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ows Azure云計算實踐
- 趙書蘭編著
- 2061字
- 2018-12-30 12:15:23
1.1.1 云計算產生的背景
有人說云計算是技術革命的產物,也有人說云計算只不過是已有技術的最新包裝,是設備廠商或軟件廠商新瓶裝舊酒的一種商業策略。我們認為,云計算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需求的推動、技術進步以及商業模式轉換共同作業的結果。
1.經濟方面
1)全球經濟一體化
危機時代加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實踐證明:國家和地區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自發地尋求協作。基于成本考慮,價值鏈的協作者自發整合;基于效率考慮,協同效應需要彈性的業務流程支持。對成本和效率的需求促進了云計算的加速發展。
2)日益復雜的世界和不可確定性的黑天鵝現象
在復雜的世界面前,不確定因素在更快、更廣地涌現,計劃跟不上變化,任何一臺精于預測的機器也無法準確預測到黑天鵝現象的發生(不可預知的未來,一旦發生,影響力極大,事前無法預測,事后有諸多理由解釋)。實時的信息獲取和全面的信息分析有助于復雜性的管理,而按需即用的計算資源、隨需應變的業務流程可將黑天鵝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3)需求是云計算的發展動力
IT設施要成為社會基礎設施,目前面臨高成本的瓶頸,這些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資金成本、時間成本、使用成本、環境成本等。云計算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用戶不需要專門的IT團隊,也不需要購買、維護、安放有形的IT產品,就可以低成本、高效率、隨時按需使用IT服務;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可極大地提高資源(硬件、軟件、空間、人力能源等)的利用率和業務響應速度,有效地聚合產業鏈。
2.社會層面
1)數字一代的崛起
未來的世界在網上,世界的未來在云中。據顯示報告,隨著亞洲網民人數加速增長,亞洲在全球網民中的比例將不斷上升。到2013年,亞洲網民將占全球網民總數的43%,中國網民將占全球網民總數的17%。美國、西歐以及其他主要工業化國家(如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增長率將放緩,增長率在1%~3%之間。
未來5年中國網民人數有望保持近11%的增長速度。其他亞洲國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和菲律賓也會有不俗表現。而在一些成熟市場,如日本和韓國,增長率將低于2%。
2)消費行為的改變
社交網絡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以實名制的方式復制到虛擬世界中,未來網絡的發展將是實名制、基于信任和社交化的。在線上、線下兩個世界,半人馬型消費者(美國沃頓商學院營銷系主任約瑞姆·杰瑞·溫德等,《聚合營銷——與半人馬并駕齊驅》)互相影響,進而影響著為之服務的商業社會和政府行為(如戴爾基于Twitter的營銷,廣東警方使用微博與民眾交流,香港官員使用Facebook與民眾直接對話)。歷經10年的互聯網技術和市場的發展,云計算使得數字一代崛起成為可能。圖1-1為云計算對數字一代提供服務的過程圖。

圖1-1 云計算對“數字一代”提供服務效果圖
據資料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新增了1600萬寬帶用戶,使得寬帶用戶數突破了6億戶大關,而距離全球寬帶用戶突破5億僅僅過去了18個月,這也意味著全球范圍內寬帶的發展速度正在進一步加快。在所有國家和地區中,中國以1.64億的龐大寬帶用戶基數位居全球第一,2012年第一季度用戶增幅為4.4%。美國為全球第二大寬帶市場,用戶為9300萬。
在未來的幾年中,多種寬帶接入的用戶數量將有顯著地增長。這些用戶將使用有線寬帶接入技術,例如,DSL和有線寬帶,并配合移動無線寬帶接入。云計算是對數字一代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回答。
3.政治層面
1)社會轉型
出口型向內需型社會轉型,如何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并不斷個性化的需求是一項嚴峻的挑戰。
2)產業升級
制造型向服務型、創新型的轉變。
3)政策支持
“十二五”規劃對物聯網、三網融合、移動互聯網以及云計算戰略的大力支持。
4.技術方面
1)技術成熟
技術是云計算發展的基礎。首先是云計算自身核心技術的發展,如硬件技術、虛擬化技術(計算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存儲虛擬化、桌面虛擬化、應用虛擬化)、海量存儲技術、分布式并行計算、多租戶架構、自動管理與部署;其次是云計算賴以存在的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如高速、大容量的網絡,無處不在的接入,靈活多樣的終端,集約化的數據中心,Web技術。
可以將云計算理解為8個字:“按需即用、隨需應變”,使之實現的各項技術已基本成熟(分布式計算、網絡計算、移動計算等)。
2)企業IT的成熟和計算能力過剩
社會需求的膨脹、商業規模的擴大導致企業IT按峰值設計,但需求的波動性卻使大量計算資源被閑置。企業內部的資源平衡帶來私有云需求,外部的資源協作促進公有云的發展。
商業模式是云計算的內在要求,是用戶需求的外在體現,并且云計算技術為這種特定商業模式提供了現實可能性。從商業模式的角度看,云計算的主要特征是以網絡為中心、以服務為產品形態、按需使用與付費,這些特征分別對應于傳統的用戶自建基礎設施、購買有形產品或介質(含licence)、一次性買斷模式,而使云計算成為一個顛覆性的革命。
從純粹的技術角度看,云計算是很多技術的自然發展、精心優化與組合的結果,是這些技術的集成者;另一方面,如果同時考慮到商業模式,那么可以斷言,云計算將給整個社會信息化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所以,絕不能離開技術談云計算,否則有“忽悠”之嫌;也不能離開商業模式談云計算,否則云計算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