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 明季北略
- 計六奇
- 4805字
- 2015-12-21 15:11:05
申濟芳,南直長洲人。官生,官兵部主事。不投謁,為長班所首,被執。賊謂相國之后,必多蓄,而濟芳實貧,爽損一足,與陳必謙同幽一兵房中。是夜死者數人,申亦與焉。守兵以告,有令各發會同館,兵于死者每加五棍而后發。申移至館,館主人見喉間翕然微動,灌之有氣,適家人來共省視。乃復活。問其受棍時全然不覺,惟第五棍稍似有物及身耳。甲乙史云:四月初九東報已急,賊人隱之,在縶者盡釋,惟留申濟芳數人,各予繩自縊死,后各人加五棍,濟芳舁歸入殮復蘇。
孫從度
孫從度,北直保定清苑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太仆卿。國變錄云:夾四夾,追銀四百兩,死于家。
甲乙史云:祭酒孫從度居金臺會館,病臥有羅將軍來居,孫遣仆持名刺致意,羅大怒,即騎入內驗疾,孫妻素悍,迎而罵之。羅命以鐵索系其頸,并舁孫過己寓拷訊,孫立斃,妻七拶百敲,十指俱斷,乃招承史藻寄窖多金,得七千兩,獻于自成。由是翰林皆坐餉萬金,此三月二十三事。
官銜及事與前稍異,姑存之以俟考。
劉明偀
劉明偀,山東東昌恩縣人。崇禎丁丑進士,官中書科掌科事。以削發,夾二夾。
陳翔
陳翔,福建福州閩縣人。崇禎癸未進士,官中書科。以削發,夾二夾。
郝杰
郝杰,順天籍,陜西延安綏德州人。崇禎丁丑進士,官行人。以削發被夾。
謝于宣
謝于宣,浙江寧波鄞縣人。崇禎癸未進士,官行人。以削發觸怒,夾三夾,幾死。
劉中藻
劉中藻,福建福州府福安縣人。崇禎庚辰進士,官行人。素有文名,以抗言愿歸籍,觸賊怒,被夾。
后中藻任于永歷。己丑,大清兵至福寧,中藻勢窮自縊,亦殉難之臣也。
龔懋熙
龔懋熙,四川重慶江津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太常寺博士。
沈浣先
沈浣先,南直昆山人。舉人,官武學教授。夾損一足,追銀五百兩,廣貸始足。
國變錄:尚有鄭逢蘭、范方,俱注夾一日夜死。蔡國光、曹惟才,俱注夾一夾。何肇元,注夾一夾逃,復被執。李起龍以削發夾,他單所無,附以俟考。又有楊若橋、汪光緒,拘縶未夾。又云二十一日,點百官名畢,不及冷員。二十三至二十五遍拏各官拘縶,亦不及冷員一人。惟呂兆龍二十三以投水,二十七陳翔、劉明漢、郝杰、李起龍、謝于宣以削發,劉中藻以抗言觸怒,囗拘縶夾之。其他冷員被收者,皆由賊兵橫執,不在點單之數。
劉有瀾
予已書入前卷殉難內,此不錄。
幽囚士大夫,用夾棍逼取金錢,此古今未經見之事,亦古今所未有之慘。然賊非有親近于用之臣,而有仇怨于不用之臣也。在點名時,士大夫之自欲用與不自欲用耳。而夾亦有二:在要津流華者,則夾其銀;而在冷員閑散,有觸其怒而夾之者;有已受夾完銀仍求用者,有已削發而賊必不用之者,有寧忍受夾而不肯到吏部報名者,人品攸分,為并存之。
幸免諸臣
周奎
周奎,字云路,順天籍南直入。以國丈封嘉定伯。性甚吝,內監奉旨勸助,止輸萬二千金。賊信急,各府俱遷其貲,惟奎晏然不動。城既破,有兵數人到府,奎厚犒之即去。已而有賊將張姓者至,踞其室,奎夫人卜氏姑媳,皆自縊。卜即先后所自出也。諸子皆縛去。兵士辱奎特甚,復有權將軍李至,張避去,李見奎謙讓之極,頗憐之,乃以小屋數間撥與,幸免于刑死。子鉉夾未死,幼子鐶鍾、孫澄、清、澤俱存。外傳奎獻太子以求免,都中絕無此語。出自彼親戚之口。大都以吝招謗耳。一云李牟數奎平日鄙吝,督令負薪擔水以辱之。殉難實錄云:周奎正在求死就縊之際,被賊擒去送偽刑官三夾,不死坐贓七十萬,府第藏庫什物田產俱沒入,將軍李牟據其宅,幽嘉定伯。
三說不同,并存俟考。
董象恒
董象恒,南直華亭人,萬歷己未進士,官巡撫。從獄中擬充餉贖罪,釋出遁。
周亮工
周亮工,河南祥符籍,江西撫州金谿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御史。以知縣行取御史,命已下,見勢迫不任而遁。
鄭二陽
鄭二陽,號潛菴,河南開封鄢陵人,萬歷已未進士,巡撫安、寧、池、太等處,僉都御史,從獄中釋遁。
曾櫻
曾櫻,號二云,江西峽江人。萬歷丙辰進士,官巡撫。從獄中釋遁。
施元征
施元征,南直無錫人。萬歷己未進士,官副使。從獄中出,有賊將魏姓者,是其年家,與一令箭,父子南歸,途中因而獲財,有令箭故求其帶南耳。
曹鼎臣
潛藏不出。
張伯鯨
張伯鯨,字囗海,南直奉州人。萬歷丙辰進士,官兵部左侍郎。遁最早。
王都
王都,浙江嘉興崇德人。天啟乙丑進士,官太常寺少卿。
汪惟效
汪惟效,南直徽州祁門人。崇禎辛未進士,官工科都給事中。
楊爾銘
楊爾銘,四川敘州府筠連縣人。崇禎甲戌進士,官廣東道御史。
周仲璉
周仲璉,浙江湖州長興人。崇禎甲戌進士,官禮部郎中,削發為丐僧而遁。進士程源曾遇于途,相向慟哭。
蔣臣
蔣臣,南直安慶桐城人。薦舉,官工部主事,削發遁。
程子奇
程子奇,江西饒州浮梁人。天啟丁卯舉人,官國子監學正。
錢國瑞
錢國瑞(原缺),知縣行取在京。
程兆科
程兆科,江西廣信府人。崇禎癸未進士,新選行人。
談貞良
談貞良,浙江嘉興人。崇禎癸未以五經中式。
魯五典
魯五典,南直太倉人。崇禎癸未進士。
宮偉鏐
宮偉鏐,南直泰州人。崇禎癸未進士。
史夏隆
史夏隆,南直宜興人。崇禎癸未進士。
王崇簡
王崇簡,順天府人。崇禎癸未進士。
施璩
施璩,浙江湖州府歸安人。崇禎癸未進士。
林飭
林飭,福建福州福清人。崇禎癸未進士。
嚴通
嚴通,福建福州府人。崇禎癸未進士。
右進士,俱候選。
從逆諸臣
語云:人臣無將,將則必誅。夫一念之違,且有常刑。況公然拜舞賊庭,污其偽命者乎?所以然者,以貪生怖死之心,用觀風望氣之志,方其茍且圖活,亦迫于勢之無奈,迄乎周旋匪類,反幾幸賊之有成,肝腸既已全易,要領尚保無恙乎?始焉封疆失事,每每及于寬政。馴致諸臣習于茍免,即靦顏從逆,可幸無誅。人心一變至此,當事者不盡破私情大伸國法,恐人倫從此遂晦也。第流言互異,寧無虛實之差;喜事競傳,或出愛憎之口。載名惟有信耳。定岳尚有精心,此則于廷尉之事矣。
楊觀光
楊觀光,山東登州招遠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右庶子兼侍讀,偽禮政府右侍郎,與梁兆陽、葉初春俱迎闖而授職。國難紀云:五月初十日,賊召觀光入文華殿,問郊天何以不茹葷酒,不近女色,不行刑,亦有說乎?楊叩頭云:天人一氣所感,不茹葷酒,欲其心志清明,不近女色,欲其呼吸靈爽,不行刑,欲養天地慈和之氣,以感格上穹。賊云:有理!有理!先生說得是。以后先生常進來講講,留坐待茶,辭出打恭。自成送至檐下,亦答躬。先于二十四日召一次,語不傳。此則四月初二也。甲乙史云:是日觀光持門生刺,見劉宗敏四轎開棍,儼然都堂。四月十三,觀光以家眷隨而出,至望風臺被殺。
楊汝成
楊汝成,南直華亭人。天啟乙丑進士,官禮部侍郎,兼侍讀。北來單先開以老釋歸,后開以刑死。國變錄云:夾一夾,以古玉金壺等物托周鍾送王旗鼓,仍授職。而本鄉有討逆單,敘甚詳,縱不無妝點,而從逆近真矣。
公討檄注云:汝成祖宗世列簪纓,父子踵接,翰林苑枝起,其族姪也。汝成初欲得館元,以三千金欠票送顧秉謙,恐不信,央陸伯符作保,背不全還,伊子顧臺砥屢次索之,繼以金便壺挽崔呈秀進魏忠賢,遂得收為義子。典試江右,價定四千,及丁丑科汝成為首房第三,題乃賢者在位三句,系汝成所擬。因汝成先將題招搖遍賣,都中共知,迨賊破京,汝成先以妾數人送劉宗敏、牛金星,故得不殺。上表有云:陛下問罪燕都,威行夷夏,吊民江左,澤及昆蟲。伏念臣汝成,衰殘無力,愿為放牧之牛,摩頂知恩,甘效識途之馬。其門生囗青縉已降賊,呼劉宗敏為恩主,預求寬典。又力薦于牛金星,得列春卿。見周鍾,言一統已定,獻江南戶口數,賊乃存問其子。時奇、時亮、時憲,并奴宋慶等,尤希心內應云云。
項煜
項煜,字仲昭,號水心,南直吳縣人。天啟乙丑進士,官少詹兼侍讀,偽太常寺丞。賊黨黎志升,其甲戌所取士也。國難錄云:時京師傳言黎為賊腹心,薦煜大拜,煜即昌言于眾曰:大丈夫名節既不全,當立蓋世功名,如魏征、管仲可也。及授太常,意氣沮喪,奉偽命祀泰山,驛馳過山東,始變服遁,逕走南都,欲入班,被逐。煜素巨宦,初在魏黨,旋媚東林求脫,遂復故物,家起華門,驟致奇富。所居為假山,徐氏名產,捐萬二千金得之。以詞林清修之席,而一居之,侈已如此,其品可知。種怨里閈,化為煨燼,哀哉!
何瑞征
何瑞征,河南汝寧信陽人。崇禎戊辰進士,官少詹,兼侍讀。賊考選首名,授偽宏文館學士,教習庶吉士,與韓四維、楊廷鑒、周鍾、魏學濂,領班勸進。朝賀最先,后從賊西遁。
甲乙史云:四月初四,賊以何瑞征掌宏文館,瑞征斂庶常裴希度等銀,請牛金星至署,飲到任酒。
陳名夏
陳名夏,字伯史,南直溧陽人。崇禎癸未會元探花,官編修,兼戶、兵兩科都給事中。一妾,京師人,聞變送妾歸母家,因匿焉。后得煤山兇信,自縊者再,輒為妾家救解,潛出謀遁,逢覘賊束縛赴偽都督劉,值不在,解偽刑官王所。王遙見呼曰:公得非溧陽陳伯史先生乎?陳曰然。王解所縛揖之曰:先生識某否?曰:不識也。王乃山西諸生,數年前曾南游無所遇,至溧陽陳曾留一飯,贈程五星,久已忘之矣。至是,王述其事,留寓中飲食之。陳涕泣求去。王曰:先生大名在外,去將安之?留此當有大用。陳必不可,強留三日。潛出復為賊黨所物色。陳自言王君見釋,再押見王。王曰:吾固言之矣,去必不免,因復留之。會兒女姻家宋之繩被夾,稱貸。賊曰:汝父方解餉至都,安得云貧,宋父劼為監軍道僉事,宋急引親家陳以為證。王并寬宋刑。于是陳通賊之名大著,又以王薦授編修,陳不肯就,日夜求歸。王乃贈其行貲,陰護出城,故陳歸最早。陳以一飯一程之故,以此免死,亦以此蒙惡,豈非天乎?陳自有辨揭,并不敢明言其事。余得北來一友述之甚悉。然諸單開入從逆,未敢擅為出脫也。姑附所聞以俟公論。大清朝初,陳為宰相,后以事死。
韓四維
韓四維,順天昌平州籍,河南嵩縣人。崇禎辛未進士,官諭德。愿輸銀二萬,求為國子監司業不得,止授偽宏文院修撰。按司業有何大佳處,而費多金,不過借題媚賊耳。賊亦鄙之,降為修撰,不亦恥乎?此詞林中最無行者。
庚辰十月觀音山僧語予云:大清朝時,四維寓蘇之觀音山,恣甚,山中各靜室僧,莫不詐害。俄而座主某,因有大事詣其家,欲避之,且乞銀少許,韓仆辭云,在觀音山,及往山訪之,又辭在家,座主大怒曰:吾拚一身扳他罷。因詞連四維,拘至南京下獄。獄卒以九鏈系其頸,地俱青石,四維無銀使用,凍餒甚,一夕而死。
楊士聰
楊士聰,山東兗州府濟寧州人。崇禎辛未進士,官諭德,偽戶政府少堂。徐凝生國難紀云:親見門粘欽授宮銜,或開刑辱。
高爾儼
高爾儼,北直河間靜海人。崇禎庚辰榜眼,官編修,偽宏文館修撰。
楊廷鑒
楊廷鑒,字冰如,號靖山,南直武進人。崇禎癸未狀元,官修囗。剪發欲遁不得,降授偽宏文館修撰。睹記偽相牛薦楊與周鍾草詔,兩人互相爭草,幾至攘臂。
以狀元而至此,載之青史,不亦羞乎?然則名者造物所忌也,惟有福者能享之。
張之奇
張之奇,江西建昌新城人。崇禎戊辰進士,官簡討,偽宏文館編修。各單俱同,惟國變錄注順慶府尹。
劉世芳
劉世芳,陜西延安膚施人。崇禎庚辰進士,官簡討,偽宏文館編修。公道單府尹誤。
梁兆陽
梁兆陽,廣東廣州府番禺人。崇禎庚辰進士,官簡討,偽兵政府侍郎。二十首倡助餉之說,與同志求仕者各寫五千金,托宋企郊先投手本。二十三,即召見叩頭云:先帝無甚失德,以剛愎自用,故君臣血脈不通,以致萬民涂炭,災害并至。闖賊云:朕只為這幾個百姓,故起義兵。兆陽即叩頭云:我皇土救民水火,自秦入晉,歷恒代抵都,兵不血刃,百姓皆簟食壺漿,以迎王師。真神武不殺,直可比隆唐虞,若湯武不足道也。臣遭逢盛世,敢不精白一心,以答知遇殊恩。闖賊大喜,留坐待茶,意甚款曲。辭時朝上打躬,賊亦向下打躬。兆陽平身,賊尚未起,乃復打躬出。語門生貢士伍世魁,因傳于眾。復再召一次,語不傳,兆陽字皆林。
趙玉森
趙玉森,字君立,號月潭,南直無錫人。崇禎癸酉舉人,專心邊策,及庚辰登進士,召對應答詳明,問及邊事,既對且泣。先帝以為能。親拔翰林簡討。時謂欽賜翰林,始出封藩,眾頗榮之。本鄉公揭云:十九至馬君常太史寓一看,回至同鄉王孫蕙寓所,王云百行孝為先,君家有太公在,且全個孝罷。遂相攜詣賊報名。途語張琦、秦汧,與語意合,乃握手同往。偽四川內江縣令,玉森與宋企郊有舊,求改選山東近地,許之。
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