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孩子走到哪里都要帶著玩具熊,是怎么回事?

【心事問答】

Q:

孩子走到哪里都要帶著玩具熊,是怎么回事?

A:

這是孩子戀物心理的表現,在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會或多或少對特定的物品產生一定的依戀情結。

【案例】

寶寶奇奇要上幼兒園了,可是她一定要帶著自己的玩具熊一起去。這個玩具熊是很久以前爸爸買給奇奇的,自從爸爸買了之后,奇奇就特別喜歡這只熊,走到哪里都要帶著它。和它說話,吃飯、睡覺甚至上廁所的時候也要帶著它,媽媽要洗洗這只小熊,寶寶說什么都不讓。媽媽只好趁寶寶睡著以后偷偷拿出來洗,結果奇奇第二天醒來發現小熊不在身邊又哭又鬧,發現小熊晾在陽臺以后,就一直坐在陽臺上等小熊完全晾干了,才抱著小熊開始正常活動。媽媽也采取過很多辦法,比如把玩具熊藏起來,告訴奇奇玩具熊丟了。結果奇奇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最后沒辦法,還是把玩具熊找出來了。可是,奇奇現在要上幼兒園了,她又非要帶著玩具熊一起去。不帶玩具熊她連幼兒園的門都不進,她怎么就這么喜歡這只熊呢,這可怎么辦才好呢。

許多家長應該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寶寶忽然特別喜歡某一樣物品,可能是紐扣、手帕抑或是一個玩具。他可能非常喜歡這些物品,甚至要隨身攜帶,而且拒絕父母為他換一個新的。

【專家分析】

其實,這是孩子對物品產生了依戀心理,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非常正常的現象。如果這種依戀的程度比較淺,沒有影響到寶寶正常的生活作息,父母可以不用太擔心,等孩子稍微長大一些情況就會好轉。但是如果這種依戀的程度比較深,就像案例中的奇奇一樣,走到哪里都要帶著玩具熊,甚至上幼兒園都要帶著它,這種情況就相對比較嚴重了,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心理發展。父母對此需要高度重視,寶寶這種極度依戀某種物品的行為可能與孩子缺乏安全感有關。

由于寶寶依戀的物品大多是比較柔軟和可接近的,寶寶可能將它們當做父母的替代品,尤其是在父母不經常在寶寶身邊的情況下,寶寶更有可能由于“肌膚饑渴”而過度依賴某種物品,想象這是爸爸媽媽在陪著自己。另外,某些不再戀物的寶寶也有可能因為一些突發事件和刺激變得再度戀物。例如:父母吵架、遭受暴力、與親人離別,等等。這種突發事件和刺激會激化寶寶的焦慮狀態,使寶寶喪失安全感,重新將自己封閉起來,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固定的物品上,而不再愿意與人溝通和交流。

【給家長的建議】

面對寶寶比較正常的戀物行為,家長可以逐步淡化其依戀的強度,協助開發寶寶的其他興趣,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而且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這種依戀應該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但是,如果面對寶寶過度依戀某種物品的情況,爸爸媽媽就要注意了。首先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沒有足夠關注寶寶的生活,平時都把寶寶交給長輩或者保姆養育,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反而比較少。如果真的是這樣,就需要爸爸媽媽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寶寶,要多多親吻和擁抱孩子,和孩子進行肢體接觸,減少孩子獨處的時間,使孩子建立安全感。另外,孩子與外界接觸太少也有可能是孩子戀物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總是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很容易使孩子對陌生環境充滿恐懼和排斥情緒,從而將自己的感情傾注于某個熟悉的物品上。所以父母要多帶寶寶接觸外面的世界,例如:帶著寶寶散步或拜訪親朋好友,使寶寶降低對外界的排斥和恐懼感,并結識新的朋友和伙伴。再者,可以用其他玩具和物品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使寶寶明白自己并不只擁有那一件依戀的物品。一旦寶寶依賴的對象變得不再唯一,寶寶對物品的依賴程度就會大大降低。另外需要父母注意的就是在幫寶寶戒除過度戀物的習慣時,父母的態度要一致,否則會讓寶寶心慌,而且戀物的情況依然得不到改善。

對于寶寶正常的依戀行為家長可以不做過多干預,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步建立起與同齡人的友好關系,從而放棄這些依戀物品。如果家長粗暴干涉,反而可能適得其反。但是,如果家長發現寶寶對物品的依賴已經干擾到了正常的生活,則一定要注意采取相應措施,幫寶寶建立安全感,否則會使寶寶性格孤僻,甚至自閉。當然,在干預的時候要注意采取適當的方法,不能采用諸如在奶嘴上涂辣椒的做法,這樣可能會給寶寶造成心理陰影。建議采取比較溫和的方式,和寶寶商量或者和寶寶一起舉辦物品告別儀式,等等。讓寶寶在心情愉快和輕松的環境中慢慢淡忘這種依戀的情結,從而更好地投入現實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郴州市| 天水市| 吴忠市| 和龙市| 集安市| 东明县| 巍山| 兴安县| 岳西县| 那曲县| 长岭县| 九寨沟县| 高邑县| 衡阳县| 韩城市| 栖霞市| 太白县| 抚宁县| 阿拉善右旗| 乐山市| 太湖县| 利辛县| 光泽县| 闽侯县| 遂昌县| 庆安县| 明星| 乌鲁木齐县| 定兴县| 鹤庆县| 阳谷县| 霞浦县| 花莲市| 渝中区| 临澧县| 甘肃省| 永清县| 苍溪县| 济宁市| 沽源县|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