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泰山不讓土壤

“滿招損,謙受益”,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其意是說,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這也是忠告世人要保持虛懷若谷的心態。

古代帝王為警醒自己,在身邊的座位左側放著一個欹器。欹器是古代用來汲水的陶罐,因提繩位于罐體中部,所以一旦裝滿了水就會翻倒,當水滿一半時能端正直立,當水空了就傾斜。把這種器具用來警醒自己的言行心態,的確是一個聰明的辦法。一個人的內心如果充滿了妄想和雜念,便會失去真心,代之而起的是驕狂傲慢之心。處于這種心態之下,自然會像欹器一樣翻倒。就事理而言也確實如此,一個人一旦有了驕狂的態度,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嫉恨,那么這個人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豈有不敗之理?

俗語說“泰山不讓土壤”,此話是說:泰山如此之高大,也不拒絕再接受一粒泥土,所以,越來越高大。

自然界這樣,人類也是如此。只有不知滿足,虛懷若谷,大度能容,才可以成為偉大的人物。

戰國末年,韓國陰謀用派水工幫助秦國修理灌溉水渠為名,企圖削弱秦國的勢力。事發后,秦皇室震驚,乃至上下草木皆兵,請秦王驅逐在秦朝的一切外援客卿。

當時,楚國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在被逐之前,李斯冒死給秦王上了一表,此表乃歷史上有名的《諫逐客書》,表說:

“今日秦國能如此強大繁榮,都是秦歷代君主起用賢能之士的結果。秦能容士,故天下賢士紛紛慕名而來。自春秋五霸之一的穆公任用降臣百里奚以來,外援賢能之士來秦國者,絡繹不絕?!?

“所以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海洋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服其德。對國家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尋求賢能的人才。只要是人才,就該暢其所用。而不能因為臣子是異國人,就懷疑他、驅逐他。眼下這種逐卿的做法,對秦國有百害而無一利!人才盡去,永無賢人復來,又怎么能期望國家長治久安呢?”

看了《諫逐客書》后,秦王恍然大悟,為了秦國前途,萬不可自減其勢。于是,立刻廢除了逐客令。

秦王聽信李斯的忠言,采取了明智的方法,各方人才紛紛引進秦國,為后來統一全國打下了良好的組織基礎。

對此“容人之法”,許多名家所見略同。

《韓非子》有:“泰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流,故能成其富?!?

《管子》中載:“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

可見,一個有志成大事的人,要想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就必須要吸引各方面的人才;能虛懷若谷,有包容一切人、事、物的雅量,才能不斷發展壯大自己,實現其遠大抱負。

阿基米德宣稱: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當今時代已經進入了“知本時代”,知識便是撬動財富的那個杠桿。作為想有所成就的人來說,要想比別人更上一層樓,就需在大腦里比別人裝更多的知識,并且恰當地運用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马尔康县| 启东市| 老河口市| 赤壁市| 和平县| 巨野县| 阜南县| 石楼县| 杂多县| 电白县| 新乐市| 石泉县| 灌阳县| 文成县| 蒲城县| 建阳市| 定日县| 泗阳县| 贵州省| 武川县| 永泰县| 长海县| 永川市| 鞍山市| 铜鼓县| 蓬莱市| 峨边| 汤阴县| 喜德县| 深水埗区| 梨树县| 松阳县| 社旗县| 五指山市| 杭锦旗| 东乌珠穆沁旗| 万山特区| 尉犁县| 汾西县| 临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