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問受戒事品
-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
- 佚名
- 849字
- 2015-12-19 16:59:57
問沙彌。犯十戒一二三不悔。受大戒得不。答若憶而不悔不得。都不憶若不知法受得。夫受戒法。師應問沙彌。汝不犯戒不。答若言犯。即教懺悔。若本師不問壇上師應。
問。若都不問。師犯舍墮。
問以受大戒。得悔沙彌時所犯不。答得懺悔法。同沙彌時悔法。
問沙彌壇上欲受大戒。或著俗服。腳著履屣。或衣缽不具。假借。當時為得戒不。答唯俗服。師不問不得。其余盡得。師僧犯舍墮。
問若有比丘。不舍戒作沙彌。或即大道人。而更受戒不。答不得。
問若不得戒。前所受戒。故在不。答在。
問后師。故是師不。答非。
問多人受戒。而并請一人為師。可得十人五人一時受戒不。答無此理。
問沙彌更受大戒。請一比丘為大戒師。而比比丘不知羯磨法及受戒法。更與請一人與受戒。以何當為師答與。受戒者是師。無戒法與者非師。
問壇上師僧。或著俗服。或犯禁戒。受戒者得戒不。答若受戒人知是非法不得。不知得。
問受戒時。眾僧不和合或相打罵。為得戒不。答若壇上僧和合便得。不和不得。
問受戒為有時節不。答唯后夜不得。初夜中夜無燈燭亦不得。要須相睹形色乃得。
問受戒時。或值天雨。更移場屋下。受戒得戒不。答若欲移戒場。當先解大界更結界場。乃得受戒。不爾者不得。
問受戒時。或有事難不得究竟。是大比丘不。答但三羯磨訖。便是。
問受戒盡十三事。后諸戒師和尚。不續教戒。得戒具不。答若師不教誡。至十五日說戒專心聽受。便得具足。
問受戒三衣不具。有持衣直。或染不染。或裁不裁。得當衣不。答盡不得。
問受戒時。眾僧難得限齊。幾僧得受大戒。答除三師五僧。以上得。
問沙彌。曾詐稱為大道人。受大比丘禮。后得受大戒不。答不得。
問沙彌辭師行。事難不得還。輒于彼處。請依止師受戒。得戒不。答得戒。
問若比丘。誘他沙彌。將至異眾。與受大戒。犯何事。彼眾知應聽不。答若其師有非法事。沙彌及將去者。無罪。若無非法將去者。犯重。壇上師僧犯舍墮。昔有一長老比丘。唯有一沙彌瞻視。有一比丘。輒誘將沙彌去。此老比丘無人看視。不久命終。因此制戒。不得誘他沙彌。誘他沙彌犯重。若有一比丘。見他沙彌瞻視老病人。教使舍去。沙彌若去此比丘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