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拾遺

  • 楓山語錄
  • 章懋
  • 1440字
  • 2015-12-12 10:31:43

今日士大夫,老成清謹者為上,其次只是鄉愿,下則放僻邪侈、無所不為矣。

人之出處皆天。其處而修身,出而行道,則人之所以奉乎天也。故儒之未用,其責在天;用之而弗覩其效,無以奉乎天者,其責在人。天人交至,則其道有弗亨者邪。

直道難行而羣吠紛紛,古之君子所不能免,惟求無愧于吾心而已。

當時士君子要論諫,被同列泄謀,必媚權貴,甚壞事。今之學者多屑屑計較,只是量狹。

朋友相見便須盡言極論,不要留待,以相會不常也。自述見人只據平日說出來,不設町畦,不顧慮闗防,頗于易簡上有工夫。

論人物當推心衍。

天地亦只是數安排定。康節數學,是他見得到如此。明道伊川不從者,葢欲以理回轉其數之變處耳。所以兩先生不泥于數。

吾婺先輩文章,皆渉理趣者,由其習聞諸老先生道學風聲也。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而處事之術有經有權。堯舜朱均之父子、湯武辛癸之君臣,變也,非常也,未易以經言也。自堯舜視之,則全父子之恩者吾之私,而為天下得人者公也,吾不可以私而害公;自湯武視之,則守君臣之分者吾之私,而為天下去暴者公也,吾不可以私而廢公。于是不得已而禪授焉、放伐者,權也。

桐宮之事,孟子以為有伊尹之志則可;而辟管叔,雖周公亦不能無過,故必有舜禹之徳,而天之厯數在焉,然后足以當堯舜之讓。茍惡不辛癸,心非湯武,而欲援鳴條牧野以實口,則是天下之罪人也。而可乎?故曰:權,非圣人不能用也。

堯舜之事,不以訓人之父,而可訓其子;湯武之事,不以訓人之臣,而可以訓其君。為子者曰:吾不可以朱均,吾而朱均,則父必堯舜矣。為君者曰:吾不可辛癸,吾而辛癸,則臣其湯武乎。

今日士大夫彈劾大臣太監者,多不得其情。須是如羅一峰彈李賢起復事,三反五覆,說得他倒,服得他心。李公因而慚忿,遂至于死。

法無古今,便民者為良法;論無當否,利民者為至論。

晉之范宣子讓,而其下皆讓。

先生問:浙中見有好人才否?董遵以為亦落落多,只是務舉業求仕進者。有志于圣賢者固未見,有志于經濟者亦少。先生以為:國家三年一開科,取賢才若如此,世道如何會好?

天地間氣到此時都弱了,至于生出人來亦罷軟,厭厭不振,少有氣節。

世變得不好去,芝蘭亦變為蕭矣。

昔秦穆公之殉葬,而死者百七十有七人。其間豈無有位而富貴者,然皆泯沒無聞,而獨子車氏之三子,至今為烈。葢以黃鳥之詩存焉耳。

吾平生一切玩好之物皆無所好,惟好古書而已。昔在閩,胡文定公子孫有一監生,送一部寫本《致堂管見》來與,因問其家再有重本否,彼云止有此本。遂發還。俟我有力,當與刋之,不敢私取為一己所有也。

昔廬陵有四忠一節祠,文丞相履善少嘗游之,而欣慕曰:死不爼豆其間,非夫也。厥后文果以精忠大節著于天下,視前人尤有光焉。非祠之感而然乎?

先輩有言,為常人之子孫非難,而為名人之子孫者難;為名人之子孫固難,而為圣賢之子孫尤難。葢以前人之功徳極盛,而后人不克肖焉,則未免辱其先矣。斯所以為難也。

身也者,親之枝也,親雖不存,而吾身存焉,必思所以立其身。夙興夜寐,無忝所生,一出言一舉足,皆不敢有忘,若古之圣人君子者。行道揚名,以顯其親于無窮,豈非所思之大者乎。

吾越先正呂公升者,嘗僉閩憲,仰天一祝,而害稼之螟盡死。則天可格而物可感矣。

昔辛有適伊川,見有被發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后秦晉遂遷陸渾之戎于伊川,葢天將變夏為戎,而其人已先化為戎也。

今世之士,但得登科甲為美官,則平生志愿已足,豈復有求益者哉。

人之處世,如舟在江中,或遇安流或遭風浪,任其飄蕩,皆未知如何收殺,非可逆料。但當隨時思其所以處之之計,能不失于道,則可矣,雖圣賢亦不過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沅江市| 交城县| 临朐县| 曲周县| 晋州市| 清水县| 五华县| 汾西县| 洛浦县| 广昌县| 镇宁| 三穗县| 福清市| 台北县| 吉安县| 新蔡县| 深水埗区| 沁阳市| 稻城县| 吉林市| 正安县| 乌苏市| 锦州市| 汉源县| 甘南县| 靖安县| 太仓市| 巫溪县| 包头市| 唐山市| 大荔县| 师宗县| 时尚| 固阳县| 格尔木市| 长治市| 晋中市| 乌拉特中旗| 汕头市|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