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承上各章,教人專持正念,退密為功,更毋分心他慮,有誤入仙大道。
意馬歸神室,心猿守洞房。
一意退藏,神自不散,既歸于密,即是天心。
萬緣放下,心在身中,趁此無為,亦藏于密。
精神魂魄意,化作紫金霜。
精藏于腎,腎氣全,則精安腎臟而人智;神藏于心,心氣全,則神安心臟而人禮;魂藏于肝,肝氣全,則魂安肝臟而人仁;魄藏于肺,肺氣全,則魄安肺臟而人義;意藏于脾,脾氣全,則意安脾臟而人信——是五臟各秉一氣、各具一德。有如此,若人能意誠、心正。則五氣皆全而各安本臟,其五德亦全,此圣門一以貫之而退藏于密之道,即是丹家攢族五行而歸藏一竅之法。五氣會一,可以凝結成神——神即丹也。全真之所謂丹,即孔門之所謂仁也,猶果核之有仁是也。
曰紫者,以金丹初由水火合成,水黑火赤,相間成紫,故關尹子望見老子之氣為紫氣。此不曰丹而曰霜者,恐人泥字誤作顆粒之見,積想成幻,身中必成氣痞之癥,大是誤事,故以零露所結之霜為喻。以明跡之可見,摶之不得,乃是虛空粉碎之象,形容金丹于無相中生實相之妙,故曰紫金霜也。
讀此二章,益足征人之修養與天地同功。何則?天垂象以覆物者也,天惟養其無象,故象益高明,常覆萬物于無窮;地凝體以載物者也,地惟養其無體,故體益博厚,常載萬物而無泄;人寓形以成物者也,人能養其無形,則形益悠久,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可以長生久視、智周萬類、澤流出世,參天兩地中立為三。故白子有言曰:“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羅天。”又曰:“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忘虛以合道。”即此忘之一字,便是無物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更何必拘拘于何者為精、何者為神、何者為魂、為魄、為意?總歸于養其無形之一訣;一任氣化之自然流行,以盡我自性之至誠無息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