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妃嬪部紀事

西京雜記高帝戚夫人善鼓瑟擊筑帝常擁夫人倚

瑟而弦歌畢每泣下流漣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

歌出塞望歸之曲侍婢數百皆習之后宮齊首高唱

聲入云霄

戚姬以百煉金為彄環照見指骨上惡之以賜侍兒

鳴玉耀光等各四枚

漢書石奮傳萬石君石奮其父趙人也趙亡徙溫高

祖過河內時奮年十五為小吏侍高祖高祖與語愛

其恭敬問曰若何有對曰有姊能鼓瑟于是高祖召

其姊為美人以奮為中涓受書謁徙其家長安中戚

里以姊為美人故也

漢孝武帝內傳漢孝武皇帝景帝子也未生之時景

帝夢一赤彘從云中下直入崇芳閣景帝覺而坐閣

下果有赤龍如霧來蔽戶牖宮內嬪御望閣上有丹

霞蓊蔚而起霞滅見赤龍盤回棟間景帝召占者姚

翁以問之翁曰吉祥也此閣必主命世之人攘不祥

而獲嘉瑞為劉宗盛主也然亦大妖景帝使王夫人

移居崇芳閣欲以順姚翁之言也乃改崇芳閣為猗

蘭殿旬余景帝夢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

十四月而生武帝

史記五宗世家長沙定王發發之母唐姬故程姬侍

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進而飾侍者唐兒

使夜進上醉不知以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覺

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發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

為長沙王

武帝本紀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上上有所幸王夫

人夫人卒少翁以方術蓋夜致王夫人及鬼之貌

云天子自帷中望見焉于是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

賞賜甚多

漢書董賢傳賢性柔和便辟善為媚以自固每賜洗

沐不肯出常留中視醫藥上以賢難歸詔令賢妻得

通引籍殿中止賢廬若吏妻子居官寺舍又召賢女

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后更名其舍為椒風以配椒房

云昭儀及賢與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賞賜昭儀及

賢妻亦各千萬數

通典后漢獻帝建安十八年曹操進三女憲節華為

夫人聘以束帛元纁五萬匹小者待年于國(

留住于國待年

長)

二十年并拜貴人

拾遺記吳主趙夫人丞相達之妹善畫巧妙無雙能

于指間以彩絲織云霞龍蛇之錦大則盈尺小則方

寸宮中謂之機絕孫權常嘆魏蜀未夷軍旅之隙思

得善畫者使圖山川地勢軍陣之像達乃進其妹權

使寫九州江湖方岳之勢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

滅不可久寶妾能刺繡作列國方帛之上寫以五岳

河海城邑行陣之形既成乃進于吳主時人謂之針

絕雖棘刺木猴云梯飛無過此麗也權居昭陽宮

倦暑乃褰紫綃之帷夫人曰此不足貴也權使夫人

指其意思焉答曰妾欲窮慮盡思能使下綃帷而清

風自入視外無有蔽礙列侍者飄然自涼若馭風而

行也權稱善夫人乃發以神膠續之神膠出郁夷

國接弓弩之斷弦百斷百續也乃織為羅縠累月而

成裁為幔內外視之飄飄如煙氣輕動而房內自涼

時權常在軍旅每以此幔自隨以為征幕舒之則廣

縱一丈卷之則可內于枕中時人謂之絲絕故吳有

三絕四海無儔其妙后有貪寵求媚者言夫人幻耀

于人主因而致退黜雖見疑墜猶存錄其巧工吳亡

不知所在

吳主潘夫人父坐法夫人輸入織室容態少儔為江

東絕色同幽者百余人謂夫人為神女敬而遠之有

司聞于吳主使圖其容貌夫人憂戚不食減瘦改形

工人寫其真狀以進吳主見而喜悅以琥珀如意撫

按即折嗟曰此神女也愁貌尚能惑人況在歡樂乃

命雕輪就織室納于后宮果以姿色見寵每以夫人

游昭宣之臺志意幸愜既盡酣醉唾于玉壺中使侍

婢瀉于臺下得火齊指環即掛石榴枝上因其處起

臺名曰環榴臺時有諫者云今吳蜀爭雄還劉之名

將為妖矣權乃翻其名曰榴環臺又與夫人游釣臺

得大魚王大喜夫人曰昔聞泣魚今乃為喜有喜必

憂以為深戒至于末年漸相譖毀稍見離退時人謂

夫人知幾其神吳主于是罷宴夫人果見棄逐釣臺

基今尚存焉

孫和悅鄧夫人常置膝上和于月下舞水精如意囗

傷夫人頰血流污囗嬌囗彌苦自舐其瘡命太醫合

藥醫曰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滅此痕即購致

百金能得白獺髓者厚賞之有富春漁人云此物知

人欲取則逃入石穴伺其祭魚之時獺有斗死者穴

中應有枯骨雖無髓其骨可合玉舂為粉歕于瘡上

其痕則滅和乃命合此膏琥珀太多及差而有赤點

如朱逼而視之更益其妍諸嬖人欲要寵皆以丹脂

點頰而后進幸妖惑相動遂成淫俗

三國志注江表傳曰皓以張布女為美人有寵皓問

曰汝父所在答曰賊已殺之皓大怒棒殺之后思其

顏色使巧工刻木作美人形象恒置座側問左右布

復有女否答曰布大女適故衛尉馮朝子純即奪純

妻入宮大有寵拜為左夫人晝夜與夫人房宴不聽

朝政使尚方以金作華燧步搖假髻以千數令宮人

著以相撲朝成夕敗輒出更作工匠因緣偷盜府藏

為空會夫人死皓哀愍思念葬于苑中大作冢使工

匠刻柏作木人內冢中以為兵衛以金銀珍玩之物

送葬不可稱計已葬之后皓治喪于內半年不出國

人見葬大奢麗皆謂皓已死所葬者是也皓舅子何

都顏狀似皓云都代立臨海太守奚熙信言舉兵

欲還誅都都叔父信時為備海督擊殺熙夷三族訛

言乃息而人心猶疑

晉書魏舒傳舒為左仆射領吏部上言今選六宮聘

以玉帛而舊使御府丞奉聘宣成嘉禮贄重使輕以

為拜三夫人宜使卿九嬪使五官中郎將囗人良人

使謁者于典制為弘有詔詳之眾議異同遂寢

侍兒小名錄拾遺晉泰始二年使使持節兼五官中

郎將宗正丞司馬恢拜崇陽園妾李琰為修華王宣

為修容徐琰為修儀吳淑為婕妤趙為充華十年

使太常洛陽令司馬啟拜采女胡方為貴嬪又使御

史中丞太子舍人司馬拜采女劉瑗為淑妃臧曜

為淑媛趙娟為修華陳秀為修容咸寧三年拜美人

左嬪為修儀邢蘭為婕妤朱姜為容華

晉書王雅傳雅為太子左衛率雅性好接下敬慎奉

公孝武帝深加禮遇雖在外職侍見甚數朝廷大事

多參謀議帝每置酒宴集雅未至不先舉觴其見重

如此然任遇有過其才時人被以佞幸之目帝起清

暑殿于后宮開北上合出華林園與美人張氏同游

止惟雅與焉

十六國春秋前趙錄劉聰嘉平二年春正月聰后呼

延氏卒謚曰武元甲戌以司空王育尚書令任顗女

為左右昭儀中軍大將軍王彰中書監范隆左仆射

馬景女皆為貴人右仆射朱紀女為貴妃皆金印紫

綬聰將納太保劉殷女太弟乂固諫聰以問于太宰

延年太傅景景等對曰臣常聞太保自云劉康公之

后與陛下殊源納之何害聰悅使兼大鴻臚李弘拜

殷二女為左右貴嬪位在昭儀上又納殷女孫四人

皆為貴人位次貴嬪謂弘曰此女輩姿色超世女德

冠時且太保于朕實自不同卿意安乎弘曰太保系

自有周與圣源實別陛下正以姓同為恨耳且魏司

空東萊王基當世大儒豈不達禮乎為子納司空太

原王沉女以其姓同而源異故也聰大悅賜弘黃金

六十斤曰卿當以此意諭我子弟輩于是六劉之寵

傾于后宮聰希復出外事皆中黃門納奏左右貴嬪

決之

后趙錄石勒建平元年九月勒僭即帝位定昭儀夫

人位視上公貴嬪貴人視列侯員各一人三英九華

視伯淑媛淑儀視子容華美人視男務簡賢淑不限

員數

陳氏別駕陳逵之妹也才色甚美發長七尺虎甚嬖

之遂以為夫人寵冠后宮

前秦錄堅夫人張氏不知何許人明辨有才識堅將

入寇江左群臣切諫不聽張氏進曰妾聞天地之生

萬物王者之治天下皆因其自然而順之故功無不

成是以黃帝服牛乘馬因其性也禹浚九川障九澤

因其勢也后稷播種百囗因其時也湯武帥天下而

攻桀紂因其心也皆有因則成無因則敗今朝野之

人皆言晉不可伐陛下獨決意行之妾不知陛下何

所因也書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猶因民而況于

人主乎妾又聞王者出師必上觀天道下順人心今

人心既不然矣請驗之天道諺云雞夜鳴者不利行

師犬群嗥者宮室必空兵動馬驚軍敗不歸自秋冬

以來眾雞夜鳴群犬哀嗥囗馬驚逸武庫兵器自動

有聲吉兇之理非微此皆非出師之祥也如妾所論

愿陛下詳而思之堅曰軍旅之事非婦人所當豫也

遂興兵南伐張氏請從其夜堅夢葵生城內明以問

之張氏曰若征軍遠行難為將也堅又夢地東南傾

復以問云江左不可平也君無南行必敗之象也堅

不從果大敗于壽春單騎遁還

南史武穆裴皇后傳舊顯陽昭陽二殿皇后所居也

永明中無太后皇后羊貴嬪居昭陽殿西范貴妃居

昭陽殿東寵姬荀昭華居鳳華柏殿宮內御所居壽

昌畫殿南閣置白鷺鼓吹二部干光殿東西頭置鐘

磬兩廂皆宴樂處也

小名錄東昏侯潘淑妃小字玉兒帝為潘起神仙永

壽玉殿鑿為蓮花貼地上令潘妃行曰步步生蓮花

常市琥珀釵一只直百七十萬

梁書武帝本紀帝五十外便斷房室后宮職司貴妃

以下六宮袆褕三翟之外皆衣不曳地傍無錦綺

煙花記陳后主為張貴妃麗華造桂宮于光昭殿后

作圓門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設素粉罘罳庭中空洞

無他物惟植一桂樹樹下置藥杵臼使麗華恒馴一

白兔麗華被素囗裳梳凌云髻插白通草蘇孕子靸

玉華飛頭履時獨步于中謂之月宮帝每入宴樂呼

麗華為張嫦娥

魏書孝靜帝本紀帝將禪位于文宣所司奏請發帝

曰古人念遺簪敝履欲與六宮別可乎高隆之曰今

天下猶陛下之天下況在后宮乃與夫人妃嬪已下

訣莫不欷歔掩涕嬪趙國李氏誦陳思王詩云王其

愛玉體俱享黃發期皇后以下皆哭

周書宣帝本紀帝惟自尊崇無所顧憚國典朝儀率

情變改后宮位號莫能詳錄每笞捶人皆以百二為

度名曰天杖后妃嬪御雖被寵嬖亦多被杖背

迷樓記煬帝后宮侯夫人有美色一日自經于棟下

臂懸錦囊中有文左右取以進帝乃詩也自感三首

云庭絕玉輦跡芳草漸成窠隱隱聞簫鼓君恩何處

多欲泣不成淚悲來翻強歌庭花方爛漫無計奈春

何春陰正無際獨步意何如不及閑花草翻承雨露

多看梅二首云砌雪無消日卷簾時自顰庭梅對我

有憐意先露枝頭一點春香清寒艷好誰惜是天真

玉梅謝后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妝成云妝成多

自惜夢好卻成悲不及楊花意春來到處飛遣意云

秘洞囗仙卉雕窗鎖玉人毛君真可戮不肯寫昭君

自傷云初入承明日深深報未央長門七八載無復

見君王春寒侵入骨獨臥愁空房颯履步庭下幽懷

空感傷平日新愛惜自待聊非常色美反成棄命薄

何可量君恩實疏遠妾意徒仿徨家豈無骨肉偏親

老北堂此方無羽翼何計出高墻性命誠所重棄割

良可傷懸帛朱棟上肝腸如沸湯引頸又自惜有若

絲牽腸毅然就死地從此歸冥鄉帝見其詩反復傷

感帝往視其尸曰此已死顏色猶美如桃花乃急召

中使許廷輔曰朕向遣汝擇后宮女入迷樓汝何獨

故棄此人也乃令廷輔就獄賜自盡厚禮葬侯夫人

帝日誦詩酷好其文乃令樂府歌之

海山記煬帝游湖海回多宿十六院一夕帝中夜潛

入棲鸞院時夏氣暄煩院妃慶兒臥于簾下初月照

軒頗明朗慶兒睡中驚魘若不救者使人呼慶兒帝

自扶起久方清醒帝曰汝夢中何故而如此慶兒曰

妾夢中如常時帝握妾臂游十六院至第十院帝入

院坐殿上俄時火發妾乃奔走回視帝坐烈焰中驚

呼人救帝久方睡覺帝自強解曰夢死得生火有威

烈之勢吾居其中得威者也大業十年幸江都被弒

帝入第十院居火中此其應也

侍兒小名錄隋煬帝宮妃吳絳仙善畫長蛾眉帝甚

憐之由是嬪御皆仿此宮吏日供螺子黛五斛名蛾

綠而進之帝每倚簾顧之移時不去乃云古人言美

色若可食如絳仙者可以療饑矣遂賜以合歡水果

絳仙以謝帝立為貴妃后與妃同游汴河彩舟為龍

張帆以錦飾木剪花日縱淫樂

拾遺錄煬帝在江都囗湎滋深嘗游吳公宅雞臺恍

忽與陳后主相遇尚喚帝為殿下后主舞女數十中

一人迥美帝屢目之后主云即麗華也乃以海蠡酌

紅粱新醞勸帝帝飲之甚歡因請麗華舞玉樹后庭

花麗華徐起終一曲后主問帝蕭妃何如此人帝曰

春蘭秋菊各一時之秀也

天中記長安崇圣寺有賢妃妝殿太宗嘗召妃久不

至怒之妃進詩曰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千金始

一笑一召詎能來

唐書魏征傳征自以不世遇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

由是拜尚書左丞兼諫議大夫鄭仁基息女美而才

皇后建請為充華典冊具或言許聘矣征諫曰陛下

處臺榭則欲民有棟宇食膏粱則欲民有飽適顧嬪

御則欲民有室家今鄭已約昏陛下取之豈為人父

母意帝痛自咎即詔停冊

彥周詩話唐高宗御群臣宴賞雙頭牡丹詩上官昭

容一聯云勢如連璧友情若臭蘭人

全唐詩話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賦詩群臣應制

百余篇帳殿前結彩樓命昭容選一篇為新翻御制

曲從臣悉集其下須臾紙落如飛各認其名而懷之

既退惟沈宋二詩不下移時一紙飛墜競取而觀乃

沈詩也及聞其評曰二詩工力悉敵沈詩落句云微

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才蓋詞氣已竭宋詩云不愁明

月盡自有夜珠來筆猶陡健沈乃服不敢復爭昭容

名婉兒西臺侍郎儀之孫父廷芝與儀死武后時母

鄭方囗夢巨人畀大秤曰持此秤量天下昭容生逾

月母戲曰秤量者豈汝耶輒啞然應后內秉機政符

其夢云自通天以來內掌詔命中宗立進拜昭容帝

引名儒賜宴賦詩婉兒常代帝及后長寧安樂二公

主眾篇并作而采麗益新又差等群臣所賦賜金爵

故朝廷靡然成風當時屬詞大抵浮靡然皆有可觀

昭容力也

因話錄元宗柳婕妤生延王玢肅宗每見王則語左

右曰我與王兄弟中更相親外家皆關中貴族柳氏

乃尚書右丞范之女睦州刺史齊物之妹也睦州刺

史少俊邁風格精異周隋已后家富于財嘗至京師

有名娼嬌陳者姿藝俱美為士子所奔走睦州君詣

之悅焉嬌陳曰第中有錦帳三十重即奉事終身蓋

將以斯言戲之耳翌日遂如數載席帳以行嬌陳大

驚且賞其奇特竟如約入柳氏之家執仆媵之禮元

宗在人間常聞嬌陳名訪之及召入宮涕泣稱痼疾

且老上知其不可強也許其歸因語曰我聞柳家多

賢子女可以稱內職者可言之嬌陳以睦州君女弟

對遂納之立婕妤生延王及一公主焉

開元天寶遺事開元末明皇每至春時旦暮宴于宮

中使嬪妃輩爭插艷花帝親捉粉蝶放之隨蝶所止

幸之后因楊妃專寵遂不復此戲也

御苑新有千葉桃花帝親折一枝插于妃子寶冠上

曰此個花尢能助嬌態

明皇于禁苑中初有千葉桃盛開帝與貴妃日逐宴

于樹下帝曰不獨萱草忘憂此花亦能銷恨

五月五日明皇避暑游興慶池與妃子晝寢于水殿

中宮嬪輩憑欄倚檻爭看雌雄鸂戲于水中帝時

擁貴妃于綃帳內謂宮嬪曰爾等愛水中鸂爭如

我被底鴛鴦

帝與貴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華清宮游宴時宮女

輩陳瓜果酒饌列于庭中求恩于牽牛織女星也又

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

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

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

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候動清商之曲宴

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

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于左右曰

爭如我解語花

元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囗欄望月不

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兩岸別筑百尺高臺

與吾妃子來年望月后經祿山之兵不復置焉惟有

基址而已

冬至日大雪至午雪霽有晴色因寒所結檐溜皆為

冰條妃子使侍兒敲下二條看玩帝自晚朝視政回

問妃子曰所玩何物也妃子笑而答曰妾所玩者冰

筋也帝謂左右曰妃子聰慧比象可愛也

貴妃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熱嘗凌晨獨游后苑傍花

樹以手攀枝口吸花露藉其露液潤于肺也

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魚

兒于口中蓋藉其涼津沃肺也

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

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

色如桃紅也

虢國夫人有夜明枕設于堂中光照一室不假燈燭

明皇未得妃子宮中妃嬪輩投金錢賭侍帝寢以親

者為勝召入妃子遂罷此戲

明皇與貴妃每至酒酣使妃子統宮妓百余人帝統

小中貴百余人排兩陣于掖庭中目為風流陣以霞

帔錦被張之為旗幟攻擊相斗敗者罰之巨觥以為

戲笑

李白于便殿對明皇撰詔誥時十月大寒凍筆莫能

書字帝敕宮嬪十人侍于李白左右令各執牙筆呵

之遂取而書其詔

楊貴妃初承恩召與父母相別泣涕登車時天寒淚

結為紅冰

楊太真外傳貴妃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是夕授

金釵鈿合上又自執麗水鎮庫紫磨金琢成步搖至

妝合親與插鬢上喜甚謂后宮人曰朕得楊貴妃如

得至寶也乃制曲子曰得寶子又曰得子

上一日御勤政樓大張聲樂時教坊有王大娘善戴

百尺竿上施木山狀瀛洲方丈令小兒持絳節出入

其間而舞不輟時劉晏以神童為秘書省正字十歲

慧悟過人上召于樓中貴妃坐于膝上為施粉黛與

之巾櫛貴妃令詠王大娘戴竿晏應聲曰樓前百戲

競爭新惟有長竿妙入神誰謂綺羅翻有力猶自嫌

輕更著人上與妃及嬪御皆歡笑移時聲聞于外因

命牙笏黃紋袍賜之

上又宴諸王于木蘭殿時木蘭花發皇情不悅妃醉

中舞霓裳羽衣一曲天顏大悅上嘗夢十仙子乃制

紫云回并夢龍女又制凌波曲二曲既成遂賜宜春

院及梨園弟子并諸王時新豐初進女伶謝阿蠻善

舞上與妃子鍾念因而受焉就按于清元小殿寧王

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馬仙期方響李龜年觱篥張

野狐箜篌賀懷智拍自旦至午歡洽異常時惟妃女

弟秦國夫人端坐觀之曲罷上戲曰阿瞞

上在禁中

多自稱也

樂終今日幸得供養夫人請一纏頭秦國曰豈有大

唐天子阿姨無錢用耶遂出三百萬為一局焉樂器

皆非世有者才奏而清風習習聲出天表妃子琵琶

邏逤檀寺人白季貞使蜀還獻其材溫潤如玉光耀

可鑒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弦乃末訶彌羅國永泰

元年所貢者淥水蠶絲也光瑩如貫珠琴瑟紫玉笛

乃姮娥所得也祿山進三百事管色俱用媚玉為之

諸王郡主妃之姊妹皆師妃為琵琶弟子每一曲徹

廣有獻遺妃子是日問阿蠻曰爾貧無可獻師長待

我與爾為命侍兒紅桃娘取紅粟玉臂支賜阿蠻妃

善擊磬搏拊之音泠泠然多新聲雖太常梨園之妓

莫能及之上命采藍田綠玉琢成磬上方造流蘇

之屬以金鈿珠翠飾之鑄金為二獅子以為趺彩繪

縟麗一時無比

先開元中禁中重木芍藥即今牡丹也

禁中呼木

芍藥為牡丹

得數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于興慶池東沉

香亭前會花方繁開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輦從詔選

梨園弟子中尢者得樂十六色李龜年以歌擅一時

之名手捧檀板押眾樂前將欲歌之上曰賞名花對

妃子焉用舊樂詞為遽命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

學士李白立進清平樂詞三篇承旨猶苦宿酲因援

筆賦之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第二首一枝紅

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

飛燕倚新第三首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

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龜年捧詞

進上命梨園弟子略約詞調撫絲竹遂促龜年以歌

妃持玻璃七寶杯酌西涼州蒲萄酒笑領歌意甚厚

上因調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將換則遲其聲以媚之

妃飲罷斂繡巾再拜上自是顧李翰林尢異于他學

士會力士終以脫靴為恥異日妃重吟前詞力士戲

曰始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翻拳拳如是耶妃

子驚曰何學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飛燕指妃子

賤之甚矣妃深然之上嘗三欲命李白官卒為宮中

所捍而止

上與妃采戲將北唯重四轉敗為勝連叱之骰子宛

轉而成重四遂命高力士賜緋風俗因而不易

廣南進白鸚鵡洞曉言詞呼為雪衣女一朝飛上妃

鏡臺上自語雪衣女昨夜夢為鷙鳥所搏上令妃授

以多心經記誦精熟后上與妃游別殿置雪衣女于

步輦竿上同去瞥有鷹至搏之而斃上與妃嘆息久

之遂瘞于苑中呼為鸚鵡冢

交趾貢龍腦杳有蟬蠶之狀五十枚波斯言老龍腦

樹節方有禁中呼為瑞龍腦上賜妃十枚妃私發明

囗使持三枚遺祿山

明囗使腹下有毛夜

能明日馳五百里

妃又常遺

祿山金平脫裝具玉合金平脫鐵面囗

十四載六月一日上幸華清宮乃貴妃生日上命小

部音聲小部者梨園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已

下于長生殿奏新曲未有名會南海進荔枝因以曲

名荔枝香

常侍言旨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尢勝

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熟經宿則敗

摭異記開元中有程修己者善畫得進謁會春暮內

殿賞牡丹花上問修己曰今京邑傳唱牡丹花詩誰

為首出修己對曰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

李正封詩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上聞之嗟賞

移時楊妃方恃恩寵上笑謂賢妃曰妝鏡臺前宜飲

以一紫金盞酒則正封之詩見矣

致虛閣雜俎元宗與玉真恒于皎月之下以錦帕裹

目在方丈之間互相捉戲玉真捉上每易而玉真輕

捷上每失之滿宮之人撫掌大笑一夕玉真于囗服

袖上多結流蘇香囊與上戲上屢捉屢失玉真故以

香囊惹之上得香囊無數已而笑曰我比貴妃差勝

也謂之捉迷藏

太真著鴛鴦并頭蓮錦囗襪上戲曰貴妃囗襪上乃

真鴛鴦蓮花也太真問何得有此稱上笑曰不然其

間安得有此白藕乎貴妃由是名囗襪為藕覆(

囗襪今俗

稱膝囗)

客退紀談元宗自聞祿山反狀心懷疑忌初出幸時

貴妃侍女紅桃晨興理妝玉環墜地而響帝聞問曰

響者何耶對曰玉環碎矣帝默然不悅至馬嵬貴妃

遇害貴妃小名玉環

珍珠船馬嵬嫗得錦囗一只過客一玩百錢前后獲

錢無數

囗嬛記馬嵬老媼拾得太真囗以致富其女名玉飛

得雀頭履一只真珠口以薄檀為苴長僅三寸玉飾

飛奉為異寶不輕示人

杜陽雜編懿宗皇帝器度沉厚形貌偉在藩邸時

疾疹方甚而郭淑妃見黃龍出入臥內上疾稍間妃

異之具以事聞上曰無泄是言貴不見忘

五代史莊宗神閔敬皇后劉氏傳莊宗有愛妃甚有

色而生子后心患之莊宗燕居宮中元行欽侍側莊

宗問曰爾新喪婦其復娶乎吾助爾聘后指愛妃請

曰帝憐行欽何不賜之莊宗不得已佯諾之后趣行

欽拜謝行欽再拜起顧愛妃肩輿已出宮矣莊宗不

樂稱疾不食者累日

幸蜀記徐氏父名耕成都人生二女皆有國色耕教

為詩有藻思家甚貧有相者謂之曰公不久當大富

貴耕因使相其二女相者曰青城山有王氣每夜徹

天者一紀矣不十年后有真人乘運此二子當作妃

后君貴由二女致也及建入城聞有姿色納于后房

姊生彭王妹生衍即位姊為淑妃妹為貴妃

十國春秋前蜀傳昭儀李氏名舜弦梓州人甚有辭

藻后主衍立為昭儀世所稱李舜弦夫人也著蜀宮

應制詩隨駕詩釣魚不得詩諸篇多為文人賞鑒

南唐書女憲傳夫人種氏名時光江西良家女性警

悟通書計常靚妝去飾態度閑雅宛若神仙年十六

入宮隸樂部俄得幸生景囗(

馬令南唐書云久不得幸宋后憐之為數數薦

引既承恩寵服御輒亞于后而諸宮罕得進御及生囗僭侈尤甚)

烈祖以受禪后所

得子甚愛之種氏寵日盛封夫人烈祖性嚴重常大

怒聲如乳虎殿陛金環為震左右皆喪膽褫魄種氏

左手持食右手進匕從容如平時烈祖怒亦頓解

保儀黃氏世為江夏人父守忠遇亂流徙湘湖事馬

氏為偏裨恭孝王之難守忠死焉邊鎬入長沙得黃

氏甫數歲奇其貌內后宮后主即位選為保儀容態

冠絕一時顧盻顰笑無不妍姣以工書札使專掌宮

中書籍二周后相繼專房燕昵故黃氏雖見賞識終

不得數幸御元宗父子俱善書法元宗學羊欣后主

學柳公權皆得十九購藏鍾王以來墨帖至多黃氏

實掌之

馬氏南唐書云宮中圖

籍萬卷尤多鍾王墨跡

城將陷后主謂之曰

此皆先帝所寶城若不守汝即焚之無為它人所得

及陷城悉焚無遺者黃氏亦從北遷卒于大梁

十國春秋后蜀傳妃張氏名太華少擅殊色囗目如

畫事后主昶有專房之寵廣政初同輦游青城山宿

九天丈人觀月余不返奉鑾宿衛都虞候李廷珪屢

諫不聽居數日雷雨大作白日晦冥太華被震而殞

乃以紅錦龍褥裹瘞觀前白楊樹下明日急趣回鑾

悲悼無已后數年煉師李若沖于薄暮步白楊樹側

忽見女子吟詩若有所怨(

詩曰一別鑾輿今幾年白楊風起不成眠常思往日

椒房寵淚滴衣襟損翠鈿)

問曰人邪鬼邪女子斂囗言妾蜀妃張

太華也因陪駕游此遇震乞賜超拔若沖乃于中元

節修長生金簡以答之未幾夢太華謝曰妾已受生

人世矣壁間以黃土留詩而去(

詩曰符吏匆匆叩夜囗便隨金簡去幽冥

蒙師薦拔恩非淺領得生神九卷經)

后主聞之厚賚若沖自是惟花蕊

夫人寵冠后宮

慧妃徐氏青城人幼有才色父國璋納于后主后主

嬖之拜貴妃別號花蕊夫人又升號慧妃常與后主

登樓以龍腦末涂白扇扇墜地為人所得蜀人爭效

其制名曰雪香扇又后主與避暑摩訶池上為作小

詞以美之

辭曰冰肌玉骨清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云云

國中爭為流傳徐

氏長于詩詠居恒仿王建作宮詞百首時人多稱許

之國亡入宋宋太祖召使陳詩誦亡國之由其詩有

十四萬人齊解甲可無一個是男兒之句太祖大悅

徐氏心未忘蜀每懸后主像以祀詭言宜子之神(

張仙

挾彈圖即后主也童子為太子元囗武士為趙廷隱)

一云墓在閩崇安

南漢傳李蟾妃事中宗晟得殊寵南海有蘇氏園者

雅稱幽勝中宗攜蟾妃微行至此憩酌綠蕉林中大

書蕉葉曰扇子仙后人構亭于上以志異名為扇子

亭云

聞見近錄太祖一日幸后苑觀牡丹召宮嬪將置酒

得幸者以疾辭再召復不至上乃親折一枝過其舍

而簪于髻上上還輒取花擲于地上顧之曰我艱勤

得天下乃欲以一婦人敗之耶即引佩刀截其腕而

金城夫人得幸太祖頗恃寵一日宴射后苑上酌巨

觥以勸太宗太宗固辭上復勸之太宗顧庭下曰金

城夫人親折此花來乃飲上遂命之太宗引弓射而

殺之即再拜而泣抱太祖足曰陛下方得天下宜為

社稷自重而上飲射如故

畿輔通志大名府龍骨寺舊清凈庵金冠李道姑住

持道姑江南人美姿容有求聘者輒暴死遂出家云

游至此寓焉宋真宗謁泰山見而悅之納為妃后誕

仁宗乃改庵為龍骨寺

宋史司馬光傳光知諫院充媛董氏薨贈淑妃輟朝

成服百官奉慰定謚行冊禮葬給鹵簿光言董氏秩

本微病革方拜充媛古者婦人無謚近制惟皇后有

之鹵簿本以賞軍功未嘗施于婦人唐平陽公主有

舉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乃得給至韋庶人始令妃主

葬日皆給鼓吹非令典不足法時有司定后宮封贈

法后與妃俱贈三代光論妃不當與后同袁盎引卻

慎夫人席正為此耳天圣親郊太妃止贈二代而況

妃乎

揮麈后錄章懿李后初在側微事章獻明肅章圣偶

過合中欲盥手后捧洗而前上悅其膚色玉耀與之

言后奏昨夕忽夢一羽衣之士跣足從空而下云來

為汝子時上未有嗣聞之大喜云當為汝成之是夕

召幸有娠明年誕育昭陵

碧云騢文彥博相因張貴妃也貴妃父堯封嘗為文

彥博父泊門客貴妃認堯封為伯父又欲士大夫為

助于是誘進彥博彥博知成都貴妃以近上元令織

異色錦彥博遂令工人織金線燈籠載蓮花中為錦

紋又為秋千以備寒食貴妃始衣之上驚曰何處有

此錦妃曰昨令成都文彥博織來以嘗與妾父有舊

然妾安能使之蓋彥博奉陛下耳上色怡自爾屬意

彥博彥博自成都歸不久參知政事貝州王則叛朝

廷以明鎬往取之賊將破上以近京甚憂之一日宮

中語曰執政大臣無一人為國家丁事者日日上殿

無有取賊意何益貴妃密令人語彥博明日上殿乞

身往破賊上大喜以彥博往統軍至則鎬已破賊矣

捷書至遂就路拜彥博同平章事后因監察御史唐

介拜疏召彥博殿上面條奇錦事數件質于上皆實

事彥博守本官出知許州明年上元中官有詩曰無

人更進燈籠錦紅紛宮中憶佞臣上聞此句亦笑

聞見后錄張堯封從孫明復先生學于南京其女子

常執事左右堯封死入禁中為貴妃寵遇第一數遣

使致禮于明復明復閉門拒之終身

宋史孟皇后傳哲宗妃劉氏以明艷冠后庭有盛寵

紹圣三年孟后朝景靈宮訖事就坐諸嬪御立侍劉

獨背立簾下后合中陳迎兒呵之不顧合中皆忿冬

至日會朝欽圣太后于隆佑宮后御坐朱髹金飾宮

中之制惟后得之婕妤在他坐有慍色從者為易坐

制與后等眾弗能平因傳唱曰皇太后出后起立劉

亦起尋各復其所或已撤婕妤坐遂仆于地懟不復

朝泣訴于帝內侍郝隨謂婕妤曰毋以此戚戚愿為

大家早生子此坐正當為婕妤有也

江行雜錄徽宗北狩四太子請王婉容為粘罕子婦

上遣之曰好事新主及行大哭曰何忍以一身事兩

主就輿中以囗刀自刎太子曰南宋大臣未有如此

者擇地葬之立碑曰貞婦冢

揮麈三錄徽宗靖康初南幸次京口駐蹕郡治外祖

曾空青以江南轉運使來攝府事應辦忽宣至行宮

上引至深邃之所問勞勤渥命喬貴妃者出焉上回

顧語喬曰汝在京師每問曾三此即是也特令汝一

識耳蓋外祖少年日喜作長短句多流入中禁故爾

取七寶杯令喬手擎滿酌并以杯賜之外祖拜貺而

西湖志余孝宗居高宗喪百日后尚進素膳毀瘠特

甚吳夫人者潛邸舊人也屢以過損為言上堅不從

夫人一日密諭尚食內侍云官家食素多時甚覺清

瘦汝囗可自作商量于是潛以雞汁等雜素饌中以

進上食之覺爽口詢所以然內侍恐甚以實告上大

怒皇太后聞之過宮力解乃出吳夫人于外

貴耳錄王尚之為郎日輪對一札乞減宮嬪之冗壽

皇問卿是外臣如何知朕宮中事云臣備員內府丞

見每月宮中請給歷歷具道大小請給細數壽皇大

喜即日除浙漕

金史后妃傳壽寧縣主什古宋王宗望女也靜樂縣

主蒲剌及習捻梁王宗囗女也師姑兒宗雋女也皆

從姊妹混同郡君莎里古真及其妹余都太傅宗本

女也再從姊妹郕國夫人重節宗盤女孫再從兄之

女及母大氏表兄張定安妻柰剌忽麗妃妹蒲魯胡

只皆有夫唯什古喪夫海陵無所忌恥使高師姑內

哥阿古等傳達言語皆與之私凡妃主宗婦嘗私之

者皆分屬諸妃出入位下柰剌忽出入元妃位蒲魯

胡只出入麗妃位莎里古真余都出入貴妃位什古

重節出入昭妃位蒲剌師古兒出入淑妃位海陵使

內哥召什古先于暖位小殿置琴阮其中然后召之

什古已色衰常譏其衰老以為笑唯習捻莎里古真

最寵恃勢笞決其夫海陵使習捻夫稍喝押護衛直

宿莎里古真夫撒速近侍局直宿謂撤速曰爾妻年

少遇爾直宿不可令宿于家常令宿于妃位每召入

必親伺候廊下立久則坐于高師姑膝上高師姑曰

天子何勞苦如此海陵曰我固以天子為易得耳此

等期會難得乃可貴也每于臥內遍設地衣囗逐以

為戲莎里古真在外為淫泆海陵聞之大怒謂莎里

古真曰爾愛貴官有貴如天子者乎爾愛人才有才

兼文武似我者乎爾愛娛樂有豊富偉岸過于我者

乎怒甚氣咽不能言少頃乃撫慰之曰無謂我聞知

便爾慚恧遇燕會當行立自如無為眾所測度也恐

致非笑后亦屢召入焉余都牌印松古剌妻也海陵

嘗曰余都貌雖不揚而肌膚潔白可愛蒲剌進封壽

康公主什古進封昭寧公主莎里古真進封壽陽縣

主重節進封蓬萊縣主重節即昭妃蒲察氏所生蒲

察怒重節與海陵淫批其頰海陵怒蒲察氏終殺之

者也

張萬公傳萬公拜平章政事時李淑妃有寵用事帝

意惑之欲立為后大臣多不可御史姬端修上書論

之帝怒御史大夫張暐削一官侍御史路鐸削兩官

端修杖七十以贖論淑妃竟進封元妃

徒單鎰傳上問漢高帝與光武優劣平章政事張萬

公對曰高祖優甚鎰曰光武再造漢業在位三十年

無沉湎冒色之事高祖惑戚姬卒至于亂由是言之

光武優上默然鎰蓋以元妃李氏隆寵過盛故微諫

金臺集妝臺李妃所筑妃嘗與章宗露坐上曰二人

土上坐妃應聲曰一月日邊明上大悅

金史衛紹王本紀至寧元年胡沙虎以兵入宮盡逐

衛士代以其黨自稱監國都元帥癸巳逼上出宮以

素車載至故邸以武衛軍二百人錮守之尚宮左夫

人鄭氏為內職掌寶璽聞難端居璽所待變胡沙虎

遣黃門入收璽鄭曰璽天子所用胡沙虎人臣取將

何為黃門曰今天時大變主上猶且不保況璽乎御

侍當思自脫計鄭厲聲罵曰若輩宮中近侍恩遇尤

隆君難不以死報之反為逆豎奪璽耶我死可必璽

必不與遂瞑目不語黃門出

輟耕錄至元十三年丙子春正月十八日淮安王以

中書右相統兵入杭宋謝全兩后以下皆赴北有王

昭儀者題滿江紅詞于驛云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

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

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朝鼙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

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沾襟血驛

館夜驚塵上夢宮車曉碾關山月愿嫦娥相顧肯從

容隨圓缺昭儀名清蕙字沖華后為女道士

元氏掖庭記后妃侍從各有定制后二百八十人冠

步光泥金帽衣翻鴻獸刨袍妃二百人冠懸梁七曜

巾衣云肩絳繒袍嬪八十人冠文縠巾衣青絲縷金

袍并謂之控鸞昭儀

熊嬪性耐寒嘗于月夜游梨花亭露袒坐紫斑石元

帝見其身與梨花一色因名其亭曰聯縞亭

順帝宮嬪進御無紀佩夫人貴妃印者不下百數如

淑妃龍瑞橋程一寧戈小娥麗嬪張阿元支祁氏才

人英英凝香兒尤見寵愛所好成之所惡除之位在

皇后之下而權則重于禁闈宮中稱為七貴云

每遇上巳日令諸嬪妃祓于內園迎祥亭漾碧池池

用紋石為質以寶石鏤成奇花繁葉雜砌其間上有

紫云九龍華蓋四面施幃幃皆蜀錦為之跨池三橋

橋上結錦為亭中匾集鸞左匾凝霞右匾承霄三匾

雁行相望又設一橫橋接乎三亭之上以通往來祓

畢則宴飲于中謂之爽心宴池之旁一潭曰香泉潭

至此日則積香水以注于池池中又置溫玉狻猊白

晶鹿紅石馬等物嬪妃浴澡之余則騎以為戲或執

蘭蕙或擊球筑謂之水上迎祥之樂唯小娥體白而

紅著水如桃花含露愈爭妍美帝曰此夭桃女也因

呼為賽桃夫人寵愛有加焉

麗嬪張阿元性號機敏帝或視朝而退即與諸嬪嬉

游后宮嘗曰百歲光陰等于馳電能幾何哉日夜為

樂猶不滿十萬況其間疾病相侵年壽難必如白云

有期富貴皆非我有矣何為自苦以虛度一生乎于

是長歌大舞自暮達旦號曰遣光諸嬪貴妃百媚其

前以求容悅阿元乃私制一昆侖巾上起三層中有

樞轉玉質金枝紉彩為花團綴于四面又制為蜂蝶

雜處其中行則三層磨運百花自搖蜂蝶欲飛皆作

鉆囗之狀又置為飛瓊流翠之袍趨步之際飄緲若

月宮仙子帝見之指謂眾嬪曰張嬪氣宇清越服帝

子云霓之服元為帝制繡絲絞布之裘雪迭三山之

履以進御帝服其裘穿其履冠春陽一線巾巾乃方

士所進云是東海長生公所服帝珍重之作寶光樓

以藏焉至是始出服之顧謂宮人曰使朕服此不食

不饑遨游臺島間得與金仙羽客為侶視棄天下如

土塊耳內豎梁行進曰陛下冠服不異神仙海池瓊

島亦壺島之匹也即今逍遙百歲猶足為樂何必遠

有所慕哉帝于是自稱玉宸館偑瓊花第一洞煙霞

小仙以元為太素仙妃一寧為太真仙妃就于萬歲

山筑垣狀如天臺赤城亦號紫霓城建玉宸館迭石

為瓊花洞以居焉

淑妃龍瑞嬌貪而且妒宮人少有不如意笞撻至死

有不欲置之死地者則百計千方致其苦楚以醋沃

鼻謂之酸刑以穢塞口謂之臭刑夏則火圍謂之蒸

骨冬則臥冰謂之煉肋不能酒者強令之飲多至十

囗是名醉鬼削木埋地相去二尺高三尺令女立上

又以一木拄其腰兩手各持重物不得失墜名曰懸

心之刑凡此類者甚多帝嘗賞賜金帛比他妃有加

麒麟鸞鳳白兔靈芝雙角五爪龍萬壽福壽字囗黃

等段以巨萬數嬌乃開市于左掖門內發賣諸色錦

段如有買者仍給一帖令不相禁宦官牛大輔掌之

由是京師官族富民及四方商賈爭相來買其價增

倍歲得銀數萬時呼為繡市又號麗色多春之市

凝香兒本部下官妓也以才藝選入宮遂充才人善

鼓瑟曉音律能為翻冠飛履之舞舞間冠履皆翻覆

飛空尋如故少頃復飛一舞中屢飛屢復雖百試不

差帝嘗中秋夜泛舟禁池香兒著瑣里綠蒙之衫瑣

里夷名產撒哈剌蒙茸如氈毼但輕薄耳宜于秋時

著之有紅綠二色至元間進貢帝又命工以金籠之

妝出鸞鳳之形制為十大衫香兒得一焉至此服之

又服玉河花囗之裳于闐國烏玉河生花囗草采其

囗織之為錦香兒以小艇蕩漾于波中舞婆娑之隊

歌弄月之曲其詞云蒙衫兮囗裳瑤環兮瓊珰泛予

舟兮芳渚擊予楫兮徜徉明皎皎兮水如鏡弄蟾光

兮捉娥影露團團兮氣清風颼颼兮力勁月一輪兮

高且圓華彩發兮鮮復妍愿萬古兮每如此予同樂

兮終年帝復置酒于天香亭為賞月飲香兒復易服

趨亭前衣絳繒方袖之衣帶云肩迎風之組執千昂

鸞縮鶴而舞乃歌曰天風吹兮桂子香來閶闔兮下

廣寒塵不揚兮玉宇凈萬籟泯兮金囗涼元漿兮進

酒兔霜兮為侑舞亂兮歌狂君飲兮一斗雞鳴沉兮

夜未央樂有余兮過霓裳吾君吾王兮壽萬歲得與

秋香月色兮酬酹乎樽觴歌華帝笑曰昔唐明皇游

月宮見女娥數十著素衣歌舞于樹下朕今酌醁醽

酒對才人歌香桂長秋曲可謂絳繒娥唱小搖金調

者矣邀香風于屏圍呼華月以入座眾嘩俱寂絲竹

交奏人間之樂當不減天上京城北三十里有玉泉

山山半為呂公巖帝于夏月嘗避暑于北山之下曰

西湖者其中多荷蒲菱芡帝以文梓為舟伽南為楫

刻飛鸞翔鹢囗于船首隨風輕漾又作采菱小船縛

彩為棚木蘭為槳命宮娥乘之以采菱為水戲時香

兒亦在焉帝命制采菱曲使篙人歌之遂歌水面剪

青之調曰伽南楫兮文梓舟泛波光兮遠夷猶波搖

搖兮舟不定揚予袂兮金風競棹歌起兮囗手揮青

角脫兮水瀠洄歸去來兮樂更誰篙人歌之聲滿湖

上天色微曛山銜落日帝乃周游荷間取荷之葉或

以為衣或以為蓋四顧自得畢竟忘歸又命作采蓮

之曲于是調折新荷而歌曰放漁舟兮湖之濱剪荷

柄兮折荷英鴛鴦飛兮翡翠驚張蓮葉以為蓋兮緝

藕絲以為衿云光淡淡微煙生對芳華兮樂難極返

予棹兮山月明

程一寧未得幸時嘗于春夜登翠鸞樓倚闌弄玉龍

之笛吹一詞云蘭徑香銷玉輦蹤梨花不忍負春風

綠窗深鎖無人見自碾朱砂養守宮帝忽于月下聞

之問宮人曰此何人吹也有知者對曰程才人所吹

帝雖知之未召也及后夜帝復游此又聞歌一詞曰

牙囗錦被繡芙蓉金鴨香銷寶帳重竹葉羊車來別

院何人空聽景陽鐘又繼一詞曰淡月輕寒透碧紗

窗屏睡夢聽啼鴉春風不管愁深淺日日開門掃落

花又吹惜春詞一曲曰春光欲去疾如梭冷落長門

苔蘚多懶上妝臺脂蓋囗承恩難比雪兒歌歌中音

語咽塞情極悲愴帝因謂宮人曰聞之使人能不凄

愴深宮中有人愁恨如此誰得而知蓋不遇者亦眾

矣遂乘金根車至其所寧見龍炬簇擁遂趨出叩頭

俯伏帝親以手扶之曰卿非玉笛中自道其意朕安

得至此憂懷中遣況無地是以來接其思耳攜手至

柏香堂命寶光天祿廚設開顏宴進兔絲之膳翠濤

之酒云仙樂部坊奏鴻韶樂列朱戚之舞鳴睢之曲

笑謂寧曰今夕之夕情圓氣聚然玉笛卿之三青也

可封為圓聚侯自是寵愛日隆改樓為奉御樓堂為

天怡堂

見聞錄永樂中賢妃權氏順妃任氏昭儀李氏婕妤

呂氏美人崔氏皆高麗人權尤秾翠善吹玉簫薨謚

恭獻維時尚襲元制高麗貢美女永樂庚寅詔止貢

女不復至圣政之不邇聲色如此

椒宮舊事皇淑妃李氏霍縣李杰之女也性不愛酒

上為造引口醪每宴飲特設以供妃

名山藏分藩記壽定王佑榰母姚安妃嘉禾人憲廟

選妃江南嘉禾以姚氏女女發素種種不盈尺過吳

江縣之平望里一夕發委地長可八尺入宮拜安妃

里人因名其里曰八尺為之謠曰平望八尺爺娘不

識言妃之容發雖父母亦不知其故也而世俗以為

其地人民悍惡解為不識爺娘謬矣

日下舊聞嘉靖四十五年八月命拜未封宮御尚氏

為壽妃贈其父臣為驃騎將軍右軍都督僉事而同

封貴妃文氏乃從敬妃進封者其父止得指揮同知

封妃之日距圣誕僅二日上春秋恰周一甲子蓋亟

尊貴之以侑大慶上觴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东城区| 上饶县| 桦川县| 无极县| 古交市| 大足县| 祁连县| 大洼县| 扶余县| 惠安县| 南部县| 彭阳县| 西贡区| 德州市| 榆林市| 辽源市| 赣州市| 美姑县| 化州市| 鲁甸县| 芦山县| 渭南市| 思南县| 南岸区| 扶绥县| 鹤峰县| 哈密市| 堆龙德庆县| 禄劝| 新巴尔虎右旗| 赤水市| 湄潭县| 栖霞市| 新巴尔虎右旗| 四子王旗| 吉木乃县| 呈贡县| 南溪县| 三明市|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