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無常妄想。世尊亦說一切行無常是生滅法。此義云何為邪為正。為有幾種無常 常與無常之名無異外道。不以義定邪正曷分。上明不生不滅是真常之義。已破外計。未辯無常邪正之殊。所以再請決也。問辭可見。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非我法也。何等為七。彼有說言。作已而舍。是名無常。有說形處壞。是名無常。有說即色。是無常。有說色轉變中間。是名無常。無間自之散壞。如乳酪等轉變中間不可見。無常毀壞一切性轉。有說性無常。有說性無性無常。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入一切法 七種無常皆是外計。先列次釋。列中唯色轉變無常。消涉釋義。色言四大造色。轉變謂生住異滅。無間自之散壞等者。謂相續不斷能令變異自然歸滅也。如乳酪之轉變。雖不可見。然在法中自然變壞一切法也。余皆下文具釋。釋中或兼破計。或但釋義仍不次第不出色性也。

大慧。性無性無常者。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 性無性者。謂四大之性皆無自性。能造及所造相皆歸變壞。故曰無常。四大自性下。是破彼計。意謂大種自性本來不生。不生尚無。何生可滅言無常耶。

彼不生無常者。非常無常。一切法有無不生。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是名不生無常相。若不覺此者。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 先出正義而后斥非。言非常等者。佛謂常與無常一切有無。諸相對法體本不生。乃至分析至于微塵亦無所見。以是義故說名無生。此為如來所說不生無常之相。若不了此義則墮外道所計生無常義。以外道不達無生之旨。雖說無生實為有生。故斥云生無常也。

大慧。性無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所以者何。謂無常自性不壞。大慧。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除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如杖瓦石破壞諸物 言自心妄想等者。謂彼于非常非無常中。自生分別以為無常。能壞諸法而自性不壞。此即是前性無性無常之事。意謂事可壞而性不可壞。世間諸法有壞者。因無常故。無常遍于諸法之中。如杖瓦石能破壞諸物而自體不壞也。

現見各各不異。是性無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別。此是無常此是事。作所作無異者。一切性常無因性。大慧。一切性無性有因。非凡愚所知 此破外計。佛謂現前所見諸法。與無常無異。安有性與事不同耶。故云非作所作有差別故。知無常即事。事即無常。此能所不異應是常義。無因性者。入楞伽云。不見有因。言無常無破壞諸法之因。一切性下。佛言諸法滅壞實亦有因。但此意微隱。非凡愚之所能了。

非因不相似事生。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無有別異。而悉見有異。若性無常者。墮作因性相。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墮者。自無常應無常。無常無常故。一切性不無常應是常 非因不相似事生等者。謂無常若非有因。則無差別事生。若其生矣。一切法則與之偕生悉皆無常。豈非差別事。以驗無常之有因必矣。如彼所計。則此法彼法能作所作應無差別。而現見差別之異。云何妄計無因生差別法耶。若性無常等者。凡言性必究竟無作。無作則常。既云無常。則墮于有作諸法。非究竟義。以是為因。則墮作因性相。失本性義。言自無常應無常者。謂能作之性若是無常。應同所作之法皆是無常。自性既是無常。則所作無常之法反應是常。一切性即一切法也。

若無常入一切性者。應墮三世。彼過去色與壞俱。未來不生色不生故。現在色與壞相俱。色者四大積集差別。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壞。離異不異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滅。離四大造色。一切外道。于何所思惟性無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壞故 若無常性遍諸法中。乃屬三世變遷。過去色已壞。未來色未生。現在色俱壞。色即四大差別之色。能造四大及所造色。其性不壞離異不異。此一切外道。謂四大體性不壞如此。一切三有下。入楞伽云。三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皆是生住滅相。豈更別有無常之性。能生于物而不滅耶。此如來結斥外道之過。

離始造無常者非四大。復有異四大。各各異相。自相故非差別可得。彼無差別。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當知是無常 入楞伽云。始造即舍無常者。非大種互造大種。以各別故非自相造。以無異故非復共造。以乖離故。當知是非始造無常。二方便謂同異更造之方便也。

彼形處壞無常者。謂四大及造色不壞至竟不壞。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塵觀察壞四大及造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非四大。四大不壞形處壞現。墮在數論 形處即形狀。乃四大造色不壞者。外道計此能造所造至竟不壞。至竟猶極也。盡也。謂分析造色至于微塵猶不可壞。但觀察滅壞形狀長短等見。不壞能造所造色體。此乃俗數言語。故云墮在數論也。

色即無常者。謂色即是無常。彼則形處無常非四大。若四大無常者。非俗數言說。世俗言說非性者。則墮世論。見一切性但有言說不見自相生 色即無常。謂此即是形處無常。非四大。謂非四大種性。若是大種亦無常者。于俗數言說有違有墮。違則非俗墮則乖真。進退俱失皆非正論。又言世俗言說非性者。是結前過。世論即彼外道盧伽耶見。以彼妄見諸法。但有言說無自性相也。

轉變無常者。謂色異性現。非四大。如金作莊嚴具轉變現。非金性壞。但莊嚴具處所壞。如是余性轉變等亦如是 色異性現者。色即四大所造之色。謂色體變異故。無常性現。以現處為壞。非四大種壞。如金作具。具有變壞而金性不改。言無常事壞性不壞。亦如是也。

如是等種種外道無常見妄想。火燒四大時自相不燒。各各自相相壞者。四大造色應斷 此總結斥外道七種無常。凡彼諸見皆約四大為言。既非正見故云妄想。入楞伽云。彼作是說。火不能燒諸大自相。但各分散。若能燒者能造所造則皆斷滅。謂四大種不壞是常見。四大分散是斷見。彼種種妄計。不出此二見也。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無常。所以者何。謂外性不決定。故唯說三有微心。不說種種相有生有滅。四大合會差別。四大及造色故。妄想二種事攝所攝。知二種妄想。離外性無性二種見 此如來的示正教。對外揀異。言我說諸法起。于非常非無常。而能常能無常。即全體豈用。外道昧此。墮于有無二見。如上所示。今對邪顯正故。曰非常非無常。所以下征釋。以外法不決定有故。但說三界諸法唯心所現言微心者。現前剎那妄心。或謂微妙心者非也。既了諸法唯心。則心外無法。不同彼說諸相有生有滅。諸相者何。即四大合會差別之相。及四大能造所造之色。蓋彼謂能造大種不壞。所造諸色有壞。佛說非常非無常則皆不生不滅也妄想二種事攝所攝者。入楞伽云。能取所取二種體性。一切皆從分別起。故能如實了知能取所取二種體性起于妄想。即知諸法唯心。離于有無二見。

覺自心現量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離心性無性妄想。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不覺自心現量。墮二邊惡見相續。一切外道不覺自妄想。此凡夫無有根本。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從說妄想生。非凡愚所覺 此示能覺不覺之相。覺即能覺之智。自心現量下。皆所覺之境。眾生無始昧于唯心非常非無常之體。起于妄想。今覺知妄想。由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無非妄想。既了妄想。則離自心有無分別之見。離此見已。則世出世間出世間上上諸法。非常非無常之體。復本一如矣。其不覺者。墮于有無二邊惡見相續。此外道所以常在妄想不知自心現量。言凡夫無有根本者。謂不知諸法所起根本。但謂世出世間諸法。生于言說妄想。然此三種之法。所有言語分別境界。非諸凡愚之所能知見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遠離于所造  及與形處異

性與色無常  外道愚妄想

諸性無有壞  大大自性住

外道無常想  沒在種種見

彼諸外道等  無若生若滅

大大性自常  何謂無常想

一切唯心量  二種心流轉

攝受及所攝  無有我我所

梵天為樹根  枝條普周遍

如是我所說  唯是彼心量

初四句總頌離諸見諸性無有壞等。頌上總破諸見。謂彼雖妄想無常。而四大自性不壞。故曰大大自性住。又曰。彼諸外道等者。重示諸外道。謂彼所計本無生滅之實。四大性常固自若也。何得定謂作無常想乎。復從要而示之。曰一切唯心量等。入楞伽云。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二種從心現。無有我我所。外道計自在天初造眾生為有情本。如樹木而生枝葉周遍一切。佛言我所說外道如是計著。皆是彼妄想心量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愿為說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滅正受次第相續。若善于滅正受次第相續相者。我及余菩薩。終不妄舍滅正受樂門。不墮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愚癡 滅正受者。正受即三昧。謂滅盡定也。此定三乘同入而位次淺深不同。善知此已。于大滅定不舍。于凡小正受不墮。問辭可見。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世尊。惟愿為說。佛告大慧。六地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念念正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諸聲聞緣覺。墮有行覺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一切法善不善相正受。是故七地無善念正受。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妄想相滅 答中位相進否多途。皆約通教三乘共行十地而說。凡有四義。初以六地七地對明淺深。則六地是三乘同入滅盡定。此位最淺故。菩薩所得之定未異二乘也。七地菩薩念念正受等者。念念則出入無間。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則不取攝所攝一切相。故不同二乘墮有行覺。有行覺者。有為行也。必滅諸相然后得定。是故七地為非念正受。謂非彼住念之正受也。又曰。得一切法無差別相者。乃覺一切法性相無有差別。非分得者。非彼二乘于其定中分得諸相性也。善不善者。謂菩薩至七地。尚不住于善。況不善念乎。是為無善念正受。二約七地八地以辯異相。即是意識妄想相有滅未滅高下不同。至八地三乘妄想悉滅。異乎七地也。

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界心意意識量。離我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種種相。愚夫二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虛偽習氣所熏 次明三乘從初地至七地觀三界諸法唯心意識。然雖同觀而妄想有滅不滅得失之異。離我我所等得也。墮外性種種相等失也。二種自心者。謂外道墮于有無妄計能取所取。一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熏習也。

大慧。八地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昧覺所持。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來地不滿足。棄舍一切有為眾生事故。佛種則應斷。諸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聲聞緣覺三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 三明八地三乘同一涅槃而有住不住之異。菩薩者等。言菩薩以諸佛三昧覺力所加持故。為化眾生。于三昧門不般涅槃。若不加持。則不能功行滿足到于如來之地。是棄舍眾生而不化度。亦斷如來種性。是故諸佛為說不思議功德。勸進令其究竟。二乘自調自度。著三昧樂生涅槃想。所以失也。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識相。善修我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相。善四無礙決定力三昧門。地次第相續入道品法 分部者。謂分別部類有善不善滅不滅等異。意令七地菩薩善修心意識相了達識性本空以除妄想。善修我我所等者。謂了人法二執攝受二無我性。不墮生滅自相共相。善無礙辯才及決定三昧力。則定慧均等。由是漸入諸地。得菩提分也。

不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外道邪徑故。立地次第。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除自心現量。所謂地次第相續。及三界種種行。愚夫所不覺。愚夫所不覺者。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及說三界種種行 不令菩薩等者。佛正恐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諸地次第。墮于外道邪徑故。如是以說地位次第也。又告云。彼實無有生滅。諸地次第三界往還。一切皆是自心所現。但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三昧門樂所醉。不善自心現量。自共相習氣所障。墮人法無我法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寂滅智慧覺 四示二乘至菩薩地為三昧樂之所昏醉。滅即滅盡定。所醉即三昧樂。以其醉故。不能善了唯心所現。自相共相習氣所覆。著二無我攝受見者。謂著法之見。妄想不除生涅槃想。非寂滅正慧也。

大慧。菩薩者。見滅三昧門樂。本愿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離攝所攝妄想。覺了自心現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不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隨智慧生得如來自覺地 見滅三昧等者。言通教菩薩。見真空涅槃之理。不同二乘樂著。憶念度生悲愿。修行十無盡句。不起涅槃之想。既不住空則離能取所取。了達唯心諸法不生分別。不墮心識外法性相執著。既妄想不生。無復受生之因。成就佛法之因。能至如來之地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托克逊县| 普宁市| 涿鹿县| 昌吉市| 防城港市| 武穴市| 黄浦区| 兴隆县| 大渡口区| 常宁市| 嵊州市| 昭苏县| 商水县| 怀仁县| 安康市| 望江县| 琼海市| 六枝特区| 嫩江县| 吴川市| 麦盖提县| 呼玛县| 司法| 安徽省| 凭祥市| 曲麻莱县| 吕梁市| 会同县| 福清市| 高邮市| 黑龙江省| 温州市| 通化县| 长汀县| 明光市| 连南| 南和县| 陆良县| 临沂市|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