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愛德華·琴納
- 創世鼻祖的發明家4(世界名人成長歷程)
- 竭寶峰編著
- 2158字
- 2015-12-21 17:52:32
愛德華·琴納,英國醫生,牛痘接種法的創始人。琴納出生于英格蘭格洛斯特郡伯克利的一個普通人家,父親是當地的一名鄉村牧師。他有兩個哥哥,比他大近20歲,也繼承父業做起了牧師。在他5歲的時候,父親不幸去世,小琴納就和母親一起跟隨長兄一家人一起生活。
到了該上學的年齡,長兄將他送進了教會學校。但好動的琴納面對神學著作毫無興趣,他最大的愛好是“玩”。他常常和小伙伴們一起在伯克利村附近的小丘、山谷、草地和樹林漫游。他喜歡掏鳥窩,特意去捕捉各種昆蟲、小動物,他也對植物的種子、各種礦物、化石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他還利用林耐的雙名命名法對自己收藏的標本進行分類。他的小屋,簡直就是一個動物園、植物園、貯藏室三者的結合體。
琴納的小學校長沃什伯恩是一個嚴厲而又十分守舊的人,他不喜歡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反對學生閱讀神學以外的課外讀物,認為琴納閱讀生物學著作完全是浪費時間,甚至是危險的。有一次,他把琴納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嚴厲地對他說:“你現在的思想觀點很危險,我得提醒你,科學與宗教是直接對立的,你最好不要去碰科學。你那愚蠢而又骯臟的愛好會得罪上帝的!”
在這樣的學校里,琴納感到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無心學習,經常逃課。長兄見他對神學實在無興趣,就尊重他的意愿,讓他跟隨索德伯里城的外科醫生盧德格學習醫學知識。當時琴納年僅13歲。在盧德格家,琴納開始了八年的學徒生活。學徒生活雖然十分清苦,但琴納認為可以學到許多有用的知識,因而覺得很有樂趣。
1770年,在盧德格醫生的大力推薦下,琴納來到了倫敦最著名的外科醫生亨特那里學習。三年之后,琴納返回了伯克利農場,開始了自己的行醫生涯。
琴納作為一名醫生,之所以能載入史冊,是因為他找到了治療天花的辦法,即牛痘接種法。
天花,在歐洲歷史上有一段時期被人們稱為“死神忠實的幫兇”。只要有一人得了天花,恐怖就會籠罩整個地區和國家,甚至整個歐洲。天花的傳染性非常強,輕微的接觸都會使周圍的人染上天花病毒,而且傳播速度極快。人們經常是談“天花”色變。
一連好多年,琴納所在的伯克利山谷都沒有發生過天花。一天,突然有消息傳來,說有一個人已經染上了天花。這引起了整個山谷以及附近居民的普遍恐慌,似乎一場大的災難已經降臨。
琴納作為當地醫生,對病人采取治療措施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最令他感到頭疼的問題是病人的護理,因為護理人員最容易受到傳染。一般的人是不能護理天花患者的,只得去找以前患過天花、現在已經痊愈的人。但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病人的家屬最后找來了一位擠奶女工。琴納見她皮膚光滑白嫩,臉上也沒有天花的麻痕斑點,就認定她以前沒有得過天花,因此不同意讓她擔任病人的護理工作。
“我確實沒有得過天花,但我曾經出過牛痘。因此肯定不會染上天花。”擠奶女工堅定地說。
擠奶女工的話讓琴納想起了盧德格對他說的“奶區迷信”。即長期與奶牛接觸的人很少會染上天花。于是他同意讓這位擠奶女工來護理病人,并對她交待了應該注意的事項。
幾個月后病人終于痊愈了,琴納臉上留下了永遠消不去的麻點,而那位擠奶女工卻安然無恙,皮膚依然白嫩。這件事激起了他多年來藏在心底的疑團:天花與牛痘究竟有什么關系呢?如何來解開這個疑團呢?琴納記起了亨特的教誨。他決定從調查入手。他來到多個牧場,向一些老牧場主詳細詢問有關牛痘方面的知識,諸如人是如何感染上牛痘的?感染上牛痘的人有沒有人再得過天花?
調查費時費力,但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終于得出理論上的結論,即感染過牛痘的人是不會得上天花的。理論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于是琴納張貼了一張廣告,征集得過牛痘的志愿人員,要在他們身上注射天花病毒進行試驗。最后終于找到了五個志愿者。在他們身上注射病毒半個月之后,志愿者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半年之后,還是平安無事。琴納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琴納還想在人體上先接種牛痘,觀察其反應,然后再接種天花,進行理論驗證,但沒有人敢于這樣做,他的研究工作只得暫時停了下來。
1796年4月,一位中年婦女帶著8歲的兒子杰米·菲浦士來到琴納的診所,要求在兒子身上進行試驗。琴納大為感動,激動地說:“你真偉大!你知不知道,現在有許多人,包括專業的外科醫生在內,都不相信我的理論,有人認為是瀆犯神明,有人認為會長出牛臉來。”
琴納在杰米·菲浦士身上的試驗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注射牛痘、再接種天花后,杰米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這充分證明:琴納用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的免疫方法成功了!
然而,當琴納將辛辛苦苦歷經三十多年的觀察、試驗、研究后的重大成果拿到皇家學會請求發表時,遭到的卻是人們的冷嘲熱諷。琴納雖然十分失望,卻沒有氣餒,他相信科學終將戰勝愚昧。1798年,琴納自費出版了《接種牛痘的原因和效果的調查》這一科學巨作。在鐵的事實面前,頑固不化的人們終于低下他們高貴的頭顱。法國皇帝拿破侖公開鼓勵全體法國公民接種牛痘,維也納醫生卡羅博土也大力推廣牛痘接種。在俄國、丹麥、普魯士、意大利、土耳其乃至東方的印度,都有人開始用牛痘接種來預防天花。
琴納的價值終于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英國政府給他頒發了科學獎金。1823年,琴納逝世。為了紀念這位天花的“克星”,人們特地為他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人體雕塑——琴納正在聚精會神地為抱在自己懷里的嬰兒接種牛痘呢!雕塑下的碑座上刻著這樣一句話:向母親、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