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為自己的事情做主
- 高知媽媽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
- 李銀慧編著
- 940字
- 2015-12-26 16:06:02
周末一到,我匆匆忙忙趕到學校,接了陽陽就走。走到一半時,陽陽發(fā)現(xiàn)路不對,馬上問:“媽媽,我們?nèi)ツ膬???
我說:“媽媽周末要出差,爸爸也不在家,送你到爺爺那里去?!?
陽陽很吃驚,馬上大聲說:“我不去!”
我回頭看他,解釋說:“如果你不去,就沒有照看你了?!标栮栺R上傷心了,開始嗚嗚地哭,說媽媽太壞了,不要他了。他一邊說,一邊哭??搓栮柨薜膫臉?,鼻涕都快流到了嘴里,還不讓我擦。
我見狀,趕緊靠邊停車,安慰他。我心想:才三歲多的孩子,怎么這么倔呢?本以為,這事就這么定了,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
陽陽邊哭邊抱怨:“你不要我了,要悄悄送我走,我討厭你,嗚嗚嗚……”看他這樣子,我的頭也大了。我納悶,他平時也挺喜歡爺爺啊,這是怎么啦,出什么問題了?思前想后,我發(fā)現(xiàn)了,怪就怪在我事先沒和他商量。
我問他:“你說怎么辦?爸爸媽媽都不在家,你太小了,照顧不好自己。”陽陽邊哭邊說:“爺爺那兒玩具少,沒有伴玩,我要在自己家住?!甭犕觋栮柕囊庠负螅倚南耄哼@個方法也行啊。為什么我沒想到呢?只想到直接送去更省心,沒想到孩子不愿意。
我聽后,馬上同意了陽陽的看法,安慰他說:“是媽媽不對,下次不這樣了,好不好?我們一起去接爺爺,然后回自己家?!标栮柭牶?,馬上停止了哭鬧。后來聽爺爺說,周末兩天,陽陽在家很聽話,教了爺爺很多東西,挺像個小主人的。
我發(fā)現(xiàn),孩子雖然小,也有能力決定自己的事,別小看孩子的分析判斷能力。如果事情與孩子密切相關,就更應該征詢他的意愿。不顧孩子的意愿,強行做主,是一種集權主義。
教子建議:
1.孩子的事情,他有知情權、表決權。孩子的吃、穿、住、行、玩樂,只要與孩子有關的事,他都有知情權、表決權。事前,可先問一問孩子,看他怎么看,想怎么做?這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放手,是鼓勵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主。
2.尊重孩子的主人翁地位,不強制孩子。孩子的意見哪怕不可行,也別強制孩子遵叢父母的意愿。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是主人,不能成了奴仆。父母要放下命令、權威姿態(tài),平等、尊重地對待孩子。
3.孩子的好建議,要給予大力支持。孩子的有些建議,具有可行性,沒有大的傷害性,就應該給予支持。孩子能表達意愿,實踐想法,才能培養(yǎng)主見,才能培養(yǎng)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要支持孩子的好建議,讓孩子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