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 廣義法門經
  • 真諦
  • 4590字
  • 2015-12-20 16:57:28

如是我聞。一時凈命舍利弗。住舍衛國。只陀樹林。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是時凈命舍利弗。語諸比丘。諸比丘言。大德舍利弗。舍利弗言。長老。我今為長老說法。初善中善后善。義善語善。純一無雜。圓滿清凈。今為汝等。顯示梵行。謂廣義法門。是故汝等。今當諦聽。一心恭敬。善思念之。此廣義法門。長老。有十二種。離難隨順道時。能起方便。為證得圣法。何等十二。一自勝得。二他勝得。三生人道。四生圣地。五性得利根。六得成正見。七善作資業。八善處生信。九值佛出世。十佛正轉法輪。十一正法在世未滅。十二依佛教。于正法中。如理修行。長老。是十二種。離難隨順道時。能起方便。為證得圣法。長老。能說比丘。若欲為他說于正法與法及義相應。此語應說。謂恭敬次第相攝相應。生他歡喜及以欲樂。滿足正勤。不損惱他。所說如理相應無雜。隨順聽眾。此言應說。有慈悲心。有利益心。有隨樂心。不著利養。恭敬贊嘆。若正說法陰時。不得自贊自高。不得毀呰他人。長老。若人欲聽正法。具十六相。乃可聽受。何等十六。一隨時聽。二恭敬。三欲樂。四無執著。五如聞隨行。六不為破難。七于法起尊重心。八于說者起尊重心。九不輕撥正法。十不輕撥說者。十一不輕己身。十二一心不散。十三欲求解心。十四一心諦聽。十五依理正思。十六憶持前后。而聽正法。佛圣弟子。若能如此。恭敬諦聽。信根生長。于正法中。心得澄凈。以此為先。則于涅槃。生歡喜心。及求得心。以此為先。則于涅槃。生喜樂心。離于愛著。以此為先。則于涅槃。滅除惑障。得一定心。以此為先。則于涅槃。舍離疑惑。生正直見。以此為先。則于涅槃。起回向心。為修觀行。為熾然修。為應隨道法。為滅助道障法。為得安住心。為得第一義。以此為先。于一切行法寂滅。證得真空。愛滅離欲。于無生涅槃。得入成住信樂之心。以此為先。則于涅槃及陰無常。得入成住信樂之心。以此為先。則于涅槃及四圣諦。法眼清凈。為生慧眼。以此為先。則于涅槃。而得解脫。以此為先。則于涅槃解脫知見。皆得圓滿。長老。由能如此如理一心。諦聽正法。諸圣弟子。則不損惱。能說法者。已能了別正說言味。即是依法。供養大師。證得己利及以涅槃是聽法人。有十種法生起。能成熟般若。何等為十。一親近善友。二能凈持戒。三心欲求解。四樂受善教。五樂供養說者。六依時難問。七諦聽正法。八恒修正法。九于可厭惡。恒生厭心。十已起厭心。如理能起四種正勤。何等名為依理正勤。謂于善法。心無懈怠。恒練治心。凈諸惡法。若心未得定。令得自在。若心未通達。令得了達。如此則名依理正勤。長老。若圣弟子。自如此依于道理。而起正勤。有十種相應法修行。何等為十。一不凈想。二無常想。三于無常觀于苦想。四于苦法中觀無我想。五厭惡食想。六于一切世間無安樂想。七生光明想。八觀離欲想。九觀滅離想。十觀死想。長老。有十四法。能違能障此不凈想。何等十四。一共女人一處住。二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起放逸。四生重欲心。五數習凈想。六不數習不凈想。七恒共作務人聚集而住。八隨彼所行。九不樂聽正法。十不問正法。十一不能守護六種根門。十二食不節量。十三獨住空處不得安心。十四不能如實觀察。二無常想者。謂愛著行法為障。三于無常苦想者。有六法為障。何等為六。懈怠。二懶惰。三恒樂住息。四放逸。五不能隨行。六不能如實觀察。四于苦無我想者。我見為障。五厭惡食想者。貪味為障。六于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于世間希愛欲為障。七生光明想者。有十一法為障。何等十一。一疑惑。二不能思量。三身粗重。四睡弱。五正精勤大過。六正精勤下劣。七心濁。八心驚。九生種種想。十多言說。十一于色起最極瞻視。八觀離欲想者。有欲為障。九觀滅離想者。隨法執相為障。十觀死想者。愛壽為障。如此等障。未曾伏滅。為滅此障。有三種法。最多恩德。何等為三。一樂修。二滅離。三多住前二。長老。有十四法。于不凈觀。最多恩德。一不共女人一處住。二不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不放逸。四不生重欲心。五數習不凈想。六不數習凈想。七不共作務人住。八不隨其所行。九樂聽正法。十樂聞正法。十一守護六根門。十二節量食。十三獨處心得安住。十四能如實觀察。長老。一不凈想者。若事修習。則能滅除欲塵愛欲。二無常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行法愛著。三于無常觀苦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懈怠及懶墮心。四于苦法中。觀無我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我見。五厭惡食想者。若事修習。能滅貪味。六于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世間希有愛欲。七生光明想者。若事修習。則能生長智慧及見。八觀離欲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有欲。九觀滅離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有為法攝。十觀死想者。若事修習。能除壽命貪愛。長老。若圣弟子。如此如理正修正勤。有二十法。是勤修障。何等二十。一與不修觀人共住。二不樂聽聞。三不得隨順教。四自成聾啞。五有多求欲。六多事。七不如法立資生。八舍荷負善法。九值八種難。十隨流散動。十一高慢。十二不受善教。十三失念。十四放逸。十五不住正土。十六不守根門。十七不節量食。十八初夜后夜不覺悟修行。十九獨住空處不得安心。二十不能如實觀察。長老。如此二十種障。未曾伏滅此障。有十一法。于伏滅此障。有多恩德。何等十一。一信樂修行。二觀修功德。三能行難行。四能制伏自心。五心無退墮。六了達正法實相。七不輕己身。八樂聽無厭。九問難決疑。十獨處空閑心得安住。十一能如實觀察。長老。諸圣弟子。若能如此修習正勤。有二十法。最多恩德。何等二十。一與修觀人共住。二樂聽聞正法。三得隨順教。四自不聾啞。五無多求欲。六無多事。七如法立資生。八不舍荷負善法。九不遭八難。十不隨流散動。十一心無高憍。十二能受善教。十三不失正念。十四心無放逸。十五住在正土。十六能守護根門。十七能節量食。十八初夜后夜恒覺悟修行。十九獨處空閑心得安住。二十如實觀察。長老。有二十二處。出家之人。應數數觀察。何等二十二。一自念我今色形丑陋。已舍在家可愛等相。此第一事。出家之人。應數觀察。二自念我今已著壞好色衣。三自念我身裝飾異于世間。四自念我資生系屬四輩。五自念我今依他恒時應須求覓資生。謂衣服飲食臥具治病藥具。六自念我今盡形壽。于人間欲塵已受禁制。七自念我今盡形壽。于人間游戲喜樂等事。永受遮制。八自念我今依戒。為當呵責自身為當得不。九自念我同行善友。為當于法然中不呵責我耶。十自念我今將持此身。為當得不被傷害不。十一自念我今受用國土飲食。得不空果不。十二自念我今獨處空閑。得安心住不。十三自念我今何所得。此日夜得過度。十四自念我今于一切行寂滅處。證得空處及愛滅處。離欲滅無生涅槃。得入成住信樂之心。十五自念我今于陰無常相陰無所有相。于陰虛相。于陰無實相。于陰壞相。得入成住信樂之心。十六自念我今于四沙門果中。為當已證得隨一沙門果。由此證得。臨命終時。聰明同行善友來責問時。我以無疑畏心。生喜樂心。應當記自所得。若自記時為如理不。十七自念我今未離生法。于未來世。未度隨處托生。十八自念我今未離老相。十九自念我今未離病災。二十自念我今未離死災。未度死法。二十一自念我今與一切所愛念。樂惜別離各處。不相應不相聚不相知。決定應有。二十二自念我今屬業。受業控制。由業為因。以業為依。我所作業。若善若惡。隨自有業。決定受報。如此等處。出家之人。應數數觀察。若出家人。數數觀察二十二處。于沙門名。則得圓滿。若沙門名。得圓滿已。于七種相。則得圓滿。何等為七。一恒修不息相。二得恒教他。不疲厭相。三得無貪著相。四得無嗔恚相。五得正念相。六得無增上慢相。七得一切資生。為成就此故能得定。如此七相。皆得圓滿。長老。此心意識。長時于色游戲。聲香味觸。亦復如是。色聲香味觸之所生長如此之心。由不正思惟。于甘露界。不可安立。長老。有二十相。凡夫之人。以此諸相。數數應須怖厭自心。何等二十。一我今空虛。無有勝德。二我今應當死。無制伏死。三我今當墮最底下。四我今應行有怖難方。五我今不識無怖畏方。六我今不了光等直路。七我今不得離散定心。八我當來受生苦不可忍。九善緣聚集。不可恒得。十能殺害者。恒隨逐我。十一六道對我。無有遮蔽。十二我今未得解脫四趣。十三我今未離無量見類。十四我今未作堤塘為遮未來無間業流。十五我今未作無始生死相續后際。十六若不故心造諸善業終不成作。十七無有他人為他造業。十八若不造作則無安吉。十九若已作業此業無不必有果報。二十我今無知無明所覆。必有死災。以是義故。凡夫之人。以此諸相。數數應須厭怖自心。若凡夫人。以此二十相。厭惡怖畏。遮制自心。復于二十種法。速得依住。何等二十。一正思修心相心疾得住。二思心次第相。三思一心住相。四入三摩提相。五出三摩提相。六得抑下心相。七得拔起心相。八得舍置心相。九得遠離不應行處。十得正事行處。十一正受正教。十二多習厭惡相。十三多習喜樂相。十四能得法門勝智。十五正依止師尊。十六正修善行心疾得住。十七正修阿那波那念。十八正修不凈觀。十九正修四念處。二十正修四圣諦觀。于此實相中心疾依住。長老。諸圣弟子。若能如理修習正勤。復應知有十一種障礙法為難。何等十一。一數數集眾。二愛重飲食。三恒喜起造作。四恒喜言說。五恒喜眠臥。六恒喜雜話。七恒喜不獨離。八愛惜己身。九心恒散動。十心恒放逸不樂修行。十一住非土處。長老。此十一種。名障礙法。未曾伏滅。為滅除故。有十勝智。決應修學。何等為十。一三摩提勝智。二住定勝智。三出定勝智。四抑下勝智。五拔起勝智。六舍置勝智。七善進勝智。八善退勝智。九方便勝智。十引攝勝智。長老。諸圣弟子。若能得此十種勝智。復有十三喜樂依止法。依內生起。何等十三。一若有信心人。正思大師。爾時喜樂。即依內起。是名第一有信心人喜樂依止。二正思正法。三正思惟僧。四正思惟自他清凈戒。五正思惟自他舍施善法。六正思惟自他修道所證得法。爾時依內。即生喜樂。七應作是念。世尊為我滅眾苦法。依此正念。爾時依內。即生喜樂。八應作是念。世尊為我。生長眾多安樂利益法。九應作是念。世尊為我。遮制斷隔無量有礙惡法。十復作是念。世尊為我。生長無量助道善法。有信心人。由此四念。爾時于即生喜樂。長老。諸圣弟子。若能數得十三喜樂。依止四法。復有五法。至修圓滿。何等為依止四法。一信樂。二精進。三獨處空閑心得安住。四于修及滅心無厭極。何等五法至修圓滿。一心安。二心喜。二心猗。四心樂。五心定。長老。如此五法生長圓滿故。復有八刺。即離滅壞。何等為八。一欲刺。二嗔刺。三癡刺。四慢刺。五愛刺。六見刺。七無明刺。八疑刺。由此八刺。離滅壞故。諸圣弟子。則得十種無學圣法。何等為十。一無學正見。二無學正覺。三無學正言。四無學正業。五無學正命。六無學正精進。七無學正念。八無學正定。九無學正解脫。十無學正解脫知見。長老。諸圣弟子。由能證得十無學法。恒得相應。無有退失。是圣弟子。五分所離。六分應相。一法守護。得四依止。舍一諦偏執。出過尋覓。無濁思惟。寂靜身行。善解脫心。善解脫慧。獨住清凈。所作已辦。如此則說名勝丈夫。長老。是最后心意識。非色聲等所資生長。緣無所有。是時托后受生。悉皆永斷。是名苦永后際。由此說義故。所以說名廣義法門。長老。我已為汝等說法。謂初善中善后善。義善語善。純一無雜。圓滿清凈。已為汝等。顯示梵行。所謂廣義法門。我先許說。如此等言。即今已說。時凈命舍利弗。說此經已時。聰慧同行。無量徒眾。未證真義今得證。未得沙門道果。今皆已得。歡喜踴躍。信受奉行。大德舍利弗。如此正說

全書完
為你推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龍族(1-4合集)
會員

累計銷售量達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院——卡塞爾學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

江南 201萬讀過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江南 36.1萬讀過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闸北区| 新竹县| 巴楚县| 老河口市| 景德镇市| 通江县| 永吉县| 秦安县| 乳山市| 寿阳县| 抚远县| 句容市| 获嘉县| 惠东县| 汉沽区| 郸城县| 民丰县| 桓仁| 兴隆县| 和平县| 河南省| 井冈山市| 青岛市| 临海市| 新乡县| 湖口县| 左权县| 中超| 甘肃省| 浦北县| 马山县| 东明县| 兰西县| 陆川县| 高陵县| 依安县| 清原| 昆山市| 会宁县|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