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論道篇(1)

  • 二程粹言
  • 程顥
  • 3371字
  • 2015-12-07 11:10:01

子曰:道外無物,物外無道。在父子則親,在君臣則敬。有適有莫于道,已為有間,又況夫毀發(fā)而棄人倫者乎?

子曰:立言所以明道也。言之而知德者厭之,不知德者惑之,何也?由涉道不深,素?zé)o涵蓄爾。

子曰:傳道為難,續(xù)之亦不易。有一字之差,則失其本旨矣。

或謂惟太虛為虛。子曰:無非理也。惟理為實(shí)。

或曰:莫大于太虛。曰:有形則有小大,太虛何小大之可言?

子曰:有者不可謂之無。猶人知識聞見數(shù)十年之后,一旦念之,昭昭然于心,謂之無者,非也。謂之有者,果安在哉?

或問:誠者,專意之謂乎?子曰:誠者,實(shí)理也,專意何足以盡之?呂大臨曰:信哉!實(shí)有是理,故實(shí)有是物。實(shí)有是物,故實(shí)有是用。實(shí)有是用,故實(shí)有是心。實(shí)有是心,故實(shí)有是事。故曰:誠者,實(shí)理也。

或問:介甫有言:盡人道,謂之仁;盡天道,謂之圣。子曰:言乎一事,必分為二,介甫之學(xué)也。道一也。未有盡人而不盡天者也。以天人為二,非道也。子云謂: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亦猶是也。

或曰:干,天道也;坤,地道也。論其體則天尊地卑,其道則無二也。豈有通天地而不通人?如止云通天文地理,雖不能之,何害為儒?

子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之可聞。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命在人則謂之性,其用無窮則謂之神。一而已矣。

子曰:陰之道,非小人也。其害陽,則小人也;其助陽成物,則君子也。利非不善也,其害義則不善也,其和義則非不善也。

子曰:誠則無不敬。未至于誠,則敬然后誠。

子曰:誠無不動(dòng)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臨人則人化,無往而不得志之正也。

或問:子所定昏禮,有婿往謝之儀,何謂也?子曰:是時(shí)也。以今視古,氣之淳漓不同矣。今人之壽夭貌象,與古亦異,而冕服俎豆未必可稱也。圣人之主化,猶禹之治水耳,順之而不逆,宜遵之而不違。隨時(shí)之義,亦因有此焉。

子曰:天下之害,皆以遠(yuǎn)本而末勝也。峻宇雕墻,本于宮室;酒池肉林,本于飲食;淫酷殘忍,本于刑罰;窮兵黷武,本于征伐。先王治其本者,天理也。后王流于末者,人欲也。損人欲以復(fù)天理,圣人之教也。

或曰:然則未可盡去乎?

曰:本末一道也。父子主恩,必有嚴(yán)順之理;君臣主敬,必有承接之儀。禮遜有節(jié),非威儀則不行;尊卑有序,非物采則無以別。文之與質(zhì)相須,而不可缺也。及夫末勝而本喪,則寧遠(yuǎn)浮華而質(zhì)樸之為貴爾。

子曰:純于敬則己與理一。無可克者,無可復(fù)者。

子曰:質(zhì)必有文,自然之理也。理必有對,生生之本也。有上則有下,有此則有彼,有質(zhì)則有文。一不獨(dú)立,二必為文。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子曰:佛者之學(xué),若有止則有用。

子曰:觀生理可以知道。

子曰:至誠感通之道,惟知道者識之。

子曰:仁道難名,惟公近之,非指公為仁也。

子曰:圣人以生死為常事,無可懼者。佛者之學(xué),本于畏死,故言之不已。下愚之人故易以其說自恐。至于學(xué)禪,雖異于是,然終歸于此。蓋皆利心也。

或曰:本以利心得之耶?抑亦利心求之而自有失也?

子曰:本以利心得之,故學(xué)者亦以利心失之也。莊生所謂無常化者,亦若是爾。

韓侍郎曰:道無真假。子曰:既無真則是假爾。既無假則是真矣。真假皆無,尚何有哉?必曰是者,為真非者,為假不亦顯然而易明乎?

子謂門人曰:于佛氏之說,不必窮也。茍欲窮之,而未能窮,則與之俱化矣。

曰:然則何以能不疑?

曰:曷不以其跡考之?其跡如是,其心何如哉?豈可取其跡而不求其心,探其心而不考其跡也?心跡猶形影,無可判之理。王仲淹之言非也。助佛氏之說者,必曰不當(dāng)以其跡觀之,吾不信也。

義利云者,公與私之異也。較計(jì)之心一萌,斯為利矣。

子曰:便儇佼厲之人,去道遠(yuǎn)而。

子曰:公者仁之理,恕者仁之施,愛者仁之用。子厚曰:誠,一物也。

子曰:茍非至誠,雖建功立業(yè),亦出于事,為浮氣,其能久乎?

或問:學(xué)者多流于釋氏之說,何也?子曰:不致知也。知之既至,孰得而移之?知玉為寶,則人不能以石亂之矣。知醴之為甘,則人不能以櫱亂之矣。知圣人為大中至正,則釋氏不能以說惑之矣。

或謂佛氏所謂定,豈圣人所謂止乎?子曰:定則忘物而無所為也,止則物自付物,各得其所而我無與也。

子曰:天地不相遇則萬物不生,君臣不相遇則政治不興,圣賢不相遇則道德不亨,事物不相遇則功用不成。遇之道大矣哉!

子曰:至公無私,大同無我。雖眇然一身,在天地之間,而與天地?zé)o以異也。夫何疑焉?佛者厭苦根塵,是則自利而已。

子曰:能明善,斯可謂明也。己能守善,斯可謂誠也。

或問:孝悌為仁之本與?子曰:行仁自孝弟始。孝弟,仁之事也。仁,性也;孝弟,用也。謂孝弟為行仁之本則可,直曰仁之本則不可。

或問:仁與圣何以異?子曰:仁可以通上下而言。圣,名其極也。有人于此,一言一行仁矣,亦可謂之仁而不可謂之圣。至于盡人道者,必謂之圣,而亦可謂之仁。

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

或問敬。子曰:主一之謂敬。

何謂一?子曰:無適之謂一。

何以能見一以主之?子曰:齊莊整敕,其心存焉。涵養(yǎng)純熟,其理著矣。

子曰:忠恕猶曰中庸,不可偏廢。

子曰:至誠事親,則成人子;至誠事君,則成人臣。無不誠者。故曰:誠者自成也。

或問:中庸可擇乎?子曰:既博學(xué)之,又審問之,又謹(jǐn)思之,又明辨之,所以識中庸之理,而不差忒,奚為而不擇?

子曰:存道者,心無老少之異。行道者,身老則衰。故孔子曰:吾衰也久矣。

子曰:仁者必愛,指愛為仁則不可。不仁者無所知覺,指知覺為仁則不可。

子曰:可欲莫如善以有諸己為貴,若存若亡焉。而不為物所誘、俗所移者,吾未之見也。

子曰: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仁也。不可曰以敬直內(nèi),以義方外。謂之敬義者,猶曰行仁義云耳,何直之有?所謂直也者,必有事而勿正心是也。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與物同矣。故曰:敬義立而德不孤,推而放諸四海而準(zhǔn)。

守道當(dāng)確然而不變,得正則遠(yuǎn)邪,就非則違是,無兩從之理。

子謂學(xué)者曰:夫道,恢然而廣大,淵然而深?yuàn)W,于何所用其力乎?惟立誠然后有可居之地,無忠信則無物。

子曰:理素定則能見幾而作。不明于理,何幾之能見?

或問:四端不言信,何也?子曰:有不信,故言有信。譬之四方,其位已定,何不信之有?若以東為西,以南為北,斯不信矣。是故四端不言信。

劉安節(jié)問:仁與心何異?子曰:于所主,曰心;名其德,曰仁。

曰:謂仁者,心之用乎?子曰:不可。

然則猶五谷之種,待陽氣而生乎?子曰:陽氣所發(fā),猶之情也。心猶種焉,其生之德是為仁也。

子曰:敬則無間斷,文王之純?nèi)绱恕?

子曰:禮者,人之規(guī)范。守禮,所以立身也。安禮而和樂,斯為盛德矣。

子曰:無道而得富貴,其為可恥,人皆知之而不處焉,惟特立者能之。

子曰:子厚以清虛一大名天道,是以器言,非形而上者。

子曰:今之語道者,語高則遺卑,語本則遺末。孟子之書,雖所記不主一端,然無精粗之分,通貫言之,蔑不盡者。

子曰:凡志于求道者,可謂誠心矣。欲速助長而不中理,反不誠矣。故求道而有迫切之心,雖得之必失之。觀天地之化,一息不留,疑于速也。然寒暑之變極微,曷嘗遽哉?

子曰:語默猶晝夜?fàn)枺郎q古今爾。

子曰:仁則一,不仁則二。

子曰:一德立則百善從之。

子曰:無一亦無三。故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是二而已。

子曰:天以生為道。

或問:理義何以異?子曰:在物為理,處物為義。

子曰:形而上者存于灑掃應(yīng)對之間,理無小大故也。

子曰:理有盛衰,有消長,有盈益,有虛損。順之則吉,逆之則兇。君子隨時(shí)所尚,所以事天也。

子曰:理善莫過于中。中則無不正者,而正未必得中也。

或問仁。子曰:圣賢言仁多矣,會(huì)觀而體認(rèn)之,其必有見矣。韓文公曰:博愛之謂仁。愛,情也;仁,性也。仁者固博愛,以博愛為盡仁則不可。

或問:何謂忠?何謂恕?子曰:維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天地變化,草木蕃,恕也。

子曰:不偏之謂中。一物之不該,一事之不成,一息之不存,非中也。以中無偏故也。此道也,常而不可易,故既曰中,又曰庸也。

或問:商開丘之事,信乎?子曰:大道不明于天下,莊、列之徒窺測而言之也。

或曰:蹈水火白刃而無傷,巫師亦或能之,豈在誠乎?子曰:彼以邪心詭道為之,常懷欺人之意,何誠之有?

曰:然則其能者何也?子曰:西方有幻術(shù)焉,凡其所謂變化神通,以駭眾人之耳目者,皆幻也。巫師所能,乃其余緒耳。

子曰:異端之說雖小道,必有可觀也。然其流必害,故不可以一言之中,一事之善而兼取其大體也。夫楊墨亦是舜堯而非桀紂,其是非豈不當(dāng)乎?其所以是非之意,蓋竊吾之似,欲成其說耳。

子曰:介甫之言道以文焉耳矣。言道如此,己則不能然,是己與道二也。夫有道者不矜于文學(xué)之門,啟口容聲,皆至德也。

為你推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huì)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chǔ),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fēng)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yùn)進(jìn)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dāng)時(shí)政治經(jīng)濟(jì)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luò)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gè)個(gè)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與晉長安(宋軼、丞磊主演《與晉長安》原著)
會(huì)員

大將軍之養(yǎng)女黎霜鎮(zhèn)守大晉邊疆,一次外出碰見一個(gè)奇怪的小孩,這小孩咬了她并吸了她的血。善心大發(fā)的女將軍把他回軍營養(yǎng)了起來,卻沒想到這孩子身上竟然大有秘密:白天是小孩,朝夕相處;夜晚化身黑面騎士,向她直球追愛。當(dāng)黎霜逐漸淪陷的時(shí)候卻發(fā)現(xiàn)這小孩竟然是敵國世子,這戀愛還怎么談!

棺香美人
會(huì)員

我出生的時(shí)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jìn)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gè)她……風(fēng)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huì)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diǎn),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奪嫡
會(huì)員

【古風(fēng)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bào)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fēng)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lián)手撬動(dòng)整個(gè)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zhǔn)備先下手為強(qiáng),順便找個(gè)背鍋俠。本以為這個(gè)背鍋俠是個(gè)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gè)表里不一、心機(jī)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gè)封口費(fèi)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孟津县| 原阳县| 丰都县| 如东县| 新营市| 寿阳县| 涪陵区| 民县| 根河市| 长阳| 云梦县| 遵义市| 抚州市| 胶州市| 始兴县| 泸西县| 柘城县| 深水埗区| 安溪县| 邵东县| 永福县| 无极县| 进贤县| 渝中区| 盘山县| 阿拉善盟| 芦山县| 昆明市| 陕西省| 纳雍县| 海南省| 萍乡市| 五常市| 留坝县| 攀枝花市| 大埔县| 新民市| 长海县| 富宁县|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