江市| 双桥区| 奉节县| 长岭县| 漯河市| 龙岩市| 阳新县| 宝应县| 辛集市| 石泉县| 韶关市| 勃利县| 奇台县| 湖北省| 宁安市| 个旧市| 广丰县| SHOW| 盖州市| 天峨县| 平阳县| 永平县| 哈尔滨市|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