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瘰疬方

人參 白朮 當歸 陳皮 芍藥酒浸,各一錢 川芎 香附 茯苓 半夏各五分 甘草少許

右作一服,姜三片,以金銀藤煎湯一鍾半煎前藥,食后就吞絳宮丸十粒。

補陰八珍湯 治瘰疬等瘡,屬足三陰虛者。

當歸 川芎 熟地黃 芍藥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黃蘗酒炒黑 知母酒炒,各七分

右水煎服。

托里救苦神應丸 治流注疬。

川烏去皮臍,生 當歸酒浸一宿 沒藥 白芷 陳皮 甘草節各一兩 烏頭五兩 姜黃兩半 蟬蛻水洗,半兩 大皂角七挺,去皮弦子

右用皂角敲碎,水四大碗,煎至二大碗,濾去滓,用汁同煮川烏、烏頭,候川烏、烏頭爛為度,擂如泥,其余諸藥,卻另為末,和烏頭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饑飽皆用薄荷湯下。若瘡既破,穿鑿孔穴,其處必生腫肉如指大,或黑或白,乃風與氣搏,宜驅風行經散氣之劑,以化氣調經湯主之。

化氣調經湯 與神應丸間服,治流注疬。

香附子酒浸一宿,日干 羌活 白芷各一兩 牡蠣火煅 甘草 天花粉 皂角刺各半兩 橘皮二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白湯,不拘時調下,日三次。如脈有力者,先用追毒神異湯下之,卻服救苦神應丸。

追毒神異湯 治前證。

辰砂 血竭各一錢 麝香一字,共研細 大黃 大甘草節各半兩

右大黃、甘草二味(囗父)咀,河水一鍾,煎至半鍾,調前末臨臥服之。

蟾酥膏 治重臺疬。

蟾酥如大豆許 白丁香十五粒 寒水石些少 巴豆五粒 寒食面些少

右各另研,和作一處再研,煉蜜為丸,如菉豆大,每用一丸或二三丸,納入針竅中。如膿未盡,再用數丸,以膿盡為度。

綠云膏 治前證。

黃連 大黃 黃芩 黃蘗 木鱉子去殼 元參各一錢

右細切,用香油一兩同煎焦色,去藥,入凈松香五兩,再煎成膏,濾入水中,拔令金色,入銚再熬,放溫,入后藥:

豬膽汁三枚 銅綠三錢,酢浸一宿,綿濾去粗

右用竹篦帶溫攪勻,然后如常攤貼,兼治瘡囗不干,加乳香、沒藥、輕粉尤妙。

金寶膏 去腐肉朽肉,不傷良肉新肉。

桑柴灰五碗,用沸湯十碗淋汁,先以草紙一層,皮紙二層,放籮底,次置灰于上,淋之 穿山甲二兩,煨 信砒一錢 杏仁七粒,去皮尖,同信砒、山甲研細 生地黃二兩,搗取汁 辰砂飛一錢 粉霜研 麝香各半錢,研

右將灰汁濾清,下鍋煎濃,下甲末及地黃汁,候干一半,下麝香,次下粉霜,次下辰砂,候將成膏,下砂石灰末一兩,以成塊密貯,勿見風,每取敷核上。

龍珠膏 治前證。

龍牙草五兩 棘棗根半兩 海藻二錢五分 蘇木半兩

右細切,量水二十碗,煎至十二三碗,濾去滓;又用桑柴灰、石灰、蒼耳草灰各二碗半 以草紙兩層,皮紙兩層,放籮底,次置灰于上,用煎湯熱淋,取灰汁十碗許,澄清,入鍋內煎成膏,用巴豆霜、白丁香、石膏、麝香、輕粉,磁罐子收貯,取敷核上;再敷,即去舊藥并靨,再上新藥,其核即潰而愈。根小者,但只涂藥于根上,其核自潰。

蝸牛散【《三因方》】治瘰疬,潰與未潰皆可治。

蝸牛不拘多少,以竹簽穿,瓦上曬干,燒存性

右為末,入輕粉少許,豬骨髓調,用紙花量瘡大小貼之。一法以帶殼蝸牛七個,生用,取去肉,每個入丁香七粒于殼內,燒存性,與肉研成膏,用紙花貼之。

粉金散 治前證。

黃蘗 草烏各等分

右為末,蜜調敷之。

龍泉散 涂瘰疬。

瓦粉 龍泉粉炒,即磨刀石上粉 京三棱各酒浸,炒干 廣荗 昆布洗去土,各半兩

右件同為極細末,煎熟涂之,用此,去疾尤速。

奇效散郭氏 治瘰疬、馬刀頑惡等瘡。

野糞尖干者,一兩 密陀僧 無名異各半兩 皂角 乳香 沒藥各三錢

右糞同鹽泥封固,炭火煅之,去泥取出,同藥五味研為末,入麝香少許,用清油調勻,漫敷上,濕即干摻,其功神效。

蝙蝠散 治疬多年不瘥。

蝙蝠一個 貓頭一個

右同燒作灰,撒上黑豆煅,其灰骨化碎為細末,濕即干摻,干則油調敷。內服五香連翹湯。

螺灰散

大田螺連殼燒,存性

右為細末,破者香油調敷。

又方 治瘰疬未破,百藥不應者,累效如神。

杏樹葉陰干為末,五分 人中白煅為末 蝙蝠火焙干,為末 白花蛇蛻燒灰存性為末,各二分半 蜜蜂七個,焙為末

右,將杏樹葉末,用清水調,卻入前四件藥末,調勻敷患處。卻將皮紙一片,用針刺孔貼藥上,如干用清水就紙上刷之。每一晝夜,換藥一次。如面上發熱,服清涼飲子。數貼,其熱自退。

又方 能敗散瘰疬,神效。

白膠香 海螵蛸 降真香無土氣者,取心用

右等分為末,摻患處,外以水紙掩之,一夕而退。

又方 治已破者。

蜜蜂二十一個 蛇蛻七分半 蜈蚣二條,端午前收者

右用香油四兩,將三味藥入油內,用文武火熬成膏,入光粉二兩,桑枝七條如箸大者,急攪,候冷,出火氣七晝夜,方可用紙攤作膏,貼患處。

神圣換肌散郭氏 去瘰疬頑瘡,乃追蝕死肉峻藥,非頑急勿用。

白僵蠶二錢 白礬一錢五分 螌蝥去翅足 生砒 草烏頭 青黛各一錢 麝香少許

右研極細末,干摻些少于瘡囗內,用膏藥護其惡肉,化膿水。

生肌干膿散 治瘰疬、馬刀,膿汁不干者。

黃連 貝母 降真香燒存性 白芨 海螵蛸 五倍子炒黑 蕓香各五錢 輕粉五分

右為末,用藥水洗,次掞此末,外貼膏藥。

三品錠子

上品 治一切痔漏。

白礬二兩 白信石一兩零五分 乳香 沒藥各三錢半 雄黃三錢

中品 治五漏、六瘤,氣核、瘰疬。

白礬二兩 白信石一兩三錢 乳香 沒藥各三錢 雄黃二錢

下品 治瘰疬氣核,惡瘡六瘤。

白礬二兩 白信石一兩五錢 乳香 沒藥各二錢半 雄黃一錢

右三品俱同制度。先將信石打碎如豆大,置干鍋內,上以礬末蓋之,瓦片蓋上,以炭火煅,令煙盡取出,候冷為末,用秫米糊為線挺,陰干,隨瘡大小深淺長短,臨時裁度,先以鐵筒拔毒膏點破,次以藥線纴入瘡內膏藥貼之,藥線消盡,又要換藥三四次,年深者五六次,其根自腐潰。如瘡露在外,更用蜜水調搽,濕則干上亦可。

紫霞錠子 治瘰疬、痔漏、惡瘡。

信石煅 白礬煅 硇砂各一錢 膽礬 雄黃 朱砂各五分 乳香 沒藥各二分半 麝香 片腦各半分

右末稠糊為錠子如豆大,帶扁些,及作藥線,隨瘡大小深淺長短,臨時裁度,先以拔毒膏點破,次以藥錠放在瘡囗,膏藥貼上,三日一換藥,待肉腐之時,藥絕插入瘡囗,膏藥貼上,直候腐肉去盡為度。

三才絳云錠子 治瘰疬、痔漏、六瘤、惡瘡。

天才 初開瘡囗,緊峻之藥。

白礬煅,五錢 雄黃三錢 信石生 硇砂生 朱砂各二錢 膽礬生 乳香 沒藥各一錢半 麝香 片腦各少許

地才 次去死肉,緊緩之藥。

白礬煅,五錢 雄黃三錢 信石煅過 朱砂各二錢 硇砂生 膽礬生 乳香 沒藥各一錢半 兒茶 血竭 輕粉各五分 麝香 片腦各少許

人才 又次生新肌去瘀肉,緩慢之藥。

白礬煅,五錢 雄黃三錢 赤石脂煅 兒茶 朱砂各二錢 硇砂水煮干 膽礬煅 乳香 沒藥 輕粉 血竭各一錢半麝香 片腦各少許

右末用秫末糊為錠子如豆大,帶扁些,陰干又作藥線如麻黃樣。先用鐵罐膏點疬頭令黑,次纴此錠,膏藥貼上,三日一換藥。腐肉不盡出者,可更用下品錠子,及針頭散,取盡腐肉。止有膿汁不干者,用生肌干膿散摻瘡囗,膏藥貼上。如要生肌,速用生肌散摻瘡囗上,膏藥貼之。

碧玉錠子 治瘰疬、惡瘡。

銅青三錢 膽礬煅 白丁香 煅砒 硇砂生 雄黃 朱砂 滴乳香 明沒藥 輕粉各一錢 麝香 片腦各少許

右為細末,稠糊為錠子如豆大,帶扁些,及藥線俱陰干。先用拔毒膏點破瘡囗,上貼膏藥,直至腐肉去盡,只貼膏藥,以肉生滿為度。

又方 治項后側少陽經中疙瘩,不辨肉色,不問大小,及日月深遠,或有赤硬腫痛。

生山藥一塊,去皮 蓖麻子一粒

右研勻攤貼之,如神。丹溪云:山藥補陽氣,生者能消腫硬。經曰:虛之所在,邪必湊之,留而不去,其病為實。非腫硬之謂乎?固其氣,則留滯自不容不行也。

清涼散餅 治前證。

山慈姑生 良姜等分

右俱搗為餅,去汁罨之,能散去寒熱。或止以慈姑磨調,酒服,大妙。此藥大能散疬如神。

香附餅 治瘰疬、腫核,或風寒襲于經絡,結腫或痛。

香附子不拘多少

右末,酒和為餅,覆患處,以熱物熨之。未成者內消,已成者自潰。若風寒濕毒,用姜汁作餅。

荔枝膏 治瘰疬。

荔枝肉一兩 輕粉 麝香 白豆蔻 川芎 砂仁各半錢 全蝎五枚 朱砂 龍骨 血竭 乳香各一錢

右將荔枝肉擂爛,軟米飯和為膏,看瘡大小攤貼。如有三五個者,止去點為頭者妙。

蜂房膏 治熱毒氣毒,結成瘰疬。

露蜂房炙 蛇蛻炙 元參 蛇床子 黃芪銼,各三分 杏仁一兩半 亂發雞子許 鉛丹 蠟各二兩

右先將前五味銼細,綿裹,用酒少許,浸一宿,勿令酒多,用油半斤,內杏仁亂發煎十五沸,待發消盡,即綿濾,更下鐺中,然后下丹蠟,又煎五七沸,即瀉出于磁盆中盛,取貼瘡上,一日一換。

鐵筒拔毒膏 治癰疽癤毒,瘰疬,六疔瘤,疔瘡,頑癬,痔漏,痣贅,惡瘡腫瘍,一切惡核等毒。已成者點破,膿腐即去。未成者,自然消散其毒;雖不能全消,亦得以殺其毒也。

蓄麥秸灰 桑柴灰 礦石灰各三碗 炭灰一盞

右將四灰和勻,用酒漏一個,將棕帕塞住竅,用水三十碗熬滾,淋灰汁,將汁復熬滾,復淋過,取凈藥力,慢火入磁罐煎熬,以紙數重固囗,熬至一碗為度,乘滾入礦石灰末攪勻,如糊之樣,入黃丹,取如微紅之色,密封固罐囗,候冷。次日將厚實,磁罐收貯,密塞其囗,每用少許,涂毒頂之上,即時咬破。不黑,又點,以黑為度。如藥干,以唾調涂。如要急用,只將燒大柴灰九碗,石灰三碗"淋灰汁熬濃如前制用。更有枯瘤膏、十陳膏,治法并同。

黑虎膏 治瘰疬、諸瘡神效。

大黃 黃連 黃芩 黃蘗 當歸各一兩 木鱉子五錢 穿山甲三錢 亂發一丸 蛇蛻一條 清麻油一斤 黃丹水飛,炒,八兩 乳香一兩 沒藥五錢 阿魏一錢半

右將前九味,銼碎,入油浸五七日,煎熬微黑,濾去滓,入黃丹,慢火熬成膏,候冷,入乳香、沒藥、阿魏末攪勻,油紙攤貼。

十香膏 治五發惡瘡,結核瘰疬,疳痿疽痔。

沉香 麝香各一錢 安息香 零陵香 木香 丁香 乳香 甘松 白芷 藿香各五錢,為末 當歸 商陸根 木鱉子 川芎 黃芪 木通 白芍藥 細辛 川升麻 白蘞 獨活 川椒 槁本 石菖蒲 厚樸 官桂各二錢 柏子仁 松仁 桃仁 杏仁各五錢 松枝銼 亂發灰 白礬灰 槐枝 桑枝 柳枝 沒藥 輕粉 雄黃 朱砂 云母犀角各二兩,研粉 真酥 羊腎脂 豬脂各二兩 黃丹一斤 芝麻油三斤

右先用木炭火煉油香熟,下一十六味銼碎藥,并四枝、四仁,熬至紫黑色,出火,濾去滓,入酥脂煎十余沸,再以新綿濾過油,澄清;拭鐺令凈,再入火上煎,油沸下丹,用濕柳枝作篦子不住攪,熬一日,滴在水中成珠不散則成也。離火,入十味藥末攪勻,再上火,入云母等粉八味,輕煎令沸,出火,不住攪,一食頃,于磁盒內,密封收。每用量瘡囗大小,緋絹帛上攤貼之。腸胃癰疽,可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空心溫酒送下。

治瘰疬丸 右先于瘡上灸三壯,然后用藥潰作瘡囗,用新活鱔魚,截長一指大,批開就掩在瘡囗上。少時,覺瘡內癢,急揭起魚,覷魚上有細蟲如馬尾一節,蟲出如卷。三五次取盡蟲子后,用斂瘡囗藥。

麝香 粉霜 雄黃 輕粉各半錢 龍腦 乳香各一字

右為細末,米糊為丸,如小麥大,每用一丸兩丸,纴在瘡囗內,覺腫痛是效。

洗方拔毒湯 治瘰疬,百雜瘡腫,悉能內消。

防風 荊芥穗 羌活 獨活 北細辛 槁本 白芷 大黃 苦參 當歸 赤芍藥 威靈仙 元參 何首烏黃蘗 甘草 露蜂房 甘松 藿香 蒼朮 石菖蒲 零陵香 枸杞子 川芎

右蔥白、川椒煎水熱洗,又用綿布二幅,煮熱蒸熨。

六君子湯 治陽虛陰弱之證。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甘草一錢 陳皮 半夏各八分

右(囗父)咀,水煎服。

四物湯 治血虛或發熱,及一切血虛之證。

當歸酒拌 川芎各錢半 芍藥炒 生地各一錢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當歸龍薈丸 治瘰疬腫痛,或脅下作痛,似有積塊,及下疳便癰,小便濇,大便秘,或瘀血凝滯,小腹作痛。

當歸酒拌 龍膽草酒拌,炒 梔子仁炒 黃連 青皮 黃芩各一兩 大黃酒炒 蘆薈 青黛 柴胡各五錢 木香二錢五分 麝香五分,另研

右為末,炒神曲糊為丸菉豆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湯下。

分心氣飲 治七情郁結,胸膈不利,或脅肋虛脹,噎塞不通;或噫氣吞酸,嘔噦惡心;或頭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痿黃,囗苦舌干,飲食減少,日漸羸瘦;或大腸虛秘;或病后虛痞。

木通 赤芍藥 赤茯苓 官桂 半夏姜制 桑白皮炒 大腹皮 陳皮去白 青皮去白 甘草炙 羌活各五分 紫蘇二錢

右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燈心十莖,煎八分,食遠服。

生地黃丸 許白云學士云:有一師尼患惡風體倦,乍寒乍熱,面赤心煩,或時自汗,是時疫氣大行,醫見寒熱,悞作傷寒洽之而大小柴胡湯雜進,數日病劇。予診視之,曰:三部無寒邪脈,但厥陰肝脈弦長而上魚際,宜用抑陰之藥,遂用此方而愈。更治頸核瘰疬大效。

生地黃一兩,酒拌,搗膏 秦艽 黃芩 柴胡各五錢 赤芍藥

右為細末,入地黃膏加煉蜜少許,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烏梅煎湯下,日服。

逍遙散 治婦人血虛,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囗燥咽干,發熱盜汗,食少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頸核,如瘧;及治室女血弱,榮衛不調,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當歸酒拌 芍藥 茯苓 白朮 柴胡各一錢 甘草三分

右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補中益氣湯 治中氣不足,身熱心煩,頸核瘰疬等證

黃芪蜜炙,一錢五分 甘草炙 人參各一錢 白朮土炒 陳皮 當歸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右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椒仁丸 治病在血分。

椒仁 甘遂 續隨子去皮,研 附子 (木郁)李仁 黑牽牛 五靈脂碎研 當歸 吳茱萸 延胡索各五錢 芫花酢浸膽礬 石膏 白砒石各一錢 蚖青十枚,去頭翅足,糯米炒黃,去米不用 螌蝥十個,糯米炒黃,去米不用

右為末,面糊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橘皮湯下。此方雖峻利,所用不多,若畏而不服,有養病害身之患。常治虛弱之人,用之亦未見其有悞也。

葶藶丸 治病在水分。

葶藶炒,另研 續隨子去殼,各半兩 干筍末,一兩

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煎扁竹湯下。如大便利者,減續子、葶藶各一錢,加白朮五錢。

托里養榮湯 治瘰疬流注,及一切不足之證,不作膿,或不潰,或潰后發熱,或惡寒肌肉消瘦,飲食少思,睡臥不寧,盜汗不止。

人參 黃芪炙 當歸酒拌 川芎 芍藥炒 白朮炒,各一錢 五味子炒研 麥門冬去心 甘草各五分 熟地黃生者,酒拌,蒸半日,忌鐵器

右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單方

頭項強不得顧視:大黑豆蒸熟,納袋中枕之。【《本草》,下同】

頭項強不得回顧:生桃葉蒸熟入袋,著項上熨之。

項強身中急者:取活鼠,破腹去五臟,就熱敷之,即瘥。風濕項強,搗蓖麻葉敷之妙。【俗方】

風項強不得顧視:穿地作坑,燒令通赤,以水灑之,令冷,納生桃葉鋪其席下臥之,令項在葉上,以衣著邊令氣上蒸,病人汗出,良久即瘥。【《千金方》,下同】

頸項風強:八月后取荊芥穗作枕,及鋪床下,立春去之。

小兒疳疾及諸病后天柱骨倒,乃體虛所致,宜生筋散貼之。木鱉子六個去殼,蓖麻子六十粒去殼研勻,先包頭擦頭上令熱,以津調藥貼之。【《鄭氏小兒方》】

小兒項軟因風虛者,蛇含石一塊,煅七次,酢淬七次,研郁金等分為末,入麝香少許,白米飯丸龍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服,一日一服。【《活幼全書》】

項下熱腫,俗名蝦蟆瘟,五葉藤搗敷之。【《丹溪纂要》】

治對囗瘡效方:新鮮茄蒂七個,秤若干重,又用鮮何首烏秤同茄蒂重。用水一鍾半,煎服。一服出膿,一服收囗。如無鮮茄蒂、首烏,干者亦可,但不及鮮者有力。此方輕劑,不可以治重病,觀者勿泥也。

凡疬破多年,膿水不絕,用百年茅屋廚中壁土為末,入輕粉調敷,半月即干愈。【《永類方》】

瘰疬結核:鉛二兩,鐵器炒,取黑灰,酢和涂上,故帛貼之,頻換去惡汁,如此半月,不痛不破,內消為水而愈。【《傳信方》】

痰核紅腫寒熱,狀如瘰疬:石灰火煅為末,以白果肉同搗貼之,蜜調亦可。【《活人心鏡》】

瘺瘡有蟲:八月中多取螌蝥,以苦酒浸半日,曬干,每用五個,銅器炒熟為末,巴豆一粒,黃犬背上毛二七根,炒研,朱砂五分,同和苦酒頓服,其蟲當盡出也。

瘰疬結核:苦參四兩,牛膝汁丸菉豆大,每暖水下二十丸。【《備急方》】

瘰疬潰爛,延至胸前兩腋塊如茄子大,或牽至兩肩上,四五年不能療者皆治之,其驗如神。武進縣朱守仁傳云:其項不能回頭,用此,數日減可。如瘡爛破者,用荊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湯溫洗,良久,看爛破處紫黑,以針一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用樟腦、雄黃等分為末,麻油調上出水。次日再洗,再掃,以愈為度。【《活法機要》】

瘰疬結核,或破未破:以新薄荷二斤取汁,皂莢一挺水浸去皮,搗取汁,同于銀石器內熬膏,入連翹末半兩,連白陳皮一兩,連白青皮、黑牽牛半生半炒,皂莢子各一兩半,同搗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連翹湯下。【《濟生方》】

瘰疬未破:野菊花根搗爛煎,酒服,以滓傅之自消,不消亦自破也。【《瑞竹堂方》】

瘰疬風病: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

風毒瘰疬赤腫:地菘搗敷,干即易之。【《圣惠方》】

瘰疬已破:葶歷二合,豉一升,搗作餅子如錢大,厚二分,安瘡孔上,作艾炷灸之,令溫熱,不可破肉,數易之而灸。但不可灸初起之瘡,恐葶藶氣入腦傷人也。【《永類鈐方》】

瘰疬結核:連翹、芝麻等分為末,時時食之。【《簡便方》】

項邊馬刀:用連翹二斤,瞿麥一斤,大黃三兩,甘草半兩,每用一兩,以水一碗半,煎七分,食后熱服。十余日后,灸臨泣穴二七壯,六十日決效。【《活法機要》】

瘰疬未穿:靛花、馬齒莧同搗,日日涂敷,取效。【《簡便方》】

瘰疬疔瘡發背諸腫: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為末,油和涂,神效。

瘰疬喉痹攻痛:生商陸根搗作餅,置疬上,以艾炷子灸三四壯,良。【《外臺秘要》】

男婦瘰疬:貓兒眼睛草一二捆,井水二桶,五月五日午時,鍋內熬至一桶,去滓澄清,再熬至一碗,瓶收。每以蔥椒槐枝煎湯洗,瘡凈乃搽此膏,數次愈。【《便民圖纂方》】

瘰疬結核:蓖麻子炒,去皮,每睡時服二、三枚取效。一生不可吃炒豆。【《經驗方》】

瘰疬惡瘡,及軟癤,用白膠香一兩,瓦器熔化,去滓,以蓖麻子六十四個,去殼研膏,熔膠投之,攪勻,入油半匙,點水中試軟硬,添減膠油得所,以緋帛量瘡大小攤貼,一膏可治三五癤也。【《儒門事親》】

瘰疬初作未破,作寒熱:草烏頭半兩,木鱉子二個,以米酢磨之,入搗爛蔥頭、蚯蚓糞少許,調勻敷上,以紙條貼,令通氣孔,妙。【《醫林正宗》】

蝎瘺五孔相通者,半夏末水調涂之,日二。【《圣惠方》,下同】

瘰疬初起,氣壯人用芫花根擂水一盞服,大吐利即平。

瘰疬結核:菵草一兩為末,雞子白調涂帛上貼之,日二易,取效止。

結核氣:堇菜日干為末,油煎成膏摩之,日三五度,便瘥。【《食療本草》】

瘰疬未破:用月季花頭二錢,沉香五錢,芫花炒三錢,銼碎,入大鯽魚腹中,就以魚腸封固,灑水各一盞,煮熟食之即愈。魚須安糞水內游死者方效。此方活人多矣。【試驗方】

瘰疬結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治之:何首烏根洗凈,日日生嚼,并取葉搗涂之,數服即止。

瘰疬潰爛:冷飯團切片,或為末,水煎服,或入粥內食之,多食妙。忌鐵器及發物。【《積德堂方》】

瘰疬結核:用紅娘子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錢半,黃丹五分,共為細末,糯米粥和,作餅貼之,不過一月,其核自然脫下矣。【《簡易方》】

鼠瘺不消:通草取汁釀酒,日飲之。

項下瘰疬如梅李狀,宜速服海藻消之。方用海藻一斤,絹袋盛之,以清酒二升浸之,春夏二日,秋冬三日,每服兩合,日三。酒盡再作。其滓曝干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不過兩劑,即愈。【《范汪方》】

鼠瘺有核膿血:用熱牛屎封之,日三。【《肘后方》】

蜣螂瘺疾:熱牛屎封之,日數易,當有蜣螂出。【《千金方》】

瘰疬初起:七月七日麻花,五月五日艾葉,等分作炷灸之,百壯。【《外臺秘要》】

內消瘰疬,不拘大人小兒,經驗方:用螌蝥一兩,去翅足,以粟米一升,同炒米焦,去米不用,入薄荷四兩為末,烏雞子清丸如菉豆大,空心臘茶下三丸,加至五丸,卻每日減一丸,減至一丸后,每日又服五丸,又日減一丸,以消為度。

惡核腫結:小蒜、吳茱萸等分搗敷,即散。【《肘后方》】

瘰疬:小芥子,米酢和貼之,看消即止,遲恐損肉。【《肘后方》】

五腫瘺疾:芥子末以水蜜和敷,干即易之。【《廣濟方》】

瘰疬不斂:干姜為末,姜汁打糊和作劑,以黃丹為衣,每日隨瘡大小入藥在內,追膿盡生肉囗合為度。如不合,以蔥白汁調大黃末擦之即愈。

鼠瘺核痛未成膿:以柏葉搗涂熬鹽熨之,氣下即消。【《集驗方》】

一切瘺瘡:煉成松脂末,填令滿,日三四度。【《圣惠方》】

項上疬瘡:馬齒莧陰干燒研,臘豬脂和,以暖泔洗拭敷之。

大瘺有孔:苦瓠四枝大如盞者,各穿一孔如指大,湯煮十數沸,取一竹筒長一尺,一頭插瓠,一頭注瘡孔上,冷則易之,用遍乃止。【《千金方》】

瘰疬潰爛:桑上木耳五錢,水紅豆一兩,百草霜三錢,青礬二錢,片腦一分,為末,雞子白調敷,以車前、艾葉、桑皮煎湯洗之。【《纂奇方》】

膿瘺不止:桃花為末,豬脂和敷之,日三。【《千金方》】

卒患瘰疬不痛者:取桃樹白皮貼瘡上,灸二七壯,良。【《千金方》】

瘰疬傷風:青胡桃皮搗泥入醬,清硇砂各少許,令勻,先以泔洗,后敷之。

一切瘺疾:用槲樹背陰白皮三十斤銼,以水一石煮一斗,去滓,煎如飴,又取通都廁上雄鼠屎、雌鼠屎各十四枚,燒汁盡研和之,納溫酒一升和勻,瘦人服五合,當有蟲出也。

又方:用檞白皮切五升,水八斗煮,令泣盡去滓,再煎成膏,日服棗許,并涂瘡上,宜食苜蓿鹽飯以助之,以瘥為度。項上瘰疬:白僵蠶為末水服五分,日三服,十日瘥。【《外臺秘要》】

瘺瘡:楸枝作煎頻洗,取效。【《肘后方》】

瘰疬瘺瘡:秋分前后,早晚令人持袋,摘楸葉納袋中,取七八升,又換鍋煎取二升,乃納不津器中。用時,取麻油半合,蠟一分,酥一栗子許,同消化。又取杏仁七粒,生姜少許,同研米粉二錢,同入膏中攪勻。先涂瘡上,經二日來乃拭卻,即以蓖子勻涂楸煎滿瘡上。仍秤取十五斤,以水一石,凈釜中煎取三斗,又換鍋煎,以軟帛裹之,且日一拭,更上新藥,不過五六上,已破者即便生肌,未破者即內消。瘥后,須將慎半年。采藥及煎時,忌孝子婦人僧道雞犬見之。【《篋中方》】

年久瘰疬:用不蛀皂角子一百粒,米酢一升,硇砂二錢,同煮干,炒令酥,看疬子多少,如一個服一粒,十個服十粒,細嚼,米湯下,酒浸煮服亦可。虛人不可用硇砂。

瘰疬結核:用桑椹子二斗,黑熟者,以布取汁,石器熬成膏,每白湯調服一匙,日三服。【《保命集》】

男女瘰疬,經驗用牡蠣煅研末四兩,元參末三兩,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日三服,服盡除根。初虞世云:瘰疬不拘已破未破,用牡蠣四兩,甘草一兩為末,每食后用臘茶湯調服一錢,其效如神。

瘰疬經久不瘥:用螌蝥一枚,去翅足微炙,以漿水一盞,空腹吞之,用密水亦可。重者不過七枚瘥也。【《廣利方》】

鼠瘺瘰疬:用豬膏淹生地黃,煎六七沸,涂之。

鼠瘺:劉涓子用山龜殼炙、貍骨炙、甘草炙、雄黃、桂心、干姜等分為末,飲服方寸匕,仍以艾灸瘡上,用蜜和少許入瘡中良。

瘰疬初起者:用壁虎一條,一名守宮,焙研,每日酒服半分。【《青囊方》】

瘰疬初起未破者:好茶泡濃汁,與蜂蜜調敷,日數易,數日消。

瘰疬日久成硬核者:用陳米醋調蜜敷之,亦消。

瘰疬鼠瘺:以石菖蒲生研盦之,微破,以貓貍皮連毛燒灰,用香油調敷;內服白蘞末,酒下,多多為上;仍以白蘞搗爛,入酒少許傳之,效。【《證治要訣》】

貓腦,紙上陰干,主治瘰疬鼠瘺潰爛,同莽草等分為末,納孔中。【《千金方》】

貓眼睛,主治瘰疬鼠瘺,燒灰,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三。【《外臺秘要》】

貓舌,主治瘰疬鼠瘺,生曬,微研敷。【《千金方》】

貓涎,主治瘰疬,刺破涂之。【時珍】

瘰疬腫痛,久不瘥:用貍頭蹄骨,并涂酥炙黃為散,每日空心米飲下一錢匕。【《圣惠方》】

瘰疬已潰:貍頭燒灰、頻敷之。【《千金》,下同】

一切惡瘺,中有冷息肉者:用正月狐屎干末,食前新汲水下一錢匕,日二。

瘰疬已潰:牛皮油靴底燒灰調敷之。【《集元方》】

一切冷瘺:人吐蛔蟲燒灰,先以甘草湯洗凈涂之,無不瘥者,慎囗味。【《千金》,下同】

蛇瘺不愈:蛇腹蛙燒灰封之。

瘺瘡膿水不止不合:用啄木一只,或火老鴉亦可,鹽泥固濟,煅存性,研末,酒下二錢匕。【《姚大夫方》】

頸項瘰疬:用帶殼螻蛄七枚,生取肉,入丁香七粒于殼內,燒過,與肉同研,用紙花貼之。【《救急方》】

蟻瘺不愈:鯪鯉甲二七枚,燒灰,豬脂調敷。【《千金方》】

諸瘺不愈:用蜥蜴炙三枚,地膽炒三十枚,螌蝥炒四十枚,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丸,白湯下,治諸法不效者。【《劉滑子鬼遺方》】

鼠瘺潰爛:用鼠一個,亂發一雞子大,以三歲臘豬脂煎令消盡,以半涂之,以半酒服,姚云不傳之妙法也。【葛氏】

白花蛇散治九漏瘰疬發項腋之間,癢痛,憎寒發熱。白花蛇酒浸,取肉二兩,焙,生犀角一兩二錢五分鎊研,黑牽牛五錢半生半炒,青皮五錢,為末,每服二錢,入膩粉五分,五更時糯米飲調下,利下惡毒為度。十日一服,可絕病根,忌發物。【《三因方》】

蝦蟆瘺瘡:雄雞屎燒灰,臘豬脂和敷之。【《千金方》,下同】

鼠瘺已潰:雞卵一枚,米下蒸半日,取黃熬令黑,先拭瘡,令干,以藥納孔中,三度即愈。

風瘺不合:露蜂房一枚,炙黃研末,每以一錢,臘豬脂和涂。【《肘后方》】

頦下結核:大蜘蛛不計多少,好酒浸過,同研爛,澄去滓,臥時服之,最效。【《醫林集要》】

瘰疬結核,無問有頭無頭:用大蜘蛛五枚,日干,去足細研,酥調涂之,日再上。【《圣惠方》】

鼠瘺腫核,已破出膿水者:用蜘蛛二七枚,燒研敷之。【《千金方》】

瘰疬結核:黑牛皮膠熔化攤膏貼之。已潰者,將膏搓作線,長寸許,纴入孔中,頻換拭之,取效。【《經驗方》】

治瘰疬:用牽藤蛇夢草,并根蒂葉紅子四兩,夏枯草五錢,頭生酒諒意用,入砂罐,煮一炷香取起埋土穴中,退火一宿,其煮藥時罐內空懸紋銀,以煮不變黑色,則其草無毒,可服,如黑去之,另用草煮則無礙矣。初服藥酒一杯,隨服常酒數杯,取汗后不時常服一杯,一日以五次為度,不可多服。未形者,由瀉而內消;已形者,毒水出于小便,一月全效。【《保生秘要》】

頸項瘰疬已破,汁出不止者:用鴨脂調半夏末,日日敷之。【《永類方》】

項下癭氣:水涯露出柳根三十斤,水一斛,煮取五升,以糯米三升,如常釀酒,日飲。【《范汪方》】

項下癭氣:秫米三斗,炊熟,取圓葉白楊皮十兩,勿令見風,切,水五升,煮取二升,潰曲朮五兩,如常釀酒,每旦一盞,日再服。【《崔氏方》】

鹿靨,主治氣癭,以酒浸炙干,再浸酒中,含咽汁,味盡更易,十具乃愈。【《深師方》】

用豬靨七枚,酒曲三錢,入水瓶中,露一夜取出,炙食,二服效。【《杏林摘要》】

開結散:豬靨焙四十九枚,沉香二錢,真珠砂罐煅四十九粒,橘紅四錢,為末,臨臥冷酒徐徐服二錢,五服見效,重者一料愈。以除日合之。忌酸咸油膩濇氣之物。【《醫林集要》】

身項粉瘤:舊皮鞋底,洗凈煮爛成凍子,常食之,瘤自破,如豆腐極臭。【《直指》】

項下氣癭:用羊靨一具,去脂酒浸炙熟,含之咽汁,日一具,七日瘥。【《外臺》】

又方:用羊靨七枚陰干,海藻、干姜各二兩,桂心、昆布、逆流水邊柳須各一兩,為末,蜜丸芡子大,每含一丸咽津。【《千金方》】

瘰疬潰爛:用黑色蝦蟆一枚,去腸焙研,油調敷之,忌鐵器。

瘰疬潰爛:臘貓屎以陰陽瓦合,鹽泥固濟,煅過研末,油調搽之。【《儒門事親》】

瘰疬潰瘡:茶、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搗篩為末,先以甘草湯洗凈敷之。【《枕中方》】

雀瘺有蟲:母豬屎燒灰,以臘月豬膏和敷,當有蟲出。【《千金方》】

瘰疬潰爛流串者:用荊芥根下段煎湯洗,良久著瘡破,紫黑處以針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用韭菜地上蚯蚓一把,五更時收取,炭火上燒紅為末,每一匙入乳香、沒藥、輕粉各五分,穿山甲九片,炙為末,油調敷之如神。此武進朱守仁所傳有驗方。【《保命集》】

瘰疬結核,不問新久已潰未潰并治之,神效。用嫩明松香一兩,蔥湯煮化,冷水拔凈,火麻仁一兩,上好松蘿茶葉五錢,共搗如泥,油紙攤為膏貼之,未潰即消,已潰即斂,此秘方也。

又方:穿山甲土炒,螌蝥、熟艾等分,為末敷之,外以烏桕葉貼上,灸四壯,效。【《壽域方》】

項下瘰疬:用羊膍胵燒灰,香油調敷。

鼠瘺潰壞:新鼠屎一百粒,收密器中五六十日,杵碎即敷之,效。【《千金方》】

瘰疬已破:羊屎燒五錢,杏仁燒五錢,研末,豬骨髓調搽。【《海上方》】

瘰疬潰壞:用黃(魚乚)魚破開,入蓖麻子二十粒,扎定安廁坑中,冬三日,春一日,夏半日,取出洗凈,黃泥固濟,煅存性研,香抽調敷。【《普濟方》】

項上瘰疬:左盤龍炒研末,飯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飲下。【張子和方】

鼠瘺瘰疬,五白散:白牛屎、白馬屎、白羊屎、白雞屎、白豬屎各一升,燒灰,漏蘆末二兩,以豬膏一升,煎亂發一兩,同熬五六沸涂之,神驗。【《千金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昭平县| 大埔区| 胶州市| 柘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当涂县| 吉隆县| 孝昌县| 长宁区| 陕西省| 江阴市| 丹凤县| 浦东新区| 会宁县| 揭阳市| 连江县| 紫云| 广丰县| 萨迦县| 星座| 辽阳市| 芮城县| 武义县| 屯昌县| 开江县| 治多县| 顺平县| 时尚| 海淀区| 桦川县| 尉氏县| 尉氏县| 温州市| 邯郸县| 新竹县| 灵武市| 玉田县| 洮南市| 离岛区|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