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因上兩章,即將內外掃除點清,此時正須內外交養,只要陶情淑性,正是養我浩然,則凡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皆圣人所以陶熔乎天地之中和,俾各得性情之正要。皆本諸無聲之樂、無體之禮,從容中道,上下與天地同流,夫豈尚有外物能累其神哉!
烏兔相煎煮,龜蛇自繞纏。化成丹一粒,溫養作胎仙。
烏本日魂,以喻此時之性;兔乃月魄,以喻此時之情。相煎煮者,謂性以攝情、情即率性,有水火既濟之象。
龜善伏藏以喻神,蛇善盤旋以喻氣。自繞纏者,謂神馭夫氣,氣自養神,有陰陽蟠旋之狀。
此因上章,教人陶情淑性,可以飲酒賦詩,尚恐學人拘泥于身心內外之見,故復教人以盡管忘形,則性情借陶鑄為煎煮,氣神即動定為繞纏,自然混化成丹一粒——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智周萬物,神化無方,渾太極而常存。陳泥丸所謂“捉烏免為藥材,把太虛為爐鼎”,正是復性合元之道。紫賢薛子有歌曰:“烏無形,兔無影,烏免只是日月精,烏兔交時天地永,”又歌曰:“龜無象,蛇無跡,龜蛇只是陰陽形,二氣交會混為一。”皆以喻夫性情神氣。其為道也屢遷,必須混化圓成養其一點丹心,隨機運變,動靜咸宜,合內外以為體。不可著于一偏而尋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