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執我品第九之二
若唯五取蘊至荷重擔者。犢子部師又引經難。論主若言唯五取蘊假名我者。何故佛說吾今為汝說諸五取蘊重擔。取后重擔。舍前重擔?,F荷重擔者。若無有我。于此經中。世尊不應作如是說荷重擔等
何緣于此佛不應說者。論主卻征。何緣于此佛不應說
荷重擔至曾未見故者。犢子部答。不應重擔五取蘊體。即名能荷。所以者何。謂曾未見于此重擔即名能荷。故知有我名為能荷。蘊是所。取舍二種。略而不論
不可說事至補特伽羅者。論主為釋。就釋中先難。后釋 難云。汝宗所立第五不可說法藏事。亦不應說。所以者何。亦曾未見故 又難。例釋。難云能取重擔應非蘊攝。重擔自取曾未見故。此中難意。我是能荷即非蘊攝。取是能取。應非蘊攝 例釋云。然經說愛因名取果重擔者。愛是能取。既即蘊攝 能荷蘊者亦應蘊攝。即于諸蘊上假立數取趣 然佛恐彼犢子部經。謂此我體是第五不可說法藏常住實有。故此經后佛自釋言。但隨世俗說此具壽有如是名。乃至廣說 眾多名字如上所引人經文句。為令了此五蘊假我??烧f無常非實有性 即五取蘊自相逼害得擔害名。前前剎那引后后故。故名為荷者。此即前因能荷后果。故非實有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至邪見攝故者。犢子部又引經難。顯我實有 我定實有。經說撥無化生有情邪見攝故?;星榧词菍嵨?。撥無邪見。明有實我
誰言無有至修所斷故者。論主通難。誰言無有化生有情。如佛所言?;杏形艺f有故。謂蘊相續能往后世。不由胎.卵.濕名化生有情。撥此中有無故邪見攝?;逄N理實有故 義便復征。又許此邪見謗補特伽羅 是何所斷。見.修所斷。理并不然。汝執實我非四諦攝故非見諦斷。又此邪見不應說言修所斷故
若謂經說有至生世間故者。論主又牒計破。若謂經說有一補特伽羅生在世間我一.蘊蘊者。破云。亦不應理。經言一我。此于總蘊中假說一我故。如世間說眾多極微。名為一麻.一米。多谷麥等名為一聚。多念音聲名為一言 或汝立我應許有為攝。以契經說生世間故。然宗不許是有為攝
非此言生如蘊斷起者。犢子部救。非此我生如蘊新起
依何義說生在世間者。論主征問
依此今時至取別位故者。犢子部答
言我生者。依我今時舍前別蘊聚后別蘊。非新我生。如世間說習學祠祭得成就者。名能祠者生。毗伽羅論名為記論。即是聲明論。習學記論得成就者。名記論者生
以此二種取明論故名生。彼所習論名為明論 又如世說初出家時名苾芻生。初入外道名外道生。以此二種取自威儀.自法式故名生?;蛉缡勒f發白面皺名老者生。四大乖違名病者生。以此二種取別位故名生 上所言生據別得法。非初生也。我生亦爾。據取別蘊非我雜新生
佛已遮故至故佛已遮者。此下論主破。此即引經破。經說有業有異熟。真實作者不可得故。謂能舍此前蘊。及能續余后蘊。唯除五蘊相續法假說名為我。故佛已遮蘊外實我
頗勒具那至取舍諸蘊者。論主又引經破。不說有實能取者。故無實我能取舍蘊
又汝所引至亦如心等者。論主又約喻破。又汝所引祠者等生。其體是何。而能喻我 汝若執祠者是我。喻不極成。我不許有實我體故 若執祠者是心.心所。彼念念滅。新生故。取舍不成 若許祠者即是色身。亦如心等。彼念念滅。新新生故。取舍不成
又如明等至為喻不成者。論主又約喻破。又如明論等與祠者等身異。蘊亦應異我。如何言不異。老身.病身各與前位身有別異。亦應蘊與補特伽羅異 若言少身好身轉作身。便同數論變義宗。數論轉變如前已遣。故彼所引祠者生等為喻不成
又許蘊生至與蘊有異者。論主又破。許蘊新生非數取趣。則定許我異蘊及常。如何汝宗言不異蘊及非常耶 又我唯一。蘊體有五。寧不說我與蘊有異
大種有四至不異大種者。犢子部反責。論主我一。蘊五。命我異蘊 大種有四。造色唯一。寧言造色不異大種
是彼宗過者。論主答。是彼宗過。非關我事
何謂彼宗者。犢子新問
諸計造色至補特伽羅者。論主答。諸覺天等計諸造色即大種論 設如彼見應作是質。如諸造色即四大種 亦應即五蘊立補特伽羅。如何言我不即蘊耶
若補特伽羅至命者即身者。犢子部難
觀能問者至與身一異者。論主答。觀能問者阿邪世故。問者執一內我實體名為命者。依此問佛與身一.異。我都無故。一.異不成。如何與身可記一.異。如不可言龜毛勒軟。龜毛本無何論鞕軟 古昔諸師已解釋斯蟠結難義 昔有已下。指事可知 庵羅樹。在西方城外生。非王宮有
佛何不說命者都無者。犢子部問
亦觀問者至佛不答有無者。論主答。亦觀問者阿世邪故。問者或于諸蘊相續。假謂命者。依之發問。佛若答無。彼墮邪見。故佛不說 何不為說假名命者。彼未能了緣起甚深諸法理故。非是能受正法器故。佛不為說假有命者 理必應爾。世尊說故 筏蹉此云犢子。筏蹉外道請問世尊。我于世間為有非有。佛不為記。若記為有違法真理。若說為無增彼愚惑。彼便謂我先有今斷。便起斷見。以彼斷見對執有愚。此愚更甚以愚重故。謂執有我則墮常邊。若執無我便墮斷邊。執有過輕。執無過重。如經廣說。寧起我見如須彌。不起斷見如芥子。以起我見能修諸善故過是輕。以起斷見能造眾惡故過是重。故佛不為說無我也 依如是不可說義故。經部中鳩摩邏多有是頌言。初頌總說。后頌別釋 觀為見所傷。不為說有 及壞諸善業。不為說無 故佛說正法。不急不緩 猶如牡虎銜子相似。緩急得所。太急即傷。太緩即墮 佛若說有我。彼執真我有 則為見所傷。見如牙利能傷人故。此釋初句 佛若說無我。彼撥俗我為無 便壞業子。善業如子名善業子。釋第二句 依如是理故今論主復說頌言重攝前義。就四頌中。初兩句頌前命者與身不一不異。次六句頌前佛何不說命者都無。乃至彼墮邪見故佛不說者。就六句中。前兩句總頌。后四句別釋 恐彼問者撥無假我。佛亦不說命者都無。謂諸五蘊相續道中。有業有果假名命者。佛若為說無有命者。恐彼問者撥假命者。亦為無故。不說都無 第三行頌前彼未能了緣起理故非受正法器。不為說假有。世尊不說諸蘊之中有假命者。由觀問者無有力能悟解緣起真空理故。故不為說 第四行頌前筏蹉經佛觀筏蹉意樂差別。彼問世尊有我.無我。佛不答彼有我.無我
何緣不記世間常等者。犢子部問。何緣世尊不記世間常等四句
亦觀問者至不為定記者。論主亦觀問者阿世邪故。問者若執我為世間。而問世尊。世間常耶.無常耶。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耶 以彼問者實我世間。我體都無故。四答皆非理。故佛不答 若復執言生死五蘊皆名世間。佛四經答亦皆非理。故亦不答 謂若世間常者則不可斷。無得涅槃。若是非常便自斷滅。不由功力勤勞修道感得涅槃 若答為常亦非常者。于生死中定應一分有情無得涅槃。一分有情自證圓寂 若答非常非非常者。此世間亦應非得涅槃。非不得涅槃 又解非是非常故則應非得涅槃。非是常故則應非不得涅槃 非常非非常決定相違。便成戲論。何成答問 然依圣道可般涅槃。故四定記皆不應理 如外道離系子以手執雀問佛死.生。佛知彼心不為定。若答言死。彼便放活。若答言生。彼便舍殺。故佛不答。此亦如是
有邊等四至皆有失故者。論主例釋。若問世間有邊等四句。佛亦不記者。以同常等皆有失故
寧知此四義同常等者。犢子部問
以有外道至義與前同者。論主答。以有外道名嗢底迦。此云能說。先問世間有邊等四。世尊不答。后設方便矯問世尊。為諸世間常等皆由圣道能得出離。為但一分出離。一分不出離耶 尊者阿難在于佛側。因告彼曰汝以此事已問世尊。世間有邊.無邊等四 今復何緣改邊.無邊等四。名為常.非常等四。重問世尊 有邊是非常 無邊是?!∫嘤羞叄酂o邊是亦常.亦非常 非有邊非無邊。是非常非非常 故知后四義與前同
復以何緣至有等四邪者。犢子部問。復以何緣世尊不記如來死后有。非有。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等四句耶
亦觀問者至而發故者。論主答。亦觀問者阿世邪故。問者妄計已解脫我名為如來。而發問故。以無實我故佛不答
今應詰問至死后亦有者。論主反詰。今應詰問犢子部師。計有我者。佛何緣記有現在我。不記如來死后亦有我耶
彼言恐有墮常失故者。犢子部答。恐墮常失故佛不記
若爾何緣至非一切智者。論主難。若爾何緣佛記慈氏菩薩。及記第子未來世事。此豈非有墮常過失
亦汝若言佛先見我。彼般涅槃已便不復見我。以不知故不記有者 破云則撥大師具一切智。以不能知解脫我故 汝或應許不記由我體都無故 汝若謂佛見解脫我。而不說者 破云則有離蘊過。計入涅槃蘊滅。我不滅故。及常住過。何得說言我與五蘊不異非常 汝若言已解脫我。佛見非見我俱不可說 破云則應征言。不可說佛是一切智。不可說佛非一切智 或應征言。不可說佛是一切智。以不見我故。不可說佛非一切智。以見我故
若謂實有至分明說故者。論主又牒計證破。汝若謂有我以契經言審諦而住。定執無我者。墮惡見處故者 破云。此不成證。彼經亦說定執有我者。墮惡見處故。不應計我 對法師言。執我有無俱邊見攝。若執我有即墮常邊。若執我無即墮斷邊 論主許云。彼師所說深為應理。以執有.無墮常.斷邊。前筏蹉經分明說故。引說證成
若定無有至補特伽羅者。犢子部難。引證成。若定無我。為可說誰流轉生死。不應自流轉故。經說有情無明所覆。貪愛所系。馳流生死故定有我
此復如何流轉生死者。論主問。此我復如何流轉生死
由舍前蘊取后蘊故者。犢子部答。由我舍前蘊能取后蘊故。說我流轉生死
如是義宗至流轉生死者。論主指同前破。復述正義。如燎原火雖剎那滅。而由前后相續不斷。說有流轉從此至彼。如是蘊聚上假說為有情。愛.取為緣。異熟果起相續不斷。名流轉生死
若唯有蘊至名為妙眼者。犢子部難。若唯有蘊而無我者。何故佛說今我于昔為世導師。既說今我昔為師言。明知有我
此說何咎者。論主反責
蘊各異故者。犢子部答。今蘊.昔蘊。前后各異。若無我者。何得說言今我于昔為世導師
若爾是何物者。論主問。若爾今我于昔為世導師。此是何物
謂補特伽羅者。犢子部答
昔我即今至曾燒彼事者。論主難。若昔我即今我。體應常住。如何說我非是常耶。難訖通經。故說今我昔為師言。顯昔與今是一相續假者 如言此火曾燒彼事。亦顯昔火與今時火同一相續火。故言此火曾燒彼事
若謂決定至去解脫遠者。論主又牒計破。敘計正破。引說證成。若如是者。則為謗佛。為煩惱縛。去解脫遠
若謂于我至此言無義者。論主又牒救破。汝若謂于我不起我愛俱起我見無愛縛者。破云。此言無義
所以者何者。犢子部征
于非我中至起見瘡皰者。論主答。汝若計言于非我中橫計為我。容起我愛非實我中者 破云。如是所言無理為證。故彼犢子。于佛教中無有因緣。匆然橫起我見瘡皰
如是一類至無解脫過者。論主結破犢子。義便兼顯余非。如是一類犢子部。執有不可說補特伽羅。復有一類空見外道。總撥一切法體皆非有。數.勝論等外道執有別真我性。此等一切見不如理。皆不能免無解脫過
若一切類至何能憶知者。犢子部問。若一切種類我體都無。剎那滅心。于曾所受及遠相似境。何能憶念。何能記知。昔境似今名相似境
如是憶知至心差別生者。論主答。如是憶念。如是記知。從自相續內。有念境想熏成種子名念境相類。此種在心功能差別名心差別。后之憶知從此念境想類種子。心中差別功能而生。經部念知無別有體。故想種生 又解如是憶知。從相續身內念境類種想境類種。境通兩處。此文但應言念類種。而言想者。想強別標。所以不言知境類者。知由念引故不別言。故下論云。由此憶念力有后記知生 又解憶念從念境類生。記知從想境類生。以經部知無別體故。此念想種熏在心中。差別功能名心差別?,F行憶念。從及與記知從彼種生
且初憶念至無間生者。犢子部問憶念.記知二種之中。且初憶念。為從何等心差別種子。前念無間滅。后念無間生。經部因果前后別時。故從前念種子生后憶念故作此問
從有緣彼至有功能故者。論主答。初憶念生。一由緣生。二由因生。一由緣生者。從有緣彼過去境界。作意力故為緣生念。過去境界與念境等名為相似。由彼相似境界力故為緣生念?;蛞娊窬撑c昔相似。便能引起緣昔境念故言相似?;蚯澳钏坪竽罟蕿榫壱稹Q阅钕鄬僬?。謂屬自身作意等緣。簡異他身?;蛞蚬鄬贋榫壠鹉?。言想等者。等取愛等。從有緣彼作意等緣力故初憶念起 二由因生者。從所依止身不為差別.愁憂.散亂等緣。損壞功能。心差別因力故初憶念起。憶念起雖有如是作意等緣。若無彼類心差別因。則無堪能修此憶念。雖有彼類心差別因。若無如是作意等緣。亦無能修憶念之理。要具因.緣二種勢力。方可能修。諸憶念生。但由于此因.緣力生。不見離此二種因.緣。有別真實我功能憶念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