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3章 海公小紅袍 (12)

豺聲蜂毒心何忍,假旨欺君欲害賢。

再說張府劫寶家人,內中有個頭領的,叫道:“眾兄弟,你看那欽差官船,如今泊在荒野地方。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

眾人道:“是!”便一同吶喊爭先,爬上船來。不想那官船上的人已曉得他們是劫寶,早已預備。見爬上船來,大喊一聲,“快走”,跳下水去。張府家人搶入艙中,不見一人,只見兩個黃綾包袱,端正正放在桌上。心中歡喜,叫道:“寶貝在此!”

登時搶在手中。再到后艙各處搜過,并不見人,說道:“兩個官兒想是跳下水去了,倒造化這狗頭。”

不想這邊紛紛亂亂,那邊徐府家將早已知覺,便叫道:“兄弟們,強人在那里搶寶了,我們快趕上去。”便七腳八手,把船趕來,跳上大船,不見一人,只聽得水中喊救,忙忙救起十余個家人,即刻便來追趕那賊船。

那張府家人搶了寶貝,歡天喜地,正要起身,不想被徐府家人殺上船來,唬得魂不附體。各人只得手執刀槍,齊出船頭迎敵。只聽得大喝道:“強盜,快快留下寶貝,饒你性命!若有半聲不肯,把你個個剝皮來!”張府家丁也大喝道:“休得夸口,我們也殺你片甲不回!”兩邊乒乓殺起來。怎奈那徐府家將個個勇猛,大刀闊斧殺來,又加箭如飛蝗,張府家人怎敵得過,也有被槍刺的,也有被箭射的,紛紛落水。家將跳上船來,奪回黃綾包袱。

卻說那欽差大人,二人在后面小船內,聽得前船沸反連天,知是徐府家將與張府劫寶的家人相戰,暗暗心驚,不知可能殺得過否。正在驚疑,只見五六只大船,緊急搖來,船頭立著四五個人,叫:“啟老爺:方才強盜在官船上搶了寶貝,被我趕上殺了許多人,奪回寶貝,特來稟知。”陳爺道:“好嚇!難為列位將爺了。左右,你將寶貝接過。再煩列位將爺,將強盜槍刀器械收藏,候到京師送與海大人觀看,作個憑據。若能把那落水的強盜再拿得幾個,更好。”徐府家將答應道:“是!”便去收拾槍刀,一同上京。

荊州理刑孫爺自從送了寶貝起身,日夜憂愁,不知此番路上可得平安否。正在暗想,忽報圣旨到,已至碼頭了。孫爺忙忙冠帶排道,來到碼頭迎接。

只見欽差手捧圣旨。孫爺叫排香案,開讀詔書:“荊州理刑孫成,為官清正,四境安寧,朕心感悅。今升為都察院左都御史,速即來京供職。欽哉!”孫爺謝恩已畢,捧過圣旨,便請欽差上坐,道:“大人請上,受弟一拜。”欽差道:“弟也有一拜。”兩人禮畢坐下,孫爺吩咐排酒,賓主交飲。半響,孫爺開口道:“欽差大人現居何職?”欽差道:“向為山東青州府,蒙恩升授刑部員外郎之職。”孫爺道:“失敬了!”欽差怕他再問,露出馬腳,忙忙起身辭去。

孫爺送出欽差,退入后堂,吩咐家人預備行李。通省官員聞知,紛紛俱來賀喜,俱送禮物。孫爺一齊辭謝。驚動了地方百姓,沸反盈天:“可惜這樣好官升去,無法可留。”便三三兩兩議論開來,家家結彩,戶戶焚香。孫爺在轎中看見,街坊上燃燈結彩,百姓手執香花,挨挨擠擠隨轎后到碼頭。

孫爺回身把手一拱,道:“眾位百姓,本院無有仁恩惠政及你們,今日何勞遠送?本院心中不安。眾百姓請回罷。”眾人道:“大人嚇,百姓受大人數年大恩,今日大人高升進京,無計可留。但愿大人留靴與眾百姓,作個遺愛。”孫爺道:“既如此,左右,取過馬扎來。”孫爺坐下馬扎,脫下舊靴。百姓奉上新靴,孫爺穿上,說道:“本院在此為官,沒有什么好處,何勞你們眾百姓如此相愛?愿你們老者要教訓子孫,少者要孝敬尊長,安分謀生,不可為非。你們請回去罷!”百姓同聲應道:“多謝大人教訓。”孫爺走進艙中,放炮開船。百姓無奈,只得散去。

不講孫爺進京之事。那張居正一日正在后堂閑坐,管門的進來道:“啟上太師爺:劫寶的回來,要見太師。”太師叫傳進來,劫寶家人進前叩頭。太師問道:“你們劫寶,寶在哪里?”

家人道:“太師爺,不好了!小人一路留心,打聽去臨青地方,遇著欽差回船。小人遵太師爺吩咐,假稱是海瑞差來迎接,就把護送官兵散去。跟到荒野之地,跳上差船,搶出寶貝。不想有一起徐府家人,好不厲害,個個如狼似虎,搶上船來,把小人們殺的殺,丟下水的丟下水。幸得小人略知水性,泅水逃生,來報太師爺。乞太師爺定奪。”太師聽了,驚得呆呆半晌,心中暗想:“此番寶貝到京,朝廷看見,怎得是好?呵,有了!待我去請陳國舅來,叫他一面去斬孫成,我一面告老回鄉,再圖后事。”未知太師裁奪如何,下回分解。

第二十回 害忠良重傳假旨 祝眉壽載賜紅袍

壽等嵩華身正健,天家載賜五云章。

門迎紫氣蓮臺曜,砌滿芝蘭繞膝香。

話說張居正聽了家丁搶寶不遂,又恐欽差解寶來京,取罪不小。便再想一計,吩咐家人備酒,一面差人下了請帖到陳國舅府中,請國舅商量。

不消半日,國舅來到,太師接進,分賓主坐下。茶罷,國舅開言道:“承老太師呼喚,有何見諭?”老太師道:“豈敢!

老國舅前日曾許出京一事,弟已端正停當。特請老國舅相議出京之策。”國舅道:“既如此,老夫領教便了!”太師吩咐排酒。

二人分賓主坐下。酒飲三巡,國舅請出圣旨來看,早有玉璽在上。兩道旨意:一道是捉拿的;一道是行刑的。太師問道:“老國舅,這兩道旨意還是一路同去,還是作兩下去?”國舅道:“憑太師主意。”太師道:“作一同去罷。”國舅道:“老夫明日早朝告病。但是老太師要選個能干的假作差官同去才好。”

太師道:“領教。”二人酒罷辭別。

太師即刻叫過家人蔣勝,吩咐道:“你們扮作欽差,明日同陳國舅出京,有一道捉拿孫成的旨意在國舅身邊。我前日升孫成為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職,召他進京,現今想必離任了。你此去必然遇著,須要細心盤問。若是孫成的船,就稟知國舅,立刻拿著,須要小心前去。”蔣勝應道:“曉得。”點起家將八名,假做錦衣校尉。又點個長大漢子,打扮作跟隨人。來日天亮,就要啟行。

次早,皇帝五更三點登殿,朝賀已畢。班中閃出一位大臣,紫袍金帶,俯伏金階,道:“臣大學士陳堂啟奏:臣連日身軀疲倦,日夜不安,告養二月,再行供職。”皇爺準奏。陳堂謝恩退出,回府吩咐家人:“若有太醫前來,回說國舅爺只要靜養,不必看脈。”家人應道:“曉得!”

正在吩咐,門公啟道:“太師張府差人要見。”國舅道:“叫他進見!”差人跪下稟道:“國舅爺在上,蔣勝叩頭。”說道:“家太師拜上國舅爺,出京須要小心。”國舅道:“不須掛意。”便點起家丁七八個發船,即時出京。

再講海爺退朝后想道:“今日朝中見國舅陳堂告病,我看他面上并沒有病容,因此差人打聽。回報太醫院前去醫治,他并不許相見,故此可疑。又差人去打聽,回報他帶領家人,秘密出京,不知去向。老夫想陳堂是張居正一黨之人,不知出京何事?莫非是徐府救寶一事又生別件詭計?我今連夜修成本章,明日亦告假出京,密密跟著他,看他作何事情!”

張居正自打發國舅陳堂出京之后,便把告老本章端正。次日皇帝登殿,張居正出班奏道:“臣華蓋殿大學士張居正,有短章上奏:臣因老邁,筋骨衰弱,不能扶佐圣朝。愿萬歲放歸田里,臣感恩不淺。”皇爺道:“先生年紀雖多,精神還好,豈可舍朕而去?”

居正見皇爺不肯,又奏道:“臣委實精神恍惚,筋力衰微,乞皇上天恩,放回田里。”皇帝尚未開口,閃出海瑞跪下奏道:“臣啟陛下:華蓋殿乃擎天之柱,足智多謀,兩班文武俱服驅使。況且臣年八十五歲,尚在朝中保駕,張居正午未七旬,豈可偷閑?萬歲不可準行。”皇爺微微笑道:“張先生,海恩官所奏不差,斷要在朝保駕。海恩官,你說今年八十五歲,不知幾時生日?”海爺道:“明日就是臣親生之日。”皇爺道:“這也妙呵!明日寡人就與海恩官慶祝千秋。煩張先生代朕率左班文臣,徐王叔代朕率右班武將,一同拜壽。再賜恩官免朝一月。”

兩班百官一同領旨退朝。

張居正回府,心中著急:“可恨海瑞死死與老夫作對,今日又奏不許我告老。倘或國寶到京,皇上知情發怒,難免欺君之罪,如何是好?”

海爺回府,心下想道:“我只為陳堂出京,恐有詭計,打點要告假出京,不想圣上賜我免朝一月,正合我意。我明日接了圣旨,做過生日,后日就可出京了。”“海洪、海安過來!”

海洪應道:“老爺何事?”海爺道:“我要買長大鏈子一條,鐵鎖兩把,快去買來!”二人領命買回,海爺又叫快去預備行李。

那祭酒杜元勛,聞皇上要與海爺慶壽,忙忙燃燈結彩,預備酒席。海爺也自歡喜。

忽然家人報道:“啟老爺:家里太太到了。還有老三房、大相公、大娘,并小姑爺、小姐都來駕壽。先是太太、大娘、小姐三位先到。”海爺聞報,心中大喜,移步中堂,早見三乘轎子放下,三位女眷出轎。太太先開口道:“相公請坐,受妾身一拜。”海爺道:“下官也有一拜。”夫妻見禮完,大娘同姑娘上前開聲道:“爹爹公公請坐,女兒、媳婦拜壽,望爹爹福如東海滔滔至,壽比青松日日增!”海爺道:“我兒罷了。”外邊兩杠壽禮抬進。海爺道:“怎么要夫人費心?”夫人道:“相公,這是老三房大侄兒與女婿備的。”海爺道:“原來如此。”

太太道:“相公有所不知,老三房三叔、嬸嬸對我說,相公年老,不可無嗣,特將長子帶來承嗣。”海爺道:“呵,老夫人,下官一世,家徒四壁,怎好屈抑于他?”太太道:“妾身亦曾與三叔、三嬸道及,奈他志立甚堅,說道:‘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我家宦族名門,安可無后?’立意要妾依從。”

廳堂上正在言談,門上又報道:“啟老爺:姑爺同大相公到!”海爺道:“請進。”郎舅二人步上廳堂,道:“爹爹,孩兒來了。”家人鋪上細氈,請大娘過來,夫婦雙雙拜了四拜。姑爺呂端同小姐上前道:“岳父大人在上,愚婿叩賀,望岳父大人壽同日月。”海爺道:“請起!”

海洪稟道:“杜老爺同杜夫人送壽禮,同來拜壽。”海爺抬起頭來,見他二人進來。杜爺道:“老師、師母請坐,受門生夫婦拜祝千秋。”海爺忙稱:“不敢!有勞二位。”拜罷,杜爺道:“請師母、世嫂、世妹,同到后宅。”海爺道:“極好的。元老今朝作主,接待客官。”杜爺道:“不用老師費心。門生已經吩咐總管:東廳接待文官,西廳接待武官,中廳接待公侯駙馬伯。調三班戲子伺候。”海爺道:“勞元老費心,老夫妻委實不安。”

忽報圣旨到,太監孫千歲領旨意一道、壽禮十二色,前來拜壽。海爺忙擺香案跪下,聽宣讀詔曰:“耳目官海瑞,乃是皇考恩官,保駕三朝,匡扶社稷,實為有功。今恩官壽誕,朕特命司禮監孫鳳赍旨到寓,賜恩官龍鳳燭一對,壽面千條,大紅五爪蟒繡龍袍一件,羊脂白玉帶一條,霞帔一副,鳳冠一頂,御酒一壇,御宴一席,龍頭剡杖一條,壽糕成盤,壽桃兩盒。欽哉謝恩!”

海爺謝恩畢,孫鳳開言道:“海老先生請坐,待咱家拜個壽。”海爺道:“千歲,這個海瑞不敢當!”孫鳳道:“咱家是奉旨而來,代圣上拜壽,怎敢有違?老先生坐了。”孫鳳跪下,海爺連忙也跪下,對拜四拜。旁邊走過郎舅二人,齊聲道:“老千歲在上,晚生們也要一拜!”孫鳳道:“不敢!海老先生,這二位是何人?”海爺道:“老千歲,這是老朽的承繼小兒,前科入賢書。這是小婿呂端,先帝榜眼,告養在家。”孫鳳道:“嚇,原來一位是天子門生,一位是一榜春元,今日又會,失敬了!”海爺吩咐中廳排酒,搬演戲文。

門公報:“啟爺:各位功勛千歲們送壽禮,親來拜壽。”海爺道:“有請!”孫鳳即立起身辭行,海爺留不住,送出。轉身接進各功勛,多是蟒袍玉帶,進廳拜壽。海爺再三不敢,各人道:“本藩奉皇上旨意,帶同五軍提督、總兵各武職拜壽。”海爺道:“豈敢!既蒙列位千歲下降,老夫特備水酒一杯奉敬。”

各人序爵位坐下。海爺又請提督、總兵西廳飲宴。

賓主正在酬酢,門公又報:“張太師送禮前來!帶同各位大人、五府六部、九卿四相各文官拜壽。”海爺連忙出位,接至東廳。都是九卿六部、翰林科道。張太師道:“海剛老,老夫奉圣旨帶同列位拜壽,請剛老上坐。”海爺道:“豈敢!”太師道:“剛老,這老夫是奉皇上特點,老夫怎敢有違皇上旨意?剛老上坐。”海爺道:“既蒙恩典,只常禮吧。”各官一同跪下,海爺忙陪跪下。各官拜完。海爺道:“請老太師同各位大人,奉敬一杯水酒。”眾人道:“多謝!當時三處飲酒,演唱戲文,鼓樂喧天,笙簫動地。

這里方才獻酬交酢,忽報:“太后老娘娘懿旨到!”海爺忙排香案迎接。只見太監李登手捧懿旨,四個內監各捧描金盒一只,直上大堂。海爺俯伏階下,李登宣讀詔文:“海老愛卿三朝元老,先帝恩官,忠心為國,有功社稷。今乃八旬壽誕,賜卿玉如意一柄,百花繡袍一襲,玉帶一條,霞帔一件,命李登代賀千秋!”海爺叩頭謝恩畢,接過懿旨,收過禮物。李登辭別,海爺留住飲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衡东县| 定州市| 寿光市| 广德县| 江永县| 保康县| 宜阳县| 吉林市| 林口县| 文水县| 英超| 阜新| 平昌县| 柳河县| 浪卡子县| 富平县| 祁东县| 加查县| 宜兰县| 绍兴市| 荃湾区| 光山县| 巴青县| 南投市| 临猗县| 乌海市| 福州市| 鱼台县| 体育| 常山县| 兴国县| 衡阳县| 雷波县| 浏阳市| 巫溪县| 南郑县| 黄龙县| 西畴县| 府谷县|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