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 仁術便覽
  • 張潔
  • 2880字
  • 2015-12-17 14:46:57

生地黃(五錢,泄減) 麥冬(去心) 杏仁(炒) 款冬花 陳皮(各三錢) 甘草(二錢) 泄加茯苓,痰加半夏,聲啞加細辛。 每三錢,水煎服。

【清肺散】

治疹后肺熱,咳嗽,聲啞。

麻黃(一錢半) 知母(一錢) 荊芥(一錢) 麥冬(一錢) 菖蒲(八分) 訶子(八分,去核)

【麥湯散】

治小兒水痘。

麻黃(去節) 大黃(煨) 知母 羌活 甜葶藶(隔紙炒) 人參(各一分) 滑石 地骨皮 甘草(各半分) 每服半錢,或一錢,水一小鐘,小麥七粒,煎服。

【摩脊法】

小兒痘疹未出之先,宜以手蘸油摩兒背脊中間,痘瘡出稀少,預解胎毒,或不生。

【三豆子湯】

疏解熱毒,使痘瘡不至太盛,以未出之先,預服之,痘瘡不生,生亦稀少。

赤小豆 黑豆 綠豆(各半升) 甘草(炙,一兩)上同煮熟為度,與兒飲汁食豆。

【甘草散】

預解胎毒,使痘瘡不至太盛。以甘草炙為末,每日兩三次,湯調半錢服。

【黃柏膏】

治痘瘡初出,先用此藥涂面。若用之早,則痘不生于面;用之遲,雖生亦稀。

黃柏(一兩) 綠豆(四兩) 甘草(生四兩)上為末,清油調如膏,面上并涂之,日三五次。 楊氏加紅花,董氏用綠豆粉。

【不換金正氣散】

治瘡痘正出之時,被天氣寒冷所折,內為乳食所傷,氣血壅遏,榮衛不和,毒瓦斯返覆而出。

陳皮 濃樸(姜制) 藿香葉 半夏(姜炒) 甘草 加紫草、糯米同煎。

上每服三錢,姜三片,棗二枚,同煎服。

【胡荽酒】

治痘瘡已出未出之際,不起發,不紅潤。

用胡荽四兩,切碎,好酒二鐘,煎兩沸,入胡荽再煎,用物合定,待溫,每吸一口二口,微

【托里散】

治小兒痘瘡,毒根在里,或氣虛弱,或風邪穢毒沖觸,使瘡毒內陷,伏而不出,或出不快,此藥活血,勻氣調胃補虛,內托瘡毒,使之盡出,易收易靨。

人參 當歸 黃 (各二兩) 川芎 防風 桔梗 白芷(不見火) 甘草(生) 濃樸(姜制)

【快散】

治痘瘡出不快。

紫草 蟬殼 人參 白芍(各一分) 木通(一錢) 甘草(五分) 糯米(五十粒)每二錢,煎服。

【活血散】

治痘瘡,痛甚。

赤芍藥為末,酒調半錢。紫草煎湯調,亦可。

【五苓散】

治痘瘡已靨未靨之間,大熱經日不除,如無他證,當利小便,此藥主之。

澤瀉(五錢) 白術 赤茯 豬苓(各三錢)上末,每服半錢。煎,車前子湯調下。

【四君子湯】

治痘瘡未愈之間,保脾土,進飲食,溫血氣,不致癢塌歸腎黑陷之變,雖無他證,亦宜常服。方見虛門。

每三錢,水煎服。

【四物湯】

治痘瘡出不快,顏色不紅潤光澤。不透者為血澀也。此藥能活血,調和榮衛,《活人書》用白芍藥一味為末,治痘瘡出不快,以此知四物湯誠痘瘡之仙方也。加甘草,好。方見虛門。

一方 治痘瘡腹痛。煎白芍藥服。

【犀角地黃湯】

治痘瘡太盛,或蓄瘀血,面黃糞黑。熱甚,加黃芩。方見吐血門。

每服三錢,水煎服。

【敗草散】

治痘瘡爛,膿水不干,用多年屋上爛草,擇凈為末,摻之。蓋墻頭上爛草亦佳,因多受風霜之氣,故能治痘瘡毒。

【人牙散】

治痘瘡不長,毒瓦斯陷伏。

人牙燒灰細研,酒調入豬血三五點,溫服。

一方 治痘瘡倒靨黑陷。

穿山甲取嘴上及前足者,燒灰存性,為末,酒調下。木香湯或紫草湯入些酒調服,尤好,雖欲將絕,亦能蘇而發紅色。 但目閉無魂者不治。

又方 男用母女用父手指甲,燒研,細酒調服,尤妙。

【周天散】

治痘瘡黑陷,項強目直視,腹脹喘急,發搐。即乳香散。

蟬蛻(去足翅,土,五錢) 地龍(去土,焙,一錢)上末,每服半錢,研乳香湯調下。連進二服,瘡出愈。

【抱龍丸】

治 前 后風,薄荷甘草湯化一二丸。 方見小兒門。

【無比丸】

治痘瘡惡候,及黑瘡子。

朱砂(一錢) 牛黃(如無,以膽星代) 龍腦、麝香 膩粉(各等分)上為末,一歲一字,大兒半錢,公豬尾上血三點,熟水調服。安寧穩睡,取下惡物,氣即安。乳汁調服,亦好。

【宣風散】

治小兒痘瘡盛出,壯熱煩渴,腹脹氣喘,大小便秘澀而赤,悶亂水腫,并逐脾檳榔 陳皮 甘草(炙。各等分) 牽牛(半生半炒)上為末,小者半錢,壯者一錢,蜜湯調服,可代百祥丸。

【保元湯】

治痘瘡,始終要藥。另有虛實寒熱加減法。

人參 黃 甘草(炙。各等) 水煎服。

炮制藥法

人參去蘆,蘆與參相反,吐藥中有用蘆者。

玄參南產黑者好。去須,蘆水洗,曬干用。

沙參去蘆,刮去浮皮,水洗,曬切。

丹參去根,酒洗,曬干用,切。

苦參喬刮去薄黃皮,酒制。

白術去梗及油黑者,不用米泔浸,切,炒。土炒,燥濕健脾胃。姜汁炒,燥濕痰、寒痰。

甘草刮去赤皮,炙。瘡科用節,下部用梢,緩火用生大者好。

當歸去蘆,土酒浸,行經活血。姜汁浸,焙,不戀膈。頭止血,身活血,尾破血,有全用者。

川芎雀腦者,上部用川芎,經絡痛用撫芎,即茶芎,開郁用黑者,不好。

生地黃生血、涼血;熟者補血、溫血。酒浸入經,姜汁浸,焙,補藥中不戀膈生痰。忌鐵。

芍藥白者補血,補脾陰不足;赤者破血,行積火。煨用,有酒浸、姜汁浸,各炒。

蒼術刮去毛,土米泔浸一日夜,切,炒,有姜汁炒者。茅山者佳,制同。生白毛者,好。

南星圓大白者佳。濕紙包,火煨裂用。有姜汁浸者;有同生姜、白礬、皂角煮透焙用者;有半夏圓白大者佳。滾水泡七次,去皮臍,切用。有同姜、礬、皂角煮透切用者;有生姜汁浸三次焙用;有油炒用,不損胎,降肺火,消痰。

半夏面,用半夏細末一斤,白礬半斤,生姜汁合成塊,楮葉包,伏日制,陰干。

黃芩刮去皮,上有用頭,用尾,用腐,用片,用條,直鼠尾者,有生用酒炒姜制者。

黃連去須,如鷹爪者好。水潤,切。有酒炒、姜汁炒、有生用、乳汁浸用者。

黃 刮去皮蘆,水洗,切。有蜜炙,姜汁炙,生用者。

防風去蘆,及雙股者,有生用,焙用者。

荊芥去根土,用穗。有生用,焙用,燒灰用;有連梗用者。

薄荷南產者佳。去梗土,洗,用葉。

羌活川產節密者佳。去蘆土,洗,曬,切。

柴胡軟者好。去苗土,水洗,切。

威靈仙去蘆土,酒浸用。

獨活去毛土,洗,曬,切。

豬苓洗去黑皮,切。

本去土毛,洗,切。

升麻川者佳。水洗去須土,曬,切。

細辛北者好。去土葉。

桔梗去蘆土,泔水洗,切,焙。

白芷水潤,切片。有焙用、生用,有同黃精拌蒸者。夏日頻曬,免生蟲,伏日切片,好。

澤瀉刮去毛,水洗,潤,切。有酒浸,有皂角水浸,切,焙用。夏月頻曬,不生蟲。

紫蘇去根土,水洗。有用梗、用葉,有梗葉同用者。

枳殼、枳實內白外黑圓緊者佳。水浸去穣,切。麩炒枳實。綠者不好。

大黃川者、錦紋者佳。有生用、酒浸蒸者,有酒拌干者,不傷陰血。有酒炒,有濕紙包火煨者。

干姜黃白色堅實者佳,黑爛者不好。有生用、炮用,有炒黑用者。生姜洗去土,有全用,有用肉、用皮、搗汁用者,有火煨用者。

菖蒲石上生,一寸九節佳。去毛,焙。有酒浸、姜浸,焙,有嫩桑枝拌蒸者。忌鐵。

五味子北者佳。去枝,水洗,曬干。有劈破蜜拌蒸者。

大附子濕紙包,火炮,裂去皮臍,切。有同黃連、甘草、童便煮,有鹽水、姜汁煮者。

草果去皮膜,切,焙。

牛膝去苗,酒浸,焙。

車前子去 土,炒。

韭子酒浸,焙。

蘿卜子炒,研。

萆麻去皮,研。

紫蘇去土,水洗,曬,炒。

鼠粘子水洗,曬干,炒,研。

烏藥大者去須,童便煮,切。

地榆刮去須土,水洗,切。

菟絲子酒浸三日,酒煮爛,搗爛,捏成餅,焙干收用。

漏蘆去腐、土蘆,甘草、水拌蒸,切,焙。

紫菀去蘆土,有童便洗,姜汁制者,有蜜水浸一宿,火焙者。

麻黃去根節,滾醋湯泡,片時,去沫,發汗;根,止汗。有連根節全用者。

砂仁去皮,熨斗內微火炒用行氣,研碎。有生用者。

栝蔞仁去皮,炒研如泥用。有連皮連穣全用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桐梓县| 清涧县| 噶尔县| 鄄城县| 宜兴市| 沾化县| 宁河县| 庆阳市| 合川市| 灌云县| 林周县| 且末县| 磴口县| 祁东县| 河北区| 铜梁县| 礼泉县| 洛南县| 丹东市| 华容县| 商水县| 惠东县| 桓仁| 加查县| 年辖:市辖区| 东兰县| 遂川县| 沂源县| 怀仁县| 丹凤县| 长汀县| 紫阳县| 湘乡市| 大兴区| 阳西县| 徐水县| 青河县| 祁东县| 疏勒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