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道氏理論與箱體理論
道氏理論(Dow theory)在技術分析大廈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它最早、也最為系統地闡明了股市中的趨勢運行規律,透過道氏理論,可以全面、系統地了解股市中客觀存在的趨勢運行規律,這是我們在學習技術分析、學習漲停板技術前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箱體理論則以趨勢運行為指導,所不同的是,它側重于實戰交易,對于買賣點也有明確的標示。筆者認為,要想更進一步理解技術分析、掌握其制勝之道,這兩種經典理論是必須掌握的。
1.3.1 道氏理論的由來
道瓊斯公司的共同創立者查爾斯·道(1851—1902年)最早論述了道氏理論中的一些思想,這些內容散布于他本人所發表的各種社論中。1884年,查爾斯·道與其合伙人組建公司,向投資人發布反映美國股市整體運行情況的道瓊斯指數,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采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爾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其計算公式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該指數涵蓋金融、科技、娛樂、零售等多個行業,可以很好地反映美國股票市場的總體走勢。自1897年起,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開始分成工業與運輸業兩大類,其中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12種股票,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則包括20種股票,并且開始在道瓊斯公司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上公布。
在當時,投資者普遍認為:個股的走勢具有獨立性,它取決于消息面、基本面、投資者預期等,而且,對于由所有股票組合而成的股市這個整體來說,它的走向并沒有規律可循,完全是隨機的。在這種環境中,查爾斯·道通過研究所創設的道瓊斯指標,意識到了一種關于股票市場的全新理念——在股票市場中,個股的價格波動的背后,實際上總是隱藏著市場整體趨勢的變化。
通過研究道瓊斯指數,查爾斯·道發表了一系列的社論,這些社論就是道氏理論的思想雛形,但查爾斯·道并沒有對其進行系統化的總結。查爾斯·道去世以后,威廉姆·皮特·漢密爾頓和羅伯特·雷亞繼承了道氏理論,他們所著的《股市晴雨表》、《道氏理論》將這一理論思想推廣開來,受到了世人的廣泛關注。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道氏理論正是威廉姆·皮特·漢密爾頓(William Peter Hamilton)與羅伯特·雷亞(Robert Rhea)這兩人在查爾斯·道理論的基礎上共同的研究成果。道氏理論為技術分析派指明了方向,在道氏理論之后,很多實用的技術分析方法、技術分析理論也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
1.3.2 趨勢運行的五大核心原則
今天我們接觸的道氏理論,已經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股市中的趨勢運行規律,道氏理論的核心內容體現為5條基本原則。
1.價格走勢的3個級別:基本趨勢、折返走勢、短期波動
道氏理論將股票市場中的價格走勢劃分為3個級別,即基本趨勢、折返走勢、短期波動。基本趨勢也稱主要趨勢,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趨勢”。它是大規模的、中級以上的上下運動,通常持續一年或數年之久,并導致價格累計增值或貶值至少20%以上(從實際表現來說,往往達50%以上)。
基本趨勢依據運行方向劃分為具體的3種表現形式:上升趨勢、下跌趨勢、盤整趨勢(也稱橫向震蕩趨勢,或稱無趨勢),這3種基本趨勢是學習趨勢理論時的核心內容。在股市中,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永遠順著趨勢交易”、“絕不可逆趨勢而動”等,這里面所說的“趨勢”就是指這3種基本趨勢。
折返走勢穿叉于基本趨勢的行進過程中,它與原有的基本趨勢運行方向相反,是對基本趨勢的一種調整,并對基本趨勢產生一定的牽制作用。折返走勢一般可持續幾日到幾周,對原有基本趨勢的修正幅度一般為股價在一波上漲中的1/3或2/3。例如,上升趨勢中出現的回調走勢,或者是下跌趨勢中出現的反彈走勢,它們均屬于折返走勢。
短期波動一般是指短短幾個交易日內的價格波動,多由一些偶然因素決定,從道氏理論的角度來看,其本身并無多大的意義。
如圖1-8所示標示了道氏理論中的基本趨勢、折返走勢、短期波動,從圖中可以看到,基本趨勢是指從“1”一直到“6”這個價格主要波動的大方向,折返走勢則是指像從“2”至“3”、或是從“4”到“5”這樣的過程,而像從“A”到“B”這樣的小波動走勢則屬于短期波動。

圖1-8 基本趨勢、折返走勢、短期波動示意圖
2.基本趨勢的3種具體的表現形式
基本趁勢有3種具體的表現形式分別為:上升趁勢、下跌趁勢和橫向震蕩趁勢。
上升趨勢是價格整體運行方向向上的一種運動過程,在上升趨勢中,可以看到價格走勢會呈現“后上漲峰高于前上漲峰、后回調谷高于前回調谷”的運動方式,這正是上升趨勢的典型運行特征。下跌趨勢是價格整體運行方向向下的一種運動過程,在下跌趨勢中,可以看到價格走勢會呈現“后下跌谷低于前下跌谷,后反彈峰低于前反彈峰”的運動方式。橫向震蕩趨勢則是波峰與波峰交錯、波谷與波谷交錯的一種橫向運行過程,由于這種橫向運行過程并沒有明確的上升或下降方向,故也常被稱為無趨勢。
如圖1-9所示為斯米克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期間走勢圖,在此期間內,可以看到個股的走勢呈震蕩下行狀,股價重心不斷下移,這正是跌勢的典型運行形態。實盤操作中,在識別出這種趨勢運行狀態后,就要實施正確的順勢操作了,即只宜少量倉位參與并博取反彈收益,中長線則不宜持股。

圖1-9 斯米克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期間走勢圖
如圖1-10所示為香江控股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間走勢圖,在此期間內,此股走勢橫向震蕩,雖然上下波動幅度較大,但總體運行上并無明確的上升或下降趨勢,這就是橫向震蕩趨勢,也稱為無趨勢。在這種趨勢運行狀態下,更適宜進行短線意義上的波段操作。否則的話,將會像坐過山車一樣,無法實現利潤的增長。

圖1-10 香江控股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間走勢圖
3.上升趨勢、下跌趨勢各分3個階段
為了更好地揭示趨勢運行過程,通過不斷的研究、總結,道氏理論將上升趨勢與下跌趨勢各劃分為3個階段,理解這種劃分方法有助于我們深刻了解趨勢的運行過程及運行規律。
上升趨勢的3個階段分別是:筑底階段、上升階段、探頂階段。筑底階段出現在中長期的低位區,是多方力量積聚、市場人氣逐步恢復的一個階段,經過筑底階段之后,多方力量會不斷增強,突破上升行情呼之欲出。上升階段是多方力量完全占據主導地位、場外買盤加速入場的一個階段,股市會加速上揚,且同期也會有宏觀經濟走勢向好、企業贏利能力增強等利好因素的推波助瀾。但股市的上漲歸根結底是源于資金的大量流向,可以說,促成上升趨勢的根源是投資者的信心。探頂階段,出現在上升趨勢末期,是股市見頂前的沖刺階段,也是多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釋放,在這一階段,所有的市場信息都令人樂觀,投資者情緒高漲,很多不熟悉股市的場外人士也開始加入進來,但過高的估值狀態卻是一個客觀事實,隨著指數或股價的屢創新高,成交量卻是不增反減,這是買盤力量越來越弱的表現,也是股市見頂的明確信號。
下跌趨勢的3個階段分別是:筑頂階段、下降階段、探底階段。筑頂階段出現在中長期高位區,是空方力量會聚、市場人氣開始渙散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有遠見的投資者感到交易的利潤已達至一個反常的高度,因而會逢反彈之機拋出所持股票,而場外資金面的匱乏使得股市也無力在承接這些拋盤的情形下再度突破上行。經頂部的不斷震蕩之后,越來越多的持股者、場外觀望者意識到了多空力量的整體轉變,空方力量也不斷增強,通過某種利空消息加以誘導,空方拋壓就會大量涌出,股市也將正式步入快速的下降階段之中。在下降階段,由于買方減少,因而賣方就變得更為急躁,價格跌勢陡然加速。除此之外,往往還會伴隨著宏觀經濟走勢令人擔憂、企業贏利能力下滑、失業人數上升等利空消息,這都加速了股市的下跌。探底階段出現在下跌趨勢末期,是股市見底前的最后一波或兩波快速下跌走勢,此時的股市累計跌幅巨大,處于明顯的低估狀態,探底走勢雖然也往往較為急勢、迅速,似乎讓人感覺跌勢無止境,但這也正是空方力量最后集中釋放的顯著標志,與其說是充足的空方力量導致了探底時的急速下跌,還不如說是市場中少量的恐慌性拋盤促成了這種下跌。
如圖1-11所示為上證指數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期間走勢圖,股市在這長達近3年的時間內完成了一輪牛熊交替的大循環。借助于道氏理論對升勢三個階段、跌勢三個階段的劃分,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趨勢運行,對于實盤操作的指導意義也十分重要。

圖1-11 上證指數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期間走勢圖
4.交易量是驗證基本趨勢的輔助工具
交易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成交量,在技術分析領域,成交量被認為是僅次于價格走勢(即K線形態)的第二大盤面數據。道氏理論同樣十分重視成交量的作用。道氏理論認為:在趨勢運行過程中,成交量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識別趨勢、驗證趨勢。例如,上升趨勢中的量價齊升形態、下跌趨勢中的持續縮量均可以直觀清晰地反映出當時趨勢的運行狀態。成交量雖然重要,但道氏理論仍然把價格走勢當做第一要義。成交量僅僅是一種輔助性的工具,是對價格運動變化的參照和驗證,當量能形態無法支持、驗證現有的趨勢運行時,道氏理論告訴我們:還是要以價格走勢為準繩。
5.現行的趨勢具有強持續力,直至反轉信號出現時
一輪趨勢一旦形成并開始發展下去,它將具有極強的持續力,在沒有明顯的反轉信號出現之前,基本趨勢會沿著原有的方向持續運行下去。
這一點告訴我們不可主觀臆斷趨勢的反轉,而應遵循市場給出的反轉信號。就股市運行的實際情況來說,預示著一輪趨勢結束或即將結束的反轉信號有很多種,例如,上升趨勢末期的“量價背離”形態、頂部區的縮量滯漲、頂部區的頭肩頂等反轉形態、底部區的雙重底等反轉形態。
道氏理論的5條基本原則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股市的趨勢運行規律。雖然道氏理論是以平均指數(即大盤指數)為研究對象的,但這些結論同樣適用于個股。可以說,趨勢運行規律不僅適用于股市,也同樣適用于個股。
1.3.3 箱體理論的由來
尼古拉斯·達瓦斯(Darvas Nicola)原是一名舞蹈演員,他入市時僅有3000美元,在18個月的時間里凈賺200萬美元。在他出版的《我如何在股市賺了200萬》一書里,他將自己的成功歸結為一種實戰性極強的操作理論——箱體理論。
尼古拉斯·達瓦斯在進入股市之后,一邊展開實戰,一邊廣泛研究個股走勢,翻閱大量投資書籍。在此基礎之上,他發現了股價運行的規律。其實,這個規律我們都了解,但在實際運用時往往會疏忽,這就是趨勢運行規律。
尼古拉斯是這樣表述的:“我翻看各種書籍,分析股市行情,觀察百張個股走勢圖。當我深入研究這些個股走勢時,我開始了解以前從不知道的有關股價走勢的一些知識。我開始認識到,股價走勢并不是完全雜亂無章的。股票并不是像氣球一樣沒有方向地亂飛。就像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一樣,股價總是有一個明確的上漲或下跌趨勢,這個趨勢一旦確立就會持續。股價總是沿著這一趨勢展開一系列波動,或者我將其稱之為‘箱體’。股價會在高低點之間不斷波動。圍繞這一漲跌波動區間畫出的區域就代表一個箱體。”
1.3.4 箱體理論的操作之道
箱體理論認為價格的走勢是以箱體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所謂的“箱體” 就是指股票在運行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價格區域,即股價是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這樣就形成一個股價運行的箱體。箱體理論指出,當股價滑落到箱體的底部時會受到買盤的支撐,當股價上升到箱體的頂部時會受到賣盤的壓力,當股價持續在這樣一個類似箱體的區域范圍內運動時就構成箱體運動形態。
箱體理論指出,股價不可能總在一個箱體中運動,當股價有效突破原箱體的上沿或跌破原箱體的下沿時,股價就會進入一個新的股價箱體里運行,原股價箱體的上沿或下沿將轉變成新箱體的支撐位或阻力位。因而,當股價有效突破箱體上沿后,此時可以追漲買入,但是,若個股隨后無法形成一個新的、位置更高的箱體,則應設定好止損點及時賣出。
對箱體理論的追漲買入操作方法,可能很多投資者并不理解,其實,這種操作是基于兩個原理:一是順應趨勢發展方向,二是只操作強勢股。箱體理論可以說是一種順勢而為的操作性理論,這一理論特別適用于在震蕩市及升市之中,此時,它是強勢股啟動時明確的買賣信號;而且,利用箱體理論,我們可以成功地避免被深度套牢,從而保證本金的安全。
如圖1-12所示為奧維通信2011-04-06至2012-03-22期間走勢圖,在經歷了低位區的長期震蕩之后,此股逐步上行,并以一根醒目的大陽線突破了此前震蕩走勢所構筑的箱體區域。依據箱體理論,這是多方力量經箱體震蕩后明顯增強且當前正開始大力進攻的標志,預示著一輪突破行情的展開。實盤操作中,我們要順應多空力量的這種轉變,及時買股入場布局,順勢而為進行操作。

圖1-12 奧維通信2011-04-06至2012-03-22期間走勢圖
在應用箱體理論時,也應注意技巧。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辨識真假突破。一般來說,如果個股的箱體區上下震蕩幅度較大,且在突破時無明顯的大陽線或漲停板為標志,則這種突破的真實性較差,不宜追漲買入。
如圖1-13所示為美的電器2010-06-30至2011-06-21期間走勢圖,此股在高位區出現了寬幅震蕩走勢,這同樣構筑了一個箱體區域,隨后,個股突破了箱體上沿并站于箱體上沿之上。但是,有兩點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個股此前的箱體震蕩幅度巨大且這一箱體位于中長期的高點,這一市況限制了個股的后期上漲空間。二是在突破箱體上沿位置時,并沒有出現大陽線或者是漲停板等明確的突破信號,一般來說,這是多方力量不足的標志,并不是突破可靠的表現。實盤操作中,對于這種突破箱體上沿的形態,是不宜追漲買入的。

圖1-13 美的電器2010-06-30至2011-06-21期間走勢圖
如圖1-14所示為聯信永益2010-06-18至2012-01-05期間走勢圖。此股在高位區出現了長時間的橫向震蕩走勢,這構筑了一個箱體區域,隨后,個股以一個帶上影線的跌停板形式跌破了箱體下沿,這是空方力量得到明顯增強且開始大力攻擊的標志,預示著一輪急勢破位行情的展開。實盤操作中,如果我們在震蕩走勢中買股入場了,而又沒有及時賣股離場,那么,此時這種箱體下沿被快速跌破的形態就是明確的止損離場信號。

圖1-14 聯信永益2010-06-18至2012-01-05期間走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