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6章

  • 明季北略
  • 計六奇
  • 4954字
  • 2015-12-21 15:11:05

周鍾,字介生,南直金壇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偽宏文館簡討。賊中深慕其名,呼為周先生,勸進表實出其手。逢人便夸牛老師極為嘆賞不止,李密謬斥偽朝而已。同館多含涕忍恥,幾幸生還;惟鍾揚揚得意,乘馬拜客。屢過梓宮,揮鞭不一顧,時輩中猶腹誹之。三十年雄踞文壇,聯屬聲氣,一旦名節掃地,書林選刻,刊落名字,文章一道,尚可信乎?甲乙史云:三月二十三,庶吉士周鍾、魏學濂,有請葬先帝公疏,投文諭院顧君恩。君恩云:諸君亦是好名之事,俟牛相來自奏,即碎其牘。周鍾者,故金壇名士,為復社之長,牛金星見之,呼曰:此周介生先生乎?命作士見危致命論,大稱賞之。鍾逢人自夸牛老師知遇。

沈國元大事紀云:勸進文有云:比堯舜而多武功,邁湯武而無慚德。甚至斥先帝為獨夫,有臣子萬不忍言者。傳為鍾筆。又有存杞存宋句。龔鼎孳向人曰:此語出吾手,周介生想不到此。

國元又云:人之志趣無不可以先見其微,復社初立時,常與連床夜話,吶吶不出口,有應無辨,相對殊不快絕。第其下筆,風馳雨驟,天才實駿,入古則未優耳。交不甚雜,深自斂抑,幽貞一如處子。后為吳昌時數輩,牽引日至險譎,漸于賄利,知不留意澹交,余遂各行其志焉。一人為社中健足,傳檄遍人,親書向余索五十金為贄。余謝之曰:余與介生舊好,恐不須此,奸人遂啣恨,百口進讒。及介生雋去,揚揚得意,無論識與不識,咸以得望見周先生顏行為幸?!磸?,口代弓〉余絕物,以視今日則何如。嗟乎!灑壇酣戰,涉筆時題無君父之字,必填忠孝之辭。三月十九,古今未有慘變,奈何不以一死以殉皇〔上〕于地下,乃靦顏偷息,屈筆以結賊之懽,未幾而南都正位,霜簡飛章,讀之無處措面,豈不痛哉?

表云:比堯舜多武功,較湯武無慚德。又有獨夫授首等語。一時傳為士林之羞。

鍾年十三,赴院試,題夫明堂者,拔第一。與蘇州揚廷樞、徐汧等立復社,名馳海內。崇禎己卯登鄉薦,為陳函煇所取士。后楊、徐、陳先后殉難,而鍾以逆見誅。將何以見良師友于九原也。子昔年曾見其臨大節句文內,有云事后易為謀,事前易為功,所難者獨在臨事時耳。余悉忠貞句佳,且推到學識及無欲為本原。文則佳矣,而臨事一何倒逆也。金壇賀生語予曰:鍾似楊雄,意謂勸進與美新等耳。予意鍾古博不及楊雄,而表文較美新更甚,殆不如也。賀云:鍾祖祠顏曰:一門七進士。一日有題其側曰:三代五奸臣。眾共傳之。余謂文皇怒方正學不肯草詔,而夷其十族。至是而鍾與楊廷鑒爭草詔,是成祖殺戮忠臣之報也。天心亦巧矣、微矣。于鍾又何誅。

朱積

朱積,南直松江華亭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偽宏文館簡討。囗囗囗囗囗,此亦聲氣中大名士也。

史可程

史可程,河南開封祥符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賊逼寫家書于部院史公,遇兵急不果,即此書果達,閣部史公必怒裂之矣。

梁清標

梁清標,北直真定府真定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一云改外。

成克鞏

成克鞏,北直大名府大名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一云改外。

魯栗

魯栗,浙江紹興山陰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

李化麟

李化麟,陜西西安韓城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

張元琳

張元琳,福建晉江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一云防御使。

劉余謨

劉余謨,南直安慶懷寧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職。以貌不當賊意,改外。

李長祥

李長祥,四川夔州府達州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原官。一云改外。

趙熲

趙熲,河南開封項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改偽直指使。以牛金星鄉同年,故多所援引。

楊棲鶚

楊棲鶚,陜西漢中西鄉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偽直指使。

魏學濂

魏學濂,字子一。浙江嘉興嘉善人。忠節公大中之仲子,孝子學洢弟也。忠節公遭璫禍死,學洢以身殉。崇禎初元,公徒步入都,伏闞訟冤,又瀝血上疏,劾阮大鋮、傅櫆交通逆奄,實殺諸賢,請論如法,天子改容卹贈有加,并抵大鋮、櫆罪,公念受國厚恩,又天下多事,思以功名顯,益究心天文、地理、兵農、禮樂、刑律之要,冀一旦得效馳驅,為報塞地。壬午舉于鄉,癸未成進士,授庶吉士。時賊破秦晉,京師戒嚴,濂與同官吳爾壎、樞曹成德等,日夜涕泣,謀所以捍御策。時上日一召對,公力請東宮或二王往鎮南服,又言當糾合畿輔義士,為勤王師。而編修陳名夏曉兵事,且習于山左右豪杰,宜假以事權,令出都號召。先帝韙之。會朝議未定,而賊勢日迫。公乃遣間使走容城,與孝廉孫奇逢等,約聯絡勇忠赴難,計已定未報,而賊薄城下三日。城陷,公出遇陳名夏、吳爾壎、方以智于金水橋,且曰:我儕圖一死,所以報先帝。公曰:死易爾,顧事有可為者,我不以有用之身輕一擲也。因言東宮、二王故在,而真保定間義旅,旦暮且至,獨不能少忍須臾待之耶!既而東宮、二王為賊所廉得,挾之出,或傳遇害于永平。先所約奇逢等,故遲遲失其期,同事者或拉之還南,公乃嗚咽起立曰:昔以不死者欲以有為也。今已矣,濂義不憚一死,以報命九原。夫濂寧不知靡衣媮食之可以茍活乎?今其勢非不能南,顧先帝業殉社稷,身為侍從之臣,而不獲以身從,在天之靈,寧爾逭也。即不然,先父兄而有知,方談笑俟于地下,濂所不能,以素棺白旐,祔廁先瑩之側者,又焉能沖顏靦息,重執爵而酬家廟之前也。且賊既肆為謀篡,則必將勒薦紳為朝賀,而忍復北面乎?行矣自愛,為謝故人??际逵心福瑥┥袃?,固后死者責也。因為絕命詩曰:忠孝千古事,于我只家風。一死輕鴻毛,臨難須從容。有血灑微軀,官卑非侍中。有舌且存之,亦遜常山公。因約同志友,延頸受霜鋒。不能張空拳,與彼爭雌雄。不能奉龍種,再造成奇功。死且有余罪,何敢言丹忠。所痛母垂白,七十仍尸饔。未葬凡五喪,留與子姪封。人生誰百年,壽殀死所同。我比兄與弟,我年為獨豐。高堂無復悲,譬不生阿儂。辭母卻就父,生死猶西東。骸骨雖不歸,即瘞此詩筒。墓木有拱時,清韻入秋松。又曰:始聞天子且出亡,繼云亡后放還鄉,既望義旗起四方,三者于今皆已矣。當死不死真羞惶。幾家闔門自焚死。幾人投繯從天子。王章不屈磔城樓,金鉉躍入御河水。街頭男女不讀書,西城井中何累累。耳聞眼見羨殺人,羨人不已還自嗔。死忠死孝家常事,我竟不死將誰臣。君亡國破雖易代,正統日月虛懸在。待彼篡位我死之,我死固晚免下拜。但恨有書報老親,云兒不死休酸辛。兒今羞惶活不得,為孃愛此全歸身。又貽書付子,諄諄以子孫非甲申以后生者,雖令讀書,但期精通理義,不得仕宦為言。書畢自縊死。公為人豁達多大略,慷慨好義,性至孝,感忠節公詔獄之慘,終身布素,習以為常。母病幾殆,為割臂肉和藥以進乃瘳。談次或及義烈事,輒為流涕,平生疾惡如仇,至不忍見。見亦不能容。居鄉閉門掃軌,非公事不與聞,值荒歲倡議出粟減價平糶,賴以存活甚眾。又為道殣給轊,暑月躬至貧乏及疾者家慰問之。不以為憚也。子三,允枚、允札、允桓,皆負才英犖,無忝忠孝家風云。

論曰:論人于死生之際,亦難矣哉。甲申之難,有欲死而即死者,范文貞、倪文正數先生。名垂日月,節炳丹青。允矣。至已死而不死者,方太史密之、龔給諫孝升、呂中翰霖生、楊修撰靜山、熊文選雪堂、陳編修百史,之數公者,君子猶當諒其志焉。若夫遲死而竟死,后先無間,忠孝同揆者,惟庶常公一人而已。假令庶常不死,則忠節精靈,騎箕乘尾,往來于霓旌霞葆間者,庶常不得追隨其間,其負家乘而辱清流者,何可道也?乃好事者猶以后死為口實,善乎文學曹君爾坊之論庶常曰:結連豪杰,意在報韓。隱忍圖存,冀翼皇嗣。至必死而未死,可歸而不歸,人臣處此,亦極難耳。卒以立孤勿克,感憤自經,雖不成程嬰存趙之功,庶無忝姜維復漢之節。其言切而痛矣。余故特表之,為能死者勸,而并以見吳兒好詆,舌劍唇槍,不顧人禍天刑之隨其后也。

忠逆史云:學濂忠臣魏大中子,其兄學洢事父于獄中,負尸以出,有孝名,早卒。學濂初聞賊急,有老仆經事大中,勸主人盡忠,勿負先老爺一生名節。學濂即遣仆歸,遂投款(人傳學濂降賊,其母云:吾子必死難,姑待之)。

嘉興公討檄云:偽官魏學濂,破犁狂犢,食母逆梟,蟣肝小技,繄籍名流,牛耳要盟,廣招丑類。當逆闖上犯都城,痛先帝身徇社稷,閣部如范、倪、施、李等,絕脰烈于杲真,詞林若劉、馬、周、汪等,湛族媲乎張許。而學濂見六官之濺血,逞快云霓;聽百辟之哀號,忻當鼓吹。趨蹌于晉賊韓霖之闥,鳴吠于偽相金星之階,與吳爾壎等眾議,敢言一統無疑。偕陳名夏等授官,私喜獨膺優擢。疏銜為闖父避諱,拜爵頌天命攸歸。持欽授戶正名刺,通謁狐群。比各門保識錢糧,效忠孽幕。于逆闖定君臣之分,于嶙然聯堂屬之交。合周鍾、朱積之輩,慶復社之同心。對之祺、企郊之儔,羨高官之捷足??迌x注,抵掌而馳說莽巢。草定詔書,攘臂而斥言杞宋。心慚父紱,緋衣不覺朝褫。魂繞賊廷,帶玉于焉夢錫。改名擬于子駿,圖貴迫于王皮。罪深長腳,逆甚山頭。彼王敦之與茂宏,尚云群從。若朱浚之溯元晦,亦第孫枝。胡遺愛復出房喬,乃士雅竟逢祖約??抑蛔?,鮮畔誰誅。使石厚之就刑,碏圖莫遂。然而三綱未滅,六等猶存。張得一之降王則,首授西曹。達奚珣之事羯胡,腰分東市。今亂臣賊子,合為一人,即畀虎投豺,難舒眾怒。所應牛五裂尸,寧止鼠十同穴。然或譜蘭金,或締姻婭,或畏其負眾而不僵,或慮其黨繁而復逞。緣情面之顧惜,甘狡窟之包藏。中興伊始,法令維嚴。雖吳玠保川,不以曦誅連坐,而李陵降虜,須知遷腐無逃。先鳴義鼓,肅聽王章。

稱人可過也,毀人不可過,此等文字,后生家不看也罷。然予錄之者,不取其尖利,取其胸中有少許古書耳。所惜者止欲自逞其筆鋒,全不顧他人之死活也。善讀者知之。

吳爾壎

吳爾壎浙江嘉興崇德人。崇禎癸未庶吉士。改四川保寧府蒼溪縣偽令。

王自超

王自超,浙江紹興會稽人,崇禎癸未庶吉士,以年老不更事不用,自超行賄選司楊枝起乃許補。

附記:聞自超降賊后,祝發某地,久之夜歸,妻為祝孝廉女,聞叩門,問何人,自超曰予也。妻曰:汝是何人?自超曰:豈我音而不辨乎?妻曰:固也。第汝受朝廷厚恩,而不思報,反降賊子,大誤矣。既已祝發,亦休矣。今猶趨歸,又誤也。歸而叩子戶,更誤矣。汝不過思雨子耳,汝急去,勿相見也。竟不啟納。自超慚而去。祝氏嚴督其子讀書,悉能文,不令赴試。祝亦奇女子也。聞自超年頗少,前載年老誤也。且聞少不更事,未聞老不更事也。其為書誤可知,顧事貴闕疑,不敢擅易一字耳。

姚文然

姚文然,南直安慶桐城人。崇禎癸未進士。以貌不揚,改授密云縣偽令。

劉肇國

劉肇國,江西吉安安福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傅學禹

傅學禹,湖廣黃州麻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高珩

高珩,山東青州蒙陰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何允光

何允光,河南開封杞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張立錫

張立錫,北直保定清苑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白允謙

白允謙,山西汾州陽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黃燦

黃燦,湖廣荊州夷陵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劉廷琮

劉廷琮,廣東番禺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呂崇烈

呂崇烈,山西平陽安邑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何九云

何九云,福建晉江人。崇禎癸未庶吉士,以年老不用。幸哉,人固不可無年。

張端

張端,山東萊州掖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大司寇忻之子也。豈以父受刑辱,屈體求免乎?睹記云:親見門粘欽授簡討。國難記云縣令,誤。

楊明瑯

楊明瑯,福建泉州晉江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龔鼎

龔鼎,云南永昌保山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史垂譽

史垂譽,江西豐城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羅憲汶

羅憲汶,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

張家玉

張家玉,廣東廣州府東筦縣人。崇禎癸未庶吉士。三上書于賊,責以大義,請賓而不臣,見賊長揖,賊怒縛柱上欲刳之,顏色不變,異而釋之。愈欲其降,不可,遣人往拘其父母,乃降。授原官,就其抗顏賊廷,睹死不惕,即古之烈士,何以加焉。雖為親改節,以方徐庶非其例矣。甲乙史云:四月初五,庶吉士張家玉上書于自成,請表章范景文、周鳳翔等,隆禮劉宗周、黃道周等,尊養史可程、魏學濂等,賊怒縛午門外,家玉請死,不許。凡三日,賊喝欲磔之,復不動。賊云:當磔其父母,乃跪求免,仍為庶吉士。玉,廣東人,父母在籍,未嘗到京,抗怯倏忽,殊自無謂。

張家玉陳情書(附記)

前明朝翰林院官謹百拜稱賀大順皇帝陛下。陳情左右。君王既定鼎于天下,必以尊賢敬德為基。是故不沒人之忠者,所以有忠臣。不沒人之孝者,所以有孝子。家玉得君,未及一年,有親戚四老(此下文氣不續,似失一葉)。君王處此,徑當賓禮之而不臣。且比例于晉處士陶,旌別其門曰:明翰林庶吉士張先生之廬。庶不傷人臣子之心。不辜爾蒼生之望。不然,臨以刀鋸,設以鼎俎,家玉者形影相笑,從容而樂蹈之。耿耿此心,誓無后悔。

張家玉薦人才書(附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衡东县| 邛崃市| 奇台县| 蒲城县| 扶沟县| 南靖县| 钟山县| 苍山县| 平湖市| 万载县| 阿荣旗| 治县。| 施秉县| 石狮市| 深泽县| 桑植县| 页游| 高阳县| 吕梁市| 犍为县| 宁河县| 青海省| 唐河县| 汉川市| 文水县| 正定县| 容城县| 南靖县| 饶阳县| 靖远县| 进贤县| 社旗县| 余干县| 丹寨县| 铅山县| 玛沁县| 灌阳县| 长葛市| 左云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