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歷史

孚遠縣何代何年置。

縣治舊名濟木薩,設縣丞一員,歸阜康縣屬,光緒二十九年改為孚遠縣,歸迪化府屬,其濟木薩置自何時,年洇代遠,沿革無征。

政績錄

官斯土者,前代既無文可考,近時同光,歷任官吏,稽之與論,間有實惠及人,口碑傳頌,事實可考。而姓名無稽者,其龔黃耶,抑召杜耶,磨滅如斯,殊深婉惜。故興利、去害、聽訟三大端,闕而不錄。

兵事錄

同治三年五月,回民由庫車起事,七月至濟木薩,藍翎六品軍功孔才率奇古團練子弟,擊退大股逆匪。十一月回逆復至,十三日破濟木薩城,殺傷甚多,參將阿死之。十六日東行破古城,其后蹂躪疊遭,死亡枕藉,承平二十余年,元氣凋傷,瘡痍未復,良可慨矣。

耆舊錄

孚邑地方僻陋,既無大儒,亦無畸士,軍興以來,唯累保提督孔才夙稱名將,始隸哈密辦事大臣文祥麾下,旋隸都統景廉將軍金順麾下。同治十年,經烏魯木齊都統景廉會銜請獎案內,論該弁屢著戰功,奮不顧身,核其勞績,功浮于獎,此次復在昌吉迎剿迪化大股賊匪,斬獲甚多,洵謂謀勇兼裕,不可多得之員。伊犁將軍錫綸敘孔氏家乘,稱孔才率奇古子弟,與賊相持者十有四年,其戰績夫人而知之,有非筆墨所能罄者。光緒三年七月,在瑪納斯協任內,因疑賊,故殺多命案內,經部議,發往張家口軍臺效力,五年到臺。六年經吉林將軍銘安奏準,調赴吉林差委,因舊日傷痕復發,到京身故。百戰余生,因公負咎,迄今三十年,未蒙開復原職。附貢生孔慶連其嫡孫也,現居孚城,于乃至戰績,猶能樂道其詳。

自孔才倡義練團,忠勇之士,從之者眾,死于兵事者,濟木薩得數人焉。哈密之役,收復城垣,陣亡將士,如副將李生元,副將李奇均襲騎都尉世職。瑪納斯陣亡將士,如游擊杜生萬,游擊邵芝,都司孔憲明,均襲云騎尉世職。兩案將士懼附祀本藉昭忠柯,死事昭彰,春秋血食,可以教忠。

人類

縣治南山、廣泉子聚居回民,多歷年所。計男丁七百七十七名,女丁七百三十七名。耕種營生,安居樂業。

戶口

漢戶男丁四千五百零一名,女丁二千五百九十八名。

氏族

兵燹以來,民人離散,其舊日土著,雖有數姓,生齒不繁,唯孔氏一族,城鄉合計八十余丁。其先人于乾隆五年由山東曲阜縣遷居濟木薩,裔孫孔才以戰功累保頭品頂戴,記名提督,矯勇巴圖魯,計寄藉一百六十余年,已歷八世,其家譜系猶遵東魯世派,未失流傳。

宗教

查本地纏回合計本城柳樹河、雙岔河、三臺、十八戶、泉子街土著客回,共計男丁五百二十五口,女丁四百六十三口。

實業

士:五十五人。

農:三千四百四十八人。

工:五百三十一人。

商:四百六十二人。

地理

縣治在省城之正東,距省三百七十里。

縣治東行四十里至大泉,與奇臺屬地交界。縣治西行一百一十里,至四十里井,與阜康屬地交界。縣治南行一百五十里至冰達坂與吐魯番屬地交界。縣治北行一百一十里,至北沙山,與科布多屬地交界。此孚屬四至大略也。

孚邑闔境有東鄉四渠,如附城頭工、二工,芨芨窩是也。有南鄉十渠,如長盛渠、大有渠、太平渠、長山渠、公盛渠、三盛渠、小西溝、大東溝、柏楊河、廣泉子是也。西鄉六渠,如雙岔河,柳樹河、慶陽湖、大馬圈、老三臺、西地是也。北鄉五渠,如上暖泉、西上湖、后堡子、十二戶、豐盛堡是也。四鄉合計二十五渠。

縣城之北三十里有破城,<土危>垣殘缺,形跡猶存。相傳唐時征西,筑城故址。同治初元,尚有破鐵鐘在焉,半埋土中,半露地面,大唐年號,點晝猶明,殆后被土人擊碎入爐,鑄為農器,銷毀無存,此外別無古跡。

自西路交阜康界之四十里井,東行四十里至三臺,其南面一山名無量山,蓋以是山有廟,供奉無量佛而名之也。其山西接阜康、博克達山之脈,時起時伏,走入縣境,突然高矗,勢欲入云,然終不及博岳、天馬峰之峻而峭,其下眾山羅列,脈分數支,遠者三十余里,近者至三臺官道而止,此外又有山脈,由縣南接吐魯番界之冰山,絡繹而來,勢若列屏,松榆夾道,縣治西南之千佛洞,正南之照壁山,東南之紅山,皆其麓也。各離城十余里,山間水源六道,縈迴曲折,澆灌莊田。至于縣治以北,一望平陽,唯近北界之處,山色赭黃,形如童禿,皆名北沙山,非復南山豐草長林之景象矣。

縣之南界,沿界盡是冰山,固陰沍寒,盛暑不盡消化,故南山水源六道,四時不絕。其第一道由柏楊河過公盛渠、太平渠、泉子街直至縣治東南芨芨窩而流止。其第二道由五道橋,經廣泉子,長山渠、三盛渠、大龍口、十八戶至縣治東關二工而流止。其第三道經大有渠。其第四道經興隆渠兩水相匯,過泉水地,小龍口,一至縣城,一至縣西柳樹而流止。其第五道一由長盛渠,經水西溝至雙岔河而流止。一由長盛渠,經大東溝、潘家峽,至慶陽湖而流止。其第六道由營馬臺,經二工河、石廠溝至老三臺,過官道至西地而流止。此孚邑官道以南,水之源委俱在,本境大概情形也。縣治以北泉水有三,近東曰大泉水,至葉家湖而流止。西曰上暖泉水,經后堡、十二戶,四廠湖至北沙山而流止。又西亦曰大泉,其一至下新湖,其一經大馬圈東地,五廠湖至北沙山而流止,此孚。已官道以北,水之源委俱在,本境大概情形也。然以全境水勢測之,南山六水,皆出冰山之麓,滔滔北向,皆至官道而止,其實伏流入沙,而官道以北之泉源三處,即南泉之伏流涌出也。考之蒙象山下出泉之三泉者,出自平沙,并無山峽,若非伏流復出,何由得此。

道路

縣南山路,在崎嶇,縣北路皆平坦,縣之東西皆系驛路,其自縣治四達道里遠近,已詳地理條內。此外由此達彼小道,橫斜不可以數計,不可以里計也。

物產

孚屬動物植物,皆系隨處所有,并無著名特別物產,無事筆之于書。唯礦物一條,縣治西南七十里,地名水西溝,是處產鐵,歷經開辦,鐵質亦佳,令冶房礦洞猶存,爐灶塵封,無人經理。

商務

孚遠地大而物不博,既無土產成莊,亦無大賈僑寓,城關山市皆系尋常貿易,無人坐擁鉅貲,亦無人講求商學,故商務一端,未足與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竹北市| 灵武市| 芷江| 酒泉市| 尼玛县| 葫芦岛市| 霸州市| 洛隆县| 涟水县| 夏津县| 宁夏| 桃园市| 逊克县| 崇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西林县| 长海县| 白沙| 奉节县| 紫云| 汪清县| 苍溪县| 兖州市| 古丈县| 华蓥市| 雅江县| 洪洞县| 襄汾县| 定日县| 临澧县| 金湖县| 佛坪县| 安岳县| 开封市| 长春市| 潼关县| 茂名市| 牙克石市| 静海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