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金丹大旨圖·陸西星
- 方壺外史
- 陸西星
- 1530字
- 2015-12-12 12:43:56
序
古仙丹法,載之丹經(jīng),無下千帙。讀之則愈煩愈難,悟之則惟簡惟易。大要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則二者其盡之矣。一陰一陽,配合以兩者,天之道也;日月運(yùn)行,晝夜交光者,天之行也。《契》曰:“天地設(shè)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易謂離坎是也。圣人知其如此,故嘗準(zhǔn)之以作丹法。是故以乾坤為鼎器,以烏免為藥材。而其中消息盈虛之?dāng)?shù),則又準(zhǔn)之以為火候陰符。《經(jīng)》云:‘日月有數(shù),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又總而言之,則曰盜機(jī)逆用盡之矣。是道邊,言之不能盡,佰之不可得。若也逢師得訣,針芥相投,則可言下而領(lǐng)。大患人無慧性,不能洞曉深達(dá),以故求之愈遠(yuǎn)。又或搖以似是之非,主以先入之說,則毒藥熏心,鯨墨入骨,吾未如之何也已。予生幸以空空鄙夫,遭際圣師,提挈年久,賴寸天不障,忽睹堂室,乃知今世之遇,干古希覯也。四方聞道之士,謂某可教,各以師授參互考訂,比予所聞,率多枘鑿。匪道有異同,戶牖自別故也。老子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徑。”金丹之道,至易至簡,有所安排布置,則涉邪偽而非自然。故某所圖述,根極化原,直指命術(shù),舉綱說約,大義昭然。要在不背于師旨,別為破論,以辟邪宗。若乃好道之倫,玩索而有得焉,或可盡性命而不惑于多歧之謬乎!歲在庚午嘉平月,下浣潛虛子書于南沙之西禪精舍。
先天無極之圖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名曰道。”又曰:“無名,天地之始。”又曰:“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蓋先天混元真乙之氣,為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根方。其未有動(dòng)機(jī),故溟滓無光,聲奧俱泯,謂之無極。在人則至靜無感,寂然不動(dòng)者當(dāng)之。而佛氏所謂真空,儒者所謂末發(fā),亦不外是老子云“常無欲以觀其妙”,《易·系辭》云“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圓覺經(jīng)》云“惟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競究成就,不起于坐,便入涅槃。三教圣人同一宗旨,但作用不同,故有三者之別耳。
太極未分之圖
《悟真篇》云:“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chǎn)陰陽。”極者,陰陽體具末分之象也。老子云:“道生一。”一即太極也,其在吾人,是謂玄牝。蓋玄牝者,乃真精妙合自然而成。所謂無中生有,虛里造實(shí),乃神氣之根,而性命之竅也。老子云:“嘗有欲以觀其徼。”觀徼之學(xué),遂為千古圣真立命之基,而圣功于是乎生,神明于是乎出矣。
太極分陰陽之圖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是太極分兩儀也。兩儀分,則天包地外,地處天中,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之妙寓于其中矣。何者?自虛無而生一氣,是靜極而動(dòng),陰中之陽也;兩儀分而天包地外,地處天中,是動(dòng)以涵靜,陽中之陰也。邵子云:“陰陽之精,互藏其宅。”故丹法陰中用陽,陽中用陰,而嘗以靜為主焉。老子云:“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蓋能靜,是謂抱元守一而可以復(fù)歸于無極矣。
陰陽互藏之圖
天地既判,日月運(yùn)行,照耀交光,而造化生焉。日月者,天地陰陽之精也。于卦則為離坎。離中之陰,是謂烏精;坎中之陽,是謂兔髓。丹法以烏兔為藥物,故陰中用陽,陽中用陰。所謂東入西鄰,西歸東舍,不過識互藏之精,盜其機(jī)而逆用之耳。
坎離交媾之圖
古仙造丹,莫要于采藥。而藥物有銖兩,采取有時(shí)節(jié),顛倒有法度。其要在于月出初庚,鉛生癸后,而子南午北,互為綱紀(jì),別有口訣,不著于文。
成丹之圖
《悟真篇》云:“虎躍龍騰風(fēng)浪粗,中央正位產(chǎn)玄珠。”又云:“藥逢氣類方呈象,道在希夷合自然。”要知此中一點(diǎn),不謂之鉛,不謂之汞,而謂之丹者,乃日月交光,陰陽和氣,自然而成。故丹之為字,象日象月。
《心印經(jīng)》云:“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蓋以為青龍白虎,則尚屬之兩家,既歸身中,則混合為一矣。故云非白非育也。或問:“何謂金液還丹?”曰:“以其既失而復(fù)得,謂之曰還。以其采取水中之金,合經(jīng)己汞而成,故曰金液。”
周天符火圖
此中得意須忘象,若究群爻漫役情。
還元圖
功夫到此,一句說不得,一字用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