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 讀書說
  • 胡承諾
  • 3284字
  • 2015-11-27 17:00:40

附錄 年譜

按公諱承諾,字君信,號東柯。村居時號固齋,又曰隱磯漁人。晚年辭官歸,復號石莊,恒自稱石莊老人,世為景陵人。

曾祖諱岫,字伯崖,鄉飲大賓。祖諱賀,字廷慶,累誥贈通奉大夫、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父諱早,字遲鄉,萬歷己卯副車,除歸州訓,升廣西太平府養利州學正,誥贈如廷慶公。嗣父諱永定,字安卿,補諸生,邑侯以大賓禮致之,不就。明萬歷三十五年丁末十月二十八日戌時,公生于石門。

太夫人張出也,遲卿公初娶萬夫人,生二子,長諱承詔,字君麻,由萬歷甲辰會魁,累官至南冏伯。次諱承誥,字君鸞,崇禎庚午明經。繼娶張太夫人,生君訪公,諱承諮,為諸生。復生公,遲卿公命名曰承諾。答客詩曰,伊余初生日,兄方令峽川。先君謂此子,遲暮幸有焉。大兒遠庭闈,寘此侍林泉。咳命承唯諾,不復顧軒軿。

四十二年甲寅,公八歲,作爆竹賦。是年遲卿公卒。

自述七十歌曰,一十時,甫及童齔罹偏孤,慈親辛苦最憐渠。私賦弄物惡浮虛,長兄驚喜目家駒。素繪韜發色瞿瞿。晨出暮歸授塾書,少遭閔兇憾哺烏。

泰昌元年庚申,公十有四歲,補諸生。

天啟元年辛酉,公十有五歲,遲卿公崇祀歸州名宦。

三年壬戌,公十有六歲。

三年癸亥,公十有七歲,孺人吳氏歸。

四年甲子,公十有八歲,安卿公卒,出繼。

君麻公在蜀,上大夫人張氏書曰,兒少鈍,艱于強記而好為沈湛之思以自異,然識力尚逡巡不能決者。先大夫庭訓之外,每得吾叔片言而決之,于是引伸觸類,機緘漸啟。其后捷南宮,叨列第五,吏治蒸蒸,屢稱卓異,皆吾叔力也。今吾叔以無嗣而終,天必不使其高才盛德斬而無報,四弟歧嶷可使繼吾叔之后云云。太夫人許之。

五年乙丑,公十有九歲。

六年丙寅,公二十歲。食餼,讀史西塔寺。

自述七十歌曰,二十時,青青衿佩食廩餼,良師勝友稱品類。明經之業強人意,廿一史書供游藝。隱囊棋褥無睨視,黃鍾瓦甒知何器,來日苦多畏墮棄。

七年丁卯,公二十有一歲,感勞疾。

崇禎元年戊辰,公二十有二歲。

三年己巳,公二十有三歲。遲卿公崇祀鄉賢。

三年庚午,公二十有四歲。

四年辛未,公二十有五歲。君麻公卒。在病中。

五年壬申,公二十有六歲,太夫人張氏卒。在病中。

六年癸酉,公二十有七歲,君訪公卒。在病中。

七年甲戌,公二十有八歲,同吳公驥選古文春汲成,三宣錄成,撰西塔僧新置塔院記。

八年乙亥,公二十有九歲。

九年丙子,公三十歲。鄉薦。子褎生。君麻公崇祀鄉賢。

自述七十歌曰,三十時,十年之內事紛多,一病五載駒隙過,慈母兩兄逝如何。病山旋聞鳴鹿歌,上策不收返舊薖。卻顧初服美婆娑,游梁雖好柰蹉跎。

十年丁丑,公三十有一歲。公交車不第,從白下歸,撰余君志銘。

十一年戊寅,公三十有二歲。

十二年己卯,公三十有三歲。有瘞流棺事。

十三年庚辰,公三十有四歲。公交車不第,從襄陽歸。嗣母劉氏卒。

楚俗,歿于他所者家不入柩,以為不祥。故宅稍隘,殯斂畢,迎柩新居,成服受吊,悉本士禮。

十四年辛巳,公三十有五歲。葬嗣母劉氏。

十五年壬午,公三十有六歲。服闋入都。

賊擾中州,公交車由白門北上,賊阻燕齊,乃留白門。

十六年癸未,公三十有七歲。自白門歸,避地三臺湖,始為詩。

公交車之期既誤,間李寇蹂躪襄郢,從白門覓舟還楚,至安慶,撫軍張公亮有舊,與書論賊勢甚悉。張甚善之,值荊襄既陷,大帥潰走九江,江寧戒嚴,大江不可行,間道往新安,至江右,復從袁州踰嶺至萍鄉,又由湘潭至長沙,過湖至岳陽,渡江歸。遇吳孺人攜子女避地蒿臺,乃遷,辟于三臺湖。

國朝

順治元年甲申,公三十有八歲。復避于澄湖西灣。

時賊尚盤踞縣城,左帥良玉屯重兵武昌,以荊西觀察章公曠為前驅,用東鄉兵與土兵萬余人,由竟陵進取以圖郡城,敗績。

二年乙酉,公三十有九歲。在澄湖。

三年丙戌,公四十歲。賊潰,移家蒿臺。

自述七十歌曰,四十時,賊騎填郛掠四圻,三載將家避湖磯,天步改玉尤堪欷,城郭如故室盧非。舉目新亭風景遠,身是還鄉丁令威,妻孥無恙共朝饑。

四年丁亥,公四十有一歲。在蒿臺,長女適于謝。

五年戊子,公四十有二歲,移居西山。

六年己丑,公四十有三歲。卜居七里沔。觀察周公荃以荒城吟索和,欲置幕,弗往。

七年庚寅,公四十有四歲。游沔,遇黃公文旦,得青玉軒詩敘,作元辟傳。

八年辛卯,公四十有五歲。子褎補諸生。

九年壬辰,公四十有六歲。青玉軒詩刻成,南牕日知錄成,君鸞公卒。

十年癸巳,公四十有七歲。子褎娶。

十一年甲午,公四十有八歲。

十二年乙未,公四十有九歲。部銓縣職,感微疾。

答客詩曰,蚤歲罹偏孤,先慈勖遺編。中年廁鄉舉,慈幃先棄捐。畫荻遺荼蓼,負薪失仔肩。曲木誰檃括,糞壤莫陶甄。至今二十載,所如竟惘然。

十三年丙辰,公五十歲。撰張太夫人行述,書嚴先生嗣堂記后。

自述七十歌曰,五十時,齒纔及艾頭先皓,蘧氏知非苦不蚤,黑裘再敝青門道,歸向東皋借魚鳥,野徑塵坌風自掃,亟作畫牛眠煙草,年過半百山中好。

十四年丁酉,公五十有一歲。季女適于劉。

初猶涉獵二氏之書,自是皆屏去,不復寓目。自題草堂歌云,比來讀易無思慮,益信臥疴多暇豫,下簾不著老氏書,焚香那誦迦維語。

十五年戊戌,公五十有二歲。水圮村居,還家,治城南端。

除夜詩曰,四壁風霜氣,百齡冰雪文。寒城同守歲,迭鼓正多聞。

十六年己亥,公五十有三歲。營城居,構菊佳軒,撰竟陵水患論,與陳廣文書,記家乘后。

始營城居詩曰,南端抗列雉,陰街韞百室。雖非羅含宅,詠言自茲日。教子下里門,匪直崖棲吉。

十七年庚子,公五十有四歲。撰萬子頤莊序。

十八年辛丑,五十有五歲。撰黌宮頌。

康熙元年壬寅,公五十有六歲。

二年癸卯,公五十有七歲。菊佳軒詩刻成,撰峽寇論,熊婺源逸事。

三年甲辰,公五十有八歲。與黃慈云書。

四年乙巳,公五十有九歲。撰賦役平圖頌,與吳氏兄弟書。

五年丙午,公六十歲。檄征入都。

十一月俶裝,稍留安陸。十二月由襄樊過南陽鴉路,自茅津渡河,歷虞畈澮,歲暮抵平陽。

自述七十歌曰,六十時,選曹檄召詣臺門,自陳蒙汜日將昏,目飛蠓蠛心胚渾。蒙恩縱遺歸田園,冥飛磷集樂邱樊,老人高臥起暥,玄牝聿求天地根。

六年丁未,公六十有一歲。告歸,刻檄游草。

正月在平陽,二月由平陽至趙城,三月抵京師。自初告至得準,審親往覆者凡五次。呈嚴侍郎正矩詩云,垂老只思還舊業,暮年所急匪輕肥。恐不得遂其志也。

七年戊串公六十有l一歲構石莊子西村;

初志已遂,宿疴稍閑,構是以為閑游處。

八年己酉,公六十有三歲。潛邑王明府又旦,遣使存問,與吳司成書。

九年庚戌,公六十有四歲。往潛邑,報王明府幣交。

十年辛亥,公六十有五歲。

十一年壬子,公六十有六歲。子褎選貢入雍。

十二年癸丑,公六十有七歲。撰二史不為王通立傳論。

十三年甲寅,公六十有八歲。撰王沱潛奏績敘。

十四年乙卯,公六十有九歲。失足傷面。

十五年丙辰,公七十歲。菊佳軒詩二刻成。

自述七十歌曰,七十時,十年抱膝兼伏腕,著書言滿三十萬,覆瓿是甘祈無溷,罷卷猶然關兩楗,觀物則兮昧道論,此中無欲亦無悶,不慕青精餐白飯。

十六年丁巳,公七十有一歲。頤志堂詩刻成。

自甲寅至是,詩不分體,以年為次,按集可考。

十七年戊午,公七十有二歲。撰戴小宋詩序。

十八年己未,公七十有三歲。繹志成,讀書說成。自丁未至是,凡十有二年,脫稿五次,乃為訂本。述情詩曰,經始協洽歲,幾度春王日。攝提一星周,墻壁著楮墨。交成三十萬,離立分兩集。

十九年庚申,公七十有四歲。

二十年辛酉,公七十有五歲。六月十三日卒。

三月,舊疴偶作,精神微覺有異,然起居飲食如常。客有至中堂者,時與對坐,未嘗伏枕。五月疾勢漸增,呼吸稍急,手書遺子褎曰,一緩葬,二葬勿侈用,三不合葬,四訃去俗稱。自題銘旌云,清辭官歸隱著書明道石莊胡承諾柩。所遺導孫者皆筆硯文事之用,無玩器,無長物。六月,屏棄醫藥,有勸之者,答曰,吾之五臟將與醫者嘗巧乎?十三日昧爽,令子褎書石莊別墅于木主,燭下手而觀之曰,吾神魄將棲宿于此。旋指身曰,不附此肉矣。神氣閑定,言詞安雅,毫無憤容。臨暮,令具湯浴,拭體皆周,自立正坐,以整衣冠。既令遷于地,敕家人衣白,哭,猶召人人而頷之。夜過半,儼然而逝,顏色如生。十二月十三日,葬石莊。

二十一年壬戌。孺人吳氏卒。

三十四年乙丑。子褎續刻頤志堂詩成。

三十年辛未。公崇祀鄉賢。

二十八年閏三月十一日,通國狀請。至是督臣丁恩孔、撫臣吳琠疏入,俞允。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小金县| 通州市| 长春市| 平泉县| 望城县| 苍溪县| 文安县| 东辽县| 东源县| 顺平县| 陵川县| 瑞金市| 陵川县| 温州市| 洪湖市| 东丰县| 湄潭县| 汽车| 青浦区| 钟祥市| 庄浪县| 肇州县| 峨山| 东乡县| 浏阳市| 延津县| 伊春市| 南漳县| 盐边县| 启东市| 锦州市| 乌苏市| 右玉县| 连云港市| 桐柏县| 通海县| 泉州市| 金塔县| 石河子市| 婺源县|