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重視產業集群,彌補先天不足
書名: 做強小公司勝于做大大公司作者名: 張俊杰編著本章字數: 1208字更新時間: 2016-01-12 17:02:03
所謂“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在一定區域內大量集聚,形成了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
——名詞解釋
小公司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一定的商業環境。在特定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往往會形成某種產業集群。比如,浙江有名的“區塊經濟”就可以用產業集群的概念進行解釋,如溫州的制鞋業、義烏的小商品產業集群以及平湖的服裝、光機電產業集群。這些地方的迅猛發展,皆得益于產業集群的有效聚集和形成。對小公司來說,借助產業集群的力量,能極大地提升自己的發展水平。
眾所周知,中小公司發展的先天不足是公司規模小、市場勢力弱、融資渠道少、人才儲備不足、信息資源欠缺等,而產業集群的網絡化正是把大小不等的公司和各類機構聯成一個有效的網絡,從而在各個公司之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局面。
而在由眾多中小公司構成的產業集群中,每個公司都只是該產業集群網絡中的一個節點,面對市場的首先是產業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個小公司。這時候,產業集群依靠整體的力量,就能在市場競爭中成為勢力很強的集體,從而憑借集群內的人才、信息等資源取得優勢地位,最終有效避免了中小公司發展的先天不足。
意大利素有“中小公司王國”之稱,這里的小公司數量眾多,而且規模僅僅是日本的1/4,德國的1/3,不到美國的1/3。一項調查研究表明,意大利公司的平均從業人數僅為4.3人,但是,這些小公司卻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令人不敢小看。可以說,意大利產業集群的最大特點就是成百上千個同類產業和相關產業的中小公司集聚在一個城鎮,構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
因此,小公司在發展過程中,要善于借助產業集群的效應,彌補先天不足。具體來說,小公司的經理人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發現自己在產業集群中的優勢,正確定位。
許多小公司總是想著做大,而忽略了做強,這是一種戰略錯位。因為在現實的商業世界里,大公司在數量上永遠是少數,而小公司才占據著大多數。所以,小公司一方面要有長大的夢想,另一方面應該科學判斷自己所處的位置,發現自己的優勢,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在國際上,比較出名的瓷磚、大理石、服裝、家具品牌大多產自意大利,這些公司規模并不大,但是依靠準確的定位,借助產業集群的力量,最終在國際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2)做好與上下游公司之間的關聯配套工作,降低公司運營成本。
小公司一旦確定了自己在產業集群中的位置,就要努力適應整個產業鏈的專業分工與協作,做好與其他公司之間的配合工作,使自己在產業集群中獲得應有的競爭力,達到既降低成本、又獲得產業競爭優勢的目的。
中小公司是區域經濟增長與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國家都開始重視中小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獨特地位。比如,美國就在國家層面設有小公司管理局。總經理要善于把公司的發展放到區域經濟的大環境下考慮,給公司找到發展的正確位置。借助產業集群效應,小公司既能保持自身的靈活性和積極性,又實現專業化生產,獲得規模經濟效益,是一種現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