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 今言
  • 鄭曉
  • 4926字
  • 2015-12-16 10:50:18

及建北京,江南糧一仍海運。一渡江,由淮入河,抵陽武。陸運至衛輝,沿衛、沂、潞達通州。永樂五年,議者言,北京軍餉,河運不能給,須兼海運。今海船少,歲運不過五六十萬石。且未設官專領,事不歸一。請于太倉設海道都漕運使司,擇文武大臣中公勤廉干者充使。行移如布政司,提調各衛所海船并出海官軍。文皇令再議。九年,始命工部尚書宋禮、都督周長等發山東十六萬五千人,浚元會通河,自濟寧至臨清三百八十五里,以通漕舟。十年,禮言海船造辦太迫,請造淺船五百,由會通河運淮、揚、徐、兗諸郡糧百萬石,補海運一年之數。十二年,瑄等始議轉運蘇州等府并兗州送濟寧倉,河南、山東送臨清倉交收,浙江并直隸官軍,于淮安運至徐州;京衛官軍于徐州運至德州;山東、河南官軍于德州運至通州,名為支運,一年四轉。十三年,增造淺船三千余,乃罷海運遮洋船,兌三十萬石。內六萬入天津倉,二十四萬直沽渡海入薊州倉。

江南巡撫周文襄議里河民運多失農月。始令民運于淮安、瓜州,補給腳價,兌與運軍衛所,出通關付繳。宣德八年,參將胡亮言:江西、浙江、湖廣、江南船,各回附近水次領兌,南京、江北船于瓜、淮領兌,其淮、徐、臨、德諸倉,仍支運十之四。浙江、蘇、松等船,各就本司府領兌。不盡者,仍于瓜、淮交兌。其北邊一帶,如河南、彰德于小灘,山東濟南州縣于濟寧,其余水次仿此。成化七年,都御史滕昭議罷瓜、淮交兌。里河官軍將江船于江南水次交兌。民加過江之費,視遠近為差。十年,議淮、徐、臨、德四倉支運糧七十萬石,改就水次兌軍,名為改兌。

一百二十九

宣德三年,敕南京刑部侍郎段民考察在京百司,以民廉介端謹也。民字時舉,武進人,永樂二年進士,庶吉士,與修永樂大典。除刑部主事,又與修五經、四書、性理大全,進員外郎、郎中。十九年,升山東左參政。

當是時,索唐賽兒急,盡逮山東、北京尼。既又盡逮天下出家婦女[九],先后幾萬人。民撫定綏輯,曲為解釋,人情始安。

上再征虜,敕民舟車轉餉,節約曲筭,省財力,民不擾,事集。上在道中,敕民與巡按御史考所過郡縣吏。宣德二年,召充會試考官。三年,召入南京戶部,為右侍郎。尋改南京刑部。九年卒官,貧不能喪。吳文恪公力為經紀,始克殮[一0]。成化間,葉文莊請褒民,不果。

一百三十

孝皇召見劉忠宣公,諭曰:「事有不可,每欲召卿商量。又以非卿部內事而止。今后有當罷者,卿可寫揭帖,密封進來?!箤υ唬骸覆桓?。」上曰:「何?」曰:「先朝李孜省可為鑒戒?!股显唬骸盖渑c我論國事,豈孜省營私害物者比!」曰:「臣下以揭帖顯行,是亦前代斜封墨敕之弊。陛下宜遠法帝王,近法祖宗。事有可否,外付之府部,內咨之內閣,可也。如有揭帖,日久上下俱有弊。且非后世法,臣不敢效順?!股戏Q善久之。

一百三十一

馬鈞陽嘗上疏言,國制:僧、道府各不過四十人,州三十人,縣二十人。今天下百四十七府,二百七十七州,千一百四十五縣,額該僧三萬七千九十余人。成化十二年,度僧十萬。成化二十二年,度僧二十萬。以前所度僧、道又不下二十萬人,共該五十余萬人。以一僧一道食米六石論之,該米二百六十余萬石,足當京師一歲之用。況不耕不織,賦役不加。軍民匠灶,私自披剃而隱于寺觀者,又不知其幾。創修寺觀,遍于天下,自京師達之四方。公私之財用于僧、道過半,乞嚴加禁約。

一百三十二

嘉靖十年三月朔,敕諭:「朕仰惟太祖肇創洪圖,奠清宇宙,掃除腥穢,復我文明。克享天心,君臨億兆,必自上世之積,乃出中夏之元圣。顧追報之典未舉,而昧幼之懷罔遂。朕躬承祖鑒,恭行大禘禮。今孟夏之吉,祀始自出之祖于太廟,奉皇祖配。每逢辛丙之年一舉。著為成范,欽哉?!褂H撰祝文,定擬神牌、冠服、陳設、圖儀,凡祭書神牌于太廟,曰「皇初祖帝神」,南向;太祖配位,西向。

一百三十三

孝陵奉祀禮,專敕皇親,如西寧侯駙馬都尉宋琥是也。成化十五年,專敕魏國公徐俌。弘治九年,俌改守備南京,專敕駙馬都尉楊偉。正德八年,偉卒,協同守備西寧侯宋愷兼掌行祭禮。正德十六年,愷還京,禮部請命南京協同守備豐城侯李旻奉祀。上曰:「孝陵奉祀,先年有專官,奉敕行禮。恁部里還議擬來說。改敕魏國公徐鵬舉,令掌南京中府事?!股w琥、俌、偉、愷、鵬舉,皆皇親也。然自愷以協同守備兼掌祀事,而官無專設矣。亦或暫令守備代行,不為常典。嘉靖十三年,鵬舉解守備,仍奉祀行禮。

一百三十四

弘治二年,徽王乞升鈞州為府。王端毅公上言:「今肅府在蘭州,瀋府在潞州,荊府在蘄州,岷府在武崗州。立國多者八九十年,少不下四五十年,未嘗改府。徽府乞將鈞州升為府治,割汝州、郟縣、魯山、寶豐、商州、許州、襄城、長葛、臨潁、郾城、鈞州、密縣、新鄭,改隸所轄,不惟異乎前四府仍舊之典,且啟前四府改為之端。況今各處災荒,軍民凋敝,欲興此役,實非所宜。兼且州之與府,于王頗無所與。改與不改,于王似無輕重。」上是其言,移書諭王。

一百三十五

成化中,太監張敏卒,侄太常寺丞苗,傾貲上獻,乞侍郎。上曰:「苗本由承差,若侍郎,六部執政不可,可授南京三品。」左右急持官制請,竟得南京通政使。

是時四方白丁、錢虜、商販、技藝、革職之流,以及士夫子弟,率夤緣近侍內臣,進獻珍玩,輒得賜太常少卿、通政、寺丞、郎署、中書、司務、序班,不復由吏部,謂之傳奉官。閣老之子若孫,甫髻齔已授中書,冠帶牙牌,支俸給隸,但不署事。朝參大抵多出于梁芳之門。弘治間,馬端肅公言:「京官額一千二百余人,傳奉官乃至八百余人,內實支薪俸者九十一人,冗官莫甚于今日。請因災汰罷?!股蠌闹?。

一百三十六

參贊軍務者,始于洪熙元年。以武臣疏于文墨,選方面部屬官,于各總兵處整理文書,商確機密,于是有參贊參謀軍務,總督邊儲。景泰中,大同參政丹陽沈固、宣府參政昆山劉璉、山東參議會稽周頤、廣西副使劉紹如、劉清輩,又以郎中、給事中稱參贊軍務也。

一百三十七

王文恪公曰:「予在翰林,與陸廉伯語及楊文貞。廉伯曰:『文貞功之首,罪之魁也?!挥鑶枮楹?。廉伯曰:『內閣故有絲綸簿,文貞晚年以子稷故,欲媚王振,以絲綸簿付之。故內閣之權盡移中官?!弧褂嘁嗖恢淙环?。及余入內閣,見歷朝詔誥底本皆在,非所謂絲綸簿乎?不聞送入。況中官之專與否,不在一簿之存亡也,顧人主信用何如耳。廉伯之言不知何所從授,天下皆傳之。

一百三十八

永樂元年冬,定軍功襲替例。自后洪武、永樂、宣德年軍職絕,不論堂兄弟侄,并襲。成化十七年,以都御史何喬新言,凡軍職絕,非立功人子孫,不得襲。弘治十八年,又稍許立功人親侄孫已襲者,得沿襲。正德十四年,兵部尚書王瓊又請堂兄弟侄并得襲。十六年,兵部尚書彭澤言瓊議非是,復不許襲。會兵部火,群失職者流言[一一],得復襲。嘉靖十年,兵部尚書王憲曰不可。稍酌議立功人絕,同時親弟侄得襲。其侄孫以下及堂兄弟侄,除親祖例前相沿人自立有軍功者,扣襲。其無功侄孫以下,至堂兄弟侄等,及沿襲后別無立功者,不許襲。旁子孫革職者,俱收總旗。

一百三十九

徐王宿州馬公,高后父也。配鄭氏,無子。初立廟太廟東。洪武四年,即王居立廟。

滁陽王定遠郭子興首事濠、梁,徐王避兵,以高后托之,遂育為己女。卒于和陽,葬滁州。夫人張氏三子,長戰沒,次陷沒,幼以陰謀伏罪。次夫人張氏一女,為皇妃。生蜀王、豫王、如意王。豫王即代王。洪武元年建廟滁陽。楊王,高皇外王父也。墓在盱眙。王姓陳,揚州人,卒年九十九。無子,長女即淳皇后。廟初在太廟后,即墓立廟[一二]。三王皆有歲時祭。時鳳陽又有以功封鞏昌侯贈陜國公謚宣武者,與滁陽王同名。武定侯英同母兄弟也。

一百四十

洪武十一年,封周王于河南開封,一郡惟一王府。今則郡王三十九府,輔國將軍二百一十二位,奉國將軍二百四十四位,中尉而下不計矣。洪武年間,軍職二萬八千有奇。成化五年,軍職八萬二千有奇。成化迄今,不知增幾倍矣。洪武初年,錦衣衛官二百五員,今一千七百余員。此祿俸所以不足也。嘉靖八年春,詹事霍韜奏云。

一百四十一

嘉靖己丑夏,勛臣六十五人,公六人,侯二十二人,伯三十七人。開國者三人而已,南京魏公、滇南黔公暨武定侯也。余皆靖難、征虜、平蠻、捕倭、討賊、擒叛之功。而外戚恩澤封者,乃十有六人。文臣封爵,如李善長韓國公,汪廣洋忠勤伯,劉伯溫誠意伯,茹忠誠伯,徐有貞武功伯,楊善興濟伯,王越威寧伯,王守仁新建伯?;驔]世而革,或再傳而罷,甚者戮及其身。惟王驥以麓川功,子孫尚襲靖遠伯。劉瑜近得嗣誠意伯。

一百四十二

和寧王阿魯臺,文皇封之。卒宣德間,子阿卜只奄率其家屬部落來降,授左都督。其子后升錦衣指揮使。英宗賜姓名和勇。以紫荊、香爐功,擢至都督同知。勇子忠,忠子誠,襲錦衣使。

一百四十三

宣德三年五月,蔡福、朱廣、薛聚、于瓚、魯貴、李忠伏誅。福都督,廣、聚、瓚皆都指揮,貴指揮,忠千戶。福等在交趾守乂安,被賊圍。福不戰,率廣等降賊,且教賊造攻具,攻東關。我兵九千余人,憤欲焚賊營。福等又令百戶牟英告賊,賊殺盡九千余人。遂攻昌江等城,福又歷說各城人降。嘗至清化,馳馬城下大呼曰:「守城者可見幾全首領!不然,肝腦涂地。」為和州羅通等大罵而去。至是,則送福等歸京師,悉棄市,籍其家。

一百四十四

寘鐇之亂,本仇鉞反正之功,封咸寧伯。巨鐺張永攘為己功,一時惡黨如谷大用、馬永成、陸誾、魏彬,冒以運籌獲封。永兄弟富泰安伯,容安定伯;谷大寬高平伯,大亮永清伯;馬山平涼伯;陸永鎮平伯;魏英鎮安伯。

一百四十五

成化辛卯十二月,悼恭太子薨。茂陵方以國本為憂。泰陵在西宮,已二歲,顧左右莫敢言者。既正位東宮,孝貞皇后恩勤如己出。而貴妃萬氏者,名保護之。是時輔臣疏云:外議皆謂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見,人情事體未順。請令就近居住,俾皇子便于接見,庶遂母子至情。逾月,而孝穆紀后崩矣。輔臣舉宋李宸妃故事,斂葬皆如禮。弘治初,始建奉慈殿供養。

一百四十六

孝陵、長陵皆中宮先崩,不立繼后。獻陵至康陵,后皆后帝崩。裕陵二后,茂陵三后,蓋孝肅、孝穆、孝惠,皆母以子貴,尊稱之號也。成化戊子季夏,孝莊崩,廷臣議葬事,云合葬裕陵,祔食英廟,宜如漢文之于呂氏,宋仁之于劉后。茂陵重違孝肅意,未允。彭文憲公、姚文敏公率郡臣伏闕號哭,竟得如請。

一百四十七

國初,偽漢陳友諒為勍敵,偽吳張士誠次之。吳能西擾建業,我則不敢越鄱陽而取武昌矣。是時,以長興侯耿炳文守長興,江陰侯吳良守江陰。長興守,則陸騎不能出徽、歙,所以斷平江之掌股;江陰守,則師舟不敢窺通、泰,所以扼平江之襟喉。吳不我擾,而陳氏滅張氏繼之矣。

一百四十八

小說云:永樂二十二年雷震奉天殿,下詔求言。主事蕭儀首言徙都北平非便,長陵震怒,加以極刑。時科道亦多云朝廷不宜輕去金陵,以致此變,因劾與議諸大臣。上命言官與大臣俱跪午門前對辯[一三]。都御史陳瑛言:「言官白面書生,不知大計,宜加重罪。」旨令侍臣詰問再三,得夏忠靖公解之,遂令各回衙門辦事[一四],否則又有蕭儀之禍矣。陳瑛已于永樂九年有罪[一五],下獄死。

一百四十九

康陵時,司禮鐺王岳、范亨忠義果直,為逆瑾所忌。亨以正德元年十一月二日充南京凈軍。瑾黨長隨王成等,追至臨清小沙灘縊殺之。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日,詔旨贈官祭葬。亨兄璋,授世錦衣百戶。

一百五十

開國功臣封公侯世襲者,券云:謀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若封公侯而子孫世襲指揮使者,則云:其余死罪免二次。

一百五十一

明氏據蜀,東阻瞿塘,北恃金牛,自謂我師不能克。洪武四年春,湯中山為水帥,率廖永忠輩,以舟師由瞿塘趨重慶;傅潁川為陸帥,率顧時輩,以步騎由秦隴趨成都。瞿塘果堅守,中山不能進,而潁川已直搗階、文,破綿、漢矣[一六]。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者也。潁川既圍成都,中山方有重慶之捷。

一百五十二

國初,駙馬多功臣子弟。如韓國公李善長子祺尚臨安;東川侯胡海子觀尚南康;西寧侯宋晟子琥尚安成,瑛咸寧;吉安侯陸仲享子賢尚汝寧;汝南侯梅思祖侄殷尚寧國;鳳翔侯張龍子麟尚福清;武定侯郭英子鎮尚永嘉;長興侯耿炳文子璇尚江都;西平侯沐英子昕,左都督袁洪子容,皆尚公主。

一百五十三

貞惠安和景皇后汪氏,金吾左衛指揮使泉之孫女。正統中,冊為郕王妃。父瑛銓兵馬指揮。己巳,景帝即位,立為皇后。祖泉兩進左都督,瑛右都督。尋以無子廢。冊皇太子見濟母杭氏為后[一七]。復辟之歲,改稱郕王妃。瑛亦仍為兵馬指揮。三月,進瑛錦衣僉事。成化中,復皇后位號。

一百五十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通山县| 雷波县| 新竹市| 梁河县| 昌乐县| 昌吉市| 调兵山市| 玉树县| 齐河县| 门源| 安溪县| 屯门区| 牙克石市| 隆昌县| 岗巴县| 玉树县| 西畴县| 府谷县| 卢龙县| 临安市| 海阳市| 延庆县| 鄂伦春自治旗| 龙南县| 金坛市| 上犹县| 高邮市| 镇沅| 威信县| 武胜县| 瓦房店市| 普格县| 肥西县| 通榆县| 宕昌县| 赫章县| 华阴市| 舟山市| 柯坪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